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語展_EZ加碼
先知:中英文經典收藏

先知:中英文經典收藏

The Prophet

  • 定價:280
  • 優惠價:199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黎巴嫩作家紀伯侖代表作,有「小聖經」的美稱
  ●出版至今被翻譯超過50種語言,全球發行量破千萬
  ●此書被歐美評論家喻之為「東方世界最美妙的聲音」
  ●匯合東方神秘意識與西方浪漫主義,獨樹一幟的「紀伯侖風格」
  ●同時收錄中英文經典版本,值得永久珍藏

  28首炙烈深情的詠歎調,跨越時空的永恆經典。
  為迷路徬徨的人生旅者,指引一條清晰的道路。


  《先知》一書,由二十八篇散文詩組成。紀伯侖藉由先知的臨別贈言,論述生活中的種種課題,譬如愛、婚姻、孩子、工作、快樂與悲傷、法律、自由、友誼、善與惡、宗教及死亡,詩意的文字帶有豐富想像力和生動的象徵手法,闡釋深沉的情感和人生真諦。

  譬如自由,他說「當你們不再將自由當成目標和成就時,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論及工作,他說:「勞動不懈,即是對生命最深沉的熱愛。」說到快樂與悲傷:「悲傷在你心頭刻蝕得愈深,你便能容納愈多的歡樂。」對婚姻的看法:「彼此相愛,但不要讓愛成為羈絆。」關於孩子,他說:「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對自己的渴望所衍生的兒女。你是一把弓,孩子猶如活箭,從你那裡射發。」……

  這些道理雋永、深刻而且直指人心,當我們為現實人生的困境焦慮或迷惑,渴望獲得些許指引或救贖,先知流水般優美的言語便緩緩引領每個靈魂步向真理國度,不但讓心靈覓得依歸,其中蘊含的哲理也讓我們堅定了信念和勇氣。

  《先知》所言完全不帶權威性的教誨,也不屬任何教派或主義,紀伯侖像個慈祥的長者,懷抱著對全人類的熱愛,在你我的身旁殷殷叮囑,它之所以成為一本永恆的經典絕非偶然。自1923年出版以來,《先知》以謙遜深刻的智慧席捲人心造成一股風潮,誠如羅斯福總統所言,它是「從東方吹來橫掃西方的風暴」,文中散發強烈的東方意識也被視為「東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

  人心浮動、社會紛亂的年代,我們亟需真誠、深刻的智慧來安撫、沉澱焦躁不安的靈魂,反省生命的終極價值。紀伯侖以畢生心力撰寫的「心靈小聖經」,即使過了近百年,這些觀念和道理仍能跨越時空、永恆受用。本書值得每個時代的讀者,一次又一次,細細思索、品讀。

名人推薦

  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教授  鄭慧慈  專文導讀推薦

  「紀伯侖是東方揚起的第一次風暴,它席捲西方,為西海岸帶來了鮮花。」--羅斯福,美國總統

  「紀伯倫在詩歌及繪畫上展露的天賦才華,可謂二十世紀的威廉.布雷克」——羅丹,法國藝術大師

  「我喜愛紀伯侖,特別是他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愛的追求。他不僅屬於黎巴嫩,而且屬於中國、屬於東方、屬於全世界。」——冰心,中國作家

  「《先知》具有東方蘇菲精神,除了闡述高尚而富哲理的教誨,文筆輕柔優美宛如潺潺流水,散發迷人的音樂感。」 ——漢納‧法胡里,黎巴嫩文學史家

  「若一個人讀了《先知》,仍無法體會這位偉人的哲學,內心深處的樂章不會歡聲響應;那麼就生命和真理而言,這個人確已死亡。」  ——芝加哥郵報

  「二十八篇文章形成一本小聖經,讓已準備接受真理的人們傾心地閱讀與愛慕。」——芝加哥晚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里‧紀伯侖(Kahlil Gibran , 1883-1931)


