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言
本書《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學術及高教評鑑》介紹了臺灣及中國大陸學術評鑑與高等教育評鑑體系與理念,意在對兩岸學術與高教事業做出深入的、具備學理上的解析,從而以便互相對比與借鑑。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學術、教育生產與評估各有其弱點和長處,總體來說,大陸應當學習臺灣的地方很多,例如期刊分級、編審倫理、審查制度、同行評議規則、系所評鑑、成果獎勵辦法、教育評鑑流程等等,這些都是大陸目前無法企及的,本書的觀點總體偏向於大陸的學術圈應當儘快重視臺灣的學術生產制度,革除學術界醜陋的作風,向臺灣借鑑經驗,還大陸學術界以清新的空氣。本書的用意在於全面深入剖析臺灣學術評鑑背後的真正支持,從而為兩岸學術研究的更好溝通建立一個長久化、制度化的平臺。
本書由西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學院曹麗副教授與政治學所彭衛民合著之,基本的分工情況如下:曹麗負責本書第二章第一節(數據提供)、第三章(學術成果獎勵辦法)、第四章(臺灣與大陸高等教育評估辦法)即關於臺灣與中國大陸高等院校學術成果獎勵與高等教育評估部份撰寫,彭衛民負責第一章(學術評鑑定義)、第二章(學術期刊分級)、第五章(期刊編審制度、統稿)即涉及期刊評鑑的部份。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本書第二章的第一節與第五章為在專書出版之前已經公開發表并獲獎之成果,當然此次出版時,大部份內容有相當幅度之調整與擴充,部份為筆者二人與本校潘宇鵬教授合力承擔西南政法大學兩項重點科研項目(《辯證法視野下的現代性批判》(主持人潘宇鵬)、《失落的期刊分級與本真的同行評議》(主持人彭衛民))之成果,故而潘宇鵬教授對此書也有當然之貢獻,因此要特申謝悃。同時也要對項目結題與前期研究成果公開發表的情況作基本介紹:成果《版面費的罪惡在於牟利動機》,刊發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 年10 月18 日評論版;成果《T/SSCI 的隨想:學術生產的永續發展》,刊發於上海市社會科學院主辦之《社會科學報》2012 年2 月16 日學術版;成果《社會科學成果的取捨標準─大陸與臺灣學術評鑑制度的比較分析》,刊發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之《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1 年第2 期,在後面的修訂過程中,曹麗又對此文有一定之貢獻,後經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之甄選,該項成果又獲得重慶市第二屆學術年成果二等獎(2012 年3 月);成果《實質評鑑還是「予取予求」:臺灣社會科學成果評鑑的盱衡與啟示》刊發於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之《學術界》2011 年第6 期,其英文版亦同刊於當期《學術界》之外文版academics;成果《失落的期刊分級與本真的同行評議》也在積極的投稿之中。
筆者對學術與高等教育評鑑反思與積累的成果與前期資料的利用,不僅要感謝潘宇鵬教授,也同樣要感謝對這些成果產生共鳴的學者及學術刊物,例如《社會科學報》在2012 年的2 月16 日與2 月23 日分別發表了兩組稿件討論臺灣與大陸的期刊分級與學術評鑑,有臺灣《中華人文社會學報》暨《中華行政學報》曾建元教授的《其鳴也「I」─一名臺灣學術期刊主編關於SSCI、T/SSCI和C/SSCI 的雜感》、《南京大學學報》主編朱劍教授的《來源期刊、核心期刊不能誤用》的一組文稿。與此同時,人民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選舉與治理網、學術批評網等網站也全文轉載了筆者的部份成果。可以這樣說,關於學術評鑑這一方面,前期準備是十分充足的。
促成我們議定完成該部書稿的動機不惟在於近年來,我們一直在關注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學術生態環境,期待用持平、審慎、嚴謹的心態去觀摩學習并總結反思,更在於筆者二人均對臺灣高等教育與學術評鑑有切身感受,2010 年與2012 年筆者曹麗與彭衛民均先後在臺灣作了不同時間段與層次的訪學,並在這一段時間內,廣泛而大量地閱讀臺灣學者對臺灣學術評鑑研究的成果,再加之筆者二人均在西南政法大學完成過實際的高等教育評估或學術評鑑的工作,結合中國大陸學術圈的實際情況,我們遂完成了這部書稿。成稿之初,我們希望能夠在中國大陸出版,我們希冀將臺灣嚴謹的學風與成熟的出版作業挹注中國大陸學術界,也期待臺灣學者能夠更進一步瞭解中國大陸的學術生態,從中汲取經驗,以資作為如《知識通訊評論》所言的「挑戰中國大陸學界」。
本書得以付梓,由衷感謝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楊玉聖教授,承蒙先生青目,在病痛之際為本書作序,實令筆者受寵若驚,先生目前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委員,為以學術批評見長之《社會科學論壇》雜誌主持的「學界人物」欄目主持人,並為「學術批評網」之創辦者,先生數年來一直從事中國大陸的學術批評和學術規範建設,曾被譽為「學術清潔工」、「中國學術批評第一人」;全書的校訂與圖表處理仰賴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2010 級本科生原欣同學,筆者謹在此表示由衷感謝;本書獲得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重點項目「失落的期刊分級與本真的同行評議」經費資助,在實際的撰寫過程中,主研人趙子堯(西南政法大學哲學系2010 級碩士生)同學亦協同筆者(彭衛民)完成對第二章第三、四節以及第五章第三節的撰寫與修訂,對本書亦有一定之貢獻。
毋庸置疑,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學術圈與高等教育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官方的把持與管制,但本書的研究內容,並不涉及到兩岸政治問題。由於本書在臺灣印行,因此部份名稱未作也未能作引號等形式處理,特此說明。由於本書作者水平有限,書稿中謬誤之處在所難免,誠望讀者方家批評指教!
筆者
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