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語展_EZ加碼
庇里牛斯山的城堡
  • 定價:300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譯界人生】走過兩德統一到蘇聯解體,一個用生命經歷來面對翻譯的男人──專訪譯者周全

    文/蔡雨辰,|,簡子鑫2017年09月13日

    譯者周全 翻開周全的履歷,便知是個有故事的人。他擔任過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和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在商場打滾多年後,現在,他是一位翻譯者。 銀娜的旅程(認同三部曲1) 周全在大學時期先後念了哲學與歷史,在哲學系期間,德文是必修。當時的德文老 more
  • 喬斯坦賈德:我們還是會勇敢向前!寫於奧斯陸攻擊事件後

    文/喬斯坦賈德2011年07月25日

    《紙牌的秘密》作者喬斯坦賈德 編按:7月22日,挪威發生爆炸案和烏托亞島屠殺案,至少造成93人喪生。《紙牌的秘密》作者喬斯坦賈德特地捎來訊息,向關心這起不幸事件的朋友們報平安。以下為公開信內容: 非常感謝大家對奧斯陸攻擊事件的關心,我們這裡一切都好。挪威星期五下午經歷了兩場可怕的 more
 

內容簡介

  對於你所不知道的事物,該如何相信?
  主角的處境讓人感同身受,他們的生命困境令人動容。—《泰唔士報》

  暌違12年
  《蘇菲的世界》作者Jostein Gaarder最新力作
  全球讀者熱烈期待

  自從妳離開了之後
  我空出來的時間多得嚇人
  兩個曾經親近的心靈
  是否能在遠距外進行交流呢?

  三十年前,斯坦和蘇倫是一對人所稱羨的情侶。斯坦理性、嚴謹,蘇倫熱情而感性,感情如膠似漆的兩人,常常甜蜜地出遊。

  兩人有次相偕前往山區旅遊,深夜開車時不小心撞倒一位披著紅披巾的中年婦女,兩人驚嚇之餘加速逃逸,但這次的意外卻已使兩人感情開始變調。

  幾天後,兩人在森林中竟然再度遇見那位紅披巾婦人。這到底只是斯坦認為的「自然巧合」?還是蘇倫堅信的「來自彼世的啟示」?無論如何,兩人都嚇破了膽,不久之後就痛苦莫名地分手。

  三十年後的一個夏天,兩人在當年分手的旅館不期然地重逢。這一次,他們相約用電郵把當年導致兩人分手的意外事件說清楚,沒想到,卻從此改變了兩人的生命……

  《庇里牛斯山的城堡》是賈德暌違多年的最新力作。作家將關注的焦點從哲學的普遍性重新拉回到個體的獨特性,以兩個差異極大的戀人為主體,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為背景,一次離奇的車禍為核心,探討人世間最重要的議題:愛情、理性、信仰。這些議題,更能啟發讀者對生命的深思。

本書特色

  20年前,賈德最著名的作品《蘇菲的世界》上市。這本以哲學思索為主題的小說,不但在全球暢銷三千餘萬本至今,更已經是台灣許多大學、中學的指定讀物。

  如果說《蘇菲的世界》之主軸為「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那麼《庇里牛斯山的城堡》之核心問題即為「我是誰?宇宙從何而來?我將前往何方?死後是否另有生命?」。

  這也是一部難忘的愛情小說,也是一個理性思辯與感情衝突的生命之旅,探索著宇宙之間人類的意識:科學是否能夠成為萬事的解答?或者說,宇宙間還存在著另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影響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裡,是否還有另一股指引的力量?

作者簡介

喬斯坦.賈德 Jostein Gaarder

  生於一九五二年八月八日,挪威的世界級作家。就讀奧斯陸大學時期,主修斯堪的那維亞語言、哲學、神學和文學,曾任文學與哲學教師。於一九八六年出版第一本創作《賈德談人生》。如今已是當代最重要的北歐作家。

  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融入小說情境。他於一九九一年成為全職作家,同年發表的小說《蘇菲的世界》享譽全球,已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售量超過三千萬本。他的作品動人心弦,啟發無數讀者開始探討生命、個人於歷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主題。其他作品包括《沒有肚臍的小孩》、《青蛙城堡》、《紙牌的祕密》、《依麗莎白的秘密》、《西西莉亞的世界》、《我從外星來》、《瑪雅》、《主教的情人》、《馬戲團的女兒》、《橘子少女》等。

