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生命的第一堂啟蒙教育
張蕙芬
卡普妮雅.維吉尼亞.泰德,一個生活在美國德州的12歲女孩,1899年的夏天,因緣際會地接觸了奇妙的生物世界,透過爺爺的引導,宛如有了「第三隻眼睛」,一切都不一樣了。
這本書生動地透過主人翁卡普妮雅的眼光,活靈活現地呈現了人類邁向二十世紀的精彩年代,充滿了熱情和希望,一百年後的今天,讀來讓人感觸良多。
達爾文的《物種源起》是本書的引子,演化觀念的問世讓人類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全然改觀,直到今日依舊深深影響許多層面。作者以這個好看又好讀的故事,讓青少年或父母閱讀這本書時,重新再一次思索,我們究竟應該要如何看待大自然,以及生命的第一堂啟蒙教育。
作者的描繪是不落痕跡的,但閱讀的過程常讓人會心一笑。例如卡普妮雅一開始在筆記裡記下當天看到的小生物,只會寫一隻貓、幾隻蜥蜴、幾隻蚱蜢,其它什麼都沒有,後來慢慢進展成有細節的描述,還會發展出有趣的疑問,但爺爺並不會直接告訴她答案,反而要她自己把可能的答案找出來。這不正是科學的精神嗎?爺爺除了借她達爾文的書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帶著她親身接觸大自然,透過實地觀察,於是她的眼前展開了豐富的生命世界。
我們每一個人不見得都有這麼一位古怪又有趣的爺爺,但漫漫生命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啟示的,可能是老師、朋友,或者是一場賞鳥行,甚而是閱讀一本書,改變了您看待世界的眼光。知識的啟蒙為生命注入活水,也為生命帶來期待,誠摯推薦這本好書。
雨滴
吳明益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最常見的少年科學讀物就是類似「十萬個為什麼」這類的書籍。不是不好,而是這類書籍以問答的形式表現,因此傾向於提供了一些迅速、直接、肯定的答案。那確實是科學教育的基本形貌,卻較缺乏科學教育的過程與深層意涵。
讀到《達爾文女孩(The Evolution of Calpurnia Tate)》時,我想到了十萬個為什麼最缺乏的表現形式,那就是透過故事,把暗示像阿麗婭德妮給的線團般漸漸地放出去,讓孩子閱讀時去追索、思考、提問,甚至是被故事旁支的細節所打動。
這部作品除了以童語的第一人稱表述以外,最有趣的莫過於小女孩卡普妮雅的「科學記錄」與心智不斷複雜化的過程,以及具體而微地呈現了孩子可能對自然科學迷惘、排斥的各種症狀,這當是英文書名《卡普妮雅的演化》最核心的意義。而由於故事設定在十九至二十世紀的交界,連帶地也帶出了當時社會對新學說的恐慌,與性別的刻板印象。它沒有被作者寫成一本自然科學教科書,而是試圖描述人類心靈如何像威爾森所言,逐漸發展出親生命性(Biophilia)的過程,除了對物種的情感之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透過一個孩子的眼光,表達得樸素、直接,卻真誠。
除了演化論的基本知識外,小說裡穿插了美國史、戰爭、種族、宗教、愛情(人類的性擇)、婚姻、性別、農地改造等等文化議題,一個好的床邊閱讀指導者,當不能忽視這些故事的弦外餘音,岔開話題,試圖和孩子們討論。這是導讀這本書要做的額外功課。
此外,我以為在陪伴孩子閱讀的時候,到故事的最後,不妨真以爺爺讀電報時,哈利正在彈奏的蕭邦「雨滴」前奏曲做為伴讀曲。在比較浪漫的說法中,這是蕭邦因肺結核前往西班牙馬約卡島(Mallorca)養病,在雨夜苦候情人喬治桑(George Sand)回家所寫的。「苦候」和「雨滴」或許是作者想要暗示的什麼訊息,但對伴讀者或聽故事的孩子來說,這個暗示得靠自己體會。
然而,伴讀者可以選擇告訴或不告訴孩子,演化論或許是一門科學,但其中可能也隱涵了故事裡透過那個頑固的爺爺所要告訴我們的一句話,「事實上,真正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運用上天賜予我們的短暫時間?」
在這樣的提問,和象徵雨從屋簷不斷滴落的「雨滴」琴聲中結束這部青少年小說的閱讀或伴讀,然後選擇一個午後或清晨,帶孩子到野外走走,這是做為一個推薦者,所能給的小小建議。
