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參考書首週
資深記者化身底層階級180天

資深記者化身底層階級180天

Le quai de Ouistreham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2010年Joseph-Kessel法國文學獎
  2010年Prix Jean Amila-Meckert社會批判作品獎
  2011年文學與評論類水晶球獎

  法國2010年最具話題及爭議性的紀實報導文學
  一出版立刻撼動法國社會各階層!

  當金融風暴橫掃全球,連就業服務中心都面臨裁員危機之際,
  週刊資深特派員化身臨時工,帶你直擊社會最底層現況!

  我得意洋洋地大聲說:「什麼工作我都做。」
  「在這裡,每個人都這樣。」坐在電腦後面的年輕男孩說。
  我問他目前有些什麼工作。
  「什麼都沒有。」

  全世界都壟罩在金融危機之下。然而,金融危機一詞除了成為一般人口中的話題外,到底是何樣貌?對真正三餐不繼的人而言,金融危機到底是什麼?為了親身體驗一名收入在平均線以下,甚至沒有收入的人如何過活,本書作者芙蘿倫絲.歐貝納毅然放下家庭、親友以及她在《新觀察家》週刊資深特派記者的工作,化身法國最底層社會的失業勞工。

  天天前往就業服務中心報到的歐貝納,最好的狀況,也只是能同時兼幾份臨時工,在各個相距遙遠的工作地點間,開台耗油的破飛雅特奔波往返。那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工作非常稀有,可以歇息的夜晚非常短,大家被剝削得十分嚴重;在那個世界,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因為沒有保險負擔看病的錢,蛀牙只能忍耐牙痛、耐心等待滿口牙全部掉光,才能換得健保給付的假牙度過往後的日子……

  在六個月之後,歐貝納終於獲得一紙長期工作合約,內容對那一行而言簡直是奇蹟:每天早上五點半到八點,時薪八.九四歐元。在歐貝納自訂規則中的一條,正是一旦拿到確定的長期工作合約就得罷手,因為不想占掉一個真正的職缺。於是,歐貝納在那間為此實驗租賃的小房間裡,寫下你手中的這本書,希望能藉此小小機會讓那個世界的人發聲。如果你也關心底層勞工階級,就請翻開這本書,試著了解,並好好深思這樣的社會結構問題我們能做些什麼。

作者簡介

芙蘿倫絲.歐貝納 Florence Aubenas

  生於一九六一年,畢業於法國記者專門學校。職業生涯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自由報》的記者,後轉至《新觀察家》週刊任資深特派員。多次深入盧安達、阿爾及利亞、伊拉克等動盪不安地區作採訪報導,曾於二○○五年在巴格達被擄為人質達五個多月,法民眾發動請願、示威抗議,幾乎是全國動員呼籲釋放這名女記者,最後在法國政府付出高額贖金後獲釋。二○○九年,獲選為國際監獄觀察組織會長至今。

譯者簡介

顏湘如

  南伊利諾大學法文系畢,現為自由譯者。譯作包括《千禧三部曲》、《波特萊爾是條狗》、《別相信任何人》等。

 

目錄

推薦序 003
前言 013
一、鍋巴 016
二、屠宰業 028
三、午餐 040
四、野獸 051
五、女傭 063
六、啟事 074
七、廁所 087
八、牙齒 098
九、白馬 113
十、工會 125
十一、告別派對 134
十二、烤肉區 148
十三、嗜好 159
十四、蠢女人 171
十五、野餐 184
十六、蜘蛛網 198
十七、就業列車 214
十八、商定發展區 227
十九、咪咪 240
二十、長期合約 253
後記 266
致謝 268
 

前言

  發生了金融危機。記得嗎?以前曾經發生過,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去年。

  金融危機。大夥兒的話題總離不開這個,但只是不知所以然地閒聊,也拿不出解決辦法,甚至連眼睛都不知該往哪兒看,在在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就要分崩離析。然而,我們周遭的事物似乎始終待在原處,像是動也沒動過。