  賈德除致力於文學創作,啟發讀者對於生命的省思外,對於公益事業亦不遺餘力。他於一九九七年創立「蘇菲基金會」,每年頒發十萬美金的「蘇菲獎」,鼓勵能以創新方式對環境發展提出另類方案或將之付諸實行的個人或機構。

譯者簡介

周全

  民國四十四年出生於台北市,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o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譯者旅居歐美二十年,曾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及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從事撰著及翻譯。譯作有《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破解希特勒》、《閱讀的女人危險》、《趣味橫生的時光》、《金錢的歷史》、《從俾斯麥到希特勒》等。

 

譯序

圍著粉紅披巾的半透明女子/周全

  《庇里牛斯山的城堡》剛問世時,奧斯陸《晚間郵報》曾於二○○八年十月做出特別報導,並且在大標題上方刊登一張巨幅照片,展示一棟灰白相間、屋簷架設「明達爾旅館」(Hotel Mundal)字樣的大型北歐式木造建築。版面右側可清楚看見本書封面那枚懸浮空中、狀似小行星的嶙峋巨石,以及其頂端宛如城堡的物體。大標題本身則只有兩個醒目的挪威文字眼:「Engasjerende Epostroman」。 前者是形容詞,可翻譯成「引人入勝的」或「迷人的」(engaging);後者是名詞,乍看之下容易讓人誤以為這本小說跟「敘事史詩」(epos)有關。但《晚間郵報》沒有把文字遊戲繼續玩下去,反而立即揭曉謎底,一語道破本書的特點:

  幾百年來我們都曉得有書信體小說,如今喬斯坦.賈德更寫出了一本電子郵件小說(e-post-roman)。《庇里牛斯山的城堡》是一部具有三重性質的作品:它是犯罪懸疑小說、愛情小說,而且它尤其是一本對話體小說。

  用「引人入勝的電子郵件小說」一詞來形容本書,這是相當貼切的做法。賈德向來擅長以書信體的對話形式講故事,巧妙地將人生核心問題融入故事情節,帶領讀者走進書中世界一同探索問題和進行哲學思考。他的出發點是:「哲學思考意味著探索人生,而每一個會好奇的人都能夠進行哲學思考。」《蘇菲的世界》已經為此看法做出最好的證明:賈德在一九九一年推出的那本「哲學小說」早就轟動全球,二十年來銷售了三千多萬冊!

  本書同樣具有哲學小說的性質。但若說《蘇菲的世界》之主軸為「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那麼《庇里牛斯山的城堡》之核心問題即為「我是誰?宇宙從何而來?我將前往何方?死後是否另有生命?……」。若說《蘇菲的世界》是一本「也非常適合成年人閱讀的青少年小說」,那麼賈德便刻意把《庇里牛斯山的城堡》寫成一本「給成年人看的小說」。因此我們將讀到諸如「車上的某種特技動作」,或「十鬼在外,不如一女在懷」之類不可能在《蘇菲的世界》裡面出現的句子。

  《庇里牛斯山的城堡》之對話形式更臻化境,從頭到尾以電子郵件連綴而成。其內容完全是女主角蘇倫(Solrun)與男主角斯坦(Steinn)的郵件往來,唯獨在結尾部分才驟然冒出第三者的信函。「電子郵件小說」這種特殊文體,連帶又影響到全書的版面呈現方式。為了增加文字流暢性,書中不再贅述〈寄件者〉、〈日期〉、〈主旨〉等項目,直接以不同字體標示寄件者身分。以正體中文版為例,女主角和第三者的郵件是以細明體印出,男主角的郵件則採用了仿宋體。

  那麼《庇里牛斯山的城堡》透過電子郵件說出怎樣的故事呢?我們不妨看看賈德自己的講法。二○一○年二月他在本書德文版──《圍著紅色披巾的女子》──之發表會上解釋道:

  這是一篇關於兩個人的故事,他們曾在三十年前彼此相愛並生活在一起,卻因為某個神秘事件而分手。時隔三十年後,他們在當初經歷該事件的同一地點不期而遇。

  斯坦是氣候學家和大學教授,二○○七年七月前往一個名叫「菲耶蘭」(Fjarland)的峽灣村落,參加「挪威冰河博物館氣候中心」揭幕儀式。他住進當地的「明達爾旅館」之後,第二天早晨端著咖啡走上陽台,赫然發現三十年不見的舊情人蘇倫就站在那裡!此一突發事件帶來的驚喜自然不在話下,但雙方都已有家室,而且一個住在西挪威的卑爾根,一個住在東挪威的奧斯陸,中間隔著崇山峻嶺和四百多公里的距離。於是雙方在告別時約定互通電子郵件來保持聯繫。

  但此次見面究竟出自「命運的安排」或「純粹的巧合」?這個問題導致虔信宗教的蘇倫與一心服膺自然法則的斯坦,在隨後幾星期內進行激辯。蘇倫首先傳出電子郵件表示,他們由於心靈感應的緣故,再加上受到超自然力量指引,才會同時來到昔日「世上最美好和最令人痛苦的地點」,因此重逢絕非偶然。斯坦卻搬出各種統計數字,用幾十億分之一的或然率來否定超心靈現象。雙方各自旁徵博引,激盪出一場介於靈性與理性、宗教與科學、第六感與理則學……之間的人生哲學對話。其內容包羅萬象,從宇宙大爆炸、量子力學、古生物學、全球暖化和小行星撞地球等等,一直談到聖經、人類的意識、神秘學以及死後的生命。

  二人你來我往過招的同時,也回憶了既甜蜜又失落的共同過去。全書的故事輪廓隨之逐漸成形,於對話中洋溢出越來越濃厚的愛情小說風貌。我們從而可以發現,蘇倫和斯坦的人生觀原本並無不同──當初他們都是及時行樂的唯物主義者,而且都出現過心理方面的障礙。按照蘇倫自己的描述,那對在一九七○年代共同生活了五年的情侶是這副模樣:

  我倆一直對生命有著同樣強烈的感受,但也為了生命有朝一日將會永遠消逝,於是有著同樣深沉的絕望。

  生命稍縱即逝,所以二人將希望寄託在周遭的現實世界,甚至縱情於大自然和「可讓人產生過度刺激的瘋狂事物」,藉此封鎖「有關最後歸宿的負面想法」。蘇倫和斯坦於是瘋狂地談戀愛、瘋狂地融入大自然、瘋狂地歡慶人生、瘋狂地發揮創意。他們還喜歡瘋狂地出遊,可以步行幾百公里前往挪威中部、可以騎自行車東向穿越整個瑞典、可以登上遙遠的高原連續當了十幾天現代穴居人,每一回都功德圓滿。然而他們最末一次的瘋狂行動出了差錯!雙方論及此事時,起初都吞吞吐吐,顯然其中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們只能隱約察覺,二人似乎做過某種蠢事,以致引發靈異事件,結果不但都嚇破了膽,還因而分道揚鑣。此外凡事好像都環繞一名「圍著粉紅披巾的女子」打轉,而且那個被蘇倫稱作「紅莓女」的詭異人物,竟然重要得足以讓本書德文版更改書名。

  蘇倫和斯坦針鋒相對了幾個星期,非但無法駁倒對方,反而發現彼此根本難以割捨,於是決定打破禁忌把昔日分手的原因講清楚。全書頓時一改之前時而倒敘、時而插敘、到處是伏筆的拐彎抹角作風,在第七章依時間順序詳述來龍去脈。這部對話體愛情小說於是又湧現犯罪懸疑小說的色彩,還略帶鬼故事的風貌。如今真相大白,原來蘇倫在一九七六年五月下旬躁鬱症發作後,斯坦開車載她前往歐陸最大的冰河散心。但他們途中一時恍神,半夜在荒山湖畔高速撞倒了一個謎一樣的婦人,結果六神無主地展開肇事逃逸之旅,輾轉來到冰河腳下的明達爾旅館避風頭。他們抱持「我倆沒有明天」的心情,用「完全豁出去」的態度苦中作樂,居然在當地度過最美妙的一個星期。