導讀
少女的演化
劉鳳芯
去年(二00九年)是提出物競天擇論的達爾文兩百歲誕辰,美國一連推出兩本與達爾文相關的童書,其一即為讀者手上這本《達爾文女孩》。本書是透過一位十二歲虛構少女的成長自述,勾勒十九、二十世紀交會之際一名少女自然觀察的興趣啟蒙與觀察實踐;書中並透過引述《物種起源》,既呼應達爾文觀點,並向他致上敬意。
本書是新銳作家賈桂琳.凱利的處女作,凱利的成長歷程曾受紐西蘭、加拿大、美國等不同文化環境影響,她本身在執筆寫作之前又曾經先後學醫、習法,這麼一個全新、陌生的作家如此特殊又令人好奇的成長與學習經驗,外加書中對於自然的觀察與描寫,生動活潑並語帶啟發,對於少女主角的刻畫與夢想的追求,鼓舞人心,確實也慫恿、挑動作為讀者的我對於這書的閱讀探索興趣。
以下談談書名提到的演化概念和敘事角色兩方面。
一般兒童小說,所描寫刻畫的多是兒童從懵懂無知到體察世事、從身心脆弱轉變成具備堅強、獨立狀態的智性或生理的線性發展(development),但本書以「演化」(evolution)為題,顯然別具意義。演化一詞,按生物學說法,係指族群裡的遺傳性狀在世代之間的變化,因此從演化著眼,在閱讀這本小說時,焦點就不再只是兒童主角個人的身心發展或生命決定,環繞主角卡莉具血親關係的祖父、父母、兄弟之間在性向與性別角色等方面的殊異,亦是關照與考慮的重點;推而廣之,從文學系譜的角度來看,卡普妮雅此一名字在歷史或文學上的傳承與流變,也值得追索(小說當中有提示)。而根據演化概念,影響族群產生變異的因素,除先天遺傳,後天環境也很關鍵,因此小說當中所描寫的氣候(乾熱的德州)、人心(世紀之交人類集體的末世焦慮)、工商發展(美國汽車、電話、與消費飲料時代的來臨)、族裔(美國南方莊園的黑白族裔分工與相處狀況)、乃至宗教、性別(美國當時民間及教會一方面對於來自英國的達爾文理論和小說家狄更斯寫實風格作品抱持猶疑、抗拒,卻又在女性教養方面複製宗祖國對女性的種種壓抑與社會規範),都是構成卡普妮雅這個女孩未來會承續或逸離其父母、乃至祖父母輩性狀之重要外在因素,必須全盤考慮。
而本書另一特殊之處,乃摘錄達爾文《物種起源》書中文句作為每章開頭的設計。此一安排至少具有兩種效果,一是雙重敘事者,二是複調敘事。表面上,此書看似由女孩卡普妮雅採第一人稱觀點對讀者述說,實則,敘述者除了卡普妮雅,尚有達爾文先生,這使得讀者同時作為兩位敘事者的受話對象,能夠展開後設閱讀:對照達爾文的引文和卡莉的敘述,一方面掌握情節,一方面也透過卡莉的故事,作為佐證、呼應達爾文陳述的實例。比方第一章開頭引文提到:年輕的自然學者面對一群陌生的有機生命體,由於不清楚眼前的研究對象與其所屬生物之間的典型或歧異程度,因此往往難以決定應該將哪些差異列入考慮。事實上達爾文所描述到生物學者的研究難題,放置到閱讀情境也同樣成立,因為讀者(尤其年輕讀者)初展小說之際,基於對書中出現的人物仍感陌生,對於現實人情的掌握又還生澀,往往也會面臨如何將小說角色適當歸類的抉擇與難題。以此書為例,小說開場,讀者隨著敘述進展,必須同時展開對敘事者卡普妮雅的評估與判斷:眼前這位敘述者是否為典型的女孩?她和她的家人、同儕、當時代女性、乃至我們當代同齡少女有著何種程度(亦即數量)與面向(亦即種類)上的異同。而另一方面,卡莉作為《物種起源》的讀者,她同時也在運用達爾文論點來映證其對自然界物種、家庭成員的觀察;甚至,她自己也成為觀察的對象。同樣以第一章為例,僅僅是開頭數個段落,我們便從卡莉的敘述中,看到一名(潛在)自然觀察者對周遭環境所進行的比較、區分、歸納,比方:透過皮膚所感受到的德州高溫,她比較當時科學已經克服和尚未克服的課題;透過自己對於乾熱溫度的回應,她有機會區分女孩和成年女性所面對的社會規範鬆緊差異;而更好玩的是,她還發現高溫會使男孩和小狗表現類似的生物反應。而此書其後的章節,作者延續徵引達爾文論點和鋪陳卡莉觀察的交錯書寫模式,展開一場如同二聲部的演唱,這一老一少、一男一女、一虛一實角色的敘事唱和,既預示情節、並為情結下注,,也是一名年輕自然觀察學者和一名偉大既成的自然學家的心念交流和學術觀念對話。
閱讀凱利的《達爾文女孩》,我們好像也在經歷認識一種陌生新物種的歷程。她的小說突破了兒童小說書寫既有的「發展」成規,要我們透過女孩卡普妮雅,也開始思考兒童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