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給要離家的女兒 (英漢對照)

給要離家的女兒 (英漢對照)

To a Daughter Leaving Home and Other Poems

  • 定價:250
  • 優惠價:922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1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派斯坦的詩多取材自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舉凡家庭之愛、藝術之美、神話之祕等,詩人以清新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來表達其詩境。透過樸實的詩句、精練淺白的文字,和濃郁的情感,詩人總能觸及讀者內心深處,表現出不凡的人生風景。

  詩集同名作〈給要離家的女兒〉描述一名母親亦步亦趨地跟著八歲大的女兒學騎車,在每一個詩句的停頓處──若你願意跟隨詩人的詩句節奏──讀者彷彿陪著母親一同意識到那稚弱小腳丫所踩下的每一步,都彩排著未來的分離……。

  《給要離家的女兒》選自派斯坦1971~1998年出版的多本詩集,共收錄53首詩。由彭鏡禧選詩及翻譯,夏燕生主筆賞析,是彭鏡禧、夏燕生聯手合作的第二本譯著。在新版中,譯注者多次修訂,尤其是譯文方面,希望能透過不斷的推敲,讓讀者品嘗英詩的真、善、美──「彷彿修訂乃是形式最純的愛」。

本書特色

  書林5月新書《給要離家的女兒》,是選自美國知名當代詩人林妲.派斯坦(Linda Pastan)1971~1998年間出版的多本詩集,其中共收錄53首詩。詳細書介、延伸閱讀書目、與記者之訪談錄請各位參看附件。

對林妲.派斯坦而言,反覆推敲詩句是種最純粹的愛。

  她於訪談中即提到,「我最新的書中有首詩叫〈朱紅〉(Vermilion),講的是畫家皮耶.本納(Pierre Bonnard, 1867-1947)始終不認為他已完成他的畫。他甚至拿著畫筆走到美術館修改他的畫。於是我嘗試在詩裡表達,生活跟藝術一樣,都需要不斷修訂,反覆推敲。我認為是如此。」

  以下摘錄作者受採訪時更多饒富興味的回答,對於想了解詩人,想成為詩人以及已將詩人視為一生志業的人們,相信都能於心領神會其言後而露出會心一笑。

肯.艾德曼:身為馬里蘭州的桂冠詩人,你有什麼義務?

  林妲.派斯坦:我會很樂意和馬里蘭州平常沒有接觸詩或詩人的人讀詩、談詩。我也會想幫助那些自己覺得對詩一無所知,因而對詩心存恐懼的人了解。詩,其實沒什麼好「懂」的。

肯.艾德曼:詩沒什麼好懂的?

  林妲.派斯坦:對,詩談的不是知識而是情緒經驗,可用來慶祝,也可做為安慰。有人問我,可不可以在喪禮或婚禮用我的詩。他們在生活中感受到詩的重要,特別是在這些重要場合,可是他們不一定知道從何找起。所以身為桂冠詩人,我走遍州內各地:監獄、養老院、醫院、學校,和人談詩,也朗誦自己的詩。

肯.艾德曼:你怎麼進入詩的世界的?

  林妲.派斯坦:我一直都在寫作──至少從12、13歲起。身為獨生女,書是我最大的玩伴,寫作則是我和書中人物、詩人講話的方式。結婚生子後我一度停筆,那是在五○年代,當時我覺得不可以在為人妻人母的同時,繼續追求像詩一樣對我而言那麼重要的東西。只是如今認為當初我錯了。

肯.艾德曼:你需要文思泉湧才能寫詩嗎?

  林妲.派斯坦:不,也沒那麼多如湧泉般的文思。如果真要等靈感來才寫,那一年大概只能寫一兩首吧。不過每天早上我會逼自己坐在書桌前,不管願不願意。等到感到不耐煩又無聊時,就會開始寫些東西。我發現靈感是可以連哄帶騙引誘出來的。

肯.艾德曼:詩的目的是什麼?

  林妲.派斯坦:對作家而言,是發現並宣洩內心深處的感受。儘管這樣仍無法減輕痛苦,但透過激情的語言,詩可以幫讀者用新的方式來看世界。對我而言,所有的詩都含有政治意味。邪惡的行為多於想像力的匱乏;詩,藉著如鍛練肌肉般以訓練想像力,最終影響了我們於真實世界裡所做的決定。

肯.艾德曼:你會給年輕詩人什麼建議?