  紀伯侖生長於黎巴嫩一個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年少時負笈美國,其後轉赴巴黎學習繪畫與雕塑,師承大師羅丹,展現了詩人、哲學家與藝術家的天賦才華。他以豐富的人生閱歷與淵博見識,透過作品述說生與死的永恆智慧,字裡行間充滿悲憫的人道色彩與發人省思的哲理。15歲初顯夙慧完成《先知》初稿,25歲發表首部小說《叛逆的靈魂》,卻因飽含批判色彩而遭當局查禁並驅逐出境。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卻仍堅持創作不懈,傳揚愛與美的理念。他在生命最終時光定居紐約,以英文重新寫作《先知》,1923年一經出版便轟動中西文壇。紀伯侖的重要著作尚有《折斷的翅膀》、《淚與笑》、《瘋子》、《先驅者》、《先知的花園》等,每部作品都深刻雋永、跨越時空,為全世界千萬讀者提供心靈的慰藉,更可作為針砭時代精神的良方。

譯者簡介

謝靜雯


  專職譯者。荷蘭葛洛寧恩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化碩士,主修文學。
  近期譯作有《最美麗的王爾德童話:愛與死的寓言》、《筆電愛情》、《當我們談論安妮日記時,我們在談些什麼》、《24小時神秘書店》、《時光機器與消失的父親》。
  譯作部落格:miataiwan0815.blogspot.tw/
 

目錄

船來了‧愛‧姻婚‧孩子‧施予‧飲食‧工作‧歡喜與悲傷‧房屋‧衣物‧買賣‧罪與罰‧法律‧自由‧理性與熱情‧痛苦‧自知‧教導‧友誼‧說話‧時間‧善與惡‧祈禱‧享樂‧美‧宗教‧死亡‧告別
 

導讀推薦

不朽的靈魂―紀伯倫/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教授 鄭慧慈


  世人總會在紛擾的時刻想起他,追求寧靜時尋找他。他猶如阿拉伯人觀念裡居住在詩人內心,啟示詩句的精靈,在人類的軀殼裡注入靈魂。他又如精選的(al-Musṭafa)「先知」,洞悉我們靈性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阿拉伯人擁有輝煌的文明,曾經在中世紀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國度。他們在東西文明的交流與融合上,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在各領域所達致的創意成果,至今仍為全世界各民族所享用。

  十六世紀初,鄂圖曼土耳其的統治阻礙了他們文明的進程,直到1798年拿破崙大砲打進埃及領土,才震醒阿拉伯人昏睡已久的覺知,擴展他們的視野。從此掀開阿拉伯人文嶄新的一頁,堪稱是一場「阿拉伯文藝復興運動」。這股風潮從埃及迅速擴散到敘利亞和黎巴嫩地區,有識之士無不關懷國家民族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前途。黎巴嫩詩人、作家、畫家暨思想家紀伯倫.卡立勒.紀伯倫(Jibrān Khalīl Jibrān, 1883-1931)在這種時代背景與氛圍下誕生。

  一、紀伯倫的感情世界  

  紀伯倫出生在北黎巴嫩山區,以保育類植物―黎巴嫩杉景色著名的卜夏里(Bsharri)鄉村,一個貧窮的馬龍教派天主教家庭裡。秀麗純淨的故鄉,將最原始的純真注入紀伯倫的血液。紀伯倫母親出生於虔誠的天主教家庭,在第一次婚姻裡,生下紀伯倫的哥哥,第三段婚姻生下紀伯倫和兩個胞妹。1891年父親因為職務的關係,導致傾家蕩產,被鄂圖曼政府監禁,直到1894年才出獄。

  在紀伯倫的生命中,父親始終是一位言語粗暴的醉漢,是與他格格不入的「親人」。在他返回祖國受教育期間,得以和故鄉的父親相聚,兩人的相處依舊是兩條歪斜線,毫無交集,直至日後父親過世,狀況也不曾改善。1895年母親帶著他、哥哥和兩個妹妹移民波士頓定居,父親則獨自留在黎巴嫩。
    
