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老師也常常誤解誤用的詞語辨析
教授不一定清楚了解的典故溯源
學生看完這本書並善加運用,保證增加作文成績10分以上

  有人在讚揚義工的貢獻時,用罄竹難書來稱讚義工的無私奉獻,讓每個人的頭頂烏鴉飛過。《呂氏春秋?季夏紀》:「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

  大陸某學者用李敖自己所說人老文章更老來證明李敖的文章已經不行了。其實,文章老是指老到、老練,古有「庾信文章老更成」一說。
 
  大陸某大學校長在歡迎台灣客人的致詞上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只是天氣。」殊不知,「七月流火」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並不是指七月份天氣熱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氣日漸轉涼。

  在報刊、雜誌和網路上,常會發現「昨日黃花」一詞。比如:「同仁堂的百年盛譽會否成為昨日黃花?」又如:「美網球迷愛紅顏,昨日黃花遭冷落。」不由得納悶,明明是「明日黃花」,怎麼變成了「昨日黃花」了?所謂「明日黃花」,原本北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意思是說,重陽節過後,金黃的菊花便將枯謝凋敗,到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可以玩賞的了。

  雖然教育部長杜正勝表示,他是胡適的信徒,向來反對用成語典故,且成語使人思想懶惰,成語與現代生活無關,使用成語也是國文教育失敗。但是我們認為,成語是中國文化裡面重要的一環,我們應該善加珍視。

  本書介紹了日常交往中經常使用、需要了解的有關中國人的人文、歷史常識,包括容易用錯的成語、常見的典故、禮儀背後的知識、歷史人物的故事等等。書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讀後不但可以增加文史知識,而且能夠幫助讀者在作文、演講、發言、信函以及日常言談話語中正確、得體的運用文史常識,在交往中表現出優雅的風度與修養,避免因誤用而貽笑大方。

  當文史逐漸離開我們的生活,外在的繁華景象終究填補不了心靈的缺角。新新人類迷戀感官上的聲光效果,追求都會時尚,在文史常識上的誤解誤用隨處可見,就連總統也不例外,所以,我們決定出版這本書。

  文史常識皆有其來源出處與意義,是不能隨意解釋的;而成語是約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來,就不能隨意變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隨便改變其用法。

  本書針對一般人容易誤解的人文歷史常識,分「詞語辨析」、「典故溯源」、「民俗揭秘」、「人物考古」、「禮儀點校」五大單元計200篇,每一篇都經過相當嚴謹的考證編輯而成,旨在導正誤用錯用,避免貽笑大方。

  這本書適合公眾人物閱讀,它可以讓您在鏡頭前大方自信侃侃而談,不會有誤用成語、典故被抓包的情事發生;這本書適合老師閱讀,它可以讓您在課堂上引經據典萬無一失;這本書適合學生閱讀,它可以提升您的寫作能力;這本書適合公司主管閱讀,它可以幫助您更深更廣的看待問題;這本書適合一般人閱讀,它可以增進您的文史常識,讓您在人際對談中表現出修養與優雅,避免誤用而有失體面。

作者簡介

郭燦金

  1969年生,青年學者,河南大學教師。著有《古典下的秘寫》、《趣讀史記——不可不知的49個史記人物》、《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等。著作曾名列第20期新浪圖書風雲榜人文歷史類圖書第七名。

 

 

