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再次挑戰日本一線品牌
幾年前出版過一本日本一線品牌書Japan Style,讓我對日本大企業從憧憬、繼而近身接觸而獲得種種印證,過程可說滿足了無比好奇心,並得到很多學習。寫本書動機好比某導演導了一部賣座佳的電影,過幾年就會想再挑戰類似主題,因為比較有把握,而我則因深知日本還有不少值得介紹的好品牌。基於突破自己,我設定這次採訪品牌規模不一定要跨海外、也不見得要國人很熟悉,除了同樣是一線之外,都要與生活型態(LIFE STYLE)密切相關,即聚焦於如何營造美好生活,也必須更加精緻、優質,擁有無可取代的特色(譬如具有精粹京都傳統、法國美學文化、義大利格調或創意基地等)。如此身為熱愛日本作者的我,才不會羞愧於沒追求進步,也覺得這樣才對得起讀者。
日本社會與產業發展腳步比台灣早(依行業別,大概差距二、三年到十幾年)、商業規模比台灣龐大、產業架構體系比台灣完整、密度比台灣更層次分明,與消費者每天生活最密切的零售業、餐飲業或設施,對一向嚮往日本的台灣人來說,許多品牌都具有值得台灣學習的長處,這面明鏡能讓我們深刻參考。在e時代的今日,我想讓這本書帶有這個功能,因此書名刻意以電腦鍵盤的「ENTER」,來帶領讀者進入這個美好生活的品牌天地。
台灣社會逐漸走向多元化的轉型階段,也愈來愈國際化;而渴求美好生活的國人與日俱增,消費時除了價格,最在乎的無非是商品本身有無打動其心坎。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定義都不同,營造美好生活的精緻物質面,有相當比重需要倚賴金錢,不過基準卻絕對不只取決於金錢。一個品牌如果不具備豐富人文內涵、精神層面與質感,即使營業額幾百億日圓,頂多也只像個粗糙暴發戶,那我也不覺得值得挖掘。
誠摯希望讀者去體驗本書的十六個優質日本品牌,藉由其經營理念、商品陣容、發展過程、行銷活動等重點,讓人全盤了解如何建構美好生活,並分享我個人的觀點、看法或體驗。先在紙上神遊一番,若心動了,哪天再去日本親身消費看看。也許有人質疑要過美好生活,一定得去消費這些品牌嗎?本書營造的是一種理想境界,但最終由每個人自行取捨。比如有人既購買國際精品,同時也愛逛藥妝店,喜歡哪個品牌沒有一定邏輯,商業世界買賣本來就全憑個人自由與價值觀。
採訪時也讓我領悟到品牌好比人與企業,以人來說,經濟上的富裕並非每個人都想或能夠達到的目標;而以企業來說,成長方向也各自不同,不見得要走上世界級才表示成功,花上幾十年時間經營好本業,就是版圖只鎖定本土也不錯。畢竟人與企業都有各自的格局與際遇,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定位,在被賦予的先天條件下盡最大努力,清楚自身能力界限才不會大意失敗。
由於接觸日本文化二十多年、運用日語溝通自如、與日本企業互動經驗多,此次先在出發前兩個月進行各種交涉,赴日後僅以兩週時間即成功採訪到十六個品牌。畢竟已寫到第五本日本主題書,即使日本人偶有難搞之處,但都可以抱著不意外的心情去面對處理,換個方式溝通就得以克服。而這些品牌經過實際深入接觸,大致上也沒有讓人失望,我深刻體會到企業要成功全無僥倖。特別是規模大的連鎖品牌要從市場勝出,更需要日積月累的經營能力、持續創新改變的創意與精益求精的堅持,才能夠獲得消費者的長久支持。
與本書登場的品牌從邂逅到熟悉,見識到各種社風,窗口約有三分之二為三十歲前後的女性,雖然大多能力不錯,但幾乎都沒來過台灣。其中有些廣報(即公關)小姐做事尚待磨練、態度傲慢或說話時嘴帶菸味者,與我至今常遇到的細心有禮日本人有點不同,這時我只能以耐心、友善與包容與其互動,才能得到我要的結果。雖然從現場採訪、返台後以Mail追加問題、索取所需照片與半數要求看設計版面等過程裡,偶而發生過一些各自堅持己見的狀況,終究要感謝上天賜給我結識這些品牌的緣份。謝謝他們讓我順利達成任務,同時又學習到品牌精華,也對日本的探索更加深入。有幾家企業還親切招待用餐又送禮,並詢問不少台灣的狀況,療癒我差旅的壓力與勞累,著實得到真誠友善的日本情誼。
為了增加此書的附加價值,試著向這些品牌要求贊助讀者抽獎禮物,欣喜地獲得半數品牌同意,衷心感謝本書唯一來自京都的人情味老鋪品牌橘吉、2k540、ainz&tulpe、KIDDY LAND、LA CITTADELLA、PET CITY、quatre saisons、YOKU MOKU等大方提供來自日本的空運好禮。
還要感謝再回歸大塊的懷抱,她彷彿娘家般帶給我許多溫暖,尤其犀利有趣又氣度大的韓秀玫總編、對作者超有耐性的貼心編輯沛倫,同時感激第三次設計我作品的徐蕙蕙小姐,都是成就此書的最佳工作夥伴。另外也感謝行銷團隊建維、雨蓁與詩韻,齊心協力廣為行銷此書。
最後謹將此書獻給賦予我親日DNA的父親與去年夏天過世的摯愛母親。
珊珊 二○一三,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