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 2025-02-09
【行由品第一】
〈行由品〉主要是六祖自述身世及黃梅求法、開悟得道的過程。從這段經歷中,我們能得到什麼樣的啟發?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這段文字相當於佛經開頭的序分,介紹了說法的時間、地點、聽眾、主講人等。
時,大師至寶林。 | 時,即那個時候,類似佛經所說的一時、爾時。依後人推斷,應是唐高宗儀鳳二年(六七七年)。大師,本是佛之尊號,後代學人為尊重本宗祖師,也敬之為大師。當時,六祖大師在寶林寺,即現在的韶關南華寺。明萬曆《曹溪通志》記載: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五○二年),印度高僧智藥三藏見此地「山水回合,峰巒奇秀,歎如西天寶林山」,建議地方官奏請武帝建寺。落成後,梁武帝賜額「寶林寺」,先後有廣果寺、中興寺、法泉寺、華果寺等名。六祖到寶林寺住錫後,在此說法三十七載,使南宗禪法大播於天下。此寺亦成為禪宗祖庭。 |
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 | 韶州,轄境相當今韶關市及曲江、樂昌、仁化、南雄、翁源、英德等地,因州北有韶石得名。刺史,古代官名,原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後沿為地方官職名稱。大梵寺,韶州曲江縣河西,又名開元寺、天寧寺、報恩光孝寺等。六祖駐錫寶林寺時,聲譽已隆,所以,韶州有位姓韋名璩的地方長官就率領一眾官員和幕僚到位於山中的寶林寺恭請六祖,迎至城內大梵寺講堂,為大眾廣開佛緣,講說妙法。 |
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 升座,上高座說法。六祖登上法座,聞法的聽眾有刺史及官員、幕僚三十多人,對儒學有高深造詣的學者三十多人,出家、在家的男女眾共一千多人。大眾同時禮敬,祈請六祖開演頓悟法門的精要。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那個交通和資訊均極閉塞的年代,千餘人共聚聞法,該是多麼盛大莊嚴的場面。這既說明六祖在當時影響之巨,也說明人們有著普遍的聞法熱情。這種熱情,正是禪宗能在唐朝盛極一時、高僧輩出的群眾基礎。有高素質的信眾,才會有高素質的僧才,才會從中湧現出類拔萃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