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參考書首週
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

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

Mirroring people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模仿不但是最原始的學習,更是形塑人類行為的一雙手。

  從同理心的本能到自閉症者社交缺陷的關鍵,剖析模仿暴力與藥物濫用的不良行為,從行銷與廣告、政治認同到團體歸屬感,這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發現,讓我們對大腦的奧妙又多了一份敬畏。

  你聽過「神經行銷學」、「神經經濟學」或「神經政治學」嗎?不久的將來這些將會變成熱門研究。

  一九八○年代末,義大利的一個神經生理研究團隊在獼猴的大腦中,意外發現一種特別的神經元,進而在人類大腦中也發現同樣的神經元,為神經科學帶來石破天驚的影響。它有個恰如其份的名字: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有多重要?有學者認為,就像DNA的發現對生物學的影響一樣。有了大腦中這無數面的鏡子,科學家對這個人體最神祕的主宰從此「腦界大開」。原來,被奉為圭臬數十年的理論──皮亞傑的「嬰兒是透過學習才會模仿」──有誤,如今的實驗證據顯示恰恰相反:嬰兒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

  經由一個又一個的實驗,本身即為重要研究者之一的作者,帶領我們飽覽一趟鏡像神經元發現之旅:有出人意表的靈光一閃、創意十足的研究蹊徑,也有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巧妙無比的實驗手法;有規規矩矩的科學實驗,也有社會活動的研究應用--例如行銷與政治。「人是社會的動物」這句話,竟然可以從鏡像神經元的研究得到充分的支持。

  原來模仿竟然如此重要,它不但是最原始的學習,更是形塑人類行為的一雙手。看到別人笑時,鏡像神經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微笑起來;透過觀察到的面部表情,鏡像神經元提供我們一個內在的模仿,幫助我們在第一時間察知別人表情和情緒的改變;鏡像神經元幫助我們的大腦知曉別人的意圖,讓我們瞭解別人的心智狀態;透過這種鏡像式的模仿,我們可以跟別人分享情緒、經驗、需求和目標──模仿和鏡像神經元加速了自己和他人的親密關係。

  大腦派出鏡像神經元這個特派員,來瞭解我們自己存在的情況並處理我們與別人的關係。人我是「一枚銅板的兩面」:沒有他人,何來自我。透過模仿,我們瞭解別人,進而瞭解自己。這種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正是社會行為最基本的起始點。沒有人是孤島,人類是生物上先天設定、演化上設計好要跟別人深深相互聯結在一起的──鏡像神經元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作者簡介

馬可.亞科波尼(Marco Iacoboni)

  來自義大利的神經科醫師和神經科學家,目前是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醫學院精神病學與生物行為科學教授,也是大腦定位中心跨顱磁刺激實驗室(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Lab at the Ahmanson-Lovelace Brain Mapping Center)主任。他的腦造影研究是人類鏡像神經元研究的先驅,《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都曾報導過他的研究。

譯者簡介

洪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和陽明大學,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已翻譯三十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改變》、《養男育女調不同》、《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大腦當家》、《語言本能》和《教養的迷思》等,並著有《講理就好》等十一本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近一千所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

 

目錄

天生愛學樣 ──發現鏡像神經元:從模仿、學習到同理、瞭解人我關係的腦際特派員
〈策劃緣起〉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生物科技挑戰∕洪蘭
〈導讀〉模仿為學習之始∕洪蘭

第1章 有樣學樣●「神話四英雄」如何發現大腦中的鏡子 17
第2章 賽門說●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 61
第3章 掌握語言●你「看到∕瞭解」我說的嗎? 91
第4章 看到我,感受到我●同理心鏡子:我感受到你的痛苦 117
第5章 面對你自己●自我與他人:一枚銅板的兩面 139
第6章 破碎的鏡子●自閉症:鏡像神經元系統失功能 165
第7章 超級鏡像神經元和大腦迴路●負責控制與調節 191
第8章 醜惡的:暴力和藥物濫用●我們是自由意志的主人嗎? 211
第9章 欲求與喜愛的模仿●神經經濟學:消費行為的預測指標 227
第10章 神經政治學●模仿在政治思考中扮演的角色 251
第11章 神經科學與社會●演化上設計來與別人相互聯結 265