目錄

(一)詞語辨析

1.「美輪美奐」房屋好
2.「莘莘學子」多少人
3.「望其項背」追得上
4.「首當其衝」非首先
5.「歎為觀止」是讚歎
6.「罄竹難書」記罪行
7.「明日」黃花非「昨日」
8.究竟是「癢」還是「庠」
9.七月流火非天熱
10.成規為何要「墨」守
11.萬人空巷「坑」萬人
12.學有餘力才稱「優」
13.「天之驕子」是匈奴
14.「上行下效」含貶義
15.亂說「哇塞」傷風雅
16.「朕」也曾是老百姓
17.杏林杏壇路途遠
18夜色如何算闌珊
19.古時「牧師」管養馬
20.自謙才能用「忝列」
21.人浮於食本好事
22.失足不是大問題
23.「不刊之論」不能改
24.「不足為訓」非準則
25.「臭味相投」古今異
26.「微言大義」意義深
27.「駭」「聳」豈能混著用
28.「負」「孚」兩字意不同
29.疊床架屋,「目睹」前加「親眼」
30.畫蛇添足,「凱旋」後接「而歸」
31.濫觴到底是何意
32.人微難道就言輕
33.「犯而不校」是寬容
34.不恥下問向誰問
35.曾幾何時為幾時
36.三人成虎是誤傳
37.如何算空穴來風
38.因何故炙手可熱
39.「面首」原本吃軟飯
40.「掌上明珠」稱嬌女

(二)典故溯源

1.「飲食男女」存大欲
2.「梨園弟子」非農民
3.古今差別話「中國」
4.唐宋無人「中三元」
5.「人彘」是人不是豬
6.律詩又名「近體詩」
7.「萬卷」該有多少書
8.「仁者」為何要「樂山」
9.「幽閉」不是關禁閉
10.「五毒」原來是良藥
11.「登堂入室」臻佳境
12.平均天下如何「平」
13.「阿堵物」是啥東西
14.「刀筆吏」是什麼人
15.「長袖善舞」非跳舞
16.「梅開二度」實在冤
17.「人面桃花」不漂亮
18.「平易近人」有演變
19.「捉刀」「捉筆」意不同
20.「殺人」「得人」皆謠傳
21.呆若木雞高境界
22.白雲蒼狗究可哀
23.切勿隨便「敲竹槓」
24.不可妄稱「忘年交」
25.何故要稱「東道主」
26.誰人願吃「閉門羹」
27.汗牛充棟因書多
28.春風夏雨教化人
29.切勿亂拋「橄欖枝」
30.古時已有「走後門」
31.「狗尾續貂」沒必要
32.「青鳥傳書」難再見
33.問鼎沒有拿第一
34.男兒何不帶吳鉤
35.梧桐何以引鳳凰
36.亂七八糟因戰亂
37.「大傳」和傳記無關
38.「杜撰」與杜氏有緣
39.「跳槽」原是青樓語
40.「秦晉之好」結婚姻

(三)民俗揭秘

1.「烏紗」為何那樣「烏」
2.「貳臣」該是什麼「臣」
3.福字倒貼有禁忌
4.大象把門待商榷
5.不可隨便就「扶正」
6.何物才可來「填房」
7.「三陽開泰」非「三羊」
8.「蛛絲馬跡」非「螞跡」
9. 弄璋弄瓦莫混淆
10.龍生九子各不同
11.大塊吃肉」是土匪
12.男人被閹稱「淨身」
13.無事不登三寶殿
14.豈可隨便就出家
15.萬歲原本非皇帝
16.太監不等於宦官
17.「倒楣」不是「倒楣」
18.「敦倫」非同「倫敦」
19.「道人」未必是「道士」
20.「兵」「勇」其實並不同
21.男人討厭「綠帽子」
22.男女緣何「吃醋」忙
23.不孝本有三,無後為最大
24.餓死事不小,失節事不大
25.五福臨門哪五福
26.舉頭三尺有神明
27.「豆蔻年華」為特指
28.「從一而終」是理想
29.「三長兩短」捆棺材
30.「三教九流」話職業
31.未亡人限制性別
32.護城河暗藏機鋒
33.「附庸」也可有「風雅」
34.「雞丁」前面冠「宮保」
35.白天只能撞鐘
36.靈柩不是棺材
37.虛歲到底如何「虛」
38.東西緣何稱「東西」
39.紅得發紫受豔羨
40.駙馬命運夠辛酸


