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靈性與生命能量中相遇
成蒂 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臺灣薩提爾人文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
1983年我在陽明山上遇見薩提爾。這是一個奇特的緣份,從此開啟了我對薩提爾模式的好奇和學習。
記得當時在工作坊中,我提出一個進行婚姻諮商時卡住而頭痛的專業問題,卻自以為聰明的暗自想著,這位金髮碧眼的西方高大女士應該會被我問倒吧!她會如何看待我們東方婚姻和家庭中的複雜衝突呢?她可能沒辦法瞭解,更別說是解決這些困境了。沒想到她竟要求我走到眾人面前,找到一位男士扮演先生,以身體姿態呈現溝通模式,再由互動中姿態的轉變來探索我所提問的婚姻衝突。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彷彿這對角色扮演的夫妻就自己找到了出路,而進入另一種新的平衡。這個過程使我印象深刻,至今餘味猶存。
那時候的我年輕氣盛,原本期待的是薩提爾能根據我的專業問題,給予一段關於家族治療中親密關係與衝突歷程的學理說明。沒想到我得到的卻是一個特殊深刻的體驗,去認識案主問題背後的互動歷程,也使陷入治療困境的我,內在發生了一段探索和整合自己的豐盛之旅。
爾後經過多年的學習,我漸漸地體會當時短暫的經驗其實蘊藏許多薩提爾的基本精神和重要精華。首先讓我學到的最大功課是,當我再回顧省思自己的困頓時,發現原來在治療中我卡住的地方正是我在自己生命中面臨的困難。而當我能與原生家庭建立一個新的關係,解決未竟事物,運用所學到的資源來幫助自己強壯起來,與自己和好,並去享受生命和親密關係時,就更能在治療的情境中自由的運用自己。且由內心發出真誠的關懷與善意,協助當事人接觸個人內在的真實自我,充分發展成為更加完整的人。當他也能體會到自己豐沛的生命力,我們即能在靈性的層次上聯結,這是人與人、心與心,在宇宙生命能量真實的相遇。
當時薩提爾在我敘述完某對夫妻的問題時,並未陷入衝突的「內容」,而是運用角色扮演和雕塑進入衝突以下的「歷程」,使我由系統的角度看到親密關係中的互動循環。一旦得到對互動歷程的覺察,伴侶之間自然就發展出新的模式來解決衝突。她所傳遞的正向的、有希望的、信任人是有力量的態度,不知不覺影響與她相處和學習的人,去信任自己和找到自己的內在資源,來勇敢的做選擇和自我負責。 我喜歡薩提爾模式,不單因為這是一個全人的治療取向,包容了一切當代治療的理念與技術,舉凡認知行為學派、人本心理治療、精神動力取向、經驗性心理劇過程、完形概念與技術、後現代主義治療精神等等,更因為這個模式接納人性,貼近人內在的心路歷程,治療師能以此自助助人,不但增權自己也療癒他人。
薩提爾模式並不因文化差異而有所隔閡,不同文化族群反而使我們更能學習去尊重自己和他人內在深層渴望──被愛、被重視、自由、快樂、自我實現等普世皆同的人性需求。近幾年來看見薩提爾模式在中國各地區蓬勃的發展,我相信與我們文化中重視家庭關係、凝聚力、代間傳承等特性有關。而將此模式運用在中國人的家庭中,可以幫助我們透過各種歷史悲劇、家庭創傷、生命故事、重要價值觀和規條、互動關係中,尋找每個人和每個家庭中獨特的資源與韌力,來開啟新的視野、掌握新的可能性、並找到個人與家庭關係間的平衡。
我有幸因「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在台灣長期的耕耘與推廣中,能持續不斷的與薩提爾好友與同事瑪麗亞.葛莫利和約翰.貝曼學習,他們是我敬重的老師,也是我專業工作重要的典範。尤其令人興奮和感動的是由約翰.貝曼博士所主編的《薩提爾成長模式的應用》在台灣出版,這本內容豐富又具實用性的著作,將薩提爾的哲學思維輔以研究實證闡釋得更加完善深入。書中作者們對此模式應用在自殺防治、同志族群、學校教育、青少年團體等不同的情境中,都提供了許多值得參考的資訊。本書亦將薩提爾幾項重要工具(或介入法),如「說真話訓練」、家庭雕塑、家庭重塑、「溫度讀取」(亦稱天氣報告)、「自我環」的歷程詳細介紹。作者也分享了個人在進行這些工具的歷程與經驗。我們可因此看到運用薩提爾模式可以是自由的、創意的、人性的、趣味的、多樣的、彈性的......。另一方面薩提爾模式治療師也在個人生活和專業工作展現高自我價值、一致性、敏感、慈愛、負責任、自我覺察和可信賴的一面。
如同我的老師薩提爾和葛莫利在本書中所強調的,家族治療師不但需具備專業知能,包括家庭動力與系統、溝通模式、權力關係、家庭結構與界限、個人與家庭發展週期、代代相傳的價值觀等;治療師個人如何由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將痛苦和失落轉化成個人力量和成長,並與自己的父母建立人與人平等價值的關係將更為重要。當薩提爾模式治療師能將這些專業學識與個人經驗整合,就能為當事人指引一盞明燈,陪伴他走向個人的成長之路。
此外,薩提爾模式之所以難學,如本書所呈現,除了這是個經驗和行動取向的治療,治療師需運用自己,將身、心、靈完全的投入與案主在一起,否則僅藉治療者和求助者在認知上的碰撞,並不足以達到深層的轉化。我們亦看到如何跟隨「歷程」,不被錯綜複雜的故事,即「內容」所牽引而迷失治療方向,更是在本書的理念和實務中不斷強調的治療關鍵。有興趣使用薩提爾模式但不知如何著手的實務工作者,必能由本書中一窺究竟。許多台灣受過其他完整專業訓練的治療師常深感困惑,到底薩提爾模式針對診斷和治療的理論架構是什麼?與其他模式極大不同的是,這是一個以力量資源為基礎的改變與成長的模式,因此著眼點鮮少放在病理病態的層面,評估與介入幾乎同步發生。治療師亦步亦趨的帶領當事人朝向正向改變的方向走去。所以在有關薩提爾模式的教學示範或論述中,不會由病理診斷的角度去見個人或家庭,本書之治療者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我們看到薩提爾能展現治療中強而有力的影響,在與人接觸時又能使人感動莫名,使大家認為這是因為她靈活創意、溫暖關懷的個性特質才能產生這樣動人的效果;她也被視為天賦異稟的治療師,其獨特的人格和技術也是無法傳授給他人的。但由書中諸位薩提爾的同事、朋友、學生所撰寫的文章,可以知道此模式不但可以學會,亦可能去實踐的。本書理論與實務並重,內容與過程兼顧,不但呈現多元文化的薩提爾模式的運用,還可看到此模式針對個人、伴侶和家庭的應用性。在臺灣許多家族治療前輩和同伴都曾有過薩提爾模式經驗的滋養,如今也逐漸走出自己的方向和風格,期盼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整理出本土經驗與本書相互輝映。
我相信薩提爾說的︰「每個人都是神聖的奇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每位從事治療的工作者,必然也能讓自己獨創性的「智慧盒」戴上好奇的「偵探帽」,創造出屬於自己和案主的奇蹟。在這樣的奇妙旅程中,我們能接觸彼此深層的自我,並在靈性與生命能量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