林妲.派斯坦:閱讀、閱讀、閱讀!修改、修改、修改!

肯.艾德曼:你如何面對退稿?

  林妲.派斯坦:對我而言,寄詩出去再收回來是很刺激的事。我喜歡這樣的動作。編輯的短箋,甚至格式化的退稿通知,都讓我覺得生活之中除了換尿布以外還有些什麼。反正,所有的詩人都會被退稿,就連最有名望最有地位的也不例外。我奉告年輕詩人我學到的一招:每寄出一批詩就準備一個新的投稿信放在桌上。等到稿子被退回來時,不要閒置桌上,趕快把它們再送回世界。

作者簡介

林妲.派斯坦(Linda Pastan)

  是當代美國詩人,出生於紐約市。從哈佛女校(Radcliff)畢業後,又在布藍迪斯大學(Brandeis)得到英美文學的碩士學位。已出版九本詩集,多次獲得詩獎,擔任過為期四年的馬里蘭州桂冠詩人。

  養育三個小孩十年之後,派斯坦重拾寫作,詩作很快就出現在《大西洋月刊》、《紐約客》、《新共和》、《巴黎評論》、《喬治亞評論》等重要文學刊物。她也曾應邀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富哲莎士比亞圖書館(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等機構朗誦自己的作品。

  本詩選出版後,派斯坦又出版了兩本詩集:The Last Uncle (2002) 及Queen of a Rainy Country (W. W. Norton, 2006)。後者入圍2007年Paterson Poetry Prize決選名單。2003年她榮獲 Ruth Lilly Poetry Prize,是頒給詩人的終身成就獎,獎額高達十萬美元。接受訪問的時候,她自己說,這個數目比她「11本詩集的稿費、演講費等等加起來還要多。」

譯者簡介

彭鏡禧

  臺灣新竹縣人。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及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於耶魯大學、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研修,曾任維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中華戲劇學會理事長、臺大外文系主任、戲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現任臺大特聘教授,擔任莎士比亞、 英詩、翻譯等課程,並兼中華民國筆會會長。曾獲七十七年梁實秋文學獎詩翻譯及散文翻譯第一名、中國文藝協會翻譯獎、香港翻譯學會榮譽會士榮銜。

夏燕生

  江蘇六合縣人。輔仁大學英語系學士、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美國夏威夷大學英美文學碩士。曾於耶魯大學、維吉尼亞大學、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研修。曾任政治大學英文系專任教授、中原大學應用英語系兼任教授,擔任英詩、英國文學史、浪漫文學、聖經文學等課程。

 

目錄

xiv Editors’ Note on the New Revised Edition
xv Preface
xvii Word Perfect: Interview with Linda Pastan
By Ken Adelman
Chinese translation by An-Chih Perng

from A Perfect Circle of Sun (1971)
2 1. Notes from the Delivery Room
from Aspects of Eve (1975)
6 2. Go Gentle
from The Five Stages of Grief (1978)
8 3. Marks
10 4. threads to be woven later
14 5. 25th High School Reunion
from Waiting for My Life (1981)
18 6. Waiting for My Life
22 7. Excursion
26 8. after minor surgery
30 9. Pain
34 10. November
38 11. There Are Poems
40 12. Ethics
from PM/AM (1982)
44 13. Lists
from A Fraction of Darkness (1985)
48 14. Realms of Gold
56 15. Prosody 101
60 16. Dream Plants
from The Imperfect Paradise (1988)
64 17. To a Daughter Leaving Home
68 18. Ars Poetica
74 19. A Walk before Breakfast
78 20. Something about the Trees
82 21. from “The Imperfect Paradise”
from Heroes in Disguise (1991)
90 22. Autumn
94 23. Woman Sewing Beside a Window
96 24. The Myth of Perfectability
100 25. The Bookstall
104 26. A New Poet
108 27. Only Child
112 28. Cousins
118 29. Posterity
120 30. Guilt
124 31. Balance
128 32. All We Have to Go By
132 33. Sometimes in Winter
136 34. Spring
140 35. In Midair
144 36. Gleaning
from An Early Afterlife (1995)
148 37. The Python
152 38. Narcissus at 60
156 39. Leaves
160 40. Meditation at 30,000 Feet
162 41. The Suicide
166 42. Stationary Bicycle
170 43. Baseball
174 44. Surfeit
176 45. Calling
178 46. What We Fear Most
182 47. Vermilion
186 48. Foreshadowing
190 49. An Early Afterlife
from Carnival Evening (1998)
194 50. The Almanac of Last Things
198 51. The Obligation to Be Happy
202 52. Notes to My Mother
216 53. Carnival Evening

