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前空軍副總司令、國防部次長 楊紹廉
中華民國空軍U-2的事蹟是一個謎,儘管早已事過境遷,但真相仍鮮為人知;因此U-2的事蹟是被猜測得最多、而真相卻被了解得最少的一件歷史公案,許多道聽途說的論述,不但模糊了真相,也扭曲了事實,僅增添一些神祕感而已。
本人已行年九十有六,對往事記憶模糊,唯獨對當年(一九六四至一九六九年期間)在空軍參謀長及副總司令任內,有幸直接督導此最高機密之U-2任務,親自經歷此一偉大的作業,深切感受其任務之艱鉅、犧牲之重大、成果之豐碩,以及飛行員勇往直前、視死如歸的忠勇情操,至今仍點滴在心頭,不敢或忘。
本書作者沈麗文乃黑貓中隊飛行員沈宗李的女兒,生長於空軍之家,從小耳濡目染,早已對空軍事蹟有深刻的認知。她不辭辛勞,奔波國內、外各地,走訪與U-2真正有關的人物,蒐集到第一手不為人知的資訊,以及許多當年禁忌的話題,精心整理後做有系統之報導,當然格外傳神。她不但替大家解開U-2之謎,同時也替我卸下了心頭重擔,因為我一直感到有不容青史盡成灰的責任,如今看到這一史實能與飛行同好分享,不亦快哉,欣喜之餘,特為之序!
推薦序
前黑貓中隊飛行員 沈宗李
不知道為什麼,我從小就對軍人印象深刻。父親在浙江省東陽縣擔任縣長時,有回檢閱國民兵,我吵著一起去,硬是讓大人幫我做了一套小軍服,騎在馬上跟父親一同檢閱。 後來躲避日本戰亂,從江南逃難到四川,又因為國共戰爭,跑到香港、再到台灣。跑了這樣幾萬哩路,沒有坐過一次飛機,也不知道為什麼對飛行有興趣,在台灣考進空軍官校,可能是年輕的一個夢想吧。後來在一次國軍楷模會中碰到莊人亮,問我有沒有興趣飛U-2,一來出於好奇,一來大概也出於好勝心,當場就答應了,後來也真的通過重重考驗,正式成為黑貓中隊的一員。
我雖曾直接參與,但因不擅文墨,心有餘而力不逮,卻一直有此心願,盼能將這段不尋常的史實公諸於世,遂連哄帶騙,小女麗文終於答允接下這工作,決心將曾經執行U-2任務的叔叔伯伯們冒險犯難的故事及箇中甘苦作詳實報導。可能因為她做過記者的緣故,往往為了一個小小的情節或人名、地名,就立刻以長途電話或e-mail向相關人士求証,務使本書確實;無奈由於此事當年過於機密,結束業務後,也沒有單位完整蒐集三十五中隊的相關事蹟,能找到的資料彼此之間也小有出入,的確不是件容易的工作。
是我鼓勵她撰寫此書的,這些年看到她的付出,現在終於完整公諸於世,我衷心的感謝,要在這裡說一聲:辛苦啦!同時我也願意利用這機會,向那些曾參與此一偉大工作的長官及伙伴們,致上最高敬意!
序言
U-2偵察機,號稱全世界最難駕馭的飛機之一。自一九五五年問世,到目前(二○一○年)為止,超過半世紀以來,全球總共只有近千人飛過。
除了原產地──美國之外,只有中華民國和英國的飛行員接受過U-2飛行訓練,而後者從未真正實際執行任務。
黑貓中隊,是U-2在台灣的家,編制為「三十五中隊」。
從一九六一到一九七四的十三年間,共有二十八名中華民國飛行員加入黑貓中隊,其中十人殉職,兩人在中國大陸遭擊落被俘。
我從未將這充滿神祕、還有個浪漫別號──蛟龍夫人──的飛機,和我兩、三歲那時父親的工作聯想在一起。他不是喜歡炫耀的人,也從不對子女搬出「這哪叫辛苦?(或者,這算什麼危險?)想當年……」這類的戲碼,否則,我早就會聽說他們的種種故事了。
一直到一九八九年,在中國大陸被俘的葉常棣和張立義返回台灣,我才從許多報導中赫然發現,當年那些鄰居叔叔伯伯們,原來都是U-2飛行員。而且,由於歷史使然,他們可能是中華民國空軍史上,空前絕後的一批。
但是,在碰到有人(比如我)以無比崇敬的眼光或言語詢問時,他們總會搖手笑著說:「唉呀,也沒什麼啦!就是好玩嘛!」
所以你可以想像採訪有多困難,在談到那些驚心動魄的生死關頭時,他們總是輕描淡寫帶過,彷彿那是無關緊要的小事──雖然這其實是在他們飛行中,經常可能面對的問題。
也幾乎沒有聽到什麼抱怨。
倒是在講到U-2有多難飛、要拿出什麼樣的技術來應付時,所有人才精神大振,彷彿在告訴我:這才是重點嘛!其他都小事啦!
什麼叫做承擔!我算是幸運的吧,從一些老空軍身上,還看到了這種在現代社會已黯淡失色的品格。
半世紀只在一眨眼間。山頂村眷村早被拆除,桃園空軍基地已改為海軍航空基地,往昔U-2朝暮起降的跑道也確定將廢除,眼看黑貓中隊的歷史逐漸從「機密」變為「傳說」。我這一代已只是耳聞而不知其詳,看看活潑好動有乃父之風的四歲小侄兒,等他們長大後,還會回頭關心祖父輩的這段歷史嗎?
這也是我覺得有責任完成這本書的理由,但在收集資料時,也的確曾被一堆我毫無所知的飛行程序、專有名詞、以及複雜的歷史嚇得想打退堂鼓。八年間,寫寫停停,也一改再改,幾度想作罷;但每次拿起初稿,再看看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除了仍被深深吸引外,也覺得是虧欠他們的,除了虧欠他們向我說故事所花的時間、以及對這本書的期待,更覺得是整個時代虧欠了他們的。欠他們一筆在歷史上的記錄。
開始進行採訪,是在母親過世後不多久,半為平復情緒,父親和我四處閒晃,跑了美國和台灣幾個地方,找過去的老隊友聊天並收集資料。一路上,他充當私人教官和領航員,向我解釋如何流暢地起飛,如何優雅地保持平衡,如何認真但放輕鬆的把事情做好,又該如何沉著面對挑戰──不僅在寬廣的藍天上,也在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