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設計,閃耀瑞典的極地之光
法律與商業背景的我,從來與設計及美學距離遙遠,竟日在權利義務、供給 需求等名詞與概念中打轉。十年前,於歐洲生活、讀書數年後,決定聽從自己心中聲音,去做一份衷心希冀的工作,一個朝思夢想的領域——藝術與設計,於是回到台灣進入設計產業,從零開始。
四年前移居瑞典,被這北歐國度,藉由「設計」而建構的美好生活所深深憾動,不自覺地開始了對其產業以及社會的觀察;更因為在台灣不同平面媒體上寫作時尚行銷專欄的需要,開始與許多瑞典設計產業人士密切互動。於是我的心中,產生了一個不想承認,卻無法片刻驅離的想法︰
為什麼我的家鄉,不能享有這樣美好的生活?
我指的美好的生活,可不是指買衣服、買家具、買設計精品,這些物質上的享受。我指的美好生活,是瑞典國度,透過設計產業所傳遞出的,對生命的想法、對家庭的熱愛,以及對工作、對人生的真實坦然態度。
因之想要挖掘出瑞典設計所以動人美好的祕密,我開始了對斯德哥爾摩十一間成功家居品牌經營者的訪談,其結果是我的第一本書《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設計觀點》,探討瑞典設計風格。
我嘗試找出答案,然而我找到的是另一個巨大的盲點。
我只能單純地說明二十世紀瑞典設計簡約冷冽的特色,卻未能說出為何會產生如是特色的原因;我只能看見二十一世紀瑞典設計,正在朝著「溫暖而充滿人性」的方向發展,卻未能看清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轉變;我只能數算出瑞典有幾個設計品牌及其產值,卻未能算計其品牌成功與失敗的緣由。
於是,我不得不反思,那樣單一面向的產業觀察以及限縮的設計風格探討的價值與意義。
某日,拿起黃仁宇先生自傳《黃河青山》翻讀,當讀到民國初年的革命黨人,不顧一切社會現實條件,嘗試他們理想中的共和體制,而終於導至軍閥割據的局面這一段痛苦的歷史時,我忽然驚覺,所有的美好理想與偉大概念,仍是要根植於現實環境的土壤裡;所有文化創意、設計與美學等概念,待與商業機制開始連結,從概念進到實體商品、店面、門市、品牌等商業運作的層面之時,就再也無法自外於一切經濟學上的原理原則了。就如同之後的民國憲法草創,必須向現實政治力量妥協一般,美學與設計,也終將服膺於市場的供需法則。
也就是在這一刻,稅法、勞動條件、成本、就業市場、消費需求、企業競爭力,甚至歷史、社會價值觀、人民行為典範等,這些看似與文化創意產業無關緊要的名詞與概念,一一浮上我的心中。
終於,我有了這樣的一個想法:放棄之前所建構出來的關於瑞典設計的論點,一切回到基本,從事實與數據開始。放棄那些被所有學者與企管案例分析過千百次的瑞典大型設計公司,而以瑞典新銳設計師、中小企業與品牌為起點。由下而上,一步一步地探索這全球矚目的瑞典設計產業。
我想了解的是,從十九世紀瑞典室內設計大師卡爾.拉森(Carl Larsson)奠下了瑞典現代設計的基礎之後,在這長達一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瑞典設計基於什麼樣的力量,能在這個六分之一國土位於北極圈內、耕地面積占國土百分之八,日照不足、人口稀少的地方,生長茁壯。從一個必須依靠向外移民來解決貧困問題的農業小國,成為一個擁有時裝(有H & M大型跨國成衣品牌)、音樂(瑞典是世界第三大音樂出口國,僅次於美國與英國)、電影、工業設計產業之創意國度(註1)。
我想知道的是,這雄踞斯堪地那維亞的北方之虎,是如何將斯德哥爾摩打造成一座創意文化之都,是如何規畫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與一切相關連的事物,而成為《創意新貴:啟動新新經濟的菁英勢力》作者理查佛羅理達口中,那超越歐洲十五國與美國,一個最具有創意的國度(註2)。
我想明白的是,這小國寡民,是怎麼憑藉著瑞典設計那「潔淨的線條、淡雅的顏色、充滿人文美感與功能性」的風格,快速爬升為當今世界家居設計產業的第三大巨頭,僅次於義大利與英國之後。是怎麼讓其家居品牌IKEA,以半個世紀,成為全球排名第四十一大品牌,營業額達二百一十二億歐元(二○○八年),跨三十餘國,擁有兩百多家分店,二○○五年到二○○六參觀人數為五點零四億人次,年營業額為依百七十三億歐元的巨型企業。
我開始大量閱讀、搜尋與設計非直接相關的資料,包括文學、歷史、社會福利制度、法律稅則;同時進行田野調查般的實地訪談,包括瑞典文創產業公司、設計師、設計通路、零售商,以及官方與非營利機構。我想要用自己的雙腳,親自走一趟這個由設計夢想與資本市場所交織而成的國度,一探斯堪地那維亞設計的深處,探索那些成功的設計概念與設計動機;我想以自己的雙眼,檢視瑞典設計產業中成功的案例與消逝的公司,同時發掘它們背後的商業思維、想法與興衰的原因,以及他們所碰觸到的困難與迷惘。
當走完這趟旅程,拜訪過二十五間公司、三十幾位中小企業經營者、七十多位設計師、三所大學以及四個產業組織之後,當探討了包含社會文化、歷史傳統、民族特性、創業精神、行銷管理、福利國制度、勞動力、政府法規與全球化的議題之後,終於,我對「瑞典如何把它們的文化、創意、美學之柔軟實力,透過教育、社會價值觀、產業組織與政府政策,轉化成固強的國家經濟競爭力」以及「瑞典全民與政府經營文創產業成功的實例與分析」這兩個議題,有了更多的瞭解。
現在,我將這些來自瑞典的訊息,以一個柔軟的、第一人稱的筆調寫出,以第一手、真實而毫無遮掩的方法呈現,嘗試讓大家有機會可以貼近一個成熟國度設計產業的真實面貌。更重要的是,藉由瑞典的經驗,讓我們可以對於台灣現在所關心的重大經濟議題,也就是以設計產業做為未來核心的競爭力,多一些思考的依據以及參考的座標。
我一直是這麼認為的:
你我總是錯過了瑞典設計的美好。
不是我們沒能多認識一個品牌、多熟稔一位大師、多購買一件逸品;而是我們常常看見瑞典設計的迷人表象、瑞典文創產業的成功,而忽略了它溫暖人心、充滿人性的深刻內涵,忽略了它所可能帶給我們的反思與啟發,以及那可能映照你我思維晦暗處的短暫之光芒。
而當你,讀完這本書之後,你也許會與我一樣開始這麼相信著:
設計,是一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以及科技力量的總體呈現。
你也會與我一樣這麼輕聲嘆息著:
一個社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就會產生如何的設計。
瑞典如是,台灣亦如是。
【註解文字】
1.及至一九九九年,瑞典約有百分之九的就業人口從事文化創意產業,依照一九九四年至九九年瑞典就業人口的統計數據來看,設計已成為瑞典文創產業當中成長最快速的一個業別,二○○三年,瑞典設計產業的總營收為七十五億四千九百萬克朗,約合八億三千八百萬歐元。
2.理查佛羅理達,於其二○○四年所提出《Europe in the creative age》的報告中,透過人才(talent)技術(Technology)與包容性(Tolerance)三個指標,比較了歐洲十五國與美國之後,得出如下結論:瑞典是那超越歐洲十五國與美國,一個最具有創意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