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家事生活展
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

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

  • 定價:390
  • 優惠價:7273
  •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不是討論中國如何崛起,而是回到問題原點:何謂中國?

  中國當代著名思想家葛兆光,
  一位身在「中國」的學人,
  應當如何既恪守中國立場,又超越中國局限
  在世界或亞洲的背景中,
  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

  本書通過兩個歷史角度,
  一個是文獻資料中所見的關於「中國」的思想史,
  一個是關於「中國」本身的學術史,
  重新建構學術意義上的「中國」論述。

  「宅茲中國」用的是1963年在陜西寶雞發現的周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一句話。

  「宅茲中國」可能指的是常被稱為「天之中」的洛陽。作者借它來象徵,不僅因為「中國」一詞最早在這裡出現,而且也因為「宅」字既像「定居」,又似「墨守」。

  這新舊兩重意思,讓我們反省:什麼是中國?

  1895年以後,
  大清帝國從「天下」走出來,進入「萬國」,
  原來動輒便可以「定之方中」(《詩經》)、自信「允執厥中」(《古文尚書》語)的天朝,
  漸漸被整編進了「無處非中」(艾儒略語)、「亦中亦西」(朝鮮燕行使語)的世界,
  便不得不面對諸如「亞洲」、「中國」和「世界」這樣一些觀念的衝擊。
  為什麼是「亞洲」?
  究竟什麼是「中國」?
  中國如何面對「世界」?
  看似平常的常識背後,
  潛伏著一個又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本書討論「世界」、「東亞」與「中國」、「學術」與「政治」、「認同」與「拒斥」、「國別史」與「區域史」,雖然聚焦的是「中國」,討論日本關於神道教的爭論、日本關於滿蒙回藏鮮的學術史、討論朝鮮的史料中的一些問題,其實也還是聚焦在中國的。討論什麼是「中國」,不得不涉及「周邊」,通過「周邊」──「他者」──的眼睛、資料、視角來看中國,比如十七世紀以後,東亞諸國的彼此認同和互相排斥,就涉及到民族、國家和歷史;而民族、國家和歷史的自我認識和他者認識,又會涉及到一國和周邊諸國的關係;而周邊的話題,又牽出來如何理解中國和亞洲的關係;既然討論中國和亞洲,又會討論到疆域、族群和歷史等問題。

  葛兆光通過本書,提出了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應從有關「中國」、「亞洲」或者「世界」的認識的歷史資料,包括中國和朝鮮、日本的歷史資料中出發,把問題放在思想史脈絡或學術史語境中去討論,而不應該是從來自西方的「理論預設」下去倒著看歷史,或者從現實利害的角度做「提供證據」似的歷史論證。他提出了「從周邊看中國」,既包含了「中國觀」即中國自我認識的改變,也涉及到文化交流史研究方法的改變,同時強調在歷史中研究「民族國家」,而不是把歷史從「民族國家」中拯救出來。

  本書體系完整,一氣呵成,論證之細緻,說理之透徹,令讀者由衷敬佩。

作者簡介

葛兆光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禪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論》等。

 

目錄

自序
緒說 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國家?
引言:「中國」作為問題與作為問題的「中國」
一、從施堅雅到郝若貝:「區域研究」引出中國同一性質疑
二、從亞洲出發思考:在亞洲中消融的「中國」
三、臺灣的立場:同心圓理論
四、大汗之國:蒙元與滿清帝國對「中國」歷史的挑戰
五、後現代歷史學:從民族國家拯救什麼歷史?
六、如何在中國歷史中理解歷史中國?
結語:歷史、文化與政治,中國研究的三個向度
【附記一】
【附記二】

第一章:在歷史中理解中國

第一節:「中國」意識在宋代的凸顯──關於近世民族主義思想的一個遠源
一、「中國論」與「正統論」:中國意識的真正凸顯
二、實際政治與觀念想像的差異:天下、四夷、朝貢、敵國
三、中國:「邊界」的浮現
四、民族、國家與文化的觀念:反夷教的意識以及確立道統
五、漢族的和中國的,什麼是漢族的和中國的?

