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謀殺快遞──讀《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
詹宏志
任何帶來新想法、新手法、新氣氛、新語言的推理小說,哪怕只是一點點,對我這位老推理迷來說,都是心裡感到開慰的事。推理小說獎的入圍作品《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就是這樣一部帶給我新感受的推理小說,讀起來很開心。
《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這部小說,乍讀起來很像目前流行的「網路小說」,或者說,是蔡智恆寫出《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所帶起來新典範的書寫風格。一般而言,網路小說節奏明快,不求厚重;取材於年輕人的生活,不會捨近求遠;氣氛上大部分幽默搞笑,很少沉重負擔;對白常用時下的流行用語,有一種時髦之感。雖說這些小說興起於網路,受年輕人的歡迎,有時候卻不為嚴肅評論家接受。但我傾向於相信創作風潮與文學風格時有「世代交替」,反映了當時的民心向背,新世代書寫典範轉移快速崛起於網路,沒有傳統「守門員」從中作梗,反倒可能是原因之一。
《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這部小說巧妙地把「網路小說」的書寫風格「借來」撰寫推理小說,正是我在其中得到的樂趣之一。推理小說在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吸收他種類型成為養分,也是此一類型歷久不衰的奧秘;推理小說永遠不虞轉折與翻新,它能從科幻小說演化、能從歷史小說演化、有些竟然還能從奇幻或怪異小說演化,生命力驚人;如今,又有創作者輕鬆自網路小說演化出推理小說來(或者顛倒過來說,是推理小說把自己「喬裝」成網路小說),這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
雖然化身網路小說,《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一書仍然是百分之百的推理小說。它有案子(一個如假包換的謀殺案),有布局,有轉折,有懸疑,最後也還有驚奇,故事男主角更從嫌疑犯掙脫,成為自己破案的要角;小說還有各種陪伴的角色,包括一個極具偵探實力的法律系高材生朋友......這些元素與設定,當然都是你在推理小說裡早已熟悉的。
但小說的腔調是新的。
小說的主人翁阿駒從事一項有意思的時髦工作,叫作「情歌快遞」。每當有委託人想要塑造一種浪漫氣氛,譬如有人要向女友求婚,就可以要他在特定時刻突然出現在兩人約會的餐廳,演奏起約定好的情歌(他能演奏薩克斯風與吉他,也有好歌喉),在這突如其來的浪漫場面,委託人向女友下跪,拿出預藏的戒指求婚,女友當場就眼淚潰堤,邊流淚邊點頭,完全失去抵抗能力,演奏者達成任務就趁亂悄悄退去。
阿駒平日通過e-mail和MSN接案子,生意不多倒也夠用。直到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樣接了案子,依約前往一家汽車旅館,他遵照指示藏身在房間裡,準備要帶給進門的女子一個意外,但約定的人始終沒有出現,等到他走進洗手間想上廁所,卻看見浴缸裡躺著一具全裸的女屍,頭上破了一個大洞。
他是被陷害了,但網路上連絡者來去匿名,無跡可尋。阿駒的奇怪職業也無法說服警方,他的確只是聽從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指示來到現場,而且還待了很長的時間。案子用這樣奇特的方式開始,接下來當然就是推理小說要進行的解謎的部分;作者也很盡力的創造了許多驚奇,中間也安排了各種辦案推理討論的橋段,對推理迷來說,這是情節豐富、沒有冷場的小說。
我喜歡這部小說的很多方面。我喜歡他設定的背景,年輕人的現代世界;我喜歡他輕快而略帶自嘲的語言;我喜歡他那頗有巧思、但沒有太過詭異超乎現實的謎題;我也喜歡他用到的網路日常生活用語,包括劇中角色在MSN上的名稱;我也對他塑造角色的功力,覺得很欣賞!
這是本土創作推理小說的好發展,有現代感、有現實感、故事輕鬆有趣、角色活潑生動,讀起來很親切,也覺得很能得到娛樂。也許有人期望得獎小說應該更「用力」,更費腦筋,我倒有一點不同想法。「輕鬆」(light-hearted)推理小說本來就是推理小說史的一支,古典的我可以舉寫《玩具店不見了》(The Moving Toyshop, 1946)的英國作家克里斯賓(Edmund Crispin, 1921-1978)為例,近的我也可以舉寫《脫衣舞孃》(Strip Tease, 1993)的美國作家卡爾.海爾森(Carl Hiaasen, 1953-),也許我可以再加上日本的赤川次郎(Akagawa Jirou, 1948-),這幾位都是輕鬆幽默推理小說的最佳詮釋者;如果未來有一天,《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的作者能夠躋身和他們相提並論,這絕對是值得推崇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