(四)人物考古

1.「金屋藏嬌」,漢武帝有始無終
2.李太白無緣品白酒
3.陳世美不是負心郎
4.古已有之,陳子昂「善於炒作」
5.「奸臣」潘美委屈多
6.包拯未當宰相
7.孟姜女原不姓孟
8.唐伯虎未曾點秋香
9.「弄臣」鄧通情商高
10.王恭身無長物
11.諸葛亮不是「山人」
12.「歸遺細君」,東方朔恩愛有加
13.李賀、韓愈:「嘔心瀝血」
14.周昌、鄧艾:期期艾艾
15.差強人意贊吳漢
16.彈冠相慶貶貢禹
17.蘇軾笑河東獅吼
18.王猛竟捫虱而談
19.貌如花,虢國夫人素面朝天
20.感情深,梁鴻孟光舉案齊眉
21.傾城傾國褒姒笑
22.醉生夢死,馮小憐「玉體橫陳」
23.青眼白眼阮籍拋
24.緣嘴饞,公子宋食指大動
25.因勤奮,孔夫子韋編三絕
26.公道在人心,張儉望門投止
27.文思如泉湧,禰衡文不加點
28.千古癡情,尾生信橋抱柱
29.至今訛傳,孔明草船借箭
30.孔融小時了了,被譏「大未必佳」
31.顧悅未老先衰,自嘲「蒲柳之姿」
32.徐娘半老猶風韻
33.蕭郎原來為情郎
34.商湯網開三面非一面
35.庾信文章老更成
36.躲避嫌疑,清郎瓜田李下
37.動「龍陽之興」, 魏王原為「同志」
38.曾「上下其手」, 鄭王不涉「淫褻」
39.積習難改,程顥見獵心喜
40.知恩圖報,韓信一飯千金


(五)禮儀點校

1.「慈母」曾是傷心事
2.「胎教」自古不新鮮
3.古人不敢自稱「我」
4.你的「九族」是何人
5. 「名」「字」不是一回事
6.「姓」「氏」曾經有差別
7.「先母」「先父」已作古
8.「皇親」「國戚」無關聯
9.「內子」專指你夫人
10.「岳父」原來是敬稱
11.「勞燕」最慣是「分飛」
12.「先喝為敬」有淵源
13.「九拜」並非拜九次
14.「五服」詞義要分清
15.「家父」「令尊」是兩人
16.「淑女」「美女」大不同
17.生前無人有諡號
18.罪人名字才三字
19.人到七十才「致仕」
20.「致仕」之後怎麼辦
21.至尊為何是「九五」
22.「使節」原來不是人
23.「快婿」「乘龍」不「成龍」
24.「太牢」「少牢」非「牢房」
25.「招搖」怎樣算「過市」
26.「冠冕」並不皆「堂皇」
27.「長跪」和謝罪無關
28.「此致」乃到此結束
29.「授受不親」有權變
30.「浮以大白」因罰酒
31.「即刻問斬」使不得
32.「封禪」到底為哪般
33.「椿萱」原來指父母
34.「笑納」並非笑著納
35.「蓬蓽生輝」是謙辭
36.自己「喬遷」不合適
37.「大肆」原本非放肆
38.「豐碑」自古不是碑
39.「昭」「穆」排列存智慧
40.「左」「右」座次有講究

 

東吳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許錟輝
    我國的文字源遠流長,在造字之初,每一個文字的意義原本是很單純的,經過長久時間的使用,字意變得複雜起來,除了造字的本義之外,又有很多從本義推廣的引申義,以及無數借音表達的假借義。再由兩個以上文字結合成的複詞、片語、成語、俗語等,那就更加複雜了。不僅要了解構成這些詞語的字面意義,還要顧到這些詞語在文章中上下文的關聯、使用時代的語法、使用地區的民情風俗,以及使用者的匠心用意,才能精準的了解這些詞語的涵義,正確無誤的使用這些詞語。
    自古以來,人們在說話或是撰寫文章,習慣上都會或多或少稱引前人使用過的詞語,來提升個人的身分品味。這些詞語或見於經典古文、或見於詩詞歌賦、或見於戲曲小說,都有其出處,也都有其專指的涵義,以及特定的用法。如果不能回歸原典,不知道它的出處,只是人云亦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使用下去,難免會鬧出笑話。

