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好管理要像好電影
1969年,英特爾(Intel)前總裁葛洛夫(Andy Grove)在他的筆記本上,黏貼了一篇叫做「激勵願景」的評論:「任何一個導演都必須掌控恐怖的複雜性。他必須熟悉音效與鏡頭的運用,哄騙大牌明星乖乖聽話,並讓參與的藝術工作者服氣。然而,一個大導演還必須有願景與能力,把這些變成一部激勵人心的完整作品!」年輕的葛洛夫大受感動,他在這篇短文上寫下幾個大字:「這就是我夢想的工作。」葛洛夫最後並沒有成為導演,但他所領導的英特爾,足以贏得好幾座「最佳經營績效獎」。
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經理人拍它,投資人看它。拍電影的精華,在看不到的細節處;經理人的爆發力,累積於崇本務實的深耕中。看電影的享受,是它持續延燒的感動;投資人的滿足,則是財富長期的增長。前作《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協助讀者解析代表企業經營成果的各種財報數字,是企業追求競爭力的「外功」。《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則邀請您修練經理人創造企業價值的心法及招式,是企業追求競爭力的「內功」。這套內功奠基於管理會計學,它的三大要素是成本、創新、聯結。
成本,是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
被喻為「台灣壓克力之父」的許文龍,於1953年以200萬元創立了奇美集團。在奇美創業的早期歷史中,有一段「許文龍大戰謝水龍」的精彩故事。
謝水龍是個富商,霸氣十足,慣用削價競爭逼退敵手。一旦對手退出市場,謝水龍立刻調漲三倍價錢,賺取暴利。在早期的壓克力市場,由於許文龍的苦心經營,他在短時間內就打開知名度,但也引起謝水龍的覬覦。許文龍明白他沒有削價硬拚的本錢,思索一番之後,他找到了謝水龍的罩門。
謝水龍的工廠生產方式落伍,1天僅能生產20片左右的壓克力板。為了省事,謝水龍以「論重量」的方式販售壓克力板,忽略了「薄板耗工,厚板省工」的基本道理。5片1厘米與1片5厘米,謝水龍的工廠都賣同一種價錢。實際上,薄板的人工成本較厚板高出許多,良率也較低。許文龍謀定而後動,不但不降價,甚至還提高薄板價格,將薄板客戶全數推給謝水龍。結果謝水龍薄板做得愈多,虧得愈多;工廠趕貨的結果,造成品質日益低落。3個月後,當初倒向謝水龍的大客戶紛紛回頭找奇美進貨,謝水龍也因為不堪虧損,退出壓克力市場。
這是台灣企業早期成本管理實務中,最經典的一場戰役。殺價競爭是市場中最常用的手段,卻是競爭策略中最粗淺的手法。許文龍利用壓克力產業的成本特性、掌握產品的實際成本,成功因應對手的削價競爭策略,打贏這場經典之役。由此可見,透徹地了解成本、活用成本,是管理會計的入門功夫(關於成本管理制度,詳見第六章)。
創新,常滋生於挫折與沉悶處
1985年8月21日,筆者抵達美國賓州西部大城匹茲堡,開始博士生生活。第一眼看到這個「世界鋼都」,心中實在失望。由機場到學校,沿路散布著許多廢棄工廠,建築物大都被煤煙燻得黝黑骯髒。當地人感嘆地說,鋼鐵業已經被日、韓兩國擊潰,流失了90%的工作機會,匹茲堡變成一個衰敗的城市。後來,我前往費城的賓州大學拜訪朋友,他不斷叮嚀我必須提高警覺:不久前,一位香港籍博士生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在校園裡被2個失業汽車工人用球棒活活打死。1980年代,日本車大肆攻占美國市場,使得底特律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這個血腥事件的發生,顯示美國工人階層的挫折感與憤怒。
讀者會在本書中發現,美國的鋼鐵業及汽車業都曾是重要管理思維和技術的搖籃。一旦它們停止學習、成長,競爭力很快就衰敗。然而,在最悲觀的時候,匹茲堡的周遭企業在動力設備、電腦軟體設計、金屬處理等新興業務上,開始悄悄滋長,目前已茁壯成重要的產業聚落。原來,只要人們不放棄,創新的力量經常源自於挫折與沉悶處。而營造可以激勵創新的誘因與機制,便是管理會計的進階功夫。
人才,除了競爭更要聯結
1930年代,美國在加州地區以科學方法生產葡萄酒,藉以對抗歐洲的舊勢力。業者認為,美國土地廣大是歐洲所沒有的競爭優勢,於是大力提倡「8×12」的栽種法(每株間隔12英尺,每行間隔8英尺),提供葡萄樹比競爭對手更寬鬆的生長環境。結果他們發現,即使葡萄產量大增,但品質不佳,只能釀造次等酒。打算進軍高級酒市場的酒商,只好回歸頂級法國酒莊傳統「4×4」密集式的栽種法,因為優質葡萄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彼此競爭陽光與養分。競爭帶來卓越的品質,葡萄如此,人才的養成也不例外。
