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省思、忠告與喜悅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看蔡穎卿的書是一大享受,每次都迫不及待的把它看完,好像一場心靈的饗宴,頰齒留香,回味無窮。
她的文筆流暢、語意真切,所敘述的教養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故事,看了令人頻起共鳴。是的,孩子可以沒有青春風暴期,我孩子就沒有,這關鍵就如她說的,孩子不是在某個年齡突然不跟父母講話,而是跟父母慢慢疏離時,未被察覺。曾經有個國中主任跟我說,他以前每天接送女兒上、下學,在路上的時光就是父女溝通的時光,女兒吱吱喳喳的把學校發生的事說給他聽,父女沒有隔閡;後來女兒考上了高中,學校有校車可搭,他便不再接送女兒,結果才一學期,女兒就變了,高牆築起來了,有話不跟他說了。因此,他當機立斷,退掉校車,還是自己接送,雖然一趟要四十五分鐘,但是沒有什麼比親子關係更重要,寧可犧性點睡眠,也不能讓女兒有話不跟他說。
我為這位主任喝采,如果每一個父母都能像穎卿一樣,孩子就不會叛逆了。其實穎卿也是職業婦女、也是蠟燭兩頭燒,但是她有許多小地方,例如給孩子留張紙條,讓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愛與關心。當溝通管道暢通時,孩子的負面情緒一出現就被疏導掉,自然不會有火山爆發的場面發生。她說的很對,早上叫孩子起床時,溫柔一點會有很大差別,她輕撫孩子的臉頰,使他們慢慢醒來,而不是大聲喊叫:「還不起來,要遲到了!」讓孩子一驚跳起,整天都心情不好。一日之計在於晨,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看到穎卿叫她女兒起床的方式,令我會心的一笑,我母親就是這樣叫我們起床的,我也是這樣叫我兒子的。母親的溫柔可以消弭青春期的風暴,因為孩子會永遠記得母親的臉是張溫暖的臉,在外面碰到了挫折,會想到回來與母親訴說。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一個孩子要教養成功,父母本來就要花很多的心力,最重要是父母教養的觀念要正確,自己以身作則,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因為孩子是看著父母的影子長大的,只要父母的身教足以做孩子的楷模,孩子不可能變壞。
我看這本書最感動的地方,是作者小女兒的道德勇氣。當醫生沒有好好替她洗牙齒時,她敢挺身而出,指責醫生不敬業,她義正詞嚴的給醫生留條子:「很明顯的,你並沒有以你的工作為榮,當這種態度影響到別人應有的權益時,我覺得是不可原諒的。」Bravo!能夠教出這樣孩子的母親,值得我立正敬禮。但願台灣所有的孩子,都有這種正義感與道德勇氣。
古人說:「玉不琢、不成器。」孩子要教才會成材,但是要怎麼教呢?請好好讀一下這本書,自己是個「好大人」,孩子自然就是個「好小孩」了。