  我是個記者:我覺得自己彷彿面對一個因為再也無法掌握而難以理解的事實,甚至不知該如何訴諸文字。僅餘的「危機」二字似乎轉眼間也和股市行情一樣貶值了。

  於是我決定前往一個與我毫無關聯的法國城市,匿名尋找工作。這想法很簡單。在我之前已有其他許多記者做過同樣的事,而且技巧高明:有位美國白人記者扮成黑人,有位德國金髮記者扮成土耳其人,有位年輕法國記者化身遊民,有位中產階級女性變成窮人,而我必須將這些拋諸腦後。我呢,已經下定決心見機行事。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才是令我感興趣的。

  康城(Caen)似乎是理想之選:既不太北邊也不太南邊,既不太小也不太大,而且離巴黎又不太遠,對我而言這應該是個優點。我只回過兩次家,來去匆匆,因為那邊有太多事要做。我租了一間附家具的房間。

  我保留了我的身分、姓名、證件,但只帶著一張通過高中會考的業士文憑去登記失業。我自稱剛剛和同居二十多年的男人分手,由於這段時間都由他供養,所以無法提出任何工作證明。

  我把頭髮染成金色,眼鏡再也沒有拿下,也沒有領取任何補助。

  只有極少數幾人留意到我的名字,而且態度相當篤定而堅持,其中包括一名安置輔導員、某電話服務中心的人事主管、某清潔公司的老闆。我否認自己是記者,反駁說只是同名,後來也就不了了之。只有一次,有個人力派遣中心的年輕女子很有技巧地拆穿了我,我請她保密,她照做了。我所遇到的男男女女,絕大多數都沒有提出疑問。

  我打定主意要在尋求有了結果那天,也就是取得長期工作合約那天罷手。本書敘述的正是這段追尋過程,從二○○九年二月至七月,持續了大約六個月。書中的人名與公司名稱,我都刻意加以變更了。

  在康城,我還留著那間附家具的雅房。今年冬天我回到那兒寫了這本書。

二○一○年元月,巴黎

推薦序
打破「工作」的迷思

  一接到野人文化出版社寄來《資深記者化身底層階級180天》的摘錄,我馬上就被吸引,因為其探討的就是目前國內外備受矚目的失業議題。諸多國家現正遭遇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的衝擊,但對於失業者的生活卻欠缺深入的描述。資深記者歐貝納以隱姓埋名的方式,搬到另一個市鎮扮演失業者,實際參與他們的生活,完成此一栩栩如生的深度報導。

  書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在描繪作者與就業服務中心的互動,十分傳神。就業中心的存在是為了引薦工作,但當工作機會有限時,它會發展出一套機制來區分求職者。對於不適合就業的人,就提供職業訓練和求職技巧。此等建構即代表失業是個人的問題。

  此外,從書中多處對失業者的貶低,代表社會給予「有工作者」極崇高的地位。朋友間甚至陌生人間最常見的問候語就是「你在哪兒高就」,此代表「有工作」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有工作」在經濟起飛的社會或許是件易事,而在失業率動輒高達一○%以上的國家,要hold得住一份全職的工作或許就得靠運氣了。

  有工作又如何呢?書中對兼差者晚上連打幾份工作的辛苦有鮮明的描述,但其所得卻是十分微薄。在國內發生過的多起過勞死事件,其中也不乏領取打工薪資者。工作所得真的比得上財富所得嗎?更有甚者,存在於雇主、雇員和兼差者間懸殊的薪資結構從未被檢討過。而工作也儼然成為「個人價值」的代名詞,社會只一味地崇尚「有工作」的人,卻不重視其工作內容或是此對個人的意義。這些都是社會對於「工作」的迷思。

  本書的描述止於作者找到一份全職的工作,但那一群每天從事多份兼差工作,領取微薄薪資的人們,其未來在哪兒?馬克斯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描繪,隨著全球化而愈演愈烈,資本家與勞工的所得差距也愈來愈大。近年來,日本社會就大力譴責資本家為了追求較高利潤,紛紛將產業移到工資低廉國家,而忽略其對本國人民的道德職責(moral obligation)。

  本文作者不愧是資深記者,將失業者的心態和遭遇描述得歷歷如繪,且寫的雖然是失業者的故事,卻不會讓人沮喪。而譯者的功力也不惶多讓,翻譯得極具原味,令人想要一口氣看完。我鄭重地推薦本書,並希望讀者在同理失業者處境之際,也能夠深思隱藏在失業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范麗娟 (東華大學民族系副教授)

