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年的光景,多次到訪120個具有人文地理與多元文化的、藝術、自然、景觀、文化、歷史意涵的景點,由7,000多張精選出150幀的珍貴數位記錄照片,並在100多幅的數位環場紀錄、20多處的伯公文化的3D塑模成像、2,000多公里的路程…的經驗,將作者數位的基底、管理的模板,和文化的灌漿工程,以這苗栗─美學山城‧觀光之都為例:
凝視客家多元文化的元素、
進行苗栗人文地理的探索、
詮釋客家文化形象的感知、
實踐苗栗文化觀光的前瞻。
本書在凝視於:文化藝術元素、自然景觀元素、觀光旅遊元素後,知曉苗栗客庄多元文化的來源後,為讀者們論述苗栗自然環境對於客家和其他族群的人文地理發展,導析地形地貌、水文氣候、河川山脈、自然生態…..等,以人文地理的文化觀光凝視角度與視野,詮釋出苗栗秀麗或壯觀的山脈、蜿蜒和清澈的水文、鬼斧神工的地形地貌、變化萬千的氣象、綿延無垠的海岸、生生不息的自然生態…..等充沛的苗栗自然資源,呈現造就出苗栗人文地理與客庄多元文化的「溫床」。並探索苗栗縣轄下18個鄉鎮市的鄉鎮志和縣市志,以及觀察實際的相關內涵,以客家庄頭、閩南聚落和原民部落的移墾絡印,進而相互與其他族群文化的歷史相互編織,形成獨特的苗栗多元文化觀光的「搖籃」。
此外,本書再帶著讀者進行論述苗栗客家人聚落形成,與分布方面的支配性影響。查考苗栗縣轄下18個鄉鎮市的鄉鎮志和縣市志的相關內容,並實地進行田野調查,以苗栗客家族群的歷史為主軸,以客家文化作為一種常民生活的態度、品味和知性的文化觀光發展的條件,描繪出苗栗多元文化與社會脈絡的「場域」。最後實際苗栗多元文化觀光的動機目的,以「文化距離」(cultural distance)作為量度,觀測給予遊人的文化距離是否愈大,遊客所產生的「抗力」(the resistance)也愈大,不然則當文化距離愈大,正是是吸引了具有「反向中心個性」(allo-centric personality)的觀光遊人,在其身上產生了「學習易近性」(learning accessibility),更讓本研究書篇為讀者描述與規劃出苗栗人文地理下的多元文化觀光的「活動」。
本書特色
以文化藝術元素、自然景觀元素、觀光旅遊元素凝視者的身分,道盡苗栗人文地理的自然資源的溫床、多元文化的搖籃、社會脈絡的場域,與觀光品質的活動,發現苗栗客家文化觀光前瞻活動的挑戰、契機,與成功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