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積極推動節能,重視能源生產∕林志森
工業時代自十八世紀瓦特發明蒸氣機開始,人類文明在一連串新發明帶動下急速地發展,成就了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幸福時代」。而那些尚未達到工業化的國家,如中國大陸、印度等,無不跟隨前人腳步全力推動經濟發展,想盡辦法擠入已開發國家之林,好為其人民開創富裕的生活環境。然而這樣的開發模式卻同時給地球環境生態帶來永續發展的沉重壓力。
作者詹姆斯.哈維.康斯勒從美國的角度探討現代化過程與化石燃料需求的連結關係。首先他引用一九五六年地質學家金.赫伯在殼牌石油任職期間主持的一項研究計畫,指出美國的石油產量將於一九六六至一九七二年間到達高峰。此外,赫伯在幾十年前,也證明了石油的發現速度,可以畫出一條和生產速度相似的曲線。隨後有許多學者繼續發展赫伯模式,較知名者如柯林.坎貝爾,他估計產油高峰點會在二○○七年來臨。另一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優秀地質學家專家狄夫艾斯則認為是二○○五年。儘管這些預測未能準確地發生,如同狄夫艾斯自我解嘲地修訂了自己的說法,事實是沒人能權威性地斷言這個高峰期何時出現,只能用後見之明,也就是所謂的「後照鏡理論」,在高峰期過後好幾年才能回溯得知。但由於化石燃料的消耗確是一種不可逆的行為,地球儲藏資源畢竟有限,石油終有無法繼續開採的一天。因此他大膽預測「油荒時代」的來臨。
作者省思美國過往揮霍廉價能源的消費行為,提醒郊區發展與辦公室園區的政策謬誤,說明沒有化石燃料做為支撐平台的替代性燃料的不可靠,及未來新型態能源的遙不可及。作者並警示在轉換到新能源系統的「油荒時代」時,種種自然界的反撲現象與人類社會、經濟、政治、國際情勢在變遷中產生的混亂,在在都將深深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生存環境,具敏銳觀察力與宏觀的視野,值得吾人警惕。
近年來全球暖化已成為眾所矚目的重要議題。而隨著京都議定書的生效,全球大聲疾呼應積極的推動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發展清潔生產技術,甚至改變生活型態以減少能、資源的浪費。面對作者宣稱「油荒時代」的到來,毋寧將是更嚴酷的考驗。對於身處於幾乎無自產能源的台灣,處境也就更加險惡。因此,全體國人更應深切體認,現在因為化石燃料與及使用化石燃料之電力設施帶來日常生活的便利,恐將不再那麼理所當然。近程除強化能源穩定供應及提高能、資源生產力外,國內有識之士似乎也該思考是否能以更儉約的生活代替傳統以消費刺激經濟成長的觀念,並喚醒國人正視如何擺脫「碳經濟」,建立循環型經濟社會的可能。
(本文作者為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序】
光明的允諾,或永恆的黑暗∕張四立
我的「能源經濟學」這門課,每年都以一張名為「地球之夜」的投影片揭開序幕。這是由美國太空總署所製作,由數百張繞行地球軌道的國防氣象衛星影像所合成的照片,在藍絲絨般的大地和海洋,人類夜晚活動的軌跡,無論是建築、公路的照明或海面星羅棋布的漁火,清晰可見,記錄著在各自生活空間中的人們,以各自擁有的技術和資源,克服黑暗,滿足各自對「光」需求的方式。極易分辨出呈現絕對黑暗的南極洲,鄰接陸地的海上密集光點處,是日本繁忙的漁船作業,似水晶珠鍊般的路燈車河,引向光度陡增的都會中心點,復以櫛比鱗次的都會區,匯集成一片燦爛光海處,是北美及歐陸,至於隱於稀疏零落的光點背後的,是黑暗非洲大陸、靜寂的喜馬拉雅、南美的雨林,以及中亞包括蒙古戈壁的沙漠區。我會請同學沉靜下來,思考這張圖片所隱含的意義:生活型態、消費型態、生產型態、都市土地利用型態、自然環境狀況……。然後,把不同年分的「地球之夜」放在一起,觀察並推敲時間在空間上烙下的痕跡。同樣的圖片,總有不同的訊息傳達,有學生在時間的靜態和動態變化中,看到科技文明的作用,和明天更光明的允諾,而有人卻看到光明背後的黑暗──資源爭奪的殺戮,和資源耗盡後永恆的暗夜。