相信這本書會像她的第一本書《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一樣,帶給父母很多的省思、忠告與喜悅。
推薦序(二)
答案盡在字裡行間
作家、前時報出版副總編輯 心岱
多年前,有文友為我介紹Bubu,當時她雖然旅居新加坡,但仍在台南開「公羽家」餐廳,這家餐廳只供應外賣,當時Bubu經營的立意,是為了鼓吹「餐桌是最佳的親子互動場所」,要讓忙碌的上班族家長們,可以把餐食帶回家,與孩子一起布置餐桌,全家人坐下來分享這美好的親子時間。
這就是Bubu,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愛做廚事、繼而推廣教養之愛的中年婦人。她的餐廳,更以健康、美味、超值為經營目的,為很多家庭點燃起美麗、溫馨的火種。
人不在現場的Bubu,卻能在偶而回台的時間、或日常通訊往來中,將餐廳的大小事,從進貨食材、菜單、廚事、服務到管理等等,每一項都指揮若定、安排得宜。
在她的手中,似乎握有「仙女棒」,一切的一切都是這樣順理成章,彷彿啟動「按鈕」一般的簡單,大家都覺得十分「神奇」。在當時,其實Bubu就已在部落格上書寫她的「廚房耕讀日誌」,一篇〈抹布之歌〉四處被轉寄傳閱,只是當年她的著作尚未正式出版問世,真正的Bubu本尊大家還沒有見識。
因緣際會,我先是做了Bubu的讀者,而後才成為她的朋友。她的第一本「媽媽書」——《媽媽最初的老師》——甫一出版,便像浪濤席捲了沙灘,整個教養書籍市場為之震撼。接續的這兩年中,「蔡穎卿現象」陸續發酵,而在這段期間,更大的張力也落在Bubu的「部落格」上,截至目前為止,突破250萬人次的點閱率,十分驚人,因為它不僅彰顯出我們的社會在「親子教養」領域的問題指標,更象徵了多少媽媽渴求幫助的迫切。
Bubu從廚事與教養所結合、累積的個人經驗,就像一顆千迴百轉的石頭,既能堅毅不移的承擔,更能釋放無限能量;她書寫著私體驗的軟文章,恰恰顛覆了一板一眼的理論課,難怪讀者為之風靡與敬愛。這時,大家明白了Bubu的「神奇」其來有自,她的功夫就是「處處用心」。
Bubu到底是怎樣的人?她是如何經營家庭與教養兒女的?閱讀她的書,答案都在字裡行間了。讀者如此鍾愛她,因為這些書頁流露了「媽媽」的使命,因為這些書頁貫穿了改變社會的力量。《在愛裡相遇》這本書,尤其突顯了Bubu這最動人的單純意念。四個章節的內容,相繫在「內隱學習」的訴求中,逐一揭示品德、儀禮、敬業、責任、表達、追求、價值觀等教養細節的真相與真理。
從新加坡返台的Bubu,結束了台南的餐廳,但隨即,她又在三峽開了另一種型態的餐廳。她依舊進入廚房,專心她的「耕讀」,無論人們稱她是「作家」亦或「廚師」,她的意向與理念都不曾改變,她永遠甘於「母親」的角色,也永遠以「媽媽」這個頭銜為榮。
推薦序(三)
唯有歡欣執行
親子教育工作者 鄧美玲
農曆年前收到《在愛裡相遇》的一校稿時,厚沈沈一大本,我忍不住想:Bubu這一年不是忙壞了嗎?除了一場接一場的演講和專欄邀約、親自打理新家的裝潢設計施工,也讓夢想中的社區教學餐廳Bitbit Cafe在三峽住家附近如期開張、運作了,她怎麼還有餘裕處理繁瑣的出版工作?