  平安無事幾天下來,該是打道回府的時候了。二人於臨行前夕走去旅館後山踏青,冷不防在樺樹林內重新瞧見那名紅巾女子──她面露「蒙娜麗莎式的微笑」,講出一句神秘話語之後便消失不見!這對苦命鴛鴦又嚇得落荒而逃,之後分別針對此事做出不同解讀,意圖透過自我麻醉來壓抑罪惡感。斯坦變得更加唯物,不但強調那位婦人「還活得好好的」,更極力否認一切超自然現象。蘇倫卻一口認定紅莓女被撞死之後成為「來自彼世的啟發」,從此轉而相信靈魂不死並勤於鑽研玄學,藉由對來世過於美好的想像替自己彷徨的心靈找出路。然而斯坦無法接納蘇倫的改弦更張,蘇倫則忍受不了斯坦的冷漠以對,某天憤而「離家出走」便再也沒有回頭,時間一過就是三十一年。

  雙方不再逃避問題,終於順利解開了心結。最後斯坦和蘇倫約定在卑爾根見面,可是全書情節隨著另一樁憾事戛然而止,留下許多空間讓我們繼續思索與提出疑問。其中最先出現的疑問很可能是:這本挪威小說到底跟庇里牛斯山有何干係,後者不是位於西班牙和法國交界嗎?的確,本書的故事幾乎都發生在挪威和瑞典,跟那座山脈完全無關。《庇里牛斯山的城堡》這個書名,其實脫胎自比利時繪畫大師馬格里特(Rene Magritte)一幅超現實主義畫作的標題。

  那幅名畫不僅出現於本書挪威原版和正體中文版的封面,更是蘇倫和斯坦從前掛在牆上的海報。賈德透過畫中巨石宛如小行星般的模樣,凸顯了宇宙和太空在本書所享的獨特地位。當兩人還是情侶的時候,對浩瀚宇宙的探討也意味著融入大自然。在陷入困境的當下,太空便成為逃避現實的工具,因為地球上不管鬧出多大的亂子,跟宇宙比較起來也只會顯得微不足道。分手三十年後,斯坦在巧遇蘇倫前一天的夜裡做了一個「宇宙之夢」,夢中赫然發現自己竟然於小行星撞地球之際,向他所不信仰的上帝祈禱──這又為男女主角日後的和解預設伏筆。
  等到蘇倫和斯坦互通郵件時,畫中的神秘風格既烘托出他們之間的意識型態鴻溝,也呼應了本書背後最根本的課題:「世上是否只有理性與科學,抑或另有更高的事物?」例如對斯坦而言,宇宙大爆炸就是萬物的起源;對蘇倫來說,那只不過是上帝在創世之初所稱的「要有光」。萬一果真看見巨石懸在空中這種異象的話,斯坦肯定會把它解讀成「騙局」,蘇倫卻八成會對著石頭喊出「哈利路亞」。況且蘇倫還把斯坦認為「好端端活著」的紅莓女比擬成自由飄浮的巨石,稱之為「發生在這個世界之外的奇蹟」。

  神秘的「紅莓女」角色令人回味再三,可望成為閱畢之後出現的另一個疑問。現在我們不妨先拿德文版的封面來暖暖身(或「不寒而慄」一下)。德國插畫大師布赫霍爾茨(Quint Buchholz)已經把紅莓女詮釋出來:她是一個背對我們而立、肩上圍著大披巾的半透明「女阿飄」,正站在樺樹林內遙望一輛紅色金龜車從湖邊駛過! 讀到這裡,可能已有人心中浮現第三個疑問:「譯序裡面老是提到本書的德文版,莫非中文版跟德文版有所瓜葛?──確實有瓜葛。譯者在二○○九年底開始翻譯這本挪威小說時,由於英文版遲遲無法譯出,我使用的是德文版。到了二○一○年五月,英文版終於露面,而中文版已接近完成。於是我決定逐字比對德英兩個版本來定稿,設法得出最接近挪威原文的中譯版。

  但《庇里牛斯山的城堡》除卻內容無所不包,而且充滿北歐風情之外,全書前半部分更施展了超時空敘事手法,翻譯起來是極大挑戰。影響所及,德文版和英文版頂多只有百分之七十相吻合,並分別出現不盡理想之處,未譯出的挪威字句也所在多有。每逢這種擾人的情況時,譯者只能硬碰硬用挪威文來定奪。幸好挪威文與瑞典文差異不大,而我二十多年前的德國女友精通瑞典文,喜歡強迫我把瑞典讀物口譯成德文──從前的苦差事如今竟成為破解挪威文的助力!更何況我們曾在一九八七年,亦即蘇倫和斯坦重逢整整二十年前,連袂前往瑞典南部和奧斯陸一帶露營,因此書中出現的若干地點可謂「舊地重遊」,就連在挪威旅行幾個月後的分手,也是譯者的切身之痛!