在競爭過程中淬鍊出來的人才,形成企業競爭力的基礎。但企業整體戰力的發揮,必須做到「聚焦聯結」。「聚焦」是找到一個可以創造獨特價值的著力點,「聯結」則是善用管理機制,協同每個人、每個部門的努力。以「聚焦聯結」來創造企業競爭力,即是集管理會計武功的大成。
看到數字背後的青山
透過本書,讀者會發現管理會計數字的背後還有一大片青山。
數字背後有思考方法
管理會計不只是產生數字的過程,它也代表管理的重要思考方法。例如,凡事要求衡量(measurement):19世紀英國的物理學家凱爾文爵士(Lord Kelvin)說得好:「衡量是學習的開始,衡量培養精確的思考習慣。」以及凡事要求解析:在財報上,我們看到高度加總的數字(如營收),但要了解數字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我們必須不斷地分析其細節(營收的顧客別、產品別、地區別等)。
數字背後有創新精神
哈佛商學院曾對高階主管做過問卷,詢問他們「哪一項組織功能最不需要創新」,大約80%的人回答「會計」,人們對會計的刻板印象可見一斑。但是近20年來,管理會計學屢出新招,例如作業基礎成本制與平衡計分卡等工具,都具有高度的創新精神,並對實務界產生重大影響。
數字背後有精彩人物
在數字的背後,有一股來自於經理人的無形精神力量。不論是壓克力之父許文龍或鋼鐵大王卡內基、汽車大王福特,本書都希望透過管理會計的觀念分享,讓讀者接觸這些精彩人物的熱情與紀律。
本書架構
本書彙集10年來筆者教授台大EMBA「管理會計學」的精華,除了介紹管會的觀念和技術,筆者還希望能為讀者帶來像「看電影」一般的閱讀享受。
全書共分成三篇。第一篇是「心法篇」,包括第一章及第二章,以介紹管理會計背後的理念為主。第一章要求個人與企業面對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找到自我的「獨特價值命題」(unique value proposition)。第二章以古埃及金字塔的建構為師,強調企業必須以分享來創造凝聚力,分享範圍包括企業的願景、價值,以及構成管理體系的四大支柱——策略、資訊系統、誘因機制、決策權分配。
第二篇是「招式篇」,包括第三章到第十一章。筆者提出一個「企業成功金字塔」的概念,而管理會計的主要技術形成了「金字塔九大絕招」。這些招式有四個層次:
1. 萬般管理活動起源於傾聽顧客、發現顧客當前或未來潛在的需要(第三章)。
2. 崇本務實是建立長期競爭優勢的不二法門,這有賴個人與企業持續學習以下的基本功夫:降低成本的掠奪能力(第四章);標準化的複製能力(第五章);以簡御繁的穿透能力(第六章);預見未來的先見能力(第七章)。
3. 企業必須建立精實流程,才能以最有效率及最獨特的方式服務顧客,這些關鍵流程包括供應鏈管理(第八章)、創新管理(第九章)與決策管理(第十章)。
4. 企業所有的管理活動及流程,最終必須表現在優質的財務成果上(第十一章)。
第三篇是「總結篇」。筆者以「群龍無首」來期勉企業招募、培育具高度榮譽感與責任心的經理人。最好的管理,就是不要管理。然而,這必須倚賴企業建立良好的制度,以及擁有自動自發的優質人才。
投資人也該懂管理會計
財報是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但財報會被蓄意扭曲,連會計師或財務分析師都可能上當。投資人保護自己的另一種方法,是檢視企業是否實踐本書提出的管理心法及「金字塔九大絕招」。例如:(1)如果企業沒有「獨特價值」,其產品或服務就容易「商品化」(指不具特色),不容易建立長期競爭優勢;(2)如果企業不重視基礎的管理功夫,或不能創造精實的流程,在經營規模擴大時,就會產生管理失序的現象,無法創造優質的財報數字。投資企業就是投資經營團隊,而本書可作為檢視經營團隊是否優秀、紮實的體檢表。
致謝
能夠完成本書,首先要感謝恩師黃鈺昌教授(目前執教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他使我深刻體認到,管理會計必須兼具紀律與創意。其次,我要感謝哈佛大學的波特教授(Michael Porter)。波特教授在極度繁忙的全球講學、顧問行程中,數度撥冗指導我寫作的方向。
台大EMBA學程於2006年正式邁入第10年。與歷屆EMBA同學切磋管理武功的美好經驗,是滋生這本書的肥沃土壤。我感謝所有協助我發展這些教材的台大EMBA同學,並希望這本書能在終身學習的道路上,和所有渴望提升自我競爭力的朋友歡喜做伴!
