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冊名為:「浮生若夢中的西洋哲學家」(An Essay on the Philosopher in my dream),顧名思義,旨在探討浮生七十餘載中,對西洋哲學家的認知暨對哲學的體驗。首先應闡明「浮生若夢」四個字的真諦及其字義來源:
(1). 「浮生」兩字出自莊周(即莊子)所著 之《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體」。莊子係戰國.宋.蒙縣人,名周,字子休;與梁惠王(320年B.C.孟子見梁惠王)、齊宣王(250年B.C.惠王卒,莊襄王立)同一時代之文人,嘗為漆園吏,弘才命世(名高一世,佐命立功之士,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著書五十二篇,名之為《莊子》。
(2). 「浮生若夢」語出唐朝詩仙李白(四川昌明縣青蓮鄉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著有《李太白集》,享年62歲,699或701~762年A.D.)所著《春夜宴桃李園序》:「浮生若夢,為懽幾何。」懽字音歡,同歡,喜樂之意。隱喻人生在世,像夢幻一樣虛浮無定,為歡幾何,故言人之生世曰「浮生若夢」。
(3)「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係唐朝襄陽人,杜甫712~770年)所撰「夢李白」的名詩。他小李白十一歲,詩與李白齊名,世人尊稱為「詩聖」,著有《杜工部集》,該詩充分表達了盛名固然可以流傳千秋萬歲之久,但那時人早已死去,魂魄寂寞,又有何用處呢?
(4). 「事如春夢無了痕」是宋朝仁宗至徽宗時代的文豪蘇軾(宋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1037~1101年)所著《東坡全集》、《東坡詞》的名詩句。
本書特色
我浮生若夢七十餘年,碰巧讀了陳水源博士所著《浮生若夢中的西洋哲學家》一書,才使我如夢初醒。原來大哲學家在生時也浮了那麼多的夢,其生若浮,其死若體,為懽又幾何呢?
培根夢到人,生來就是奴隸。百姓為求黃金屋,為求顏如玉,甘願成為書奴。領導人、企業家都成為權利之奴,名聲之奴,霸業之奴,身無自由,行動無自由,時間無自由,飽受壓力,生活不自由,是這樣嗎?其實,人能修行到布袋和尚「行也布袋,住也布袋,坐也布袋,臥也布袋,可等自在」的境界,人必是自在的主人,而不是奴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