  在波士頓期間,紀伯倫母親每天扛著床單、衣服、敘利亞絲,挨家挨戶販賣,回家後還得做針線活。兩個妹妹受傳統思想的束縛,留在家裡幫忙母親。母親用辛苦攢下來的錢,協助紀伯倫的哥哥開店,改善家庭經濟。她經常不忍心看著年紀僅長紀伯倫六歲的哥哥,為全家生計不眠不休的工作,屢次要求紀伯倫幫忙,年少的紀伯倫卻說:「畫家的一根小指頭比得上一千個商人。」或說:「一頁的詩詞,抵過全世界工廠的紡織品。」紀伯倫就這樣被這個窮苦的家庭捧在掌心,家人給予他充足的愛,他儼然是家中唯一能夠自在讀書、追夢的閒人。

  他對女人的情愫,或許便是來自對母親的愛以及母親所呈現的堅毅、慈祥。他認為人類雙唇說出最甜美的話便是「媽媽,…」,認為女人應該擁有自我,與男人一樣站在太陽底下。母親在紀伯倫的靈魂深處象徵著一切力量的根。兄弟姊妹的情誼,是紀伯倫對人類的愛與關懷的源。

  1903年紀伯倫從黎巴嫩知識之旅返回波士頓時,么妹因肺癆已過世兩週,隔年哥哥也死於肺癆。緊接著,最愛的母親抵不過喪子之痛與癌症病魔的糾纏,也隨他們而去,留下大筆的醫藥債務,由他和大妹扛起。這一連串的打擊讓他嚐盡生命的苦澀。苦難的經驗成就了他超凡的哲學思想,他用一幅幅的畫作詮釋痛苦與死亡,並且消化它們。我們因此能在《先知》一書中看到他面對「痛苦」的樂觀以及洞悉「死亡」的豁達:

  「你的痛苦大多是自己的選擇。
  是你內心的醫生用來療癒你病痛自我的苦藥。
  信賴那個醫生,緘默平靜地飲下他那帖藥方吧:
  雖說他下手又重又狠,指引他的卻是上帝溫柔的手,
  他端來的藥杯,雖然燙灼你的嘴唇,卻是上帝用祂聖淚滋潤過的泥土所塑造出來的。」

  「什麼是死亡?不就是在風中赤裸佇立、消融於陽光裡?
  什麼是停止呼吸?不過是將氣息從騷動不止的潮汐解脫出來,好讓它升騰擴張、毫無窒礙地追尋上帝?
  唯有啜飲靜默之河,你才可能真正歌唱。
  唯有抵達山巔,你才可能開始攀登向上。
  唯有大地佔有你的四肢,你才可能真正手舞足蹈。」
    
  紀伯倫闡揚愛,但他的第一段感情狀況以及為何終身不婚,至今仍是一個謎。紀伯倫或許曾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誠如他在Al-Ajniḥah al-Mutakassirah(破碎的翅膀)一書中所描述的女主角莎樂瑪(Salma Karāmah)的境遇,最後他嫁且過世。這位書中神秘的女主角,被猜測是紀伯倫在返回黎巴嫩求學期間認識的一位故鄉寡婦,與他的么妹蘇樂坦娜(Sulṭānah)同名。他因此被稱為「二十世紀的但丁」,兩人皆因熱愛祖國而被放逐;皆因經歷偉大的的愛情,分別寫下不朽之作《破碎的翅膀》和Divina Commedia(神曲)。

  1904年他結識改變他人生的Mary Haskell小姐。Haskell欣賞他的才華,不僅在物質上支助紀伯倫,在精神上更是紀伯倫的終身摯友。由於Haskell年長十歲,成為兩人更進一步發展情感的障礙。Haskell結婚後,仍然持續關懷並支持紀伯倫。

