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書展
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

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回顧台灣數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史,從二次戰後以出口米、糖為主的農業社會,到現在人均所得即將突破兩萬美元,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11年的國家競爭力排名中,台灣也成為全球第6位,是歷年來最佳的名次!這六十年來,台灣到底做對了什麼?又有哪些人貢獻其中?

  在財經部會完整歷練四十年的葉萬安先生,以親身的見聞指出,推動台灣經濟成長的關鍵,除了民間企業的興起與壯大,政府適時解除管制的經濟政策亦功不可沒,尤以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及「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兩項政策影響最為深遠。這些關鍵政策能成功推展,背後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歷程。

  首先,專業幕僚需提出經濟改革的建議,初步取得主事者認同與支持後,再與相關部會首長商量。有時還需委託專家學者深入研究,先形成共識,再分別向民意代表溝通與說明。立法實施後,執行上亦會遭遇來自部分機關本位立場的阻力或是既得利益者的抗拒。加上兩次石油危機、全球經濟環境瞬息萬變、產業更迭、外交壓力等因素,台灣經濟從管制到開放的過程中,累積了不少克服困難的經驗。

  本書先簡要說明過去政府採行的經濟政策,再探討當前面臨經濟問題及其成因,然後就當前經濟政策做一分析,並檢討政策執行進度,最後再對未來經濟前瞻提出若干看法,值得其他國家參考。

作者簡介

葉萬安

  民國15年出生於南京市,祖籍浙江紹興。民國37年國立上海商學院銀行學系畢業,分別於53年及59年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研究所及世界銀行經濟開發研究所(EDI)各研修六個月。

  曾任台糖公司副組長、行政院經安會工業委員會專員、行政院美援會專門委員、經合會綜合計畫處處長、經設會經濟研究處處長、經建會副主任委員,於民國81年5月退休。

  曾兼任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創始委員迄今46年、普查委員會29年;曾先後兼任東海大學、東吳大學、台灣大學副教授17年;曾擔任經濟日報主筆40年撰社論1,927篇,以及撰寫專論一百餘篇。

  現兼任中華經濟研究院政策研究顧問,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及普查委員會委員。

 

目錄

推薦序 台灣經濟自由化的大功臣∕孫震
自 序 知興替才能創未來∕葉萬安
年 表 台灣經濟發展大事年表
第一章 台灣推動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決策背景分析
第二章 當前我國經濟政策應努力之方向—經濟自由化的背景與展望
第三章 匯率、貿易自由化與產業結構調整
第四章 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歷程的一些觀察心得
第五章 台灣亞太營運中心和兩岸經貿關係
第六章 台灣究竟創造哪些經濟奇蹟—經濟自由化的成果
附 錄 產、官、學界共同研討經濟自由化的落實問題—經革會的成立與建議方案
 

序文

台灣經濟自由化的大功臣

  葉萬安先生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之請,將他最近三十年所著有關台灣經濟自由化的重要文稿六篇,加上他為1985年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研討成果總報告所撰的總結報告,結集成為這本《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囑我寫序,我覺得十分光榮。

  萬安兄是我五十年的老友。1961年2月我服完預備軍官役,經王作榮先生延攬,到他所負責的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經濟研究中心工作,萬安兄是王先生介紹我認識的第一位同事。當時我的職位是荐派十二級也就是荐派最低級處員,而萬安兄已是資深專員。他從台糖公司轉任經濟安定委員會的工業委員會,再經工業委員會改組到美援會任職,經驗豐富,對台灣的經濟統計更是如數家珍。

  我記得在美援會經濟研究中心時,他和王先生在同一間辦公室,主要負責經濟統計的蒐集和整理工作。此一重要工作的成果後來編成《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每年補充最新資料,更新出版,多年以來成為國內外經濟學者研究或欲了解台灣經濟最完備、最方便的統計手冊。

  我還記得萬安兄工作專注,導致背痛,有一段時期腰部裝上鐵架,仍然不肯休息。我們今天使用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提供的這本《Data Book》,都應感念萬安兄當年的辛勞。

  我負責的工作是經濟研究,並為當時的副主任委員尹仲容先生和秘書長李國鼎先生草擬文章和演講稿。萬安兄不僅在工作上給我很多指教,在生活上也給我很多幫助,讓我順利度過離開學校、初次就業的困難調適階段,開始認識美援會的一些同事,適應環境,進入狀況。

  我奉派的第一件重要任務,是為尹仲容先生準備一篇國防研究院為紀念中華民國建國五十年向他邀稿的〈對外貿易制度沿革〉。為了達成此一任務,我勤跑南港中央研究院圖書館,花一個多月時間,撰成一篇大約一萬五千字的長文,分析民國以來對外貿易與外匯制度的沿革,重點置於1958年4月12日開始到1961年6月1日完成,將新台幣對美元從多元匯率簡化為單一匯率的外匯貿易改革方案,就是萬安兄在本書第四章所說的台灣經濟的第一次自由化措施。

