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中國現代小說史(新版)

中國現代小說史(新版)

  • 定價:550
  • 優惠價:949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6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重新校訂
重新排版
最完整無刪減版本
新增4篇紀念夏先生的文章

  《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志清教授名著A History of Mordern Chinese Fiction的中文譯本。在中國現代小說的研究上,本書可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夏教授以其融貫中西的學識,論述了中國自五四運動至六十年代初小說的發展;他致力於「優美作品之發現和評審」(夏志清語),並深入探求文學的內在道德情操。也是憑著這一股精神,夏教授以過人的識見,對許多現代小說家重新評價;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他「發掘」了不少當時並未受論者注意的作家,如張愛玲和錢鍾書等。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學術地位,歷久不衰。本書之英文版初刊於1961年,中文翻譯本於1979年出版後,隨即成為港台大專院校中文系師生案頭必備的參考書。2001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印行之版本,增收王德威教授〈重讀夏志清教授《中國現代小說史》〉一文及劉紹銘教授的新序。2013年底,夏先生離世,本社特邀劉教授相助,對本書進行全面勘誤和訂正,並收入緬懷夏先生的文字數篇,推出《中國現代小說史》新版,以茲紀念。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夏志清


  夏志清教授(1921-2013)是在中國小說研究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獨樹一幟的見解,影響了東西方漢學界近50年來中國小說的研究方向和發展面貌。其經典著作有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和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其他以中、英文發表的評論及論文集等也甚多。夏教授1969年起出任哥倫比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系中文教授,2006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13年12月29日辭世。

譯者簡介

劉紹銘


  劉紹銘教授是著名學者、翻譯家、作家、嶺南大學榮休教授,著作等身。與閔福德教授合編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of Translations, Volume 1: From Antiquity to the Tang Danasty (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深受好評。
 

目錄

出版人的話 vii
一介布衣:紀念夏志清先生(劉紹銘) ix
2015年再版序(劉紹銘) xv
2001年版序(劉紹銘) xvii
作者中譯本序(1978年)(夏志清) xxi
重讀夏志清教授《中國現代小說史》(王德威) xxxvii

第1編 初期(1917-1927)
第1章 文學革命 3
第2章 魯迅 23
第3章 文學研究會及其他:葉紹鈞、冰心、凌叔華、許地山 43
第4章 創造社:郭沫若、郁達夫 71

第2編 成長的十年(1928-1937)
第5章 三十年代的左派作家和獨立作家 87
第6章 茅盾 105
第7章 老舍 125
第8章 沈從文 143
第9章 張天翼 161
第10章 巴金 181
第11章 第一個階段的共產小說 197
第12章 吳組緗 215

第3編 抗戰期間及勝利以後(1937-1957)
第13章 抗戰期間及勝利以後的中國文學 223
第14章 資深作家:茅盾、沈從文、老舍、巴金 263
第15章 張愛玲 293
第16章 錢鍾書 329
第17章 師陀 349
第18章 第二個階段的共產小說 355
第19章 結論 377

附錄
附錄1 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夏志清) 389
附錄2 姜貴的兩部小說(夏志清) 405
附錄3 經典之作(劉紹銘) 425
附錄4 名世與傳世(劉紹銘) 435
附錄5 Remembering Professor C. T. Hsia(Joseph S. M. Lau) 437

附註 441
參考書目 471
索引 501
 

作者中譯本序 夏志清(節錄)

  一


  1951年的春天,我一方面忙於寫論文,一方面真不免要為下半年的生活問題着急起來。我雖算是耶魯英文系的優等生,系主任根本想不到我會在美國謀教職的:東方人,拿到了博士學位,回祖國去教授英美文學,這才是正當出路。有一天,同住研究院宿舍三樓的一位政治系學生對我說:政治系教授饒大衞(David N. Rowe)剛領到政府一筆錢,正在請人幫他作研究,你謀教職既有困難,不妨去見見他。我當時根本不知道饒大衞是以反共著名的中國之友,我自己一向也是反共的,我到他辦公室去見他,二人一談即合拍。加上我是英文系的準博士,寫英文總沒有問題,饒大衞立即給我一張聘書,年薪4,000元,同剛拿博士學位的耶魯教員(instructor),是同等待遇。我既找到了事,寫論文更要緊,也就無意去謀教職,再去看英文系主任的嘴臉了。

