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文仁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曾獲東海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府城文學獎等。研究興趣涵蓋臺灣文學、近現代中國文學、現代詩及報導文學之理論與創作。著有詩集《搭訕主義》、傳記散文《那一刻,我們改變了世界》(與須文蔚等合著)、論著《現代與後現代的游移者:林燿德詩論》及《啟蒙與迷魅:近現代視野下的中國文學進化史觀》(博揚文化)等書。
作者簡介
王文仁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曾獲東海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府城文學獎等。研究興趣涵蓋臺灣文學、近現代中國文學、現代詩及報導文學之理論與創作。著有詩集《搭訕主義》、傳記散文《那一刻,我們改變了世界》(與須文蔚等合著)、論著《現代與後現代的游移者:林燿德詩論》及《啟蒙與迷魅:近現代視野下的中國文學進化史觀》(博揚文化)等書。
推薦序Ⅰ 跨視域景觀的呈現∕向陽
推薦序Ⅱ 從詩畫互文探問美學風潮的動向∕須文蔚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一、方法論的應用與突破
二、章節安排
第三節 重要文獻評述
一、《臺灣文藝》相關重要文獻回顧
二、日治時期美術史相關重要文獻回顧
第二章 在黑暗中挺進:1930年代臺灣文學與美術交綏之必要
第一節 1930年代前的臺灣新文學與新美術發展
一、依附於文化啟蒙的初期新文學發展
二、「鄉土特色」與臺灣新美術的初期發展
第二節 「文協」分裂與1930年代臺灣民族、階級運動的步入寒冬
一、「文協」的成立與走向分裂
二、1930年代初期臺灣民族、階級運動的碰壁
第三節 文藝大眾化與1930年代初期的新文學結社
一、「文藝大眾化」的時代課題
二、新文學結社與文化∕文學困境之解脫
第四節 「赤島社」與1930年代初期台灣美術的專業化
一、「赤島社」的成立及其宣言
二、1930年代初期台灣新美術的專業化
第三章 當作家遇上畫家:從東京到臺灣本地文藝合盟之集成
第一節 「東京臺灣藝術研究會」與作為畫家、詩人的王白淵
一、臺灣的密列:藝術美夢的象牙塔啟示
二、以詩論畫:現代藝術共感的追尋
三、藝術的本質:物我對話與生命景象的再現
第二節 「臺灣文藝聯盟」之組成與《臺灣文藝》的創刊及發行
一、「臺灣文藝聯盟」與全島文藝人士的大集結
二、中央書局與《臺灣文藝》的創刊及發行
第三節 「臺陽美協」的成立與畫家們的參與「文聯」
一、「臺陽美協」的成立及其時代意義
二、張星建與《臺灣文藝》上畫家們的參與
第四章 文藝困境與美學呈顯:《臺灣文藝》上的座談會與畫家畫作表現
第一節 「文聯」所辦文藝座談會與作家、畫家們的交流
一、東京支部首次茶會與《臺灣文藝》的封面設計問題
二、「文聯」主辦綜合藝術座談會與《臺灣文藝》路線問題
第二節 《臺灣文藝》上的插畫及其美學呈顯
一、《臺灣文藝》的封面插畫及其設計
二、《臺灣文藝》內頁插畫的類型及其設計
三、以「臺陽美協」畫家及西洋畫為主的插圖設計
第五章 美術觀點及其交流:《臺灣文藝》上的「漫談臺灣美術」專欄
第一節 「臺陽美協」畫家談臺灣美術的發展
一、日治時期臺人美術家的社會與經濟困境
二、以印象主義為核心的臺灣美術現代化
三、臺灣美術發展前景與「地方色彩」的表現問題
第二節 〈臺灣的美術團體及其中堅作家〉與美術家們的介紹
一、「臺展」的設置、發展及其地位
二、「赤(山鳥)社」與「栴檀社」的民間展覽
三、日治時期最早的臺灣美術運動史回顧文獻
第三節 從陳鶴子〈吾兄繪畫生涯之追憶〉到東京SR生的〈關於新帝展〉
一、追悼陳植棋的〈吾兄繪畫生涯之追憶〉
二、東京SR生論「新帝展」與謝孟章的素描論述
第六章 結論
主要參引文獻資料
推薦序
跨視域景觀的呈現
