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布農族文化在台灣原住民族群中,亦係極豐盈美麗,淵源流長,因此孕育出布農族人達觀、進取、共享、助人的人格特質。
從古時代,布農族就在台灣與大自然融合為一體,是宇宙萬物中的一員,大自然母親的子孫。
台灣的中央山脈是孕育布農族的搖籃,布農人世居在中央山脈中段一帶,是南島語系民族中居住海拔最高的族群,平均在1000至2300公尺的高山地區。長年以狩獵及粟耕為生,塑造了樂天、英勇、豪邁的性格。
由於布農族人篤信大自然的定律,因此對於每顆樹、每朵花、溪流、山嶽及走獸飛禽等等,都賦予它們一個完整的生命,朝夕生活在一起,在浩瀚的大自然中融合為一體,生生不息。
不過,如今有些布農族的文化,漸被淡忘,例如著名的布農族八部和音(祈禱小米豐收歌),我真懷疑,我們還有多少機會能夠親耳聆聽?是否要等到完全迷失了,才稱頌她的美?還是希望她充滿山區,源源不斷地演唱流傳?當然我們不能讓她變成歷史,而是希望她繼續在山嵐漫遊,從遠遠的天邊傳來肅穆和諧的天籟之聲。
任何一個民族實踐了千百年的禮俗,必定充滿了祖先的經驗和生活的智慧,當我們再重複或回憶這些布農族的傳統禮俗時,對於珍貴民族文化的吸收維護和傳承再生應該也有一份責任吧!
與大自然和諧共生,是布農族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生活之道,布農族的老祖宗給後代留下了許多生活的智慧,但是子孫不愛惜,如今面臨了傳承的困境,幾乎達到了缺乏自信而有尊嚴的生活。
值此之際,必須加強族人的歷史觀,從教育中抓回被淡忘的歷史,使他們能夠認識自己,並且有興趣了解更深入的文化。
我們必須學習容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及生活習慣,人類唯有透過多元文化的相互刺激,整個人類文明才會持續進步。
原住民布農族有許多非常好的生活哲學,如分享的觀忿、保育的作法、族群互助與和諧等,都是值得我們去欣賞及學習的。
布農族的文化在許多因素的影響下,已經慢慢消失,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自信心建立在對自己文化的肯定。
近年來教育民主化的要求聲浪,致力於全面提昇均衡的教育素質,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已成為國家建設中重要的指標。因此,對於族群文化的尊重和宏觀的胸襟與視野,照顧少數民族,推動教育文化的發展,自然是現階段努力的方向。而社會的變遷,鄉土文化日益流失的危機,文化的保存與發展有其必要性和適切性。
邁入21世紀的時刻,新世紀的族人應具備那些關鍵能力,以適應新時代?如何培育具有鄉土情、世界觀的族人?如何喚起族人潛藏心靈深處的族群意識、肯定自己、認同自己的文化,去蕪存菁,並為自己創造歷史,發揮傳統的刻苦耐勞與開創新局之精神,全力以赴,讓21世紀的布農族原住民,走出一條嶄新的康莊大道。這些均是當務之急。
為促進台灣原住民族之經濟發展,提昇原住民生活水平,恢弘志氣,復興光榮傳統,落實布農族的文化耕耘,喚起社區本土文化之覺醒及行動力量,對於原住民布農族的歷史、地理、自然、語言、農耕、產業和藝術等,透過全面性的文化調查方案,導引新生代族人認同與愛護本族群之文化,使具有生機與活力。
台灣布農族原住民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民族,其特殊的文物、制度等,亦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之一。期望布農文化更閃爍與更具價值與意義。
筆者不是一位傑出的人,更不是一位溫文儒雅的一介文人,閱歷不豐富,經驗不多元,也不具有透析精微的觀察力與感觸,但是對於原住民文化之日漸凋零與萎縮,深感徬徨與憂心,乃不揣淺陋以為復振布農族傳統優良文化的基礎。
由於原住民族缺少文字記載,口傳便是延續其歷史文化主要方式之一,因此,要深入了解布農族歷史、文化,實地訪問是不可缺少的。田野調查又稱為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社會科學蒐集實際資料最普遍有效的方法之一,為直接而有效地取得第一手資料的最直接方法。
撰者才識魯莽,定多疏漏,冀望本書能夠對布農族人有所貢獻,則無負吾平生之志矣!並祈請國內外學者專家斧正。
田哲益 序於南投水里山水居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