  換個角度來看,本書雖然是哲學小說,卻把場景描繪得十分寫實。例如菲耶蘭的確有一家「明達爾旅館」,「冰河博物館氣候中心」的確在二○○七年七月揭幕……,賈德開車前往參加揭幕儀式時,還竟然在荒山湖畔吃了超速罰單!警察開單的地點後來就變成斯坦與蘇倫撞倒紅莓女之處 ,以及肇事逃逸路線的起點。此外作者在書中交織了不少世界級的景致,諸如歐洲最大的冰河、最大的峽灣、最大的高原台地、古維京人修建的木板教堂,以及高緯度地區「夏日藍色的夜空」等等,讓本書更加貼近真實人生。這麼一來,我們在閱讀時非但成為「哲學思考」的共同參與者,更可出現「身歷其境」、「觸景生情」、「感同身受」之類的印象。至於那種恍如隔世的意外重逢經驗,應該也是每個人都有過的遭遇。

  譯者在處理本書的過程當中不斷回想起陳年往事和「瑞典文」,還必須一面奮力透過挪威文來化解德英文版之間的矛盾,一面逐一查明各場景的模樣,以便增加臨場感並降低翻譯困難度。這麼多管齊下以後,所有的問題終於迎刃而解。最後我忍不住附上幾百個影音、圖像和地圖連結,交出了「多媒體版」的中譯稿──責任編輯陳希林先生對此的評語是:審稿就彷彿在「看電影」一般。

  本書的感染力很強,即便印刷版無法轉達多媒體版的味道,但說不定仍會有人讀得想傳一封郵件跟昔日情人打聲招呼。至少我在撰寫譯序的同時,已開始動腦筋該如何寫電子郵件給前德國女友了。本書的開場白為:「當時宛如魔幻一般,竟然再度遇見你……!」我自己的郵件開場白則很可能是:「感謝妳當初強迫我把瑞典文的資料翻譯成德文!假如沒有妳的話,今天我恐怕沒辦法把《庇里牛斯山的城堡》順利翻譯出來。」

周全
二○一○年十月於台北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204666
  • 叢書系列:木馬文學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斯坦,我來了。當時宛如魔幻一般,竟然再度遇見你,而且偏偏是在那裡!就連你自己也茫然不知所措,慌張得差點一跤絆倒。但那可不是什麼「意外相逢」。有某種力量發揮了作用。你曉得嗎?有某種力量!

我倆為自己爭取到四個鐘頭的時間。不過「爭取到」又能意味著什麼呢?而且事後尼爾斯.佩特可就不怎麼高興了,一直要等到我和他駕車經過弗爾德的時候,他才終於開口講出幾個字。

那天,我和你只是在山谷中向上攀爬,過了半個小時之後,又重新站在小樺樹林前面……

整段路途中,我和你都沒有說什麼。我的意思是,不曾針對那件事情進行交談。其他的話題我們固然都討論到了,但就是沒能提到那件事。當時的狀況與以前完全一樣,我們倆還是完全無法一起坦然面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我們兩人便這麼從根爛起,或許原因不在於你是你,也不在於我是我,而是因為我們兩個人湊成一對的緣故。

當年那件事發生後,我倆甚至沒有辦法彼此互道晚安。我仍然記得,最後一個夜晚我就睡在沙發上。此外我還記得你坐在另外一個房間吸菸時所傳來的氣味。我覺得自己更可直直穿透牆壁和緊閉的房門,看見你低垂的頭部。而你只是弓著身子坐在書桌前面吞雲吞霧。第二天我就搬了出去,此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面,為時長達三十多年之久。那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如今我倆卻驀然從睡美人般的長年沉睡中甦醒過來,彷彿被同一個神奇的信號所喚醒!於是我們完全不約而同,再度長途跋涉前往那裡住宿。更何況是在同一天,斯坦,在一個新的世紀,在一個全新的世界。結果過了三十幾個年頭之後,我們突然互相說「嗨」!