  經過這一次外匯與貿易改革,台灣經濟從進口代替、保護國內產業轉變為出口導向,以出口擴張帶動國內產業發展,導致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快速經濟發展。貿易從入超轉為出超,就業狀況從失業到達充分就業,於1970年代後期為台灣經濟贏得亞洲四小龍或四小虎(the four young dragons或tigers)的美譽。

  1963年政府為因應1965年美援終止,將美援會改組為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簡稱經合會,我於翌年回到台大經濟系任教。其後數年完成學位,教學研究之餘,也關注國家經濟發展,勤於發表意見。

  1973年政府將經合會改組為經濟設計委員會,我接受徵召,從台大經濟系借調經設會任副主任委員,再度與萬安兄共事,迎戰1970年代波濤洶湧的經濟問題。這時正值台灣對外貿易順差擴大,外匯準備劇增,導致貨幣數量快速增加,物價膨脹,新台幣升值應有助於緩和此一情勢。這年10月發生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助長台灣物價上漲,使國內物價在固定匯率下超過國外水準。1974年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台灣出口困難,失業嚴重,解救經濟困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將新台幣適度貶值。然而政府態度遲疑,在前後兩種情形下,都不願輕易變動匯率。

  這段時期,我主張新台幣匯率應隨國際收支變動適時調整,而在美國康乃爾大學任教的兩位中央研究院院士──蔣碩傑先生和劉大中先生則主張採取「浮動匯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劉先生並認為政府不願採用浮動匯率制度是因浮動二字讓人想起大陸時期「人心浮動」,所以建議用「機動匯率」代替「浮動匯率」。

  1978年7月政府將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從38:1升值為36:1,同時並宣布將匯率制度從行之多年的固定匯率改為機動匯率。不過這時台灣並無可以自由交易的外匯市場,新制之實際運作,尚有待其後相關法規制度的修訂與安排。

  1977年12月,政府將經設會改組為經濟建設委員會,提高層次,擴大功能,由中央銀行總裁俞國華先生兼任主任委員。經建會的英文譯名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更足以顯示這個機關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978年5月蔣經國先生就任總統,原經濟部長孫運璿先生受命組閣,出任行政院長。孫先生在經濟方面一個重要理想是在台灣擇地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唯議論多時,未能得到可行方案。據聞李國鼎先生建議迅速自由化,將全台灣發展成自由貿易區。我自己則主張從自由化進入國際化,使台北市和高雄市兩個大都會區各國商賈雲集,以繁榮台灣經濟,增強台灣安全。

  自由化和國際化當然必先做好制度化的安排。我並於1981年12月行政院通過經建會所提出的「民國71年至74年台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中加入下面一段話:

  「健全經設法規,提高行政效率,鼓勵民間參與,減少行政干預,以維護自由市場制度及價格機能的運作;有秩序的引入外來競爭,以提高技術,平衡物價,為公私企業開創一個開放競爭而秩序井然的發展天地,為社會大眾建立一個公平、祥和而朝氣蓬勃的生活環境。」

  我記得經設會第二任主任委員楊家麟先生有一次對我說:「一種主張如果你覺得是對的,就應不斷提倡、不斷鼓吹,直到大家都如此說,忘記最初由誰提出,就會見諸實施。」

  1984年5月俞國華先生出任行政院院長提出「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政策宣示,1985年的經濟革新委員會經過六個月討論,提出七大冊報告書,包含五十六項革新方案,將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理念加以落實,萬安兄稱之為「台灣經濟第二次自由化」,實在是1970年代以來很多人努力的結果。而萬安兄從經設會到經建會,從擔任綜合計畫處處長、經濟研究處長到副主任委員,全面參與,鍥而不捨,有很大的貢獻。他是台灣經濟自由化的大功臣!

  我有幸以學者身分受聘為經革會委會,參與討論,未因1984年職務變動從這一場台灣經濟發展的盛會缺席。我請萬安兄容許我引用我在《台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三民,2003)中一些話,為他這本大著作一註腳(foot note):

  「我們如果說經濟自由化自始就是政府為台灣經濟發展所設定的政策原則,顯然並非事實。但是如果我們想用一句話表達台灣過去50年的經濟政策,那就是漸進的經濟自由化……。」(p.4)

  「……台灣的決策者過去如果對經濟自由有更多的了解、更大的信心,因而更大膽推行自由化,則台灣的經濟發展應會有更好的表現。」(p.4)