xiv 修訂新版弁言
xv 前言
xvii 代序
字斟句酌──美國當代詩人派斯坦訪談錄
艾德曼(Ken Adelman)採訪
彭安之 中譯
  選自《太陽完美的圓環》
3 1. 產房手札
 選自《夏娃面貌》
7 2. 溫順地走
  選自《憂傷五階段》
9 3. 評分
11 4. 留待日後編織的線
15 5. 第二十五次高中同學會
  選自《等待我的人生》
19 6. 等待我的人生
23 7. 出遊
27 8. 小手術之後
31 9. 痛
35 10. 十一月
39 11. 有些詩
40 12. 倫理學
  選自《午後∕午前》
45 13. 清單
  選自《一抹黑暗》
49 14. 黃金國度
57 15. 詩律學入門
61 16. 夢幻植物
 選自《不完美的樂土》
65 17. 給要離家的女兒
69 18. 詩之藝
75 19. 散步早餐前
79 20. 是樹的什麼
83 21. 選自〈不完美的樂土〉
 選自《易容的英雄》
91 22. 秋
95 23. 窗邊針織的婦人
97 24. 盡善盡美之神話
101 25. 書攤
105 26. 一個新詩人
109 27. 獨生女
113 28. 堂表親
119 29. 後代
121 30. 疚
125 31. 平衡
129 32. 我們所能依據的
133 33. 有時在冬天
137 34. 春
141 35. 半空中
145 36. 撿拾
 選自《早臨的來世》
149 37. 蟒蛇
153 38. 納西色斯六十歲
157 39. 葉
161 40. 冥想於海拔三萬英尺
163 41. 自殺者
167 42. 健身腳踏車
171 43. 棒球
175 44. 過剩
177 45. 召喚
179 46. 我們最怕的
183 47. 朱紅
187 48. 伏筆
191 49. 早臨的來世
 選自《嘉年華會之夜》
195 50. 流行年鑑
199 51. 快樂的義務
203 52. 短箋數則致母親
217 53.〈嘉年華會之夜〉

 

新版弁言

  這本詩選自出版以來,受到一些讀者謬賞,並獲得中國文藝協會的文學翻譯獎。如今趁著重新出版之際,我們作了許多修訂,尤其是譯文方面,總覺難以達到盡善盡美。在此特別感謝好友周惠民教授、陳芳教授仔細校閱全書,提出許多修改建議;也謝謝 Bambie提供的寶貴意見。

  詩選有幸得以重新出版,使我們能繼續與讀者共享悅讀好詩的興奮與喜樂。這要感謝爾雅出版公司負責人隱地兄、書林出版公司編輯部,他們的熱心、愛護與敦促,延續了這本詩集的生命。

彭鏡禧.夏燕生
2009年3月

代序

字斟句酌── 美國當代詩人派斯坦訪談錄
肯.艾德曼之 採訪
彭安之 譯

對林妲.派斯坦而言
反覆推敲是最純粹的愛

  詩人林妲.派斯坦(1932-)桌前貼著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 1911-83)的名言:「詩人最大的榮耀就是一上午豐富的成就。」

  派斯坦屬於那少數幸運的詩人,許多個早晨成就了實際的榮譽:九本書、三種文學獎(Dylan Thomas Award, Di Castagnola Award, Pushcart Prize)和為期四年的馬里蘭州桂冠詩人。《蓋提斯堡評論》(The Gettysburg Review)說,她的新書《早臨的後世》(An Early Afterlife, 1995)「再度確定她身為美國當代一流詩人的地位。」