此外,時報出版的編輯團隊始終是我寫作時的好顧問。我特別感謝總經理莫昭平女士(台大EMBA第四屆),欠她一本書的壓力,是寫作非常現實的動力。總編輯林馨琴女士、主編陳旭華先生與執行編輯苗之珊小姐,一直不斷地協助我找到專業性與可讀性的平衡點。我的研究助理吳青倫、卓佳慶、黃英華,是我蒐集資料的好幫手,在此一併致謝。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妻子婉菁。我是個「加法」專家,容易招惹太多雜事;她是個「減法」高手,總要我聚焦單純,忠於自己,活出獨特價值。對於我,婉菁就像蕩漾人世中佛國漂來的清香白蓮,她是最美的一朵,也是最無私的一朵。這本書是「減法」的產物,被刪除最多的,是我陪伴妻子的時間。
謹以此書,獻給她。
推薦序
看到的,不只是一部好電影!
許士軍 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
當讀者閱讀這本《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時,像我這個年歲的人,可能會記起大約在四十年前(也就是大學聯招制度開始實行不久的年代),就有這麼一個「假如教室像電影院」的國文作文題目。顯然地,這一題目代表一種期待:如果同學們抱著像進電影院的心態走進教室,該有多好!儘管劉教授的新著書名和這題目十分神似,但是它提供讀者的,並不只是一種期待,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承諾。
本書所談的,不是一部電影,卻要比任何一部電影還精彩。書中提到的,有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戰國時代的商鞅變法,以及英王亨利五世如何以寡擊眾等歷史故事;也有米開朗基羅與達文西鮮為人知的趣事:前者接下西斯汀禮拜堂和教皇陵墓的創作工作時,索取了天價酬勞;後者還曾打算為跨越歐亞大陸的博斯普魯斯海峽設計橋樑。讀者還會讀到許多藝術家的故事,主角包括了舉世聞名的大提琴天才馬友友、國內前輩畫家林玉山老先生,當然也少不了提到多位歌王,如卡羅素、紀里、帕華洛帝等人成名背後的軼事。
讀者更想不到的是,書中還出現劉備兵敗當陽長阪的一幕,也提及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尤其是武當派叛徒宋青書和其師叔俞蓮舟交手的情節。劉教授從這些令人目不暇給的故事中找出管理涵義,不禁讓人深深為他的見多識廣、才思敏捷而驚嘆。譬如說,在探訪小華盛頓棧(一家鄰近美國謝南多厄國家公園的餐廳)的歸途中,他為當時的景色所感動,因而賦出李白「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的詩句。巧的是,我曾在該地附近生活一年多,若不是讀了這本書,我還不曉得「謝南多厄」(Shenandoah)的印第安語擁有「星星的女兒」這麼美的意義。
誠如作者所承諾,他想讓讀者有如看場好電影般,從書中學習管理概念。除此之外,劉教授也真的舉出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例如赫本主演的《第凡內早餐》、福曼執導的《阿瑪迪斯》,當然也少不了讓李安獲得殊榮的《斷背山》。
然而,畢竟這是一本探討管理會計如何應用於管理實務的書。《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欲達到的目的,是讓讀者從一個故事接到另一個故事、一個場景換到另一個場景,在看得津津有味、讀得入神之時,不知不覺地領略到作者想說明的管理觀念和道理。劉教授真正要告訴讀者的是:管理會計這一工具如何協助企業「反省策略,溝通策略,進而發揮強大的執行力」;如何「建構適當的誘因機制」;如何「分配決策管理權力」。此外,對於當前大眾關切的「創新」議題,劉教授給予更特別的著墨。經由法國創意設計大師史塔克之口,劉教授強調「找到自我」乃是創新的根源:人們應該深入了解自己的過去和當前處境,如此才能「深耕心中那塊創新的福田」,這也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核心能耐」。他還指出:創新要從「問有趣的問題」開始;創新代表「一種有深度的抄襲」;創新的先決條件乃是「策略上的專注」。這些言簡意賅的陳述,可說是給予「創新」一針見血、鞭辟入裡的詮釋。