調查報導的參考範本

  新聞報導可以多深入?民族誌可以多俏皮?調查報導可以多平實?與坊間其他報導文學相比,《資深記者受困底層生活180天》除了在「清潔工」這個特殊議題上表現突出,在資料的呈現方式、寫作手法上,作者的處理也是獨樹一格,整體表現極為出色。

  特色一,是作者與受訪者的接觸方式。外部人要進入受訪者的世界,絕大多數都是透過對受訪者的訪問(無論是一次性訪問或長期追蹤)。但一般來說,受訪者對於身邊日常發生的事情早就習以為常,不容易清楚回答研究者所疑惑的事情;而受訪者往往也不善言談、無法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在從事底層研究時,又更明顯。

  因此有部分研究者,不只從旁觀察,而是實際進入受訪者的生活。這種方式能讓研究者突破受訪者的表達藩籬,而「親眼看到」甚至「親身參與」受訪者的真實生活;且由於隱匿身分的關係,對受訪者來說,作者與一般人無異,遂不會因為她的特殊身分而刻意營造假象,作者因而最能體會受訪者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尤其是與權力、利益攸關的面向:得以和其他人一起寫履歷、一起造假、一起省錢度日、一起「被當成空氣對待」。

  特色二,是作者呈現研究資料的方式。無論是新聞報導或學術文章,都在資料敘述與論證分析之間遊走:有些多一點事實的介紹、有些多一點邏輯的分析。但是本書卻堅決選擇了一端:百分之一百樸素描寫她看到的每一件事情:沒有格言,沒有英雄,只有平凡的對話、平凡的畫面,淡然呈現她的親身體驗及眾多不堪入目的場景:底層民眾怎麼看待金融風暴?清潔工的生活實態是如何?不加油添醋的寫作手法,既臨摹了清潔工直來直往、毫不扭捏的生活與心思,也反過頭來強化事實的力量,讓人更能客觀接受他所呈現的事實,而不會覺得那是作者個人的偏見。

  本書無論是田野資料的選取與編排,或是寫作手法及布局,都是有志撰寫調查報導的朋友,必須參考的寫作範本。

吳偉立(資深媒體人)

  當巴黎與倫敦正在燃燒,當阿拉伯青年在廣場上抗議,他們針對的不只是政治的無能或獨裁,也是底層青年生活的困境。《資深記者受困底層生活180天》挖掘了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底層生活,只是,關於台灣青年貧窮化與底層社會的深度報導在哪呢?

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人)

  法國資深特派員歐貝納,為體驗「工作貧窮」,親自深入底層社會,投入臨時清潔工長達半年。她以烏斯特罕渡輪的清潔工為主,另兼數職,從早到晚不停工作,辛苦異常,但錢卻賺得不多,也難以溫飽,因為這些工作都是臨時性質,必須看老闆臉色,有的工作甚至只做一兩次就沒有下文。透過她自己的親身體驗,這些底層勞工的酸甜苦辣,他們的無奈,他們的同病相憐,他們的憤怒與不滿,甚至於他們生活中快樂的一面,都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讓人看了會有深深的感觸與回味,也對「工作貧窮」有更深一層的體會。所以,這是一本很有意義的書,值得一讀,而我也樂於推薦。

張清富(台北大學社會系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158582
  • 叢書系列:地球觀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

  發生了金融危機。記得嗎?以前曾經發生過,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去年。

  金融危機。大夥兒的話題總離不開這個,但只是不知所以然地閒聊,也拿不出解決辦法,甚至連眼睛都不知該往哪兒看,在在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就要分崩離析。然而,我們周遭的事物似乎始終待在原處,像是動也沒動過。

  我是個記者:我覺得自己彷彿面對一個因為再也無法掌握而難以理解的事實,甚至不知該如何訴諸文字。僅餘的「危機」二字似乎轉眼間也和股市行情一樣貶值了。

  於是我決定前往一個與我毫無關聯的法國城市,匿名尋找工作。這想法很簡單。在我之前已有其他許多記者做過同樣的事,而且技巧高明:有位美國白人記者扮成黑人,有位德國金髮記者扮成土耳其人,有位年輕法國記者化身遊民,有位中產階級女性變成窮人,而我必須將這些拋諸腦後。我呢,已經下定決心見機行事。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才是令我感興趣的。