不過,繼之一想:這就是Bubu!大家看到她總是以超乎常人的效率,把一件又一件想做的事付諸實行,不免懷疑她到底哪來這麼豐沛的精力?據我的觀察,她的能量來源就是本書的主題——「愛」。但請讀者仔細分辨,這「愛」並不是盲目的感性覺受,而是通過每一天、在分分秒秒的實踐中累積的行動軌跡。然而就像在〈哺乳動物〉一文中,Bubu提到她總在宣導家事的好處,但說了又說,卻發現這是「說起來最簡單,卻不容易被歡欣執行的觀念」。
年假中,我和一位以人格教育為教學主軸,並已完成從小一到小六全科自編教材與教學實踐的小學教師,談到「品格教育」無法真正落實的問題,她寫信告訴我:
別看那麼多人喊著「人格教育」,你看看他們自己如果有孩子,會不會去拚知識、技術、能力教育?而且還自認沒有放棄人格教育?特殊學校現在很多,在教育過程中的人格是如何定位的?父母是因為人格去選擇這類特殊學校,還是因為這種小學可以讓孩子「學到更多」?更多的知識、能力、技術,使孩子「卓越」。這類學校,真的有把人格放在上位,引導教學嗎?還是只不過活潑些、野外些、社團些、自由些?最終還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卓越」?而我設計的教學,不過是要求教師要成為「正常的教師」,教學要「正常的教學」。在形式上,這太平凡了,不像那些燦爛的成果,一點都不吸引人。
我走過二百 ~ 三百多個國中、小學,每一場演講、示範教學都引起某些聽懂的人震撼,你也親自看過,但何以無能為繼?很多人知道我的教學好,但是「做起來太累了!」形式看來平凡,教師做起來又太累,這幾乎是不可能推廣的。
跟這位老師一樣,Bubu也走過很多學校。她曾在中部一所國中帶孩子進行實作課程,事後安排這項課程的老師告訴我,該校的老師們傳看鏡頭下工作中的孩子,忍不住問——明明是一群讓人頭疼的調皮搗蛋鬼,怎麼一個個看起來都像資優生?今年二月,Bubu已經在Bitbit Cafe帶領了一群小學生為父母親做晚餐,Bubu告訴我,很多父母都不相信孩子做得到,也不相信生活中的實作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她只想帶孩子證明給大人看。
因為沒有真正相信,也就無法在生活的每一天「歡欣執行」,所以,儘管Bubu說了又說,也做了一場又一場的示範教學,如果讀者只有短暫的「感動」,而沒有持之以恆的「行動」,Bubu令人驚嘆的效率與生活品質,就永遠只是高不可攀的神話了。
自序
做個好大人,給孩子一份沒有虧欠的愛
「虧欠」是一個責備的詞、還是一個反省的詞?
這跟我們對教養的期待與心胸的界線,一定有緊密的相關。
蔡穎卿
當我在自己的餐廳工作的時候,我總是很專注地享受烹飪或製作甜點的樂趣,因此,我很少離開工作的崗位。在廚房裡,我是一位創意自由的廚師;在我的廚房之外,我希望客人可以透過食物、在我布置的空間中慢慢體會我的文字裡曾經描繪的生活之美與工作之愛。
有一個晚上,廚房自動門間歇的開合中,有好一陣子不斷地傳出小女孩的尖叫與喊鬧聲。大約半個多鐘頭的喧鬧與外場服務人員的無法處理之後,我自願走向客席去一探究竟。
一走出廚房,我馬上跟一位幼稚園大小的小女孩打了個照面。她正緊貼著咖啡調理區的蛋糕櫃,大聲跟服務人員要巧克力糖。那糖並不是我們店裡的商品,而是另一位服務員的零食。稍早因為這小女孩太吵,大家試著用糖來安撫她、看看能不能使她不要吵到別的客人;沒想到卻越弄越糟。
我蹲下身去抱住那個孩子,好言對她解釋在餐廳用餐應該遵守的規矩,因為她執意要糖,所以我答應她說:「妳乖乖去坐在位置上,等會兒要走的時候,我讓大哥哥幫妳包一塊巧克力當禮物。」沒想到她老實不客氣地對我大聲喊著:「我不要,我要叔叔現在給我糖果。」我們幾番溝通完全無法達成共識,我對那個孩子完全無懼於大人勸導的頑強感到非常驚訝。我仍然想抱緊她、好好跟她說話,但她靈活的身手一下子掙脫了我,往櫃台的另一邊跑去,更大聲、更乖張地爬上一處不應站立的燈光區。我隔著櫃台繼續跟她對話,不時看到燭光搖曳下、正期待在寧靜的氣氛中享受美好晚餐的客人。
當時,四周的氣氛好極了,只是我與小女孩談判似的溝通完全破壞了這種景致。我快速地環顧了一下周圍,看到了不只一桌的客人對我無言地點頭微笑,而我完全了解這微笑之後,自己在別人餐廳用餐時也曾有過的無奈與期待。
我想起了「虧欠」這個詞,所以,當我蹲下身去抱住這個孩子的時候,我可以感覺到自己的發抖。我在生氣自己為什麼需要去「對付」一個小小孩?我在生氣這麼小的孩子本應人見人愛,但因為大人虧欠她一份正確的生活教育,使這一刻的餐廳中,沒有人能付出對天真孩童應有的欣賞與憐愛。
我不能不回頭去想——
我們該如何做一個好大人?
