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非常成功.寫困境不同凡響
──序蔡文甫短篇小說選集 胡志德 作 (Theodore Huters)
王克難 譯
王克難選譯結構嚴謹的蔡文甫短篇小說選集,故事發生在一九五○年代中到一九七○末,它們反映了當時新社會和經濟所造成的劇烈的動盪與改變。但是不像大多數已翻成英文的現代中國小說那樣,著重在中國現時代歷史的各種痛苦上。這些故事寫的是被日常生活中小悲劇困擾的小人物。他們在對那些闖入他們生活中尖銳的痛苦事件,企圖尋找解決精神上所受的折磨。
十七世紀中葉明朝譏諷小說,常以類似「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語句來描繪不能直言的情形,蔡文甫小說選集的第二篇〈憤懣的獨白〉,就是一個現代的這樣故事。故事中的啞巴主角,是活在他無法控制情形下的受害人,被冤枉了無法訴苦,他身體的啞實象徵一種不能與周圍溝通的精神現實。這篇是選集中最露骨的,其他故事也都暗示「有苦說不出」的主題,有的像〈憤懣的獨白〉那樣,是因為外來的加害,有的是自己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心理衝突與煎熬。 書中的故事大多有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惡化。有些故事像〈釋〉一樣,講年輕未婚女主角捲入有勢力但逢場作戲的已婚男子的漩渦;有些像〈解凍的時候〉年紀較大的女子,試想與年輕男子發生感情的糾葛。不管怎樣,結局都不會愉快,都可能形成社會悲劇。但是驚天動地的變動並未發生,書中主角經常以自己的受苦來阻止一個更大悲劇的發生。
蔡文甫這些短篇小說,沒有像一般中國小說中常見的說教。它們描述一個變動很快的社會,在這社會中沒人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這種意境在他許多篇寫得非常成功,在女主角身上尤其傳神。 在舊社會中人們的行為,尤其是女性的,有一定的拘束。對違反社會規則行為的處罰也很嚴厲;在新社會裡,個人的選擇有相當分量。蔡文甫小說中現代女性顯然對自己命運有諸多選擇,顯示著舊秩序的消失。但可譏諷的是,舊社會的消失,不一定像那些提倡改革者鼓吹的那樣帶來完美的新制度,得到新自由的女性也有了新的空虛。蔡文甫小說中所寫的那些苦惱的情節,寫出在沒有可以遵守的價值觀念情形下,人們新的選擇也是黃連的一種,帶來不過是虛幻的希望。
像〈小飯店裡的故事〉,女主角阿菊被一個沒想像力開小飯店的丈夫,把她從妓女生活中拯救出來。她的新生活進行順利,直到一個曾經在她落難時給過她愛與尊敬的人在小飯店中出現。阿菊馬上心潮洶湧。故事繼續發展,她顯然有自由去與曾經震撼她心弦的人繼續前情,故事中的情節甚至鼓勵她那樣去做,她要同時保留她的舊情人與她乏味的婚姻,並沒有外界的障礙,決定在她自己。在社會無明確指標情形下,她的選擇似有一種存在主義的特質,從她心理的衝突與掙扎中,阿菊終於做了英雄式的選擇,不過她付出精神與感情上的代價是龐大的,讀者與她同樣深深地感覺到。
最後,蔡文甫的小說對新的秩序既不存不可能的熱望,也不渴望回到舊秩序,它們在這些令人煩惱的難題中保持中立,在一般常以極端希望與恐懼為主的中國現代小說中,的確顯得不同凡響。在失去傳統中國多限制的社會習俗和無代替的新秩序,給人帶來逼人的焦慮的鮮明對比下,它們的立場是有力的。
──寫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編按:本文係蔡文甫短篇小說選英譯本序言,因配合中英對照及所附光碟,分為二冊,文中所提〈釋〉、〈解凍的時候〉二文,見蔡文甫另一本短篇小說中英對照:《小飯店裡的故事》。
是文化與文學的雙重經驗和享受
──蔡文甫短篇小說選集編後感 柯蘇珊 作 (Susan Cross)
王克難 譯
最初認識王克難女士是為她寫的英文短篇小說集做編輯。因為我很欣賞她的作品,所以也很高興能夠編輯由她翻成英文也是她素極推崇的蔡文甫先生的作品。我覺得蔡先生的短篇小說平易但深刻有力。雖然我編輯時不免考慮到美國讀者,但仍完全保留了他小說中的中國意象、傳統與中國人特有的心理。 讀翻成英文的蔡先生的作品,確是一種文化與文學的雙重經驗和享受。
選譯者的話
我在尋找可譯的中文短篇小說時巧遇蔡文甫先生著作。蔡先生自幼就讀四書五經,長大後又透過其兄從大學裡帶回來的書熟悉中國現代文學。二次大戰爆發時蔡先生如同當年的青少年一樣離家從戎,未能受完正規教育。儘管如此,戰爭結束後他透過考試獲得在中學任教的資格。中國內戰爆發後他渡海來台。一邊教書一邊從事寫作。 蔡先生以獨特的體裁寫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每一篇故事都呈現了中國文化及社會的一部分,但其對人性的感化的呈現、有力的想像,及描述在危險中的性格的尖銳,卻是具有普遍性的。他在十年中寫了十二本書,其中有十本書是短篇小說。後來蔡先生任職於《中華日報》擔任副刊主編二十一年。在這期間他把《中華副刊》編得極為出色,前後獲頒多次金鼎獎,並發掘了許多今日有名的作家。蔡先生也是一位傑出的出版家,出版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級重要獎項。目前他致力於他三家出版社,「九歌」、「健行」及「天培」的營運。
蔡文甫先生作品很富創意。我翻譯了他早期十六篇短篇小說為英文,希望能介紹這些作品給英語讀者。 我感謝蔡先生允許我翻譯他的作品,也感謝文建會支持這個計畫。感謝柯蘇珊用心編輯,感謝胡志德教授的鼓勵和賜寫引言,並感謝溫娣.李的幫助。
王克難 一九九四年九月 於美國爾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