  紀伯倫生命中有一位風靡於開羅文壇的黎巴嫩才女麥.奇亞達(May Ziyādah)。1912年麥寫信給紀伯倫,讚賞《破碎的翅膀》一書,兩人開始通信,展開柏拉圖式的心靈交流,探討人生哲理。信件往返持續至紀伯倫去世前半個月,為期約二十年。從後來問世的兩人信件中呈現,他倆的關係從保守到友情,而進展到親密的書信戀人。紀伯倫的死,讓麥的精神受到嚴重打擊,她的精神疾病始終無法治癒,最後卒於開羅。

  紀伯倫的朋友麥卡伊勒(Maykhā’īl Nu‘aymah)在Jibrān Khalīl Jibrān(紀伯倫傳)裡提及,紀伯倫在美國尚有其他世人不知的秘密感情。許多將紀伯倫尊為愛與美化身的人,卻寧願將它視為謠言。

  或許誠如紀伯倫在Ḥaffār al-Qubūr(掘墓人)裡藉由魔鬼的語言所說:「結婚代表人類被持續力量所奴役。」他選擇不被奴役。從他在《先知》對夫妻相處的詮釋中,可理解他如何重視性靈的獨立:

  「奉獻你的心,但不要交託給對方保管。
  因為唯有生命的手,才能容納你們的心。
  你們站在一起,但不要靠得太近:
  聖殿的柱子也是各自頂立,
  櫟樹與絲柏也不會長在彼此的遮蔭裡。」
 
  二、思想背景
    
  紀伯倫童年受教於故鄉的神父,他學習聖經、阿拉伯文和古敘利亞文,並研讀歷史、文學與科學書籍。他自幼便顯露藝術天資,經常用木炭在牆上畫畫,四歲時曾經把一張紙埋進土裡,等著紙長大。
   
  初至美國入學時,紀伯倫被錯誤註冊為他父親的名字Khalīl Jibrān,他雖數次反應,並未被訂正,因此西方人都以Khalil Gibran來稱呼他。在美國求學之初,老師便發掘他的繪畫資質。1896年校長請攝影家兼出版商Fred Holland Day來指導他藝術理念。Day介紹他認識藝文界朋友,年少的他便闖進藝術圈,開始設計書籍封面,繪畫的技能成為他日後困頓經濟的生機。他對藝術的看法則如同作詩一般:「藝術是要表現出樹的魂,而不是去描繪樹的樹幹、樹枝、樹葉;藝術是要表現海的良心,而不是掀起泡沫的海浪或藍色寧靜的海水。」

  1898年8月紀伯倫返回祖國,在息柯馬學院(Madrasah al-Ḥikmah)接受阿拉伯文和法文教育。他在同儕間始終文采洋溢,成績優異,是同學們稱羨的詩人。此間他所研讀的古典文史書籍,包括中世紀伊本.卡勒敦(Ibn Khaldūn)的史書、穆塔納比(al-Mutanabbi)的詩、伊本.西納(Ibn Sīna)的哲學思想及蘇菲詩等。他的老師包括當時貝魯特的詩人與戲劇家。這趟黎巴嫩知識之旅,奠定了他的古典阿拉伯語文基礎,作品裡也因此能透露阿拉伯傳統學術對他的影響。

  紀伯倫從黎巴嫩返回波士頓後,開始在Al-Muhājir(移民)阿拉伯文報紙上刊登名為Dam‘ah wa Ibtisāmah(一滴眼淚與一絲微笑)的作品。以後陸續出版許多詩、散文與小說,探討自由的真諦與社會問題,尤其在文章裡抨擊鄂圖曼土耳其的統治,並呼籲找回伊斯蘭的榮耀。他在「一位天主教詩人給穆斯林的信」裡說:「我厭惡鄂圖曼帝國,因為我喜歡伊斯蘭及伊斯蘭的偉大,我懷抱著恢復伊斯蘭榮耀的期待。我不愛缺陷,但我愛殘缺者的軀體;我厭惡癱瘓,但我喜愛身障者的肢體。」

