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還原佛陀的真實性
關於印度佛教思想之研究,目前台灣年壯力富的學者輩出,是台灣佛教一件可喜的事。但很可惜,除印順老法師之外,都傾向其專長某個時代的印度佛教或密教思想的範圍。不容易找出承先啟後之思想根源及其文化背景之發生因由。真是美中不足,想專長於某一領域,是現代學者的研究方法和傾向吧!本論著的研究方法,論述佛陀與佛陀弟子,及佛陀滅後之部派佛教,其內容分為八章:
一、佛教以前的印度文明:對印度原住民及雅利安人的吠陀等宗教思想,借日本學者研究成果,以明白雅利安人和印度原住民之關係,及其階級、種族、神話宗教之起源。至於六師外道,唯根據《長阿含》和《長部經》列出六師不同的主張。對六師外道思想的互相影響,及其互相容受和對立,乃至其思想之發生的時、地等背景,則皆保留,為將來另作專題的研究。
二、佛教的成立:對於佛傳的探討、佛傳的著作,日本和台灣已有很多著作。此文小部分參考日文之著作,大部分以南、北傳的漢譯經、律為依據,並以個人研究方法,淡化神祕主義思想,顯示佛陀乃是以人修行證悟之等正覺者,對累世累劫修來的傳說,皆不列入論述對象,免被誤會佛陀的娑婆世界是難成佛之地。重點放在,若人能修佛所修,定可做到悟佛所悟,而為無煩惱寂靜的解脫者。並以人的立埸體認佛陀的偉大和佛法的尊貴。
三、佛陀證悟成正覺:對於證悟前之惡魔波旬和惡魔之女子等攪亂傳說,唯以降伏煩惱之象徵,而不作為迷人魔鬼之事實。又,我執的眾生,難解佛陀所說之無常、苦、無我的佛法,原本佛陀並不想說法而欲直入涅槃,梵天即來勸請佛陀說法。南、北傳佛教都有同樣的傳說,此說若是真實,即和世尊所說的緣起法,有很大的出入!其實梵天亦樂信佛法,故特來助佛法之傳佈,此梵天善意之傳說,想是部派佛教共同的傳出,亦為大乘佛教思想的先驅!所以佛陀成等正覺後,三七日之思惟禪定的寂靜樂,後來中國佛教為之大作文章,但絕難以立證為史實!
四、佛陀的大弟子:佛陀的大弟子中,僅以阿難、摩訶迦葉為主題,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耶舍、提婆達多等多為副述,以明白佛陀弟子之不同性格和特色。佛陀滅度後,結集經、律續慧命之大任,乃至論典之發展等事,此章僅略有述及。在此末後加上大慧比丘尼,和在家優婆夷那拘羅母,可以明白佛世時之比丘尼日常修行的實況!其次即佛陀如何教化在家女弟子?乃今日佛教關心的一件大事。那拘羅母遵守佛陀所說的八法,都是處理家務及照顧丈夫、子女和財產,為優婆夷的修行項目,以實現持戒、布施、歸依佛、法、僧之任務。那拘羅父生病時,她誠心看護,且誓言那拘羅父若不幸死後,亦照樣理家務看顧子女,絕不再嫁往他家。當時的印度文化中,還沒有夫死婦陪葬的事,故反對傳統文化的佛教徒首開先例。亦因此那拘羅父,感到心神順暢而漸漸病癒!由此可知道佛陀如何教化在家的女弟子。
五、世尊將入涅槃:除說法教化眾生之外,世尊成等正覺和入涅槃,是兩件最重大的事。因為信眾多,僧團增大,對佛陀的偉大信念(佛陀觀)不斷擴增和變化,信眾因思念佛陀、敬仰佛陀之偉德,無形中就將佛陀人格發展為神格化、神秘主義化了,認為佛陀的智、德是超越宇宙和時間,以人成等正覺的佛陀,身遍一切處,光耀莊嚴,成為遍滿宇宙之無限量的大佛身。涅槃荼毘之時,火點不著,是為等待摩訶迦葉的到來,而他欲禮佛足時,阿難拒絕,但佛足卻由柴薪、香草裡自動伸出來,含有不可思議的神秘色彩。和一般宗教一樣,若無神秘即不成為宗教,所以宗教就是神秘主義。佛陀早期的教法是否不離神秘主義,為現代學者論議的焦點。