現在可別告訴我,那只不過是巧合而已。千萬別認為,其中並無外力在導引我們!

現在我家人正呼喚我過去。此刻正是七月的傍晚,而且可別忘了,在此地海濱過的完全是放暑假一般的生活。他們想必已經把鱒魚放上了烤肉架,而尼爾斯.佩特正好幫我端了一杯利口酒過來。他給我十分鐘的時間來完成這封郵件,而我確實還需要這十分鐘,因為我有重要的事情想拜託你。

我們是否可以彼此鄭重承諾,同意在閱讀完畢之後將互傳的郵件一概刪除?我的意思是,毫不拖泥帶水地立刻刪除,而且我們當然也不可以用印表機把郵件印出來。

在我眼中,這種新的聯繫方法就是奔流於兩個心靈之間的思緒脈動,而非將會一直在我們之間持續下去的書信往來。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我們撰寫郵件的時候可以暢所欲言。

更何況我們都已經另行嫁娶,並且分別有了自己的小孩。我可不打算把我們的信函全部都留在電腦裡面。
 
我一直無法忘記在萊康厄爾閃起的藍色燈光,而且縱使到了今天,我仍然會因為背後出現的警車而陷入歇斯底里。幾年前的某個日子,有一名穿制服的警員按下了我家門鈴。他絕對已經看出我有多麼驚慌失措,但他其實只不過是想打聽附近的一個地址而已。

你一定覺得是我自己在那邊杞人憂天。因為不管怎麼樣,任何刑事犯罪的法律追訴時效現在都早已過期。

可是罪惡感永遠不會過期……。

所以請答應我,你會把所有的郵件都刪除掉!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5.0
|
2021/10/22

說實話,個人在閱讀本書約前四分之三的部分時,都是處在一種幾近窒息式的苦惱無望中。不過,幸好於書末所有的苦悶終得釋放,沒有抱著類似單方面受創自尋困擾的結果。儘管一切的出現積聚,如同消失逸散般一樣神秘,而自己始終也不明白究竟為何。

Jostein Gaarder這種對話形式的行文風格確實頗具個人特色,可個人不喜歡這種對話文體與閱讀體驗。整體而言,就如同被迫戴者脖子護頸在閱讀一樣;且我想雖非主因,但也因此多少影響了大腦運作,進而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前段所謂的“自我不適”。
此外,字裡行間中都能相當有趣地感受到某種無形的“北歐”氣質在裡頭,若說本書是出自西班牙或義大利人之手或許難以令人置信。

就前述來看,本書看似有弊無利。可其神奇之處即在於-儘管可說大多時候都使人相當不舒服;但閱畢後個人卻不討厭,甚至相當喜歡。以及,譯者周全先生專業盡責的譯筆,也提供了匹配原文的中譯內容。
雖無法保證他人感官經驗能否相同,但本書或許是可提供人的一生來閱讀的著作。
而自己雖非那種不時都將諸如宇宙起源、創世哲思放在腦海、內心之人,且本人既不怕鬼但同時也不否定前者的存在。但著實因本書,自己對自我意識中那些有解的答案與未知的疑問中,無論已存在的或未曾存在的都更加篤定了些。

我們是這個巨大謎團的一部分,但此謎團未必只會引導出肉體或物體的答案。說不定除此之外,我們還是不會死亡的靈魂。
展開
user-img
Lv.3
4.0
|
2011/03/20

『兩各相互歸屬的靈魂,交織在一起。正如同兩各不可分割的光子般的相互歸屬。即使中間橫隔著許\多光年的距離,卻照樣能夠相互感應…』

如此刻骨銘心的戀情,因為迷離怪異的車禍,讓彼此的生命有了重大的變化,是因為揭開了靈婚最深處的永恆秘密,亦或是冥冥中生命的安排…

『庇里牛斯山的城堡』,本書的書名來自於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的畫家的一幅畫,也是男女主角年輕時在房裡懸掛的海報;畫中的巨石宛如小行星班模樣,凸顯出宇宙與太空在本書所享的獨特地位,同時也流露出”斯坦”與”蘇倫”在理性與感性上的認知與衝突。懸在空中的巨石上,石雕般絢麗城堡,有著超脫自然的極限,也訴說著人類與萬物的渺小與飄邈。

