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覺醒的旅程,持續中....
繼《迴旋宇宙序曲》之後,朵洛莉絲透過菲爾和其他來自外星的個案,取得了亞特蘭提斯、百慕達三角洲、尼斯湖水怪、麥田圈、秘魯納茲卡線和金字塔等等地球謎團的解釋,並進而探觸平行宇宙、機械人類和上帝源頭等奧妙議題。
請打開你的心,體驗這場沒有侷限的心智旅程。
意識覺醒的旅程,持續中....
繼《迴旋宇宙序曲》之後,朵洛莉絲透過菲爾和其他來自外星的個案,取得了亞特蘭提斯、百慕達三角洲、尼斯湖水怪、麥田圈、秘魯納茲卡線和金字塔等等地球謎團的解釋,並進而探觸平行宇宙、機械人類和上帝源頭等奧妙議題。
請打開你的心,體驗這場沒有侷限的心智旅程。
作者簡介
朵洛莉絲.侃南(Dolores Cannon)
一九三一年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一九五一年婚後,隨著先生的海軍職務旅居世界各地。一九六八年初次透過催眠接觸到輪迴概念。她的先生是位業餘的催眠師,在使用催眠幫助一位婦人減重的過程中,無意間回到個案的前世。在當時,前世仍屬「非正統」的主題,鮮有人對此領域進行探索。這次事件引發了她對輪迴的興趣。
一九七〇年,先生因傷退役,全家搬到阿肯色州的山丘。她由此開始了寫作生涯,投稿於各雜誌和報社。子女成人後,她投入回溯和輪迴的領域,鑽研各類催眠方式並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技巧,能最有效地幫助釋放隱埋在個案潛意識的前世資料,她也因此發現了從未有過地球經驗的外星靈魂。透過她與外星人和異次元高度進化的生命體所建立的合作關係,我們得以一窺宇宙和生命的奧秘。
自一九七九年起,她先後已催眠了上千位個案,並將內容匯整為多本著作。她的作品包括《地球守護者》、《迴旋宇宙》系列、《三波志願者與新地球》。
她稱自己為記錄「失落的知識」的回溯催眠師和心靈研究者。
第一篇 地球謎團
第一章:亞特蘭提斯
第二章:金字塔之謎
第三章:未解謎團:
第二篇 振動、頻率和層級
第四章:覺醒
第五章:這裡是我的家
第三篇 形上學或量子物理學
第六章:平行宇宙
第七章:能量和幫手
第八章:能量作用力的運用和操控
第九章:人體DNA改造
第十章:機械人類
第十一章:上帝源頭?
園丁的話
每本書都有它的頻率,也因此有它自己的命運與時機。
這本續曲和之前的序曲相隔數年,除了中文書的頻率要與原文調頻外,或許也在等候一個適當的時機,等候較多人的心智能夠接受這些資料的時候。
如我在《迴旋宇宙序曲》所說,這是由較高次元的存有透過催眠個案所傳遞的宇宙奧秘,以對話形式所呈現的宇宙學課本。請允許這些訊息擴展你的視野,開啟你意識的力量和心靈記憶。
記得,宇宙是無限的,創造是無限的,靈魂是無限的,我們,是無限的。而身為人類的終極目標,就是不再將靈魂寄居在厚重濃密的身體,不再困陷在三次元的物質性裡。我們要回到創造的源頭,回到光。
如何回去?我們其實都知道。我們心裡都有答案。而不論你是困在地球業力迴圈的靈魂,還是初到地球的星辰之子,你都能從朵洛莉絲的書裡得到需要的資料和撫慰。
希望這本書能喚醒你靈魂的記憶,知道我們都來自光,也都將回歸於光。
地球就算再好玩,還是不要忘了回「家」。
作者序
在此要特別建議讀者,閱讀本書前最好能先讀過《監護人》(The Custodians, 編按:此書中文版於2014年出版,也建議先讀過《迴旋宇宙序曲》)。《監護人》記述了我從一九八六年起,針對幽浮和外星人綁架案例的研究,並涵蓋了我這一路由簡入繁的探索過程。我發現,所謂的被外星人綁架和目睹幽浮現象原都只是冰山一角。隨著工作進展,我得到的資料愈趨複雜。當《監護人》編撰完成,我知道內容過於龐大,而且有些資料偏離幽浮主題,進入了非常錯綜複雜的「形上學」領域。我因此決定將部分內容拿掉,放在另一本討論較為繁複理論的新書。這就是此系列書的源由。
我假定(或許並不正確),讀者閱讀我的工作成果至此,對我透過催眠探究超自然現象的背景已有所熟悉。我的催眠根基可追溯到一九六○年代,當時還是使用比較老式的技巧。在生兒育女告一階段後,我於一九七九年重回催眠領域。我那時想專注在前世療法和前世回溯,因此開始研究新式的催眠誘導法。這種方法使用到意象和觀想,效果也較為快速。經過多年的催眠治療和探究,我發展出自己一套專門運用類似夢遊狀態的催眠技巧。這個方法能使我和個案的潛意識直接溝通,因而接通浩瀚豐富的心靈資料庫。
隨著工作的進展,經常有其他存有利用這種深度出神的狀態,透過個案溝通,傳遞資料。這個現象已經持續了二十年以上,至今仍不斷有新資料湧入。這些訊息都會放在日後的新書。我被告知已經通過考驗,我想提出的問題,都能得到答案;這是因為我一直忠於所得的資料,從不曾篩檢或更改。我將自己視為記者、心靈研究者和「失落的」知識的調查者,因此這是場永無止境的搜尋。
從書中的催眠記錄裡,讀者會注意到這些透過個案進行溝通的存有,使用的是個案心智裡的字彙,他們用這些字彙提供類比,嘗試用人類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解釋無法說明的種種。因此,他們使用的常不是正規的英文語句。他們會從個案心裡找到最接近的名詞和動詞來創出詞彙。不論這是怎麼做到的,這個方法確實有效,而我們也能了解他們試圖傳遞的訊息。
朵洛莉絲.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