六、佛陀滅度後的神格化:實際上佛之十稱,如薄迦梵(Bhagavant),如來、真人(Tathaagata),一切智等,都含有印度神的神格成份。佛教把此神格性之尊號內容,和印度傳統文化的神格劃清界線,是萬難之事。此文唯以淺近的供養舍利(遺身、遣骨)和荼毘,以比對文獻及佛陀滅度後的演變。其次,查考佛陀最早期的畫像、雕刻像之變化過程,乃至髻髮之相,和神秘的「大人頭頂有肉髻,髮螺右旋」等相。續佛慧命的佛弟子,是否有義務和責任,找出佛陀的原貌真相?兩千多年來,觀佛相、觀佛光的修行者,已成真實的法門,若說那樣的佛相、佛光有含外道的成份就不得了,何況若說那樣的佛相、佛光是完全不合事實,是當時人畫錯、雕刻錯誤的,就會被我們的大德、長老們打破腦袋。其實南傳佛教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的佛像,其佛相、佛光都不一樣,中國、朝鮮、日本等亦因時、地之不同,佛相、佛光都有很大的變化,誰都不可能說哪一種佛像是近於佛陀的真相。最後各家自說自己所崇拜的佛像,才是佛陀的真實相。密教的金剛界、胎藏界曼陀羅,各流各派所配置的佛像、菩薩像、印相、形相、尊像都不相同,只能依修行者定中所見,自由想像佛、菩薩的真實相了。
七、五百結集與七百結集:佛涅槃之後,除了四聖跡之崇拜,及造佛塔供養佛舍利之信仰外,最緊要的是令正法久住的結集法結集律。四百九十九位苦行主義的長老比丘,一向喜愛林野靜處修禪定,不甚重視佛所說之法。佛涅槃不久,欲結集律、法時,卻焦急地非請阿難參與合誦(sangiti)不可,乃南、北傳五部廣律,共同記載的事實。阿難避免苦行長老干預,即離開王舍城,到處宣揚佛之遺教,並培養後繼人才,以續佛慧命。約佛涅槃後百年,跋耆比丘受蓄金、銀、財寶引起律儀之諍,故集七百比丘於毗舍利城,結集律、法。大會之代表團八位長老,以阿難弟子耶舍迦陀子(Yasa-kakamda-putta)為代表團主席。此時,諸律中,即不見大迦葉或優婆離尊者等第子的記載,想是不重見聞,鄙視言教。唯依禪思,默傳心法,世間沒有優秀的後繼者,人去法亡,是絕無置疑的。
八、部派佛教的成立:部派佛教乃跋耆比丘蓄錢財等十非事之諍,才分裂為大眾和上座兩部。直到阿育王之時代,就有大眾、上座、上座分別說三派的存在。爾後發展遍至全印度,乃至迦濕彌羅、犍陀羅、安息國等地。因住處(vihara)之建築日漸發達,即不遊行而住固定之地區,慢慢形成集團,就集成適應當地衣、食、住、行等的律儀,為部派分裂最大原因之一。次即對四阿含之教義,各持不同之見解,即起諍論而分派。於諍論中,就形成主流、非主流或正統、非正統,才有龐大《阿毗達磨論》的出現。諍論是部派佛教發展的動力,亦是部派佛教衰退和壞滅的原因吧!
玄奘法師(六O二至六六四)千餘年前,從長安出發至阿耆尼國起,歸程最後至瞿薩旦那國止,歷遊一三九國,其所載的佛教寺院一百所。除大乘二十五、大小兼學十五、不記部派十六所之外,小乘的部派只有四十四所(唯百分之四. 四)。大眾部三、大乘上座部五,一切有部十四、正量部十九,共三十三所,為小乘最大的部派,便知道部派進行衰退之區域和壞滅之狀況。對此問題,欲更進一步的理解,請參照大正五一《高僧法顯傳》。定有更好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