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 2024-12-18
序:從「新」開始,要到哪裡結束? 文:葉謹睿
前言:從德國文件展談《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 文:林珮淳
● 第一章 新美學
數位藝術互動美學 文:林珮淳
● 第二章 新史觀
前衛性的創作能量複合式的美感——從紐約看台灣的科技藝術 文:葉謹睿
工具、媒介、媒材?——數位藝術的本質命題 文:曾鈺涓
● 第三章 新教育
瞄拼之眼——「台澳新媒體藝術展」的觀後語 文:蔡瑞霖
藝術的「媒材即媒體」時代 文:吳介祥
實踐藝術的批判性格 體現創作的時代精神——以實驗室為基底,「林珮淳+Digital Art Lab.」開創前衛性的創作能量 文:邱誌勇
● 第四章 新身體
賽伯人、身體與歡愉——由數位藝術思考 文:陳明惠
身體的未來想像:脈流貳——「未來之身」中的身體意象 文:邱誌勇
● 第五章 新媒體
「光子+」依光而存在的訊息系統 文:曾鈺涓
展演與感受——從「超旅程:未來媒體藝術節」談媒體藝術的美學特質 文:王柏偉
● 第六章 新視域
「山水覺」、「花瓣迷宮」與「數位觀景」 文:張晴雯
附錄:台灣三大公立美術機構及台北藝術節展覽年表
後記
序
從「新」開始,要到哪裡結束?
2002年的那個夏天,我正為著《藝術語言@數位時代》一書的出版而焦頭爛額;今年初夏,我則是為了《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的即將出版而感到雀躍不已。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在台灣歷經了過去十年的成長,已然累積出了驚人的活力和成熟度。甚至於在國際的舞台上,都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以林珮淳教授所帶領的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近幾年來不斷以成績證明實力,在全球只徵選六件作品的情況之下脫穎而出,連續三度入圍參加法國安亙湖數位藝術節,並於今年獲得全球首獎。另外,再以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為例,這個全亞洲最具歷史的藝術盛會,在2011年起成立新媒體藝術專區。除了台灣以及亞洲的頂尖藝術家之外,還吸引了C.E.B. Reas這種重量級的西方新媒體藝術家共襄盛舉。誠如主辦單位所言:「台灣的科技島環境,使得新媒體在本地擁有迥異世界各國的獨特發展條件,新媒體展區的提出,格外有時地相宜的標誌意義。」
新媒體藝術專區的標誌意義,在於主流商業藝術圈對於新媒體接受度的向上提升。《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一書的出版,也同樣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但這個指標則是向下的,因為它所代表的,是新媒體藝術教育的向下深耕。
《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一書,以針對七個國際當代藝術展覽的分析和探討為主軸,包括「NEXUS:台灣藝術家在紐約的聯結與對映」、「正言世代:台灣當代視覺文化」、「Boom!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台澳新媒體藝術展」、「身體.性別.科技」、「未來之身」、「光子+」以及「超旅程:2012未來媒體藝術節」。主筆的林珮淳教授,整合了葉謹睿、曾鈺涓、蔡瑞霖、吳介祥、陳明惠、邱誌勇、王柏偉以及張晴雯等人的論述,分別以六章從抽象的美學定義出發,綜觀數位藝術在藝術史、教育、身體與自我認知、跨領域創作等各個層面的影響。
這本書最珍貴的地方,就是它以台灣的數位藝術創作及論述為主體,但在同時,卻完整兼顧了國際以及歷史觀的這個特質。每一位執筆者,都是「正港」的台灣人,但其學經歷,卻又涵蓋了來自台灣、美國、澳洲、德國和英國等地的高等學府教育經驗。這種組合,不僅是難能可貴,更重要的,是在廣納不同觀點與背景之後所激盪出來的火花。
傳統上,亞洲藝術工作者做的多、說的少。這一點,與西方強調論述能力的教育傳統大異其趣。記得二十年前剛到美國的時候,總是為了同學 uncanny(不可思議)的論述能力而啞口無言。一條三十秒鐘畫出來的線,也能夠從比例、輕重、粗細、長短、動機、原由、想法、感觸、象徵、比喻、媒材選擇一直談到歷史與脈絡,就算花個三小時侃侃而談也在所不惜。坦白說,當時年少輕狂的心中,其實多有不屑與無奈。總覺得,從事藝術應該講究的是「真功夫」;多年後事過境遷才發現,要能夠把創作昇華到思想的層次,的確還得靠些「硬道理」。特別是數位藝術創作,它的媒材和技術都充滿了媚惑和感官刺激的特質,因此,惟有不斷苛刻地要求自己在思維辯證上踏實,才能夠從「鬼斧神工」和「巧奪天工」這等匠氣的標準之中跳脫出來。因為,科技躍進的腳步將永不停歇,任何技術層面的創新和突破,都不過是比稍縱即逝還要脆弱而且短暫的那個曾經。因此,你的創作動機可以從「新」開始但一定要用「心」 結束,也就是讓自己的作品有內涵、有深度,在思想和意義的層面做到深刻。讓技術層面的創新,成為應運深度思想而產生的自然結果。而《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的出版,正是台灣數位藝術創作深耕的契機,將數位藝術從「看熱鬧」提升到「看門道」的思想層面。
十年前,我把《藝術語言@數位時代》一書的出版獻給在美國流浪的歲月。所期待的,無非就是希望把在國外的所見所聞帶回台灣,同時,也企盼能為台灣在科技藝術方面的論述拋磚引玉。十年後,《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一書的出版,讓我感到無限振奮。以整合重要數位藝術大展論述為基礎出發,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它不僅記述了數位藝術潮流在台灣的脈動與發展,也為將來我們應該努力和發展的方向,畫出了一個具體而微的輪廓。看到台灣數位藝術環境日漸成熟,雖然我旅美的流浪旅程尚未結束,但心裡感覺卻不由地增加了一份踏實感。相信對於希望瞭解台灣數位藝術的人,這會是一本充滿魅力的好書。在此,特別要感謝林珮淳教授以及藝術家出版社的抬愛,讓我有機會參與這本書的構成。能以拙筆為本書作序,這是我的榮幸與驕傲。
葉謹睿 2012年初夏寫於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