本書之所以不同於一般同類書籍,乃是藉由「看電影」般的精彩故事,讓人自然地、透徹地領略管理學的道理。透過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工程,劉教授說明了專業團隊和高度授權組織的重要性;他以達文西畫作「蒂班琪肖像」為例,說明該畫能顛覆西方肖像畫傳統,是因為它納入了畫中人物的心理描繪,這與企業「解讀顧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為了說明成功策略必須具備的「獨特價值」,劉教授也以當代人物為例,例如冠德建設馬玉山先生(也是修習台大EMBA學程的成功企業家)與幹部在颱風天的表現;為強調現代企業對顧客的重視,劉教授借用鄧麗君小姐的名曲<我只在乎你>,將概念加以延伸,尤顯巧思。
任何不朽的歷史人物和創作能為人們傳誦和懷想,就是因為它們蘊藏的意義。本書選擇的各個故事,目的正是凸顯它們的管理涵義。透過這種不同凡響的表達方式,作者在闡述管理問題和管會的應用時,讓他獲得更開闊的天地來奔馳、更豐富的題材來採擷。因此,《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得以超越制度和方法的層次,昇華至哲理層次。
這樣一本不一樣的管理書籍,必須像劉教授這樣不一樣的學者才能寫出。說真的,我們在這本書領略到的,豈不正是作者表現出那種深厚學養、淵博見識和洋溢才華的「自我」!
推薦序
魏永篤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總裁
我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從事會計師業務,之後幾年則專注於事務所的經營管理,如何「做對的事」、如何「把對的事情做對」,是我在管理面所須面對的極大挑戰。1967年,亦即我大四那一年,我選修了「管理會計」這一門課,該門課程的教學重心即是:自成本會計及財務會計所得之資訊,可作為管理者進行決策的參考。
閱讀劉順仁教授的《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一書後,我感受到管理的創新精神,也深深認同作者在本書所倡議的「創造自我的獨特價值」。透過許多古今中外的故事,劉教授將管理的心法、招式及哲理,深入淺出地道來,讓人容易領會。本書論及的管會概念也透過實例來說明,對於從未修習管理會計課程的讀者,《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化繁為簡,不但容易理解,更充滿閱讀樂趣。閱讀劉教授這本新著就像觀賞好電影,章章精彩,不容錯過。
推薦序
葉公亮 富邦證券董事長
「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除了「劇情」(相當於企業為追求卓越所進行的管理活動等)必須引人入勝,還須透過「導演」(相當於經理人或管理者)的現場指導、「劇組人員」(相當於企業各部門)的全力支援,讓創意以獨特的方式來呈現,才能成就一部「企業巨作」。簡而言之,這部名為「管理」的電影,從開始拍攝到最終呈現,不但展現了創意、紀律與組織協同力,它也是一項藝術。
閱覽本書,劉順仁教授以貼近生活的案例、流暢的文筆,將管理者在實務上可能面臨的問題直接點出,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讀者認識管理會計原理。在劉教授的筆下,管會理論不再令人望而生畏;而劉教授對於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獨到見解,更是許多管理者經常忽略、卻也是最重要與最基本的原則──必須找到自我,創造獨特價值。劉教授以「企業成功金字塔」為主要架構,並以「九大招式」作為企業創造競爭力所須修練的武功,從創造價值、傾聽顧客、管理成本、建立精實流程到激勵創新,招招切中核心,皆是管理活動的重點所在。
現代的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各式管理工具也推陳出新,因此管理者能透過更有系統的方式檢視公司營運狀況,以更精確的方式呈現經營成果。在經理人平日繁瑣的管理工作之外,持續吸收新知是所有管理者的基本功。劉教授融合專業知識與閱讀趣味,引導讀者進入管理會計領域,解析管會數字背後的意義,讓閱讀《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的過程有如觀看一部精彩好片。本書不但提供管理者不同的思考方向,也能協助個人找出提升競爭力的方法,更是投資人與青年學子的絕佳工具書,在此推薦給廣大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