到底,教育孩子比較重要?還是影響父母比較重要?
我記得Bitbit Cafe剛開始營業之初,我曾經接過一通電話。來訂位的母親在電話那頭非常客氣地問我說:「我有一個一歲八個月的孩子,不知道你們覺得這種年齡適不適合到餐廳用餐?」我回答她說:「其實我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因為,有些孩子雖然十八歲了也並不適合外出用餐,但有些孩子雖然一歲八個月,卻可以成為餐廳怡人的風景。」
的確是這樣的,就在我走出廚房去勸導孩子的那個晚餐時刻,我為小女孩指出的學習對象,就是一位坐在嬰兒椅上乖乖巧巧的小弟弟。即使是嬰兒,在那種孩子的身上,你也很容易就會看到許多好大人的身影交疊在他所煥發的平和穩定中。
「虧欠」是一個責備的詞、還是一個反省的詞?這跟我們對教養的期待與心胸的界線,一定有緊密的相關。
去年,曾有位讀者寫信問我孩子不受管教的事,我的想法也是「虧欠」兩個字:
我知道有時候小孩子會鬧情緒是因為想得到別人的關懷與注意,但每每我與他分享心裡的想法時,他總是不領情,讓我很灰心。當我在教學時,常常會覺得:為什麼好好的跟你說,講道理給你聽,你都不接受;反而別人對你大聲斥責、嚴厲對你時,才會收斂一下呢?您不是說愛自己的孩子也要對別人的小孩有同理心,怎麼他都不知道老師這樣是為他好呢?
雖然這個小朋友暫時不在我班上,但我依然期待他能知道,我希望他修正自己的脾氣,不然將來對他來說會很吃虧。
我的先生說:都是你一開始教的時候對他們太好了,沒有來個下馬威的緣故啦!真的是這樣嗎?
我當時寫信回答她:
我了解妳所說的狀況與心中的無力感。但是一個基礎完全歪斜的孩子要改變,真的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徹底做到的事。我們的環境、父母不正確的行為與觀念已經是一個反向的拉力,這些狀況都讓我覺得,成人虧欠孩子許多。
下馬威可以平一時之亂,因為他們就是在那種大聲喊叫的環境裡長大,所以總在試探自己要停在那一個高音中。連家裡的父母都常常這樣有口無心的喊,喊到沒有辦法了,來個怒吼,孩子忽然停了,於是父母得到一個結論:這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這個方式無法改變一個孩子真正的行為,只會讓我們常常需要不停憤怒地再下馬威。
所以我才想跟大家一起努力,期待我們從持續供應好大人的言行舉止做起。
我想喚起當個「好大人」的念頭越來越強烈。設立一個部落格,把生活的感受化為教養的分享,於是成了傳達這份想法最好的管道。也許是因為生活日記的形式有一種綿密與真實,這種提醒與互勉似乎比專書更有延續力,從中所產生的互動也更深刻。
部落格成立一年十個月了,我自己二十年來的新舊文章已陸續貼上。在流動的網路上,我知道有一群朋友在無聲的文字中把自省化為實作,只為要供應給孩子一份沒有虧欠的愛。
所以,我要把這本書獻給所有花園裡的朋友——
謝謝你們在不知道的某處,以真誠的心意成為這本選集的合著者!
讓我們繼續為做一個好大人而努力;讓我們以熱情生活的身影、投遞美好訊息的語言成為孩子的活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