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使用台灣老照片題材,以沈家及張家的日誌時代老照片詮釋作為研究對象,從照片的視覺符碼上來探討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文化認同現象。使用質性文化研究法,認為照片亦即是絕符碼具有1.證據 2.儀典 3.舞台 4.故事 5.圖像 6.歷史 7.權力 8.紀錄 9.科技等九種意義,以「描述」與「解釋」的步驟進行閱讀老照片的內容。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台灣視覺文化的根源與發展,看到台灣家庭文化的核心價值,台灣文化是漢人、日本和西方文化混交的結合體。為介紹台灣文化藝術的專書,資料豐富,可讀性極高。
本書作者使用台灣老照片題材,以沈家及張家的日誌時代老照片詮釋作為研究對象,從照片的視覺符碼上來探討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文化認同現象。使用質性文化研究法,認為照片亦即是絕符碼具有1.證據 2.儀典 3.舞台 4.故事 5.圖像 6.歷史 7.權力 8.紀錄 9.科技等九種意義,以「描述」與「解釋」的步驟進行閱讀老照片的內容。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台灣視覺文化的根源與發展,看到台灣家庭文化的核心價值,台灣文化是漢人、日本和西方文化混交的結合體。為介紹台灣文化藝術的專書,資料豐富,可讀性極高。
推薦序
〈翻翻老照片吧—1920至1940年代臺灣中產階級家庭老照片的視覺符碼解構〉
在一系列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所出版之《史物叢刊》叢書自民國84年開始至今已陸續發行到了第65本專著。其所涵蓋的主題橫跨文、史、哲到美術、民俗、博物館學等理論,凡與文化學術相關之題材領域皆在這一系列之專書中廣泛地受到論述。今天我想討論的是系列叢書中的第63輯《尋找臺灣圖像:老照片的故事》,作者為陳秋瑾女士,目前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所教授。
本專著是以其博士學位論文「家庭照片、歷史和藝術教育:臺灣視覺文化符號網絡」為主要架構,在逕行修正,自英文翻譯成中文,並去掉生硬的論述以符合學術性以及大眾性兩項特質的兼容並蓄。
本專著從緒論開始,自探討研究動機的產生做為切入。那引領作者進入到老照片時光的並非大眾印象中熟悉的大時代歷史照片,而是屬於「私我」的家庭相片。正如同「研究動機」所提,一張原本閒來無事翻閱的泛黃家庭老照片挑起了「人」對過去未知的探索興趣。更有趣的是,這張相片的左上角有一處刻意被墨水塗黑。在家人如此珍惜的相片中,有一處居然受到污損,卻沒有人將這塊污損處清除,遂更加引發作者像是偵探的神經,必須要挖掘出這塊污漬背後的謎題。在這邊就不贅述關於這塊污漬產生的緣由,讓讀者們自己們隨著作者詢訪的過程去了解一塊小污漬背後的時代意義。
接著,是進入比較學術性的論述,在閱讀本專著中會遇到的時代背景、名詞釋義、攝影器材的發展、文獻探究、研究方法等都有完整的解釋,以帶領讀者能夠清楚了解接下來的主要論述。
主要的論述包含兩個家族相片的交叉對比研究,分別是「沈家的故事」以及「張家的故事」。沈家為作者的娘家,而所選擇的訪談對象則是相片中的「阿煌」與「阿華」— 作者選擇了一種可以保護當事人隱私並帶有本土親切意味的暱稱來代指訪談人物。在這一段關於如何決定訪談人物以及如何訪談到訪談的如何呈現的敘述中,使我想起村上春樹的一本著作《地下鐵事件》。兩者在決定如何訪談的過程中,在力求探討真實外更帶有一分對訪談者個人意願的絕對尊重
在對「沈家的故事」訪談結束後,作者有感於事實單一的例證的不足,因此找來了同學的父親提供老相片並進行同樣的「質性研究」。當然,作者並不是任意挑選同樣具有那年代有相片作為回憶的家庭,而是找尋了同樣身為中產階級的家庭做為比較,方能顯出研究的正確性。
到了「研究結果和發現」則歸結出即便是所謂的家庭式老相片也能解構出關於時代曾經存在過的佐證,其中所反映的包含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普遍現象,中國的漢族文化、日本東洋之思想、西方現代化的發展所互相融合的文化現象,從女子歷經纏足的解放與否的曖昧時期到日治時期的教育制度臺灣與日本小孩間受教的歧視待遇現象等多方向之議題,歸結出老照片的解構能力像是一面「社會的窗口和鏡子」。
本書所帶給我們的認識並不只侷限於兩個古老家族的相片故事,而是對歷史研究認識方式的更多啟發。在臺灣目前「九年一貫」教育體制下,藝術教育之設計所著重的絕非傳統的自大方向著眼。為了達到「小敘事」的實踐,作者自2006年在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創設了「老照片和臺灣視覺文化」的碩士班課程並以本書做為教材。從身邊既有的文化—不論是在地的任何族群—從家庭、社區延伸到社會,翻翻老照片,教育歷史,學習觀察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