《臺灣現代陶藝發展史》主要是紀錄與敘述臺灣現代陶藝的源起與發展狀況。
本書開端的「緒論」,交代了兩件事情。第一,陶藝作為一種文化產物,其歷史變遷上所遵循的諸種法則;第二,陶藝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其體制內應包含何種機制與成員,以及這些機制與成員所各自扮演的角色與功能。
接著,第一篇「從陶瓷到陶藝」指出臺灣現代陶藝,如何從日用陶瓷與藝術陶瓷等所謂產業陶瓷蛻變而來。在臺灣,這個演化過程在人類陶藝文化史上可說是獨一無二,如果我們相信文化的變遷各有其地域性的話,臺灣陶藝歷史所走過的路,確實十分具有地域性格。本篇中的第一章「清代與日治時期」與第二章「光復初期」,可以看成臺灣陶藝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時期,它們為現代陶藝的日後發展立下物質的根基。
第三章「先驅者的年代」,說明1960-1980年代間,現代陶藝家的自我教育、摸索創作風格、投身於教育後進的過程。他們多數成為臺灣新生代陶藝家的導師,也為開拓初期陶藝創作方向,奉獻出極大的心力。第二篇「陶藝體制的形成」,主要在敘述現代陶藝在臺灣如何成為一個堅實的社會體制,其中涉及的包括官方文化單位在提昇陶藝作為純藝術上的輔導、民間自發性推動陶藝發展的情形、陶藝人才的培育管道、媒體在觀念上傳播的方式、畫廊業者在現代陶藝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陶藝家之間的結盟概況、國際間陶藝文化交流演變過程……等,總而言之,現代陶藝成為國內某種社會體制的形塑過程,以及該體制的運作方式與成果。
第四章「1980年代」與第五章「1990年代」,分別分析這兩個時期國內現代陶藝的發展態勢,重點仍然擺在陶藝體制的形塑與運作情形。
最後,第六章,「現代陶藝」則分別說明現代陶藝運動在國際上的起源與傳播、陶藝在國內的定義、現代陶藝走向前衛主義藝術的過程,以及國內現代陶藝主流創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