  「回顧民國70年代台灣經濟自由化的過程,雖然觀念上已予接受,制度上也力求配合,唯初期遲疑不決,後期迫於情勢,急轉直下,可謂太晚又太猛(too late and too big),致使經濟付出若干不必要的成本。追根究底,不能不說對自由化缺少充分的認識,因而沒有完全的信心。」(p.130)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孫震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68608
  • 叢書系列:財經企管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四章 從「管制」到「開放」
所謂從「管制」到「開放」,主要就經濟層面而言。「管制」與「開放」,看似兩個極端,但實際上,無論「管制」或「開放」,都有「全面」與「局部」之分,也有「寬嚴」、「鬆緊」之別。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各國的情況來看,對於國民經濟活動傾向「管制」,而且是全面、從嚴、從緊的,要屬以往共產世界的「中央集權」或「統制經濟」制度;反之,傾向「開放」,而且是全面、從寬、從鬆的,則屬歐美工業先進國家的「自由經濟」或「市場經濟」制度;至於其他大多數國家,則分處在這兩者之間。

大體上,經濟愈落後、開發程度愈低的,愈傾向於「管制」;而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大多數國家都會逐漸朝「開放」的方向轉變。這種演變趨勢就是當代自由化潮流。「台灣經驗」也正是順應這種經濟自由化潮流,並且是少數幾個經濟發展成功的案例之一。有關台灣經濟這一段自由化歷程,知名的學者、專家論述頗多,大家恐怕也早已耳熟能詳。謹以個人獻身台灣經濟設計工作行列四十年的體驗,提出一些觀察心得。

台灣經濟第二次自由化(全面)的經驗
1980年代總體經濟失衡的背景
透過上述經濟自由化的推動,台灣經濟進入高成長階段,但進入80年代,許多新的經濟問題又相繼產生。主要是從兩方面衍生而來:一是國內生產大幅提高而國內需求不足,超額儲蓄過大所引發的問題;二是出口持續大於進口,出超不斷擴大所帶來的問題。此與台灣光復初期所面臨:生產不足以支應國內需要,投資財源不足、進口大於出口而產生入超、國際收支出現逆差等問題,正好相反。一是過剩,一是不足。茲將80年代的經濟失衡問題簡單說明如下:

國內需要不足引發的問題
進入80年代,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仍不斷大幅增加,但國內需要增加率卻顯著減緩。以當年幣值新台幣計算,1982至1986年的五年間,GNP平均每年增加9.8%,而國內需要每年僅增加4.7%,尚不及其一半。而國內生產超過國內需要,產生超額儲蓄,且逐年擴大,正顯示資源未能在國內有效利用。至1986年,超額儲蓄占GNP的22.1%,表示每生產5元GNP,即有1元以上未能在國內有效利用。這樣大比例的資源未能有效利用,又充分顯示自由化的不足,若不予改善,將引發經濟難以持續發展、不利產業結構調整及影響工業升級、威脅金融安定、影響國民品質的提升等問題。

鉅額出超帶來的問題
同期間,出口雖大幅增加,進口增加率則顯著減緩;在1982年至1986年的五年間,出口平均每年增加13.6%,而進口僅增加4.5%,僅相當前者的三分之一。因此,出超不斷擴大,至1986年,商品出超高達156億美元,雖遠低於當年日本827億美元及西德522億美元的出超,但台灣出超占GNP的比率高達22.1%,卻遠較日本及西德不及5%高出甚多,其帶來的問題亦更嚴重。

1. 引發貿易摩擦:近年來,台灣對外貿易出超不斷擴大,而且過度集中於美國。1985年,對美出超達到100億美元,1987年更高達164億美元的高峰,成為美國縮減貿易入超的第二個報復對象。美方乃不斷要求我國開放市場、降低關稅,及新台幣升值等,還不時亮出301報復條款。

2. 壓迫新台幣大幅升值:隨著貿易出超的不斷擴大,外匯供過於求,新台幣升值壓力不斷增大。自1985年9月22日五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至1987年底,新台幣對美元即升值42%,升值幅度在亞洲四小龍中最高。其對出口產生的不利影響,在1988年已完全顯現。

3. 貨幣供給額大幅增加,對物價膨脹形成潛在壓力:過去外匯嚴格管制,貿易出超的外匯均由中央銀行收購,而放出等值新台幣。1987年7月15日起,外匯管制大幅放寬,除匯入款外,幾已全部解除外匯管制。但中央銀行為維持外匯市場交易秩序,尚陸續吸取外匯。至1987年底,外匯存底高達767億美元,短短五年間,外匯存底增加達682億美元,使中央銀行放出強力貨幣1兆9000億元。中央銀行雖採取各種沖銷措施,但貨幣供給額增加率一直高達30%上下,形成物價膨脹壓力。

因此,為調整總體經濟失衡,經濟對內、對外的進一步開放勢在必行,乃促成第二次經濟的全面自由化政策。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職場高效成長術:越級打怪技能get、職場能力level up!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開運命理展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