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從文學到視聽:中國當代小說的影視改編與傳播

從文學到視聽:中國當代小說的影視改編與傳播

  • 定價:430
  • 優惠價:938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6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從「文學作品」到「電視文學」,就其傳播手段來說,
是從「文字」傳播到「影視」傳播,是時代的必然,更是趨勢

  本書通過文學與影視的互動考察,梳理小說與影視關係的歷史沿革、影視改編觀念、影視改編方法與傳播途徑。以中國當代優秀小說被成功地改編成影視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活著》、《尋找》和《暗算》等作品,從小說和影視兩種不同文本的對比角度,詳細分析和理性評述小說與影視互動的各自利弊。使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對小說的影視改編有一個清晰的瞭解和直觀的認識,能迅速掌握從文字到視聽的得失,從而更好地從小說或影視入手,去完美地欣賞富有文學性的影視文本。

本書特色

  使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對小說的影視改編有一個清晰的瞭解和直觀的認識,能迅速掌握從文字到視聽的得失,從而更好地從小說或影視入手,去完美地欣賞富有文學性的影視文本。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鳴劍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重慶市文學研究會理事。長期致力於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情感心理與創作關係及影視傳媒的教學與研究。著有《上山下鄉:一場決定三千萬中國人命運的運動之謎》、《無希望的愛戀是溫柔的:中國現代作家婚戀生活對其創作的影響》、《民國的才子佳人:現代作家的婚戀與創作》、《國家恒至上:老舍在重慶》和《女性的天空:民國才女們的情感歷程》等書。
 

目錄

緒論  文學與影視的互動
  一、小說與影視關係的歷史沿革
  (一)小說的電影改編「前史」
  (二)當代小說電影改編的理論與實踐
  (三)當代電視改編的進程
  二、影視改編觀念的歷史演進
  (一)外國電影改編觀念的歷史與實踐溯源
  (二)中國電影改編觀念的變化與發展
  三、小說的影視改編方法
  四、小說與影視的聯姻

第一章  《芙蓉鎮》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改編緣起:從「茅盾文學獎」到「一個時代的經典」
  (二)主題:堅持走真實的現實主義道路
  (三)人物:「講感情,把自己燒進去」
  (四)情節:脫胎於小說,適當增刪
  (五)敍事結構:尊重原著,創新不斷
  三、「謝晉模式」的是與非

第二章 《紅高粱》《高粱酒》與《紅高粱》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小說與電影的聯姻:相得益彰
  (二)大刀闊斧地刪改:主題、情節、人物、場景和敍事方式
       1、主題:單一明確
       2、情節:主次調整
       3、人物和場景:儘量簡化
       4、敍事方式:化繁為簡
  三、小說《紅高粱》、《高粱酒》改編為電影《紅高粱》的得失

第三章  《妻妾成群》與《大紅燈籠高高掛》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改編原因:解讀歷史的視角引發共鳴
  (二)主題:從自由多樣性到相對簡單和明確化
  (三)情節:從繁到簡,集中展示
  (四)敍事方式:視角和結構
       1、敍事視角:從單個的主觀到全景的客觀
       2、敍事結構:從顯隱結構並進到單線索展開
  三、《妻妾成群》改編為《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得失

第四章  《霸王別姬》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敍事方式:視角與結構
       1、敍事視角:從全知全能到「影像+字幕」
       2、敍事結構:從時間線到三個單元
  (二)敍事策略:情節和主題
       1、情節:圍繞主題改變和增刪
       2、主題:從個人運命與歷史沉浮到對民族精神層次的思索與領悟
  (三)文化、京韻:從香港西化文化到內地主體文化
  三、《霸王別姬》改編的得失

第五章  《活著》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敍事視角:從「雙重」第一人稱到福貴為焦點的視點鏡頭
  (二)主題:從「忍受」到「擔當」
  (三)情節:圍繞「造型」和主題改變來增刪
  (四)人物:在時代的烙印裏一步步走來
  三、《活著》改編的得失

第六章 《婦女生活》與《茉莉花開》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敍事方式:視角與結構
  (二)敍事策略:情節與主題
  (三)敍事風格:沉重與輕鬆
  三、《婦女生活》改編為《茉莉花開》的得失

第七章 《尋找》與《雲水謠》
  一、劇情簡介
  二、從劇本到電影
  (一)創作契機:從「真人真事」到「愛情傳奇」
  (二)主題:從單一的愛情到雙重的愛情和愛國
  (三)故事線索和敍事策略
  三 、傑出的蒙太奇手法和全面採用 DI(數位中間片)技術
  四、《尋找》改編為《雲水謠》的得失

第八章  《天鵝絨》到《太陽照常升起》
  一、劇情簡介
  二、從《天鵝絨》到《太陽照常升起》
  (一)改編緣起
  (二)主題:從自尊的喪失到情欲的毀滅
  (三)情節:從寫實到幻化
  (四)敍事:結構從完整到分段,方式從順敘到倒敍
        1、敍事結構:從完整統一的封閉式結構到分段敍事的開放式結局
        2、敍事方式:從順敘到倒敍
  三、《天鵝絨》改編為《太陽照常升起》的得失