臺灣新文學運動再過幾年即將滿百,有關於新文學運動發軔期顯證了的研究,近10年來已有深化、跨領域化的趨勢,其中尤其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在特殊的殖民地處境中的研究,更見深掘,王文仁近幾年來在這個研究領域中,可說是一個值得注目的青年學者,他對張我軍與胡適的文學革命主張,對風車詩社的文學史意義,對王白淵及其《荊棘之道》的跨藝術表現,以及對日本語文學和同化政策等議題,都曾發表具有發現與見地的論述,透過文獻和史料耙梳,呈現出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在殖民語境中面對統治的日本、具有父祖血緣關係的中國,以及當時的歐美世界及其文化,如何兼容並蓄,再現臺灣社會與文化的論題。這樣的研究取徑,可為別開研究路徑,具有相當的創見,並且對於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研究領域的拓寬具有一定的貢獻。
這本論著《日治時期臺人作家與畫家的文藝合盟》是王文仁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以1934年創刊的《臺灣文藝》為研究對象,鎖定1930年代臺灣作家與畫家如何集結、聯手,共同開創臺灣文化的交集,進行綿密的考掘、細密的論述。過去有關這個議題的研究,或許格於文學與美術研究領域的差異,論述不多,較為人熟知的有陳芳明、謝里法,但兩人論述均為單篇,雖然指出作家與畫家的結盟關係,並未深論當時作家與畫家結盟關係的因緣、合作的方式,以及兩方透過《臺灣文藝》結盟的意義。王文仁的的這本跨越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史與臺灣美術史領域的論著,從跨文跨藝的研究上,無疑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不能不提賴明弘、張深切等人於1934年推動成立的臺灣文藝聯盟;研究臺灣美術運動史,也不可忽略同年由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等人組織的臺陽美術協會;而這兩個團體的成員的結盟關係,則又建立在臺灣文藝聯盟機關誌《臺灣文藝》的匯流之上。王文仁在本書中認為,當時臺灣畫家知參與《臺灣文藝》是受到編輯者張星建的鼓舞與影響,並具體地以《臺灣文藝》從創刊號到其後各期刊出的〈文藝同好者氏名住所一覽〉的變化( 四次 ),從一開始只有藝評家王白淵、吳天賞,到該刊2卷4期刊出時,已有總計21位重要畫家加入,既印證了1930年代臺灣作家與畫家之間的熱絡交流,也顯證了本書論旨的可貴。文學與藝術的結盟,作為殖民地文化運動的一環,蘊涵著殖民地知識份子面對的共同課題。作家與畫家在殖民地語境中,以日治時期為例,前者抵抗性強、後者則相對保守,但無論如何,以《臺灣文藝》為舞臺,作家發表作品、畫家提供畫作,無論封面或內頁插畫,乃至於該刊「漫談臺灣美術」專欄的推出,凸顯的意義,就在於同為被殖民身分的創作者對於殖民地的共同想像與出身認同,也就是對「文藝大眾化」的想像、對「鄉土」的認同之上。這本論著透過當時兩方的結盟關係,座談內容,多方論證兩方的實際結合,都讓我們對於日治時期的臺灣新文化運動有了更嶄新、更深刻的認識。
從另一個面向上看,這本論著也翻新了臺灣文學傳播研究的面向。文學傳播研究的核心是文學媒介研究,歷來研究因此也以文學媒介為多,守門人研究次之,但少見跨藝術領域的傳播研究( 數位文學媒介研究除外),王文仁這本論著切入《臺灣文藝》的作家與畫家結盟關係之外,尤重於臺灣畫家參與《臺灣文藝》內容與形式的貢獻,具體發掘畫家對於文學媒介發揮的功能,指出文學媒介的跨創作類型合作關係,使臺灣文學傳播研究不再侷限於文學作品或議論,而能兼及於藝術創作者及其社群。這也是這本論著令人亮眼之處。
這是一個臺灣文學研究新視野的開展,也是一幅跨視域景觀的呈現。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