  1908年在Haskell的鼓勵與經濟支助下,紀伯倫赴巴黎學習藝術,進入最著名的藝術學校,師承雕塑家Rodin。在巴黎期間,紀伯倫喜歡駐足羅浮宮,這也讓他的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作品特質,朝向更深層面扎根。

  1911年紀伯倫遷居紐約,住在藝術家聚集的老社區,與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文人、思想家的切磋更趨頻繁。他更勤奮的寫作、繪畫,濃咖啡、香菸都是他強迫自己工作的幫手。他投入所有精力,種下無法痊癒的病根。此間他連續出版許多阿拉伯文作品,並以英文寫作。1918年出版第一本英文作品The Madman﹣His Parables and Poems,文辭簡單,意義深遠,表現冥思與昇華的靈性。此後他的英文書陸續出版。1919年出版阿拉伯文書Al-Mawākib(隊伍),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哲學性對話長詩,表現出純淨、自然與冥想的特質,詩中揭露人類的虛偽、迷惘,呼籲擁抱大自然與純真,探討許多人類社會的議題,譬如愛、幸福、正義、知識、宗教等,也為後來的《先知》揭開序幕。

  三、《先知》

  十九世紀中葉,大敘利亞地區在鄂圖曼土耳其的統治之下,經濟蕭條,民不聊生,迫使信奉基督宗教的黎巴嫩和敘利亞人紛紛移民美洲,期盼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他們通常在移民地從商,以維持生計,同時創辦報章雜誌,彼此聯繫頻繁,他們的作品稱之為「移民文學」。旅居北美的文人多數居住在紐約,作品深受美國文學影響,被稱之為「北派」,譬如紀伯倫、麥卡伊勒、阿布.馬弟(Īliya Abū Māḍi)等人。旅居中南美洲的文人主要居住在阿根廷、巴西,思想較為保守,稱之為「南派」,譬如夏菲各(Shafīq al-Ma‘lūf)、米夏勒(Mīshāl al-Ma‘lūf)等人。南、北兩派都各自成立「筆會」,發行報章雜誌。1920年紀伯倫和麥卡伊勒等人在紐約創立北派的筆會,成員有十人,紀伯倫被選為會長,Al-Funūn(藝術)雜誌專為該筆會發聲。該雜誌停刊後,Al-Sā’iḥ(旅遊者)雜誌繼續此任務。紀伯倫去世後,北派的筆會也隨之瓦解。由於北派在作品中所呈現的多數是西方思想,而被許多阿拉伯文學批評家所詬病,然而對阿拉伯現代文學的影響力卻遠勝於南派。

  移民北美的阿拉伯文人融合了阿拉伯文化及新國度文化的思想,是阿拉伯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他們掙脫古典主義的理性與束縛,重視愛,談論女人,緬懷快樂的時光。大自然在他們的眼裡,是模範世界的象徵。他們描寫痛苦的現實,如貧窮、疾病、無知等主題,認為生活應是完美無缺的,現實生活一旦不符合理想,便難保持沈默。「冥想」是他們詮釋宇宙真理和生命意義的方式,譬如對善與惡、不朽與毀滅、生與死現象的沉思。他們的作品深具創意,文筆流暢,意義清晰,擅長於使用象徵性的辭彙。

  《先知》是阿拉伯移民文學的經典著作,也是紀伯倫思想的精華。作者運用詩人的技巧,表達對生命的樂觀與希望。字裡行間他是一位社會改革家,是詩人,也是哲學家。此書內容敘述先知穆舍拓法(al-Muṣṭafa)從居住十二年的城市返回他的島嶼故鄉。臨行時,城中居民向他請教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問題,以便將真理世代相傳。書中共包含二十六個主題,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闡明「愛」是生命的核心,靈魂渴望掙脫束縛,回歸原始,得到完全的自由。由於書中探討的人生哲理非常令人省思,得到世人的共鳴,而被譯成五十餘種語言。後來紀伯倫再寫The Garden of the Prophet (先知園),相同的主角,更深奧的人生哲理。

