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當完完全全、徹徹底底、老老實實、正正當當地面對!∕丁大
在即將和持續出版此經典文學的前夕,我們謹先向讀者致意並表達一點簡單的意思:
一、「情色」在現今文學中標舉著「異色」、「另翼」的顯明旗幟,向人類社會的所有領域──諸如宗教、政治、經濟、文化……進行無所不在地攻城略地,並取得豐碩的戰果,人類終於醒悟:性是那麼樣的自然和重要,任誰想對它視而不見、拒不承認都沒有辦法。它已然成為一種客觀存在,並具有獨特和不可取代的價值和意義。
而在這之前,它被視為洪水猛獸、髒物低級,並予以粗暴殘酷的對待──查禁、作家下獄,今之視昔,我們憮然慨歎,那麼,我們的出版,不就顯明地表示了我們對那些偉大的先知先覺的先行者的崇高敬意和謝意嗎?
二、法國文學專家柳鳴九先生說:「判斷一個作家的作品是淫穢還是嚴肅,最基本的一個根據是看他在涉及兩性問題上的第一熱情、第一專注點是什麼?」這真是一個簡單卻也一針見血的判斷準則。全篇若只是一律繪聲繪色的淫穢描寫,就必然是「宣淫」的下流品,而如果它包含了人性諸多探討,進而對人類社會的互動關係,以性愛的方式,作出揭露、批判、嘲諷,那麼,它在文學殿堂裡就必然地取得了它尊貴的地位。
三、本經典系列叢書,既名為經典,自是史有定評、歷久而不衰者,因此,我們的選編態度是審慎而嚴謹的,容或見仁見智,但這樣的態度卻將是我們始終不變的指向。我們要極度讚揚和感謝精研情色文學的學者──賴守正教授苦心精譯的亞歷山德里安巨著《西洋情色文學史》,它給我們很大的方便與指引。
四、我們確信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具備豐富人文素養的,其洞達力、批判力是遠高於我們之上的,所以我們斷然決定選擇素樸的編輯方式,除了必要的說明,我們謹將原汁原味的原著奉上,以避免可能產生的誤導,讀者自有「法眼」品評。
五、為配合主管單位的檢查制度,本系列均加以包膜,並貼上「十八禁」標示。若如此而影響讀者選購時的不便,情非得已,尚祈鑒諒。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像已開放的國家,不再需要這個「無謂而無用」的遮掩。
六、最後,我們引用鼎鼎大名的英國作家D.H.勞倫斯的話:「我希望所有男男女女均能夠完完全全、徹徹底底、老老實實、正正當當地思考性這檔子事。」斯言斯旨,真可謂苦心孤詣,語重而心長,現而今,我們除了思考、認知、判斷,並透過這些過程而當我們真正面對的時候,能夠「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當代情色大師亨利?米勒說:「世上沒有所謂猥褻不猥褻,端看人心如何看待它。」我們確信讀者必能深思而明辨之。
道德的極度考驗∕牧星
本書的作者薩德侯爵(Donatien Alphonse Fran?ois, Marquis de Sade)是著名的性虐待之父,出身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權貴世家。在父親和叔叔等浪蕩子的薰陶下,加上母親在他十歲時便拋父棄子而出家當修女,缺乏母愛和嚴格管教的薩德侯爵就這麼成了不折不扣的浪蕩貴族,甚至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曾多次虐待妓女和家中傭人,放浪形骸的程度遠遠超出當時貴族所崇尚的放蕩主義,並因此斷斷續續坐了二十七年的牢,最後還被關進了瘋人院,在瘋人院裡度過他的餘生,享年七十四歲。