    例如「刊」有「刊登」之意,又有「刊削」之意。有則某出版社的徵稿啟示是這樣寫的:「為提高本刊的整體品質,為讀者奉獻更好的精神食糧,自即日起,向廣大讀者們徵集哲理散文。請讀者們不吝賜稿,謝絕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論。」這則啟示的撰稿者,顯然是誤解「不刊之論」的「刊」為「刊登」、「刊載」之意,而誤用此一成語。我國在未發明紙張之前,用刀在竹簡、木牘上刻寫紀事,刻寫錯誤,用刀把錯誤的文字削去重刻,這叫做「刊」。「不刊之論」,本來是用指帝王詔令、典章法規之類的文獻資料,其後應用漸廣,而指學者專家的宏文偉論,規格甚高,褒意強烈。

    又如:「臭」有泛指一切氣味之意,音讀為「ㄒㄧㄡˋ」;又有專指惡味之意,音讀為「ㄔㄡˋ」。由「臭」字所構成「臭味相投」的成語,便有了不同的涵義。唐代劉知幾《史通?六家》說:「至兩漢以還,則全錄當時〈紀〉、〈傳〉,而上下通達,臭味相投。」這是指同類的文史典籍,氣味相投,用的是褒意。《水滸後傳》第九回:「那常州新任太守姓呂,名志球……與這丁廉訪同年,又是兩治下,況且祖父一般的奸佞,臭味相投,兩個最稱莫逆。」用的則是貶意。不可不加細辨,否則便會誤解誤用。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這本書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需要了解的人文、歷史常識,包括容易用錯的語詞、成語,常見的典故,以及禮儀背後的知識、歷史人物故事等。全書分為詞語辨析、典故溯源、民俗揭秘、人物考古、禮儀點校等五大類,每類各收錄40條,凡200條。書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讀後不但可增加文史知識,而且能夠幫助讀者在作文、演講、書信,以及日常言談中,正確、得體的運用這些語詞、成語,表現出個人優雅的風度與修養。本人在細讀本書之後,覺得作者選材適當、考據詳盡、說解清楚,是一本實用性很高的好書,本人樂於向讀者們樂意推薦。


翰林國文科教科書主編  宋裕
    教育工作幾十年了,我想許許多多的老師應該都會和我一樣有著這樣的感慨:現在的學生,國文程度是越來越糟糕了,更遑論作文能力了。

    究其原因,我想速食文化與電玩的流行應該是其主因。新新人類注重聲音與色彩的感官刺激,慢慢就導向於外,忽略了內在的涵養。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文史不分家。」這是因為研究文學的人,一定要對歷史瞭如指掌,才能在歷史的脈絡裡,找出文學作品的寫作背景;同樣的,史學家必須要具備文學的深厚底子,才能透過文學技巧,把歷史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

    中國文史典籍中,蘊藏著先哲的睿智、文人的巧思,試問:有哪一個國家的文字,能夠簡單用四個字說一個值得深省、寓意深邃的故事?哪一個國家的文字,能夠簡單用兩三字闡明一個內涵深厚、體系完整的思想。

這本書導正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碰到或者運用到,卻也是最容易誤用的文史常識。

你知道「萬卷」該有多少書?「仁者」為何要「樂山」?

你知道不可妄稱「忘年交」、「跳槽」原是青樓語、呆若木雞高境界嗎?

你知道五福臨門是哪五福?你的「九族」有哪些人?「三長兩短」從捆棺材而來嗎?

    本書取材十分豐富,內容翔實、妙語雋思、趣味盎然,讀後既可得到輕鬆愉快的享受,又可獲取豐富正確的文史知識,看完這本書,相信你必然會大有收穫。

    很高興有這樣一本深入淺出,讓人容易親近的好書出版。這本書適合所有人閱讀,它可以導正我們許多錯誤的文史常識,對於成語、典故出處以及歷史常識更是多有著墨,讓人忍不住說一聲:原來如此,我終於知道了。

    如果你不想誤用成語,如果你想提高作文成績,如果你想充實文史知識,這本書可以成為你的一個好幫手。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6596100
  • 叢書系列:Reading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小說任意門|文字是行囊  故事帶我們到遠方|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