〈附錄〉牽動你我神經──鏡像神經為什麼重要?∕專訪曾志朗

 

導讀
洪蘭
模仿是學習之始

  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到:「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中國人很喜歡用典型、模範、榜樣來教育孩子,強調「以身作則」,千百年來成效顯著,忠臣出孝子之門,有岳母這樣的賢母就有岳飛這樣的忠臣,但是為什麼有效卻一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隨著時代改變,現在大家生活忙碌,事事講究分工,許多父母開始把孩子送去二十四小時托嬰或安親班、才藝班,美其名曰交給「專家」帶,自己則努力加班賺錢付補習費。當每個人都在「上班」時,孩子的行為就出現偏差了:他失去在父母身邊觀察父母待人接物這個身教的機會,一些過去不曾見過的自私行為就出現了。要說服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把他留在身邊自己帶,需要好的科學證據,讓父母看到身教的重要性──小時候教養好了,長大輕鬆,小時候長歪了,長大不易扳回來。過去苦於不知「模仿」為什麼有效,直到一九九二年這個大腦學習最基本的機制之謎才被解開。

  義大利帕瑪大學(Parma University)瑞索拉帝(Giacomo Razzolatti)的研究團隊無意間發現猴子的大腦中有鏡像神經元,當猴子伸手去抓東西吃時,猴子的運動皮質區神經元會活化起來,但是當牠看到別人的手去拿東西吃時,這些神經元也會活化起來。看到別人做,自己會不由自主的在大腦中做,這就是「模仿」,科學家終於找到模仿的神經機制了。有人說這個發現可以比美一九五三年華生(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這個類比或許有點誇張,但不可諱言的,一九九二年在神經學上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代,過去許多學習理論上的爭辯,一夕之間答案揭曉了。(例如一九六○年代,有好幾個理論在解釋語言的學習,其中之一是美國哈斯金實驗室〔The Haskins Labs)所提出的語音知覺的運動理論〔The Motor Theory of Speech Perception〕,研究者李柏曼教授〔Alvin Liberman〕主張人會聽得懂別人說什麼,主要是因為他自己大腦中同時也在模仿如何發這個音,如果用電腦合成一個人的發聲器官所不可能發出的音時,我們的大腦便不能辨識,也就聽不到了。這個當年飽受攻擊的理論,現在被證明是對的了。)

  本書詳細的介紹了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及其本質是什麼的各個重要實驗,因為作者本身參與了這些實驗,所以他的描述簡單扼要,實驗過程既生動又真實,讀起來引人入勝,除了是神經心理學、神經經濟學、神經行銷學等跟大腦有關領域的學子必讀的書,學哲學的人尤其應該看,因為透過精心設計的實驗,科學家看到「意識」的大腦機制。在這些實驗中,抽象的意識變成可操弄的變項,真是令人驚奇。事實上,這本書中描述的每一個實驗都做得很漂亮,研究實驗法的人可以拿它當做楷模。

  例如實驗發現猴子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拿東西吃時,牠的運動皮質區的鏡像神經元會活化起來,但是牠用同樣這兩根手指去搔頭時,這些神經元並不活化──同樣是動大拇指和食指這兩根指頭,心中的意念不同,活化的神經元不同。又如同樣給受試者看一個人手上拿著杯子,但是一張圖的背景是擺得整整齊齊的桌子,表示在茶?之前,另一張圖則杯盤狼藉,表示在茶?之後,大腦鏡像神經元的活化居然會依背景不同而不同,表示我們對情境的解釋影響我們的意圖,也就影響了我們神經元的活化。在犯罪學上,意圖是量刑的根據,以前這些抽象的東西無法直接研究,因為看不見、摸不著,只能從行為上去推論,現在不同了,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可以讓我們知道,做這件事背後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古人說「母子天性」,但是為什麼是天性並不清楚,現在鏡像神經元的親子實驗讓我們看到了原因,也知道了為什麼俗話說「虎毒不食子」:母親與自己嬰兒表情的互動是人類情緒學習的根本,我們在大腦中看到了依附行為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神經機制(讀者可以參見第4章)。這個實驗可以讓很多父母瞭解為什麼嬰兒應該自己帶,不該假手他人。