《貞女厄運》一書主要是描寫貞節少女茱斯蒂娜因不屈服於罪惡而度過悲慘的一生。她的正直和天真令她飽受欺凌和不平等對待,沒有權勢而只有道德的她,根本難以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中生存,她的輕信更是讓她只換來「恩將仇報」的對待。她所遇到的人、事、物似乎都嘲笑著她的信念,甚至鼓吹她加入犯罪的行列,似乎唯有如此,她才能脫離不幸。但茱斯蒂娜卻拒絕了,她始終堅持自己所信仰的道德,即使她一再看到作惡的人們飛黃騰達,即使她一次又一次被自己所救的人所背叛,即使自己的信仰似乎只會為自己招來一連串被詛咒的命運……
雖然說色情文學和情色文學之間的分野在於後者的主要目的並不為了挑起人類的情慾,但像薩德侯爵的作品這樣以噁心的性愛場面掛帥,專門描寫變態性行為的情色小說還真不多見,而這也正是薩德侯爵的作品備受爭議的地方。除了性虐待的情節、恐怖與憐憫的強烈對比之外,在本書中還經常可以見到信教者與不信教者的辯論,以及道德與罪惡之間的角力,種種都顯示出作者對宗教及道德規範的懷疑和他信仰享樂主義的人生哲學。
透過故事人物之口,我們得知薩德侯爵崇尚出自人類天性的自然狀態,甚至認為批判別人出於天性的興趣是世上最荒謬的行為。他還認為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有權勢的強者生來就是要支配弱者的,而弱者就只有服從,這就是自然的法則。以此類推,女人生來就是男人洩慾的工具和玩樂的對象,因為女人生來就是弱者,假如男性殘暴地統治女性並非自然的意圖,那為何自然不將男女造成勢均力敵的兩方呢?薩德為了批評女性,甚至引用了古今中外各種歧視女性的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關於這一點,學者們普遍認為,薩德作品中明顯敵視女人的傾向應是來自於從小被母親拋棄,後來又被岳母背叛所致。
薩德侯爵的作品對後世影響頗深,除了前衛的哲理思想外,也具有心理學上的價值。他在故事中剖析了犯罪者和性虐待者的心態,表示犯罪是為了激起更大的快感,而性虐待狂則認為痛苦和狂喜是等量的,別人受到的痛苦愈是劇烈,他們就愈能得到更大的快感,所以他們藉由亂倫和對別人施以酷刑來達到自己的高潮。他還認為一切宗教都是出自虛假的原則,他們所崇拜的造物主根本從來就不存在;惡是為了與善維持平衡而存在的,若沒有必要的惡,世界就會失去平衡,而一般人所景仰的上帝也就無事可做了。而恩將仇報的行為更可以被合理地解讀為:接受別人恩惠的行為形同弱者,就像是被羞辱了一樣,而施予恩惠的人同時也從幫助別人的行為中獲得了快感,因此,接受恩惠者又為何非得感激侮辱他的人呢?作者種種偏激且驚世駭俗的思想雖不容於當代,但卻成了後來不少學者們重要的研究來源。
故事中的女主角茱斯蒂娜雖然不斷被人威脅、背叛、強暴、凌虐,卻始終堅持自己所信仰的美德原則,故事的最後,她雖然因遇上姐姐茱莉愛特而幸運得救,但才過了幾天安逸的生活,就不幸被雷劈死。茱斯蒂娜的死,意外喚醒了茱莉愛特的良知,使以往總是靠不道德手段獲取財富的茱莉愛特放棄了自己原先罪惡的生活,而投入宗教的懷抱,作者因而下了這樣的結論:「罪惡的猖獗只不過是上帝希望道德經受的考驗。」、「幸福只存在於道德之中!」。雖然在作者大篇幅批判宗教和道德的言論之後,下這樣的結論似乎有些過於戲劇性,但這或許表示,儘管作者對宗教和道德抱持著質疑的態度,但他並非全然否定宗教和道德對人類的正面影響,又或許是幾次的牢獄之災使他不得不下這樣的結論,我們也不得而知。
總之,世人對薩德侯爵的作品評價有好有壞,有人認為他的作品淫而不穢,點到為止,但也有人認為他的著作簡直是傷風敗俗。若有人抱著想看火辣性愛畫面的心態來看此書的話可能會大失所望,但若是想了解薩德侯爵這位爭議性人物叛逆的思想,挑戰世俗價值的論調,以及一般文學作品罕見的性虐待情節和罪犯的心理分析,相信《貞女厄運》一書正好能滿足您上述的需求,並讓您得以一窺性虐待教父薩德侯爵的情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