  康城(Caen)似乎是理想之選:既不太北邊也不太南邊,既不太小也不太大,而且離巴黎又不太遠,對我而言這應該是個優點。我只回過兩次家,來去匆匆,因為那邊有太多事要做。我租了一間附家具的房間。

  我保留了我的身分、姓名、證件,但只帶著一張通過高中會考的業士文憑去登記失業。我自稱剛剛和同居二十多年的男人分手,由於這段時間都由他供養,所以無法提出任何工作證明。

  我把頭髮染成金色,眼鏡再也沒有拿下,也沒有領取任何補助。

  只有極少數幾人留意到我的名字,而且態度相當篤定而堅持,其中包括一名安置輔導員、某電話服務中心的人事主管、某清潔公司的老闆。我否認自己是記者,反駁說只是同名,後來也就不了了之。只有一次,有個人力派遣中心的年輕女子很有技巧地拆穿了我,我請她保密,她照做了。我所遇到的男男女女,絕大多數都沒有提出疑問。

  我打定主意要在尋求有了結果那天,也就是取得長期工作合約那天罷手。本書敘述的正是這段追尋過程,從二○○九年二月至七月,持續了大約六個月。書中的人名與公司名稱,我都刻意加以變更了。

  在康城,我還留著那間附家具的雅房。今年冬天我回到那兒寫了這本書。

二○一○年元月,巴黎

會員評鑑

3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3.0
|
2012/02/14

這本書是由法國的記者芙蘿倫斯在金融海嘯時期,從巴黎匿名到康城尋求工作的故事。她保留了身分、姓名、證件和一張高中文憑去登記失業,且稱和同居的二十多年男友分手,由於這段時間都由她供養,所以沒有辦法提供工作證明。她打定主意,當她拿到長期合約的那一刻,就是結束這段旅程的時候。

這本書讓我好奇的是法國的底層工作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因為印象中的法國總是浪漫、悠閒的喝著咖啡,但真實的現況是否如此呢?

但從書裡面敘述的過程當中,名為沒有工作經驗且年紀有一把的芙蘿倫斯,尋找一份長期的工作是相當困難的。為了最開始有基本的謀生開銷,必須先接受就業中心的安排培訓,再看是否有機會能先拿到短期的工作合約。

在金融海嘯的那段時期,每個人都對工作和政府充滿了恐慌與抱怨,在恐慌的氣氛當中,企業開始裁員讓就業中心湧入大量的失業人潮,不為別的,只求一份溫飽的工作。而在金融海嘯的法國也沒有想像中的優雅,當人陷入恐慌的時候,不同的人種都只會有相同的人性,就是不安。

而書裡的芙蘿倫斯,是一個積極尋找工作的失業人,不論是工作環境和業主的令人不舒服,為了維繫一份工作只能放棄一些堅持,只想努力的將工作完成拿到微薄的工資。一天只做一兩份工作,而這份清潔工作時間只有一小時,但是通勤開車的來回時間卻要兩小時。好幾次看到書裡面敘述的場景,都會試問自己若這樣的工作條件與工資,是否會如芙蘿倫斯般的態度。

於是看這本書的心情總是會泛起一陣的灰,對於勞工階層的工作和心情總是會有些迫於現實的無奈。最終芙蘿倫斯經歷了六個月的過程,拿到了長期合約,也代表著她可以脫離這個環境回到真正的記者身分。是否因為她的真實身分是記者,所以他並沒有真正悲觀的想法,因為最終還是可以用自己的專業賴以維生,而真正的清潔工還是依舊在原本的工作崗位上。

檢視下,我著想法是有些狹隘。是否清潔工就是不好呢?記者就是好呢? 這是以一般用金錢和社會關來衡量的價值觀。那工作的目的又是什麼?

應該是要以『快樂』來衡量工作的價值,但是快樂又必須在生活基本需求無慮下建構。那生活的基本需求來自哪呢?還是來自於工作上的報酬,若工作上又不快樂呢?又違背了要以快樂來衡量工作的定義。

這一循環好像又是無解的答案!

追根究底之下,只能依照每個人對生活的方式與哲學,選擇對自己最適合的方式,尋找屬於自己心靈上或是物質最大的滿足點,得到最大快樂。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楓樹林【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記】電子書展,12/31-2/9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草間彌生主題展
  • 秋冬保健書展
  • 羅曼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