  這本書還非常完整地介紹了「模仿」行為的產生(鏡像神經元),及抑制(超級鏡像神經元)的機制,想想看,假如我們每天不停的自動化模仿別人,那不就什麼事都不要做了,所以大腦中一定有抑制它的機制。有心去找,研究者果然找到了(讀者可以參見第7章)。大自然中,一物剋一物是個定律,想不到連大腦中都如此,使人對造物者的細緻週到,只能用嘆為觀止來形容。過去,我一直覺得「人定勝天」這句話太狂妄,現在終於知道人不可能勝天,人一算,天一斷,人要敬天畏神,跟大自然和平共存,不可存克服它之心,因為有太多的太多我們還不知道,與大自然比起來人是太渺小了。

  最後,教育學者一定要看這本書,因為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古人一再強調身教的重要性,現在我們看到身教的神經機制,它的確是「典型在夙昔」: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要做什麼樣的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除了基因上的關係之外,後天的模仿不可忽略。在指責孩子之前,最好先低頭檢視一下自己有無給他個好榜樣。

  這本書雖然是生物神經科學的書,但是書中每一章節都非常適用在教育孩子。或許是因為人是動物,受到大自然的規範,孫悟空怎麼變都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人怎麼聰明也脫離不了大自然給我們的限制。「造命者天,立命者我」,瞭解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大自然給我們的條件下,好好的去創造我們的人生,不要辜負大腦中一兆(1012)神經元給我們的能量。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64941
  • 叢書系列:生命科學館
  • 規格:平裝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心理學上一直認為研究意圖是個難度超高、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意圖太抽象、太心智化了,不太容易用實驗儀器捕捉。
我們怎麼知道別人有跟我們一樣的心智狀態?
現在鏡像神經元的研究給了所有對人如何瞭解彼此有興趣的人
一個可以思考的材料。

感同身受的神經元
仔細想一想,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每天幹了什麼事。我們閱讀世界,尤其是每天所碰到的人。早晨一起床,鏡中的我的臉不怎麼好看,但是鏡中我旁邊人的臉告訴我,我太太今天應該很愉快。看一眼早餐桌旁我十一歲女兒的臉告訴我,今天最好小心一點,不要多話,安靜的喝我的義大利濃縮咖啡。當實驗室的同事伸手去拿扳手時,我知道他是要修理磁刺激儀器,而不是生氣的要把扳手丟向牆壁。當另外一個同事臉上高興或得意的笑時,臉上肌肉微乎其微的差別,我就自動的、幾乎立刻察覺她的心情。我們每天做幾十個、幾百個這種區辨。這就是我們每天在做的事。

我們的這些行為都是想都不想就在做,看起來理所當然,但這其實是非常的特殊─特殊到看起來理所當然!千百年來,哲學家一直搔頭,想搞清楚人怎麼能夠瞭解彼此,他們的迷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沒有任何的科學知識使他們可以著手研究。但是過去的一百五十年來,心理學家、認知科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已經有科學知識可以著手研究了,而最近的五十年,可供科學家研究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更多了。但他們還是繼續搔頭,不能瞭解,沒有人可以解釋我們怎麼知道別人在做什麼、想什麼和感覺到什麼。

現在我們可以了。感謝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我們終於知道別人在做什麼了。這些鏡像神經元真是奇蹟,它讓我們順利的度過每一天,它使我們能夠在心靈上和情緒上跟別人結合在一起。