第二節:山海經、職貢圖和旅行記中的異域記憶──利瑪竇來華前後中國人關於異域的知識資源及其變化
一、想像和知識的差距:想像的異國
二、建構異域想像的三類資源:旅行記、職貢圖和神話傳說寓言
三、想像加上想像,故事加上故事:女國、狗國與屍頭蠻
四、利瑪竇之前的異域想像:來自古典知識和歷史記憶
五、利瑪竇來華之後:從「天下」到「萬國」

第三節:作為思想史的古輿圖
一、邊緣與中央:歐洲古代世界地圖中的東方想像
二、從天下到萬國:古代中國華夷、輿地、禹□圖中的觀念世界
三、佛教地圖:另類世界的想像
四、內諸夏而外諸夷:以明代海防地圖為例
五、大「公」無「私」:從明代方志地圖看當時人的公私觀念
六、小結

【附錄一】謎一樣的古地圖
一、令人驚異的《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二、蒙元時代的世界新知識
三、是回回人的禮物嗎?
四、超越疆域的知識史視野

第二章:交錯的亞洲、東亞與中國

第四節:西方與東方,或者是東方與東方──清代中葉朝鮮與日本對中國的觀感
一、「東方」、「中華」:漸行漸遠的中日韓三國
二、明以後無中華:朝鮮人的觀感
三、誰是中華文化血脈:日本人與漂流唐船船員的筆談
四、分道揚鑣:十七世紀以後的東亞還有認同嗎?

第五節: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
一、關於日本近代的亞洲主義
二、晚清至民初中國對「亞洲主義」的複雜反應
三、世界圖像的各自想像:中日之間的差異
四、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或者傳統性與近代性

第六節:國家與歷史之間:從日本關於中國道教、日本神道教與天皇制度關係的爭論說起
一、二福爭論,爭什麼?
二、津田左右吉及其對中國道教的判斷
三、津田左右吉的困境:「影響」還是「借用」?
四、「古層」複「古層」:關於神道與天皇
五、中國影響:日本學界的新觀點
六、轉道高句麗?道教在東亞傳播的路線圖
七、中國學家加入論戰:宮崎市定的說法
八、桔逾淮則為枳:中國道教與日本神道教之差異
結語:有關道教、神道教與天皇制的爭論背後

第三章:理解亞洲與中國歷史的方法

第七節:邊關何處?──從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日本「滿蒙回藏鮮」之學的背景說起
引言:問題的提出
一、晚清民初或明治大正之際:日本對「滿蒙回藏鮮」研究的興趣與東洋史學的形成
二、與歐洲爭勝:日本歷史學家對中國周邊的研究動機之一
三、清國非國論:滿蒙回藏鮮學在日本興起的歷史背景和政治意味
四、邊界還是周邊:如何從歷史與現實中界定中國

第八節:從「西域」到「東海」:一個新歷史世界的形成、方法及問題
引言:文明交錯的空間:地中海、西域與東海
一、西域:從近代歐洲東方學、日本東洋學的轉向,到敦煌的大發現
二、東海:傳統文明在東亞近世的交錯與分離
三,研究重心與研究方法:西域研究與東海研究之異同

結論:預流、立場與方法──追尋文史研究的新視野
引言:學術史告訴我們什麼?
一、國際視野:從「虜學」到「從周邊看中國」
二,中國立場:與域外中國學的比較
三、交錯的文化史:不必劃地為牢
四、結語:新資料、新方法和新典範──文史研究的展望

後記

 

  這本書討論的是「世界」、「東亞」與「中國」、「學術」與「政治」、「認同」與「拒斥」、「國別史」與「區域史」這樣一些大問題。最初,我並沒有想過要寫這麼小的一本書,來討論這麼大的一些問題。自從進入學術世界以來,我大都是在古文獻、宗教史、思想史或文學史等古代中國的具體研究領域中打轉,儘管也不時關注西洋東洋的新說,偶爾涉足近世日本和朝鮮的歷史和文化,有時也忍不住發一些高屋建瓴的議論,但落筆成文的時候,總是覺得想要「言之成理」還是先要「持之有故」,沒有文獻支持好像理不直氣不壯,憑理論說大問題彷彿空口說白話,總是心裡沒底。

