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

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

  • 定價:360
  • 優惠價:95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解讀視覺文化的初階入門教本,整合度高,圖解完整,關鍵術語皆經交叉索引及定義。本譯本鑒於本地視覺文化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特別商請專家將本書所使用的這個學門的基本辭彙,鏈結在一起,俾便讀者巧妙運用,醞釀出全貌。

  值此視覺文化研究繁花似錦的時刻,理論與方法百花齊放,本書適時提供了概括當前諸般風景的導論,頗堪玩味。本書在英美世界,已經變成各大學課堂廣泛採用的經典版本。而對於那些一直浸淫在此快速成熟、處處充滿驚奇的跨領域論述中的老手,這又是一道香味逼人的好茶。

  本書開宗明義討論了有關文化意義與視覺功能的諸多主題,以及近年來的流變,可供我們批判地研究視覺影像和社會認同及社會關係之間的關聯。隨後作者進一步深探詮釋視覺影像的不同方法。各種方法的優劣都連到一個鉅細靡遺的個案研究,以及前面章節已概述的更廣泛議題來討論。這些方法包括:構成性詮釋、內容分析、符號學、精神分析,論述分析與觀眾分析。

作者簡介

吉莉安.蘿絲Gillian Rose
  英國開放大學文化地理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在視覺文化相關領域。長久以來對女性主義電影理論,以及傅柯和女性主義如何看待圖像感到興趣。目前主要透過對公共藝術(尤其是Milton Keynes的作品)的探討,將研究關懷擴大到主體性、空間與視覺展示。

譯者簡介

王國強
  就讀於台大社會所,正在努力寫以性別、工作為題的畢業論文。

 

目錄

圖片列表
中文版序言
文化轉向的視覺反省力—《視覺研究導論》導讀

本書介紹
研究視覺材料
邁向批判的視覺方法
「好眼力」
用構成性詮釋法觀看影像
內容分析
數數你〔自認〕所看到的
符號學
揭露暗藏在美麗事物平靜表面下的偏頗
精神分析
視覺文化、視覺愉悅、視覺斷裂
論述分析Ⅰ
文本、互文性與脈絡
論述分析Ⅱ
建制以及觀看方式
其他方法、綜合方法
視覺媒體實用讀本
參考書目
關鍵辭彙列表
學科基本辭彙釋義
索引

 

  1999年我開始寫作《視覺研究導論》(Visual Methodologies)的時候,我還在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任教;那時候,學界對視覺 (visuality) 與視覺文化 (visual culture) 相關問題的關注已經顯而易見,而且興趣日有增益。當其時,有不少著作已經出版─我在本書第一章討論了一些當時的關鍵著作─還有更多也聽說即將問世。六年後的今天,諸如《視覺文化學報》(Journal of Visual Clture)之類,也已經創刊發行,後續又有許許多多出版品以「視覺文化」為題或訂為關鍵詞。而本書的影響,則是促成了「視覺方法論」廣泛的被列入教程。

  寫作伊始,我即期望本書學生與教師都能受用,把本書當作一個大領域的通覽,諸多科門與廣泛理論傳統的入境閘口。書中我對「批判的視覺方法論」(critical visual methodologies)有所強調,認為有其必須,然而,有些視覺方法我認為雖較不能直接幫我們達致「批判」的目標,但在敘述的時候,我也儘量包容給予相當的篇幅。

  不過,1999年隨後六年裡,我個人的研究卻有一定的路向。剛啟筆撰寫本書的時候,我開始更進一步深思我書中所稱的「論述分析II」(discourse analysis II)。這是一種詮解圖像的方法,圖像不僅包括負載著意義,而可分離研究,不必拘泥於一般觀視者在那裡看到,又是怎麼看到的那些圖像,也包括鑲嵌於實踐和意義的話語之中的物件。我越來越有興趣去思考,如何透過視覺圖像和物件與各式各樣的視者、觀者和閱聽大眾的相遇來理解他們。圖像在哪兒展出的?什麼地點?在怎樣的空間裡?人們進入那空間的時候,期待看到什麼?他們怎麼看東西的?隨性的?專注的?散漫、沒規則的?為了美?為了實用?還是為了消遣、散心?在那注視的舉動,在那主客特定的交會之際,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出來?

  此種將視覺的材料置放在實用(use)的脈絡當中,以便理解其作用的作法,把視覺文化的研究拉得更為接近社會科學的某些傳統,這些社會科學的傳統強調的是人們的實踐以及制度的安排。所以,近來我也發現自己因此研讀了更多的人類學,更理解社會生活作為一種實踐,同時越會去思考各色人等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與視覺圖像相遇的許許多多的方式。

  我深感榮幸受邀為此譯版寫序。我最大的期望,是本書能為各位提供一些研究資源,讓你在追求自己的興趣時更省力、更有效。

吉莉安.蘿絲Gillian Rose
劍橋
2005年9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107649
  • 叢書系列:SOC 社會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4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環繞著「視覺事物」(the visual)的談論最近在媒體上不可勝數。常有人告訴我們,我們居住的世界裡,知識就如同其他的娛樂形式一樣,都是視覺地建構出來的;他們也說,我們所看到的絕對比所聽到或讀到的來得重要。所謂的「視覺學養」(visual literacy)充滿爭議,也有人主張要重新安排學校和大學的課程,所以在了解文字(texts)、數字和分子外,人們也可以學到視覺的語法(visual grammar)。不過,究竟應該安排什麼進來仍是讓人充滿疑惑。事實上,視覺事物本身也就是令人困惑的。它像是語言嗎?視覺影像如何運作?如同米契爾(W. J. T. Mitchell 1994: 13)在他的Picture Theory一開始所說的,「我們仍然不知道圖片到底是什麼,它們和語言的關係如何,它們如何在觀察者身上以及在世界上運作,我們該怎麼了解它們的歷史,又該對它們或關於它們做些什麼?

因此,即使我們益加用視覺來面對(encounter)世界,或至少是世界的一部分(這是一種受人爭議的主張),我們卻不明白究竟這對於所見的、什麼在看、怎麼看、誰在看、誰不在看⋯⋯等,又有什麼意義。而就實踐而言,我們也不清楚要是想對這些議題進行經驗研究,有哪些實用方法可循。縱使目前已有大量出版的學術作品以視覺的事物為題,但是其中指引詮釋的可能方法者卻出奇地少,至於怎麼使用這些方法就更乏人問津了。本書的目標是填補這道鴻溝。該書以大學生為對象,他們可能發現了一些啟人疑竇的視覺材料,也知道自己提出了有趣的議題,但卻不知道要怎麼著手進行研究。

針對個別的視覺材料要怎麼在經驗的基礎上作出回應,本書提供了一種方法論上的指引。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說過:

值得強調的是,這個問題並沒有單一的或「正確的」解答。「這影像的意義為何?」或「這廣告在說什麼?」因為沒有律則保證事物會有「一個、真的意義」,也不能保證意義不會隨著時間變遷,所以在這個領域的工作就註定是詮釋性的----不是爭論誰「對」、 誰「錯」,而是爭論著一些同樣可信的、雖然有時候是互相競爭的、互相反對的意義和詮釋。要「解決」(settle)這些互相反對的讀法,最好就是再注意看具體的例子,並且試著在以下幾個方面詳盡地說明你的讀法是合理的,包括:影像實際的作用(practices)、所使用的指稱形式,以及你認為它們生產了什麼樣的意義(Hall, 1997: 9)。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