為什麼我們在看電影時,會跟著劇中人的喜怒哀樂而情緒起伏,甚至一掬同情之淚?因為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替我們重新創造了電影中生離死別的場景,我們對劇中人產生同理心─我們知道他的感覺─因為我們自己也經驗過同樣的感覺。當我們看到銀幕上明星彼此親吻時,大腦中在我們親吻愛人時活化的那些神經細胞也活化了。「替身」(vicarious)這個字還不足以描述這些鏡像神經元的作用。當我們看到別人受苦時,鏡像神經元使我們讀懂他臉上的表情而讓我們感受到別人的痛苦,我認為,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感覺就是同理心或道德的基礎。道德是有生物性基礎的。你有看電視轉播的球類比賽嗎?假如有,你就會注意到觀眾席上的投球反應:觀眾因期待而暫時停止呼吸,全身僵住,如果籃球投中了,棒球打到了,觀眾會狂喜(這在棒球賽實況轉播時,特別明顯)。

我們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讓我們在看到電視轉播時,感受到同樣的情緒,跟他們是一體的。我們看到球員比賽就好像我們自己在比賽一樣,我們看到球員接到球時所活化的神經元跟我們自己接到球時活化的一樣,我們瞭解球員的動作,因為我們大腦中有做那個動作的樣板,這個樣板是以我們自己的肌肉動作為基礎所形成的。因為不同的行為其實有許多基本動作是相同的,所以我們不必是傑出的運動員就能瞭解真正的運動員動用到的是哪些神經元。不是網球好手的網球迷看到球員殺球時,他大腦的鏡像神經元一樣活化起來,因為他一定曾用自己的手臂殺過球。像我這種參加過比賽的網球迷,大腦中鏡像神經元的活化就更厲害了。假如我在看費德勒(Roger Federer)比賽的話,我相信我的鏡像神經元一定活化得更厲害,因為我是費德勒的大球迷。

會員評鑑

3.5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1.0
|
2013/12/11

洪蘭的翻譯依然充斥著錯誤,而且許多文字不通,難以理解其意思。例如:「鏡像神經元在歷史上,第一次提供了一個解釋我們複雜的社會認知互動神經生理機制的可能性」,根本只是文字的組合而已,不但糟蹋了原作,也糟蹋了中文。
展開
user-img
5.0
|
2011/12/13

\"如果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不要嫌巨人矮.\"

挑了3,8,9,10,11,章來看, 印證\"教育之道無他, 愛(包括技巧與方法)與榜樣而已.\"以及身教的重要.
展開
user-img
Lv.1
2.0
|
2010/05/30

我想這是很不錯的科普書,內容也算新鮮有趣,但是洪蘭女士的翻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她的「英式中文」讓我讀得有些吃力。另外,許\多實驗也描述得不夠清楚、令人疑惑:例如「大猩猩認得鏡中影像是自己」的那個實驗,如果大猩猩在被麻醉、頭上做了記號之後,醒來會去摸鏡子裡的猩猩頭,我看不出來這怎麼能有「牠認得鏡中影像是自己」的推論 -- 牠不過就是覺得鏡中本來頭上沒有記號的那隻猩猩現在頭上多了記號有點奇怪所以才去摸牠不是嗎?如果牠認得鏡中影像是自己,應該是去摸自己的頭,而不是鏡子呀!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導致本書的可讀性降低許\多。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09/10/18

本書是敘述鏡像神經元的發現經過;並介紹從多項神經科學的實驗所研究出來的,有關猴子與人類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的各項功\能與機制;最後談論到,科學家從鏡像神經元的研究中,發現出一些人類行為對人類本身所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這本書讀起來,雖非讓人覺得有欲罷不能的感覺,但仍可讓讀者對於鏡像神經元的機制與影響,有著深刻的認知與感受。

藉由科學家對於鏡像神經元所作的研究,我們可以瞭解同理心(甚至是”良善”)的生理機制。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認識到從鏡像神經元的模仿機制而產生的模仿暴力(尤其是媒體、電玩等)、非自主性的自由意識、文化與政治等等的不寬容等現象的由來。而這些也與以公平正義為目標的公共政策議題與法律制定,息息相關!那我們應該應該如何抑制這些對於人類社會的負面因素呢?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其解決之道。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遠流暢銷電子書展|單本79折、兩本7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草間彌生主題展
  • 秋冬保健書展
  • 羅曼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