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你是否在尋找一個顛覆傳統認知的教育方式來刺激小孩的淺能呢?
在「木子貓創意工作坊」,設計和藝術指導一直是相輔相成的最高理念。這本《兒童美勞創意王》,是Alis藉由她的商業設計背景的概念結合教學心得所設計的一本工具書。
幼教需要有能夠吸引小朋友的故事,並讓好動的小手能夠有發揮的空間。我認為設計過程中的「搜集資料、構思理念、創造最終產品」的概念,就同於書中「引導教學、情境故事、勞作製作」,讓大人和小孩都能夠享受從製作到完成作品的天倫樂。
故事線幫助孩子在腦中構思畫面,並且學著用準備好的工具和材料來實踐畫面;而老師示範的作品,則是讓小朋友保持想要完成作品的動力。
看完本書,或許你也想開始做勞作了呢!
文/木子貓創意工作坊合夥人 司特凡•齊格勒
推薦序2
孩子們的想法創意無邊,是我們大人永遠始料未及。
每當看著孩子們永無邊際、天馬行空地揮灑創意時,
總想蹲下身來站在跟他們相同的角度,參與他們的世界。
跟Alis老師一同工作,看見她用貼近孩子生活的方式,
以純真自然的教學態度,幫助孩子為自己想努力完成的夢想發聲,
也更加擴展身為大人的我們無法想像的視野,
讓我們重新回想起兒時的自己,以及那些曾經放棄過的夢想。
Alis老師總是在與孩子同一角度,陪同他們發掘更多新奇創意,
即使是天馬行空的想法,仍然努力幫助孩子實踐的用心;
見到孩子實現了夢想中作品時的笑容,真的真的是什麼物質都換不來的!
當您與孩子翻閱這本書時,相信你們會跟我一樣進入單純、卻又極富多元化的藝術樂園,
一起遊玩更多專屬於你我生活中的新奇小創意!
文/卡樂米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 梁倩如
作者序
在台灣無法跟進時代的教育模式下,知識的吸收方式依然是採取守舊、錯誤的學習方式,不是理解,而是死背。長期下來,變成無謂的記憶力競爭,更可怕的是,在我接觸的各個年齡層學生之中,從小學、中學、高中到大學,有很大部分的人是排斥「學習」的。
不只是在學校讀書才叫做「學習」,這個道理我們懂,但請別太意外,有許多的學生是無法理解的。事實上,除非有額外的管道了解學習知識的快樂,或是在學校裡遇到比較有熱誠的老師來指導,對為數不少的學生來講,聽到「又」要學習,常常是以逃避或放棄的方式回應。
小雨的媽媽是一位英文老師,我認為她更是一位思想家。
她的授課年齡層廣泛,但每一位學生常常都會抱怨學校的課業和質疑學校的授課方式。
有一天,她對學生問了一個問題,
「你們認為學習是甚麼?」
學生吱吱嗚嗚的答不出來。
在一旁陪媽媽上課,當時一年級,正在玩玩具的小雨打破一陣沉默,認真地說,
「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
學生若有所思地一陣譁然。
如同我們在嬰兒時期從只會爬行,到會站起來、會走路,這每一個歷程都是學習,即使中途有失敗,我們也似乎執意要讓自己能進一步地使用我們的雙腳。很自然地,父母也不會強迫嬰兒去做任何一個步驟,因為我們都知道學習是本能。
教育制度不是我們能改的(理論上應該是可以,但就以我們現在的狀態、現在這一代的小孩來講),因此如何保有面對學習的正確態度,其實才是影響未來學習方式的關鍵,我想也是父母和有道德的老師所面臨的挑戰和責任。
本書的教學,重點不在於如何去完成一件和樣品一模一樣的勞作,而是希望家長和老師藉由本書的引導,以更活潑的方式呈現教育的多元性。我們的左腦負責學習知識,右腦負責美學和想像力的發揮,在學習時,讓學生習慣同時使用左右腦,除了讓課題本身變得比較有趣外,更能夠訓練大腦的思考。用勞作學習課本上或是課本以外的知識,舉凡表達能力、神話故事、自然科學、文化藝術、演藝音樂、設計概念等,將這些抽象內容化為可以在家或是教室裡的一個簡單勞作。甚至,我也非常鼓勵因為受到這些範例而激發靈感的家長或是老師自行設計小孩的課程。
做為一位家長或老師本身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很多時候我本身不太喜歡稱自己為「老師」,因為我認為學習不是可以「教授」,而是「引導」的。我相信爸爸、媽媽們都希望小孩能夠開心的長大,並且同樣開心自信地過長大以後的人生。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是人生中重要的謀生技能。讓我們一起努力,慢慢訓練小孩能維持主動想要求知求解的慾望,便是我們帶領孩子們的一大成就感。
文/Alis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