第九章  《亮劍》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視劇
  (一)改編緣起
  (二)合理取捨情節、大膽提煉主題
        1、擷取小說中的代表性事件,來刻畫人物和表現主題
        2、添加新的情節,完善主題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3、更改人物經歷和人物之間的關係,使劇情更加驚險、曲折和動人
  (三)敍事策略:從「敍事蒙太奇」到歷史真實與虛構相交織
  (四)人物形象:從英雄的悲壯到軍人的陽剛
  (五)「亮劍」精神,契合了時代精神
       1、還原了歷史真實
       2、拓展了軍事題材
  三、《亮劍》改編的得失

第十章  《暗算》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視劇
  (一)敍事方式
  (二)敍事策略
  (三)時空設置
  三、《暗算》改編的得失

後記
 

後記

  從小就愛看電影,電影業已成為童年記憶的快樂時光。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文學的喜愛由狂熱逐漸變成理性,特別是把愛好的事業變成現實的職業後,興致所至的娛樂欣賞就讓位給目標明確的審美探究。由此,由語言文字的小說到鏡像畫面的影視,或先或後,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比較的衝動。小說改編成影視,忠實還是戲說(演義),縈繫於心,便產生了本書的創作契機。

  然而,要追根溯源地考察一部小說被改編成影視的原因,改編的情形怎樣?改編的效果如何?小說與影視互動的利弊,殊非易事。誠然,一部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問世後,不同人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從口頭或文字上品評這種改編的「似」與「不似」,甚至有些人還借用一些改編理論進行為我所用的論述與批評,都在所難免。然而,蜻蜓點水的印象式批評,抑或形而上的務虛言說,居多;腳踏實地的理論詮釋,抑或形而下的文本分析,甚少。基於此,我不揣冒昧,開始了兩種(小說與影視)文本的仔細對比與細緻解讀。

  從小說文本的一般性閱讀、細讀、解讀到影視文本的好玩似觀看、賞析、鑒賞,再到二者內容、主題、情節、人物、敍事和得失的比較,既是枯燥而繁重的細活,又是特有的審美享受過程。日積月累,思考所得,在《當代文壇》等刊物上面世後,受到了同好者的贊許,增強了與人分享小說改編之美、影視內涵之魅的動力。

  為此,我在全校開設了一門《當代小說的影視改編》的通識課,受到了愛好文學、癡迷影視的大學生們的追捧。教學相長,精益求精,終成體系。

  誠然,拙著的問世,對物欲橫流時代慰藉我們心靈的文學與影視藝術,心存感念。畢竟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即使功利甚囂塵上,也難掩飾人類對審美的追求。我始終堅信,惟有靈魂的安寧與快樂,才會使人類的生活變得充實而豐潤。

  在此,我要感謝拙者論及的小說和影視的作者與編導,正是因為他們的藝術創造,才使我的比較與解讀得以成行。同樣,我也要感謝小說的讀者、影視的扮演者和評論者,正是他們的付出與智慧,才使我們得以享受藝術的多樣化與理性之美。

  著書立說,本是教書育人的應盡之義。然而,現實的境況,迫使大多數人的寫作都是為了稻粱謀。所幸,我的一些拙著能免于生存出書的魔咒與讀者見面,最應感謝是知音讀者的厚愛和認同編輯的青睞。

  人生苦短,相識是緣,凡是在我生命中與之有交接與關聯的每一個人,我都銘記在心,誠摯致謝。在此,祈盼上蒼給予你們好運!禱告你們的生活如夏花之絢爛、碩果之甘甜!!
由於本人的能力有限,雖想完美卻力所不逮,書中的錯謬一定不少,還敬請專家、學者和知音讀者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16165
  • 叢書系列:新美學
  • 規格:平裝 / 364頁 / 14.8 x 21 x 1.8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文學與電影都是反映人類生活的藝術形式。前者古老,後者年輕。有文字記載的書面文學,如葛天氏之樂和《吳越春秋•彈歌》,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有片可查的電影,如盧米埃爾兄弟攝製的《工廠大門》卻只有110多年。兩千多年不衰的文學與百年新生的電影之間,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朝分夕合,藕斷絲連,共同豐富著人類的精神生活。

(一)小說的電影改編「前史」

在反映人類生活的藝術形式(小說、散文、戲劇、詩歌、音樂、舞蹈、建築、繪畫、雕刻和電影等)中,電影是「惟一可以讓我們知道它的誕生日期的藝術。」([匈牙利]巴拉茲•貝拉(Béla Balázs):《可見的人(電影精神)》,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年9版。)事實上,電影問世之初,人們沒並沒有將其視為藝術,僅僅被看作一種雜耍式的技藝和娛樂的商品而已,根本不能與文學相提並論。如德國的藝術史家康拉德•朗格(Konrad Lange)在《藝術的本質》中就武斷地認為「電影不是藝術」;英國的著名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則更是瞧不起電影,他預言說「電影要成為藝術,惟一的辦法就是攝製一部完全用字幕構成的影片。」(參見邵牧君《西方電影史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年版。)直到1940年代,有聲電影具備了畫面、聲音和色彩三大元素後,西方電影理論界才將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加以研究。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背對時代的倦怠,從故事中找回自己。簡體館文學季,精選滿599元現折59。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村上春樹
  • 東立買慶祭
  • 角川文藝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