  紀伯倫年輕時便用阿拉伯文寫《先知》,書寫之前曾經更改過書名四次。《先知》內容經過多次的修改,最後用英文再寫一次,Haskell協助他作語言修正,於1923年9月出版。1918年他寫信給麥,談到這本書時說:「我想寫這本書已經想了一千年啦!」1919年至1923年,他將大多數時間都花在這本書的撰寫上,他曾說:「這本小書耗費我一輩子的光陰,我要確定裡面每一字句確實是我所能呈現的最佳狀態。」並認為此書是他的「重生」。

  《先知》除了受到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哲學書Also sprach Zarathustra(瑣羅亞斯德如是說)的影響之外,也受到阿拉伯古典文學的影響。在內容上,許多中世紀的阿拉伯文故事,亦純粹以呈現人生哲理為目的,譬如伊本.西納的Ḥayy bn Yaqẓān(亥也.本.亞各詹),便在探討人類與宗教、大自然的關係。故事敘述一群人出遊,邂逅故事的主角亥也.本.亞各詹,象徵著人類找尋智慧,認識宇宙的真理。主角象徵的是人類的理性,而這群陪伴主角的人象徵的是人類的感官、秉性和慾望。又如阿拉伯傳統的講詞與訓囑,通常以格言式的內容及兼顧音韻協調的詞句呈現。此外,傳統阿拉伯詩也經常以對話、獨白、故事手法鋪陳,使用表達哲理的詩句作結尾。中世紀詩人穆塔納比便因詩中充滿人生哲理,成為詩人的楷模。紀伯倫以文詞簡潔,意義深邃的哲理作為主體,以思想引導形態,未嘗不是承襲了阿拉伯傳統,西方人更譽之為東方的神祕主義。阿拉伯文藝復興之後,紀伯倫思潮成為一股新的動力,影響阿拉伯現代詩、散文、小說、戲劇、音樂的形態與內涵。

  《先知》出版後,紀伯倫的聲望達到巔峰,健康狀況卻每況愈下。1931年他死於肺病,依據他的遺願,遺體被運回故鄉,葬在他生前囑咐妹妹買下的一座七世紀古老的修道院中,並在此設立紀伯倫博物館,展出他的遺作、遺畫與生前遺物。紀伯倫的墓誌銘是他生前的囑咐:「我和你一樣活著,現在我站在你身旁,請你闔上雙眼,轉過來,會看到我就在你眼前。」

  的確,這位我個人心靈的導師―紀伯倫,伴隨著我走過漫長而崎嶇的生命路,從年輕到白髮兩鬢,從小島到遙遠的沙漠。因為他,在人煙稀少的荒漠裡,我彷彿身懷Zamzam聖水,豐盈而滿足;在人群熙攘的小島,我彷如身處深山幽谷,寧靜而自由。猶記大學二年級愛上他的阿拉伯散文詩,從欣賞到背誦,每天總有一股莫名的喜悅督促我接近他。儘管當時的我,不盡了解他的深意,卻會感動得淚流滿面或獨自會心的微笑,因為他的聲音能自然的觸動所有清純的心靈。年輕的我從此不曾衰老,心靈如同潛入大海一般,不斷的渴求向下探底,尤其是探究阿拉伯語言、文學及文化底蘊。紀伯倫的文筆儘管清晰,意義卻彷如宗教聖典,需要細細品嚐。有時候他短短的一句話,要耗費你一生的時光去體會。然而你一旦理解,卻已經擁抱著真理,成為你思想的一部份。長年來,對他的言語,我從懵懵懂懂的附庸風雅到銘心刻骨的共鳴。今日,我將閱讀他的作品視為「回歸原始的樸真」,是擁抱母親的溫暖,是面對災難的勇氣,更是掙脫束縛的自由。紀伯倫所賜予的,是我無法捨棄的生命價值,更是古老靈性的呼喚。我時常叮囑學生:「去背紀伯倫的文章吧!它不僅能奠定你的阿拉伯文學底子,更重要的是,它會改變你的人生,讓你永遠擁抱著希望與赤子之心。」