  出生於紐約市的派斯坦,從十二歲起就向《紐約客》(New Yorker)投稿(一直要近三十年之後該刊才第一次發表她的詩作)。派斯坦從哈佛女校(Radcliff)畢業後,又在布藍迪斯大學(Brandeis)拿了英國文學的碩士學位。

  派斯坦在養育三個小孩的十年空檔後重拾寫作。她的詩作很快出現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紐約客》、《新共和》(New Republic)、《巴黎評論》(Paris Review)、《喬治亞評論》(Georgia Review)等刊物。她也曾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富哲莎士比亞圖書館(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以及國會圖書館等機構朗誦自己的作品。

  現在派斯坦和她的先生艾拉(現職國家癌症研究所分子生物實驗室主任)同住。他們的三個子女均已成人:史帝文是亞特蘭大艾莫瑞醫學院(Emory Medical School)的腎臟學家;彼得是廚師,在華盛頓市中心擁有兩家餐廳──石柱碑(Obelisk)和樂園比薩(Pizzeria Paradiso);芮秋則在威斯康辛州的麥迪遜寫小說。

  我們就在她位於波多馬克(Potomac)的家中,藏書豐富的書房裡,望著窗外的森林,談談她寫詩的心得。

.身為馬里蘭州的桂冠詩人,你有什麼義務?

  六年前州長辦公室的人來找我做桂冠詩人,問我願不願意為州裡官方場合寫詩。我回她說:「絕不可能。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然後她就問說,如果接受這職位,我會願意做什麼。我說我會很樂意和馬里蘭州平常沒有接觸詩或詩人的人讀詩、談詩。我也會想幫助那些自己覺得對詩一無所知,因而對詩心存恐懼的人了解,詩,其實沒什麼好「懂」的。

.詩沒什麼好懂的?

  對。詩談的不是知識而是情緒經驗。是要人欣賞的,可以用來慶祝,也可以做為安慰。會有人問我,可不可以在喪禮或婚禮用我的詩。他們在生活中感受到對詩的需要,特別是在這些重要的場合,可是他們不一定知道從何找起。

  所以身為桂冠詩人,我走遍州內各地:監獄、養老院、醫院、學校,和人談詩,也朗誦一些我自己的詩。

.你朗誦自己的詩會不會和別人有所不同?

  當然,每一個作家對自己的作品都有一套獨特的看法,朗誦時自然會流露。我常去聽我喜歡的詩人朗誦,主要就是去聽他們的聲音。以後自己再誦讀那些詩的時候,耳邊仍舊會響起他們的聲音。

.讀者應該在乎你詩作的意圖嗎?

  多多少少吧。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經驗和情緒,然後以自己的方式來了解、欣賞詩。我個人會對作家的特殊意圖感興趣,但這是後來的事,而且屬於比較專業──從技巧方面去看。

.要是我能在你的詩裡看到和你意圖不同的意義呢?

  有時候是會如此,我也覺得沒什麼關係,只要不太離譜。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在看完後結論和我南轅北轍──比方說我在褒揚,你卻以為我在貶抑──那我就會難過了。我可不希望完全被誤解。

  不過,如果你在我的詩裡看到自己沒發現的涵意,那倒沒關係。我常常從別人的闡釋中了解自己的作品。可能我潛意識裡知道,卻不自知,而要經由他人的幫忙來發現。

  例如我第一本書以《太陽完美的圖》(A Perfect Circle of Sun, 1971)為書名,出自題為〈天窗〉(“Skylight”)的一首詩;該詩就有一層意涵是我當初沒有刻意著墨的。那首詩描述的是透過天窗看世界的經驗。有評論家說,那首詩其實是在說透過詩來看世界。我一讀到就覺得「對,那首詩真的有那個意思」。我一定在某個層次上知道卻沒意識到自己其實知道。這其實是件好事。因為寫詩雖然絕對不會帶來名利,卻如我非常喜歡且景仰的詩人威廉.斯戴佛(William Stafford, 1914-)所言,提供一個管道,發掘出自己沒意識到自己其實了解卻不自知的東西。寫詩也因而是一個探索發現的過程。

.為什麼選擇詩而不是小說呢?

