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對就做得好
人生就是要不斷接受挑戰,解決問題,才能創造幸福和喜樂。當生活的環境改變,回應就要跟著改變;生活有了困難,就要及時作必要的調整。這時最重要的事,就是換個想法來看問題。
我們生活在變遷快速的社會裡,挑戰多,競爭激烈,生活忙碌。於是,心理壓力大,遭遇到挫折的機會也多。我們可能在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可能在婚姻生活中,遇到難題;也可能在親子之間,碰上棘手的困擾。無論在工作、家庭、身心健康各方面,都有可能遇到難解的問題,需要去調適和克服。
另一方面,這個社會無時無刻不在進步,經濟生活方式不斷改變,社會結構變化亦大,人為了就業和生涯,所需的能力和新知,必須不斷學習與重組,否則會被這個高速運轉的離心力,給拋出局外,而造成失業和挫敗感。
誠如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所說,人類是在挑戰與回應的脈動中生存和進步。如果一個文明不能有效回應其挑戰,當然就會遇上潰敗的命運。用這個觀點來看個人的生活史,基本道理是相同的。此外,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寫完《史記》時也說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至理名言。用這些觀點來研究個人的發展,你會注意到:個人唯有在大環境中通權達變,才能得到成功的適應,獲得更高的精神成長。
我從事教育、輔導與心理學研究,在實際經驗中,發現每一個人都在「挑戰與回應」和「通權達變」的歷程中運作。所不同的是個人遭遇的事件不一,回應方式各異,通權達變的智慧各殊。於是滾滾洪流中,有芸芸眾生的慨嘆,也有著一世英明的自豪;有幸福的喜樂,也有不幸的苦難。
生命是個艱辛的歷程,有許多挑戰,有許多困難。他不能一成不變,以一套簡單的想法和工具用到底。他必須不斷調適、成長和創造,才能走出泥淖,步向光明的未來。當然,也必須在精神生活上,不斷地淬礪和提昇,方能實現更高層的精神生活。
改變想法是調適的基本律則。人在遭遇難題時,就得改變想法,改變工作方式,換個角度來看看行不行得通,或者請教人家好獲得新主意。不過,大部分的人有個心理上的弱點,那就是阻抗作用(resistance),不情願作調整,不學習新方法,不能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其痛苦和挫敗感,就得不到消除。我知道這是芸芸眾生苦難的根源之一。
心理晤談這個工作,旨在幫助一個人如何改變思考,讓他有新的視野,有新的發展契機。為了達到啟蒙個人適應能力,有著各種不同的理論和技巧,但大部分源自西方的心理學。
多年來我研究禪學、般若、唯識、華嚴等各派佛學理論和修行實務。我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長期向長老請教和學習,從聞、思、修中不斷玩味,漸漸領會唯識這個宗派,有著特有的治心方法,從生活調適到入佛覺位,綿綿密密有成套系統可循。於是,我把它用在心理晤談助人上,漸漸有了心得,茲加以整理成書,一方面可以作為教育、輔導和諮商工作者應用;另一方面可以供現代人作為自助成長的素材。
唯識論包含甚廣,有出世間法的成佛步驟,有人格成長的理論架構,也有生活中調適變通和轉識成智的技巧。這本書的重點放在唯識的「遍行法」。它的基本觀念很簡單,就是意識活動中的觸、作意、受、想、思五個作用,在生活適應中,無論對象是什麼,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變動其一,就牽動其他四個變項。因此,你想改變情緒(受)就要從改變其他任何四個因素著手,才能產生效果。「觸」是接觸環境的瞬間第一念和環境的本身;「作意」是著眼點,注意和行動反應;「受」是人的感受和情緒;「想」是當時的想法和思考狀況;「思」是指心境和意志所結合的心思。這五個部分,互相影響,如果要改變行為,當然要從改變其中最有利的一個變項來啟動。
我覺得這是唯識派很講求實際的一種修行方法。人在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以提昇自己的心智功能)之中,漸漸發展了自己的覺察力,觀察分析如何調整自己,從而做到轉識成智的效果。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修行法門,很切實際,也有頭緒可循。我運用這些古典的工具,配合心理諮商的理論技巧,把它活用在解決現代人的心理困擾上。
這本書只是唯識心理學的開始,總共分成五篇,分列討論觸、作意、受、想、思的變化和運用。每章都有一個簡單的解說,並提出數篇文章,來作呼應和活用的實例。希望本書能對教育、輔導和諮商工作者有所助益,對於佛門弟子,提供日常修行和轉識成智的基本技巧,更希望對一般大眾,提供生活調適、生涯發展和提昇心靈生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