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這本書是描述一位跨性別行為(Cross-gender behavior)或者稱為性別不適從行為(Gender-nonconforming behavior)孩子的故事。作者以非常用心的筆觸和豐富的彩色插畫生動的描述有關這群孩子辛苦成長的心路歷程。我記得有一次門診看到一位父親帶著他稍微肥胖的國中生孩子來找我。他很痛苦的表示無法忍受孩子如同娘娘腔一舉一動,他的孩子戴著一副深黑的眼鏡框,當他開口說話的時候那語調的確很難不讓人嗤之以鼻。他爸爸當場揚起手來想一巴掌打過去,我心裡想:如果讓你這麼痛苦,難道你要孩子去死算了嗎?
人類性別的刻板觀念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最常見的就是男孩子應該陽剛不掉淚玩粗暴的遊戲,而女孩就是柔弱愛哭玩家家酒的表現。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都按照這種典型的呈現而可能有不同差異甚至到極端的表現。比較極端的呈現例如他陳述想成為異性的意願,想要如異性般生活或當成異性一般的看待,對自己的性別持續感覺煩惱,或對自己性別角色感到不適當臨床上稱為性別認同障礙。
然而這群有性別不適從行為的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常受到同儕的嘲笑欺凌而容易出現適應不良的行為,到了成年在男性有很高的比例出現自殺和憂鬱症。學者Zuger1978年在追蹤二十年性別認同障礙的男孩,發現有25%嘗試自殺6%完成自殺。在未治療性別認同障礙的男孩有5%到12%發展成變性慾,有64%到75%後來發展為同性戀或雙性戀傾向。
身為父母面對這樣孩子怎麼辦呢?首先先檢視自己的心態,面對在發現孩子和別人不同的妥協過程中所產生內心的哀慟。父母對孩子未來可能失去正常異性戀的婚姻和家庭感到難過,即使他們從來就沒有明白直接的表示過他們難過的心情。
我們可以教導孩子彈性的思考方式這世界並不是若黑即白,當然也可能有灰色地帶的存在。然而並非每一位男孩都需要成為運動健將或玩粗暴的遊戲。讓孩子的玩伴可擴充到不同的性別,使得他在社會化的過程也可以體驗增強對相同性別的認同。跨性別行為的孩子也可促進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增加彼此互動的活動,不管是否影響後來的性別認同,但至少增強親子關係的品質。最重要的是在於和父母聯合一起來協助孩子減少因為性別認同障礙所造成的衝突和同儕壓力。
父母要認清治療的目的不在改變孩童跨性別的行為,而是協助父母更具有支持性來擴大幫孩子適應的機會。雖然父母不能改變社會的態度,但是他們可以努力調整自己的態度和感覺。如果父母能夠更瞭解孩子的問題,他們便能夠克服內在的羞辱和哀慟。他們更可以忍受而較少的批評和責難,而更懂得教養技巧有助
於孩童長期的適應和建立自尊。
此外我們可以教導孩子在團體中學習如何克服難為情的情境,有充分的溝通空間讓孩子學會表白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當孩子在學校受到他人的嘲笑威嚇。教導孩子適當的幽默可增進豁達的人生觀。有部羅賓威廉斯主演的電影「鳥籠」非常有趣的描述這主題相關的內容。
如果我們直接的企圖幫助孩子接受他們的生理性別,容易導致和性別不適從相關的症狀。相反的治療目標放在包括接納和支持孩子原來的性向,這樣更能夠增強孩子的自尊,也容易導致臨床症狀的改善,包括心情、想法、學校表現和行為。在臨床上大部分性別認同障礙問題的個案是男孩,可能是因為我們社會文化的自由度,更允許女孩展現跨性別的行為。例如古早以前的黃梅調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當祝英台企圖假扮男裝的方式去就學其父母終究還是同意。但是如果一位男孩企圖以穿著女裝的身份外出,其承受的心理壓力就不是那麼簡單。我們發現許多孩童當他們可以瞭解到自己不是那麼孤單,他們發現也有許多人和他們有相似的問題,無形之中可以減低焦慮和被孤立的羞辱感。如果我們愛自己的孩子就去欣賞他獨特的優勢,讓他在人生的歷程中盡情發揮自我實現。
湯金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