  我覺得好像大部分的作家都會有股衝動去擴大或濃縮語言和經驗;一般來說,前者會走向小說,後者則成為詩。當然也有詩人如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92)寫浩浩長詩;也有些小說家的故事精簡如珠玉。還有少數幾個作家,如哈代(Thomas Hardy, 1840-1928)或是當今的艾伍(Margaret Atwood, 1939-),兩樣都在行。不過我有強烈的濃縮的衝動。

.你怎麼進入詩的世界的?

  我一直都有在寫作──至少從十二、十三歲起。身為獨生女,書就是我最大的玩伴,而寫作就是我和書中人物、詩人講話的方式。不過結婚生子後我一度停筆。那是在五○年代,當時,我覺得不可以在為人妻人母的同時,繼續追求像詩一樣對我而言那麼重要的東西。現在覺得當初我錯了;時下年輕女性大概也不會犯那樣的錯誤。無論如何,當我在近十年之後重拾寫作時,是有嘗試過寫小說。可是很快就發現自己對故事情節、角色都不感興趣;有興趣的是描寫的部分,特別是富涵寓意的文字。我的小說越寫越短,幾乎成了一個短篇。不久我就發現它其實想成為一首詩。

.你的詩都在談自然和藝術

  我生活中的大大小小點點滴滴最後似乎都會出現在我的詩裡。我的確去很多美術館和藝廊,有些詩就是關於在那裡的所見所聞。而住在這林木之間,樹葉變色雪片飄落,也成為我下筆的題材。不過我不認為自己主要是自然詩人。我以自然為譬喻的材料,而不只是白描。

.你需要文思泉湧才能寫詩嗎?

  不,也沒那麼多泉可湧。如果真要等靈感來才寫,那一年大概就只能寫個一兩首吧。可是我每天早上會逼自己坐在書桌前,不管願不願意。等到夠無聊了,就會寫些東西。我發現靈感是可以連哄帶騙引誘出來的。如果情況真的太糟,我會允許自己看看別人的詩。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452934
  • 叢書系列:世界詩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7. To a Daughter Leaving Home
When I taught you
at eight to ride
a bicycle, loping along
beside you
as you wobbled away
on two round wheels,
my own mouth rounding
in surprise when you pulled
ahead down the curved
path of the park,
I kept waiting
for the thud
of your crash as I
sprinted to catch up,
while you grew
smaller, more breakable
with distance,
pumping, pumping
for your life, screaming
with laughter,
the hair flapping
behind you like a
handkerchief waving
goodbye.


17. 給要離家的女兒
你八歲那年
我教你騎
腳踏車,沿路邁開大步
傍著你,
你搖搖擺擺
坐兩個圓輪而去,
就自己圓著嘴
驚見你使勁兒
前行,順著彎曲的
公園小徑,那時
我一直等待
那砰然一聲
你摔下來,便
衝著追上去,
而你漸騎
漸遠,
漸小,漸易破損,
拼了命
踩上,踩下,尖聲
大笑,
頭髮甩動
在背後,像一方
手帕揮舞著
再見。


賞析

全詩只是淺白的一句話,卻細膩的道出「離家」一事在親子之間引起兩款截然不同的心情。

面對著女兒長大即將要離家,話說者驀然驚覺這件事早在女兒八歲學騎腳踏車時就有軌跡可尋。從父母的眼光看,寶貝的孩子「漸騎/漸遠,/漸小,漸易破損」,令人既疼惜又難以割捨。然而女兒卻是充滿了活力,興奮的為自己的成就和獨立打拚,得意的將父母拋諸腦後。

其實,兒女生下來註定是要尋找自己的道路,而且父母通常也心甘情願的協助他們這樣做。教騎腳踏車的回憶,具體呈現出這個事實。從子女出生開始,父母為他們安排的一切,都是為著他們的獨立──也就是為著他們的遠離──而準備。父母遲來的領悟,適足以顯示舔犢深情。

這首詩的素材十分平常,全詩用字簡潔,描繪既細膩寫實又富於象徵意義。曲折有致、簡短快速的詩行與節奏,生動表達了騎腳踏車的實況。以「再見」一詞作為全詩的結尾,而且獨佔一行,更道出了離別的真切與決絕──雖或心中不無欣慰。詩中敘述者的深刻覺悟,出之以輕描淡寫的筆法,無一字道及感傷,但是震撼力十足。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悅知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8折、雙書82折|我心中有個不滅的夜讀時光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