  可是,在這些年的研究中,越來越覺得繞不過這些大問題。

  2000年秋天,當我在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公寓中寫完《中國思想史》第二卷最後一章之後,原本下定決心停筆好好喘一口氣。正如我在《後記》中說的,這八年間為了寫這部書,「幾乎是已經精疲力盡」,所以,總想找機會調整一下生活習慣和工作節奏。但沒有想到的是,從思想史研究中引出的新問題,又帶來一種急迫和焦慮。《中國思想史》的最後一節〈1895年的中國〉彷彿像「讖言」,迫使我不得不進入1895年以後。1895年以後,大清帝國開始從「天下」走出來,進入「萬國」,原來動輒便可以「定之方中」(《詩經》)、自信「允執厥中」(《古文尚書》語)的天朝,漸漸被整編進了「無處非中」(艾儒略語)、「亦中亦西」(朝鮮燕行使語)的世界,便不得不面對諸如「亞洲」、「中國」和「世界」這樣一些觀念的衝擊。為什麼是「亞洲」?究竟什麼是「中國」?中國如何面對「世界」?

  看似平常的常識背後,潛伏著一個又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2002年,我寫了〈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已收入本書,這是本書中完成最早的一章),在這一年台灣大學歷史系舉辦的「東亞文化圈的形成」學術討論會上宣讀。當時主持這一場發言的是林毓生先生,和我同場的是日本的子安宣邦教授。細心的讀者一定會從標題上察覺到,這篇帶有論辯性質的文章是有感而發。所謂「有感」無非兩方面。一方面,就像上面說的,寫完《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之後,對進入世界的現代中國思想產生了太多的想法,原來想寫的第三卷即《1895-1989年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的變遷》,因為資料浩瀚,更因為問題太多而中輒,不得不一個問題一個問題重新檢討。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韓國以及台灣的學界,對於「中國」、「亞洲」的論述升溫,並且波及中國大陸學界,這些沒有經過檢討就使用的地理概念,究竟在什麼脈絡和什麼意義中,可以當作「歷史世界」被認同和被論述?這個問題需要有人進行回應。當然,這裡說的不是從政治意識形態角度的回應,而是從歷史脈絡和文化立場上進行的回應。

  這些問題如果只是發生在異域學界,我自然可以在神州做袖手人,不過,一百年來「西潮又東風」(這是我另一本書的書名)始終在波動(或撥動?)中國學界,有的話題在國內也常常脫了西裝換馬褂,或把蟹行換了漢字,不只是進入而且還發酵,重新甚至隨意地解釋著歷史,這究竟是「格義」還是「硬譯」?我很難判斷。因此,那幾年我便不得不進入這些問題,同時也因此開始從朝鮮、日本文獻進入所謂「東亞史」領域。特別需要一提的是,2006年底,我從北京的清華大學到上海的復旦大學任教,受命組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我把我對於這些問題的關心和思索,變成了新建的文史研究院的課題和方向,開始推動「從周邊看中國」、「交錯的文化史」、「批評的中國學」等等課題的研究,這本書所收錄的各章,多數都是這幾年有關這些問題的一些思考。

  書名「宅茲中國」用的是1963年在陝西寶雞發現的西周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一句話。何尊銘文說的是周武王滅商後營建東都之事,「宅茲中國」的「中國」可能指的是常被稱為「天之中」的洛陽。我只是借它來作為象徵,不僅因為「中國」一詞最早在這裡出現,而且也因為「宅」字既有「定居」的意味,也讓人聯想起今天流行語中的「宅」,意思似乎是「墨守」,這新舊兩重意思,讓我們反省,一個身在「中國」的學人,應當如何既恪守中國立場,又超越中國局限,在世界或亞洲的背景中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

  最後,可以順便說到的是寫這篇序文的時候,我正好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客座,因為六十年前胡適也曾在這裡短暫「掛單」(任東亞圖書館館長)的緣故,便常常翻看胡適的書,今天,很偶然地看到他1929年寫的〈擬中國科學社的社歌〉,最後兩句是「不怕他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不免特別感慨,便用它作為這篇序言的結束。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37780
  • 叢書系列:無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2 x 22.7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引言:「中國」作為問題與作為問題的「中國」
也許,「中國」本來並不是一個問題。

