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南台灣的陽光總是明亮而和煦──序《港都的心靈律動》
詩人、作家是社會的良心。他們關懷現實,並為生活周圍有價值的人、事、物,不論其尊、卑、貴、賤而發聲。發聲就是「擺在光線最充足的地方,讓大家看得見,聽得到真實及美好。」只因為往昔「光線不足」,港都高雄常常被認為文化沙漠。康原的《港都的心靈律動》也許是一盞燈,多少能看到南台灣陽光下的無數綠洲。
已故作家葉石濤先生說:「作家是土地的鹽。」有了鹽,則食物不致平淡乏味。葉老的「鹽」,是指讓生活、心靈能多采多姿而充實的要素;康原是「鹽」,書中所介紹的也是「一撮鹽」。葉大師亦說:「沒有土地,哪來文學。」沒有「鹽」則土地乏味。而若無「大地認同及意識」,則藝術、文化無由生。「大地」一詞(The Earth)係指一切的基礎。大地孕育藝文,藝文豐富大地。藝術、文化乃人們依其物質生活為基礎,所開創的精神生產之能量、成果之總和。也是人民追求真、善、美之意思表述。
文化進展、藝術創作的基礎,必須是土地的認同。認同的前提是愛、尊重與認識。台灣人未能建塑主體性文化的根本原因,是民眾對土地、國家的認同混淆。台灣淺盤多元文化,其實只是膚淺、混亂之雜陳文化及外來文化,為無根文化。台灣人當務之急係建構台灣主體性文化,創造自主意義和價值;維護自己尊嚴和榮光。
書中那些被「擺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的藝文創作者,幾乎和台灣大地共一體。這些創作者把世界放在自己生命之前,而把他人、大地、國族的尊嚴放在自己之先。本書八篇所列之創作,全都蘊藏著濃郁的大地情懷和台灣在地思維。這些藝術家們是一群「不作活在時代裂縫的人」,其創作是本著「把母親的意象和台灣這塊土地作連結的信念」。
影像詩情篇的路寒袖,詩人特質加上三年的文化局長,生涯的深刻高雄經驗,精準且浪漫地捕捉了美感及南方氣質。高雄作家篇裡吳錦發的《生態禪》、曾貴海的《留下一片森林》、凌煙的《失聲畫眉》、□幸枝的《柴山主義》等等膾炙人口的作品,無一不是表達對台灣大地的關心、大愛的流逝。美濃文學篇裡,鍾理和及鍾鐵民父子之成就與其紀念館,著實是南台灣的文學標竿。在此山光悅人心,湖影悟禪意的美濃勝地裡,散發著歷代台灣人那勤奮、硬勁之美德。
高雄旋律篇的鄭智仁,一曲〈福爾摩莎咱e夢〉,撥動吾人心弦,多少年的壓抑所累積之鬱卒得以抒發而喜樂,聞之、唱之令人常思量,自難忘對此大地之深情,感恩及不捨;電影高雄篇的王啟在,所導演之《寶島漫波》,啟動我們對斯土家園的了解與認同;生產線篇的李昌憲其詩作,揭示了自然、生活與文化不可分的關係,連接都市和農村間的感情;雕塑意象篇的蕭啟郎,其台灣庶民人物之雕刻,有古早三輪車、拉彈弓的頑童、常民勞動等等,除了維妙維肖之出神入畫技巧外,作品更承載著對台灣濃濃的愛與深刻歷史記憶。
作者康原,台灣大地之「鹽」(養分),他散發出人道關懷、在地價值的「賴和精神」。以關愛、賞識、鼓勵的心態,把「好朋友們」──藝文作品與創作者放在明亮處。其生命態度簡直就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所云:「領會、思、視、透視去揭示生活體驗、歷史意識與土地情懷」的典範。詩人康原以此態度詮釋台灣大地歷史,也詮釋他心中的「好朋友」。藉此書,康原對大眾發出求美的呼籲。
台灣人若能遠離奢浮、淺薄之生活而遊於藝,是為趨向正義,開展美麗和諧社會之始末。曾經教導日本平成天皇財政學之慶應大學總長小泉信三,鼓勵年輕學生要「愛好藝術、愛好文學,而後愛好人生」,康原以此書鼓勵大眾,要愛好在地藝術、文學、詩歌、電影等等,愛我家園大地、吾土吾民,而後愛好人生。
祈願本書流通,能提升高雄所有種種的能見度,再增加南方綠洲。茲因吾與高雄有深緣,兩年高雄文化之旅(任職高雄縣文化局長),把高雄看成第二故鄉,這兒人情濃厚,陽光總是和煦的。謹為序並祝本書出版成功大流通。
施並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