本書作者追溯人類文明演進史中,能源開採利用技術所扮演的角色,以看似優游隨性進出歷史時空的觀點,描繪出石油世紀與後石油世紀的光明與黑暗。石油耗盡後的情境,再拉回到作者個人生活圈的經驗感知後,不得不戛然而止,畢竟以一本植基於歷史事實,而非科學幻想的報導文學作品而言,後石油時代人類文明的走向究竟如何,已經超越作者的經驗和想像。然而對一個自工業革命以來,一直仰賴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為主要動力來源的世界經濟系統而言,本書所探討的「油荒時代」的情境,乃是人類早晚必須面對的必然。但是相對於生老病死的必然,前者對任何個人而言,都有隻手難挽大廈之將傾的無力感,因此一直以來世人對「石油危機」關注的焦點,都僅止於石油供給「量」與「價」的相對短期波動,從未曾真正觸及石油耗竭的問題。本書作者則直指問題核心,迫使讀者正視此一必然,而且當讀者意識到危機已迫在眉睫,「油荒時代」相對於個人死生,變得更切身,更無所迴避時,震撼難免,沮喪難免,疑惑亦難免。書中所描述的「油荒時代」情境,果真是人類必須面對的未來?
從事能源議題研究多年,我與本書作者分享許多相同的資訊與觀點,特別是作者對於市場經濟以及全球化的批判。我在求學時代,受到《成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一書觀點的啟發,對新古典經濟學的生產函數,處理能源投入要素的方式,深感謬誤,並認為乃是能源耗竭議題長期受到經濟學忽略的主因。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生產函數中,當能源與其他生產要素並列時,無異乃認定能源與資本及勞動力享有同樣的特性──重複投入、重複加值、相互替代,因此新古典經濟學認為能源除了彼此間的轉換與替代外,也可以被資本財所替代。當能源的稀少議題浮現,市場機制會充分反映其稀少性,因此價格上漲,逐漸將稀少的要素需求逐出市場,並以其他要素或能源替代。但是若由能源的角度,根據熱力學定理,任一單位的能源,只能做一次功,而且效率絕非百分之百,因此每一次的能源轉換利用,都是不可逆的過程,不可能在同一單位的能源上重複加值。若欲能源持續做功,惟有賴源源不絕的新的單位能源投入,而每一次「功」的產生,都永遠排除此一特定單位能源為其他動力需求提供服務的可能性(熵定理)。當資本財(包括土地、廠房、機器設備)與勞動力均需要能源做為動力來驅動時,能源事實上是其他投入要素的「初級投入」。當此初級投入呈現稀少,甚或耗竭時,經濟成長的極限於焉產生。
但是極限的達成,並不必然意謂著人類文明的終點。首先,成長的極限並非一夕到來,在此之前,石油的稀少性反映在能源市場的價格上,勢必牽動相關動態關聯面向的改變,而此一變動,應該可以為人類爭取更多調整因應的空間與時間。此外,回歸到「地球之夜」所呈現的光點分布圖,何嘗不是一幅油荒時代的成本分配圖?作者在<活在「油荒時代」中>一章裡所做的反思,一方面充分顯現盡享石油效益的國家,在石油耗盡後,除了必須承擔無油可用的成本,尚須負擔更龐大的調適成本的事實。相對而言,隱身在黑暗中,相形暗淡的光點,因為擁有的不多,所以失去的有限。然而看到工業化國家能源使用型態,正快速地在開發中國家複製,如何遏阻複製光點的產生,及其背後的黑暗勢力快速蔓延,應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最後,本書所傳達之石油終將耗竭;而已知之替代能源技術,皆不可恃的訊息,容或令人沮喪,但是若是世人意識到大自然所賦予地球萬物的生命元素,在任何時間都不離不棄,而後石油世紀,依然將持續享萬物以空氣、陽光與水,一如其對待過往的生命形式,也許,世人在見到「有窮」時,可以同時體認到「無止」。地球生命的出路與機會,應該盡在其中。
(本文作者為台北大學資源所?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