  本書譯者謝靜雯小姐亦秉持對此書的熱愛,誠如紀伯倫所說,用「從內心抽出的線縷來織布,彷彿你的摯愛就要穿戴那塊布匹」的精神,用清麗的文筆,忠實呈現紀伯倫不朽的哲理。而令人更期待的或許是,透過此書,紀伯倫詮釋的愛能廣佈在現代社會裡,讓心靈不再徬徨。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90279
  • 叢書系列:經典文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3 x 19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婚姻〉
 你們一同降生,也將終生相守相依。
當死神的白色羽翼驅散你們的生命,你們應當相守。是的,即使在上帝的靜默回憶裡,你們也應當相依。
可是兩人相處的時候,要在彼此之間留點空隙,讓穹蒼的風得以在你們之間舞動。
彼此相愛,但不要讓愛成為羈絆:讓愛成為躍動於你們靈魂海岸之間的汪洋。
盛滿彼此的杯,但不要同飲一杯。分享彼此的麵包,但不要共食一條。
一同歌唱舞蹈,共享歡愉,但要有獨處的時間,即使是隨著同一首樂曲顫動,魯特琴的弦依然各自獨立。
奉獻你的心,但不要交託給對方保管。因為唯有生命的手,才能容納你們的心。
你們站在一起,但不要靠得太近:聖殿的柱子也是各自頂立,櫟樹與絲柏也不會長在彼此的遮蔭裡。
 
〈孩子〉
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對自己的渴望所衍生的兒女。
他們經你而生,但不是從你而來,雖然他們與你同在,但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不能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提供居所給他們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棲居於明日之屋裡,你就算在夢中也無緣造訪。
你可以努力仿效他們,但不要逼他們模仿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走,更不會在昨日滯留。你是一把弓,孩子猶如活箭,從你那裡射發。
弓箭手在無限的路途上看到目標,於是使力彎折你,好讓祂的箭矢飛得又快又遠。
你就在弓箭手的手裡歡喜甘願地彎折吧。祂愛疾飛的箭矢,也愛穩健的弓箭。
 
〈罪與罰〉
遭到殺害的人,對於自己遇害未必毫無責任,
遭到搶劫的人,對於自己遭劫未必沒有過失。
正義之士對於壞人的作為並非全然無辜。
清白之士對於罪人的行徑並非全無牽扯。
是的,犯罪者通常是受害者的犧牲品。
不過,被定罪的人往往為了未被定罪、未受指責者,背負著重擔。
你無法將正義跟不義、善與惡區分開來;
因為它們並肩站在太陽面前,有如錯綜交織的黑線與白線。
當黑線斷裂的時候,織工不僅會查看整塊布匹,更會檢查織布機。
 
勤於勞動,便是真正熱愛生命。透過勞動熱愛生命,就會熟知生命最內在的祕密------〈工作〉
 
唯有在整棵樹默認的情況下,一片葉子才會枯黃。如果沒有你們全體隱藏的意念,犯錯者不可能為非作歹。------〈罪與罰〉
 
真正的自由,並非白晝無憂無愁、黑夜毫無匱乏哀痛,而是讓這些事情束縛你的生命,你才能赤裸裸又毫無拘束地超越它們,然後享有真正的自由。------〈自由〉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3
4.0
|
2018/09/29

紀伯倫的詩集中最喜歡先知。
它不像一般的詩運用一些譬喻法讓讀者去想像。
而是像個和藹的老先生般告訴你世界的真理,告訴你世界的真實與虛偽。
每次讀完先知都覺得心靈被洗滌,像是一位和藹的傾聽讀者的心事然後訴說自己的想法。
以紀伯倫的年代而言可以有這般的思想很不可思議。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蔡康永暢銷百萬套系列!《蔡康永的情商課》、《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優惠88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人文社科經典展
  • 金典獎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