書中不斷圍繞著”斯坦”與”蘇倫”在分手三十年後,居然在昔日「最美好卻也最痛苦的地點」相逢,到底是『命運的安排』亦或是『純粹的巧合』?雙方各執一辭,旁徵博引的激盪出一場介於靈性與理性、宗教與科學、心靈感應與理論哲學等精采的言論;反觀自己,一向嚴謹且理性的我,卻十分理解並認同『靈魂不滅』的哲理,不是迷信或者信仰,而是認知與體認;科學與理論的實證固然重要且踏實;然而,在無垠無涯的宇宙中,卻仍有著我門人類或者科學尚未探索或者採集到的意識,以開闊的心胸來說,實在沒辦法去拒絕承認與接受。因此,不管是靈魂的相互感應,或者億萬分之一的巧合,對兩人來說,都是人生中難得的學習與課題;能將三十年前那場導致分手的事件重新溝通,配合著兩人在此階段經歷過的人生,我相信,彼此的心,絕對是更為寬敞與包容,不管是否具有超自然的感應力,兩個靈魂與真摯情感的連結與滲透,絕對無半點虛假,更無庸置疑的。

另外書中,讓我深感好奇的是…他倆在樺樹林間欣賞著『指頂花』時,冷不防看見那位先前被他門撞倒的「披著粉紅色披巾的女子」在端詳他們,臉上還掛著微笑,並向兩人傳遞了不同的訊息…
這個看似超脫塵世的女子,選擇了在他倆觀賞『指頂花』的時候,讓他倆感應到人類目前尚未能理解且超乎自然的奇蹟…其中的『指頂花』,就是我門所謂的『毛地黃』,由花的型態來看又稱『釣鐘花』或『精靈的帽子』,可用於治療心臟方面的疾病;同時卻也是種有毒的藥草,因此被稱為『雙重面貌的花』。

萬物與事情的面貌,乍看下也許\只有一種模式;然而,若能靜心,試著從各種角度來觀看,不難驚訝的發現,原來,這世界,還有許\多我們尚未發現且超越理解的面貌;端看,我門是否要從”心”去看!
展開
user-img
5.0
|
2011/01/14

「遺憾,是最重的,比幸福還無法忘懷,與完美總差了那麼一點。」談到個人創作生涯的三大代表作之一的《告別》這首歌,罹患帕金森氏症多年仍作曲不懈的李泰祥曾如是說。讀《庇里牛斯山的城堡》的況味也是如此,身為一本具有哲學色彩的作品,《庇里牛斯山的城堡》並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泰來進行單向的哲理灌輸,而是扮演引導與啟迪的角色。我們追求的不會只是為了填鴉一個簡單的標準正解,而是閱\讀旅程中處處不期而遇之哲理火花所激蕩出的自我反思。在斯坦與蘇倫帶著熱情的交流激盪中不斷撒出疑問的種子,刺激讀者思考與批判,進而讀者自己的心中開花結果。

讀任何一本小說其實都是在吸收他的魔幻與虛構,但也常常因此吸進好幾口的篤信與困惑:科學是否能夠成為萬事的解答?或者說,宇宙間還存在著另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影響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裡,是否還有另一股指引的力量?對於所可知的事與物,該如何面對?如何解釋?而那位披著粉紅色披巾的紅莓女,是人是鬼?還是北歐的「魔.神.仔」?造訪結合『昔日戀人重逢的餘溫猶燙』及『車禍意外衍生的懸疑靈異』的《庇里牛斯山的城堡》足以讓讀者改變原來對世界的看法,心靈得以滌蕩。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平等而理解的姿態去傾聽犯罪行為人隱微的歉疚與恐懼,打開一道窗口通往著不可知的奇異空間的超現實風景,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擁有一雙能任意穿越靈魂的幽暗與光明的心靈之翼,可以優雅地飛離現實世界的猥瑣困境。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蔡康永暢銷百萬套系列!《蔡康永的情商課》、《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優惠88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人文社科經典展
  • 金典獎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