在我們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冠以「中國」之名的著作,僅僅以歷史論著來說,就有種種中國通史、中國政治史、中國經濟史、中國社會史、中國文化史等,在我們的課堂裡,也有著各式各樣以中國為單位的課程,像中國社會、中國經濟、中國政治、中國文化等等。通常,這個「中國」從來都不是問題,大家習以為常地在各種論述裡面,使用著「中國」這一名詞,並把它作為文明的基礎單位和歷史的論述前提。

可是如今有人竟然質疑說,真的有這樣一個具有同一性的「中國」嗎?這個「中國」是想像的政治共同體,還是一個具有同一性的歷史單位?它能夠有效涵蓋這個曾經包含了各個民族、各朝歷史的空間嗎?各個區域的差異性能夠被簡單地劃在同一的「中國」裡嗎?美籍印度裔學者杜贊奇(Prasenjit Duara)一部很有影響,而且獲得大獎的中國學著作,名稱就叫《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一個美國評論者指出,這部著作的誕生背景,是因為「中國一直是世界上國族主義情緒高漲和族群關係日趨加劇的地區」,因此不得不正視這一問題及其歷史脈絡,而這一問題直接挑戰的,恰恰就是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 。這些過去不曾遭遇的質疑,可能使原來天經地義的「中國」,突然處在「天塌地陷」的境地,彷彿「中國」真的變成了宋人張炎批評吳文英詞裡說的,「七寶樓台,拆下來不成片段」。本來沒有問題的歷史論述,如今好像真的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可以成為一個歷史世界嗎?

至少在歐洲,對於民族國家作為論述基本單位的質疑,我相信,是出於一種正當的理由,因為民族國家在歐洲,確實是近代以來才逐漸建構起來的,它與族群、信仰、語言以及歷史並不一定互相重疊,正如傅柯(Michel Foucault)所說,地圖上國界內的「領土」只是政治權力的領屬空間,而作為政治領土的「空間」也不過就是地圖上的國界所標誌的地方,與其用後設的這個政治空間來論述歷史,不如淡化這個論述的基本單位。所以,就有了類似「想像的共同體」這樣流行的理論。至於「中國」這一歷史敘述的基本空間,過去,外國的中國學界一直有爭論,即古代中國究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民族─文明─共同體」,一個浩瀚無邊的「帝國」,還是從來就是一個邊界清楚、認同明確、傳統一貫的「民族─國家」?但是,對於我們中國學者特別是大陸學者來說,很長時期內,這似乎並不是問題,因此也不屑於討論。

應當承認,超越簡單的、現代的民族國家,對超越國家區域的歷史與文化進行研究,是一種相當有意義的研究方式,它使得歷史研究更加切合「移動的歷史」本身。而且,也不能要求歐美、日本的學者,像中國大陸學者那樣,出於自然的感情和簡單的認同,把「中國」當作天經地義的歷史論述同一性空間,更不能要求他們像中國大陸學者那樣,有意識地去建設一個具有政治、文化和傳統同一性的中國歷史。所以,有人在進行古代中國歷史的研究和描述時,就曾經試圖以「民族」(如匈奴和漢帝國、蒙古族和漢族、遼夏金和宋帝國)、「東亞」(朝鮮、日本與中國和越南)、「地方」(江南、中原、閩廣、川陝甚至各個州府縣)、以及「宗教」(佛教、回教)等等不同的觀察立場,來重新審視和重組古代中國歷史。這些研究視角和敘述立場,確實有力地衝擊著用現代領土當歷史疆域,以政治邊界當文化空間來研究中國的傳統做法,也改變了過去只有「一個歷史」,而且是以「漢族中國」為中心的「中國」論述。

但是,需要追問的是,這種似乎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的方法和立場本身,是否又過度放大了民族、宗教、地方歷史的差異性,或者過度看小了「中國」尤其是「漢族中國」的歷史延續性和文化同一性?因為它們也未必完全是根據歷史資料的判斷,有可能只是來自某種西方時尚理論的後設觀察,成為流行的後殖民理論的中國版,那麼,它背後的政治背景和意識形態如何理解?特別是作為中國學者,如何盡可能地在同情和了解這些理論和立場之後,重建一個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楓樹林【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記】電子書展,12/31-2/9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百大
  • 書展大獎入圍
  • 開運命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