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總是一種重新認識;同時也唯有重新認識,才能保持活力。這不僅適用在藝術上,對人類認知模式亦然。這就是古德曼對美學所下的一道新命題,此命題同時帶有本體論、形上學與認識論的多重面向,如此一來藝術將具有新的身分,遂得以改變當代藝術哲學的面貌。這便是古德曼透過其新命題所勾勒出來的「藝術製造」(Artmaking),他在當代美學上的重要性因而不言而喻。
認識,總是一種重新認識;同時也唯有重新認識,才能保持活力。這不僅適用在藝術上,對人類認知模式亦然。這就是古德曼對美學所下的一道新命題,此命題同時帶有本體論、形上學與認識論的多重面向,如此一來藝術將具有新的身分,遂得以改變當代藝術哲學的面貌。這便是古德曼透過其新命題所勾勒出來的「藝術製造」(Artmaking),他在當代美學上的重要性因而不言而喻。
作者簡介
鄭勝華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理論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藝術評論)博士。現為高師大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
曾獲黃君璧水墨獎學金、「新莊美展」、「世安美學論文獎」首獎、臺師大「朱德群八十八回顧展藝術評論獎」研究生組第一名、入選「數位藝術評論獎」(2005, 2007)。
研究領域為當代藝術理論、數位藝術、藝術評論、批判理論、分析美學。
序
導論
一、藝術的重新製造
二、客體優先的方法論
三、古德曼與藝術哲學
四、古德曼研究現況
五、藝術語言的主要議題
六、說明
七、「藝術-語言」的問題性:古德曼之後的藝術哲學
第一章 象徵語言的方法論
一、前言
二、象徵語言的分析
三、謂語般的藝術作品
四、簡潔化文體
五、時代命題的位置
六、小結:方法論如同思想訴求
第二章 藝術的徵候理論
一、前言
二、美學的監禁與解放
三、為什麼是藝術的徵候?
四、藝術的徵候
五、徵候的診斷
六、徵候的功能
七、藝術徵候理論的問題與思考
八、小結
第三章 再現與範例
一、前言
二、再現與相似性
三、表現(範例)與情感
四、再現與範例的認識作用
五、米歇爾對古德曼再現理論的質疑
六、小結
第四章 藝術理論的轉向
一、前言
二、藝術、知識與認識論的連結
三、藝術理論的三重方向
四、小結:當代藝術的認識論轉向
第五章 製造世界與認識藝術
一、前言
二、關於世界的奧祕
三、思考世界
四、製造世界
五、藝術:製造世界的途徑
六、「世界」的理論位置
七、世界-版本的討論
八、小結
第六章 藝術的認識論
一、前言
二、藝術-思想
三、藝術的認識論作用
四、小結
第七章 結論
一、當代藝術的認識模態
二、古德曼的挑戰
三、製造為藝術哲學的最終指向
四、製造古德曼
略語
參考文獻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