  饒大衞僱用了他的得意門生魯幸.派(Lucian Pye)同我這兩位research associates,再加上日裔美籍研究生同教會學校出身的華籍家庭主婦這兩位research assistants,人馬已全,7月1日開始工作,編寫一部《中國手冊》(China: An Area Manual),供美國軍官參閱之用。那時是韓戰時期,美國政府原則上是很反中共的,所以饒大衞才能請到這筆錢。數年之後,《中國手冊》上中下三冊試印本出版,先由美國軍方、政方高級官員審閱,可能發現全書反共立場太強硬(當然書裏面別的毛病想也不少),未被正式納用,這對饒大衞自己而言,當然是事業上的一大挫折。否則,這部《中國手冊》,美國軍官人手一篇,饒大衞自己中國通權威的聲望也必大為提高。這部《手冊》試印本,一共印了350部,美國各大圖書館也不易見到。

  我一向是研究西洋文學的,在研究院那幾年,更心無旁騖地專攻英國文學。那幾年改行編寫《中國手冊》,一開頭就大看有關中國的英文著述。虧得那時候這類書籍還不算多,一年之中就把漢學家、中國問題專家晚近出版的著作,看得差不多了。我一人撰寫了〈文學〉、〈思想〉、〈中共大眾傳播〉三大章,另外寫了〈禮節〉、〈幽默〉二小章(〈幽默〉章近已重刊《譯叢》1978年春季號),〈家喻戶曉的人物小傳〉一章,也參與了〈中共人物〉章、〈地理〉章人文地理部份的寫作。最使我感到頭痛的是人文地理各省、各地區的個別報道。實在看不到多少參考資料,只好憑我的常識和偏見去瞎寫。五十年代後期《時代》週刊刊印了一個中共特輯(該期封面人物是毛澤東),居然也報道中國各地區的風俗人情。那晚我翻閱這個特輯,看到上海人如何,北平人、山東人、湖南人又如何如何,都根據我撰寫的材料,有些地方字句也不改,看得我人仰馬翻,大笑不止。生平看《時代》周刊,從來沒有這樣得意過。

  〈大眾傳播〉這一章得參閱中共報章雜誌,花的工夫最大(哥大新聞學院喻德基教授那本《中共大眾傳播》問世,是十年後的事了)。〈思想〉、〈文學〉這兩章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自己是中國人,介紹孔孟朱王的思想,杜李關馬的詩曲,不看多少參考資料,也可以寫得出的。但〈思想〉這一章專述「傳統思想」(traditional ideologies),近代思想我不必注意。〈文學〉這一章重點卻放在現代文學上,佔全章篇幅三分之二。我在國內期間,雖也看過一些魯迅、周作人、沈從文等人的作品,但看得極少,對新文學可說完全是外行。寫〈文學〉這一章,把耶魯圖書館所藏的茅盾、老舍、巴金等的作品都略加翻看。此外還有一批尚未編目的中共文藝資料,也放在辦公室裏翻閱。什麼《白毛女》、《劉胡蘭》、《白求恩大夫》等小冊子以及趙樹理、丁玲的作品,倒真正花時間看了一些。(王瑤《中國新文學史》下冊1953年才出版,四十年代中共文學的演變,只好自己摸索,一無憑藉。)中國現代文學史竟沒有一部像樣的書,我當時覺得非常詫異。

  到了1952年春天,又得為下學年的工作發愁了。饒大衞雖對我的勤快大為賞識(那位社會系畢業的家庭主婦一年之中只寫了〈中國社會〉一大章,〈服飾〉一小章),有意留我一年,年薪加至4,800,但我實在不想再幹了,有關中國的英文書籍已大致讀遍,再做下去沒有意思了。我就到研究院副院長辛潑生(Hartley Simpson)那裏去請教,有哪幾家基金會可以申請研究資助。他說最大的是洛克斐勒基金會,此外還有幾家較小的(那時福特基金會似乎尚未設立),可一家家試你的運氣。我就打了一篇撰寫中國現代文學史的計劃書,一共只有兩頁。先寄一份給洛氏基金會人文組組長法斯(Charles B.Fahs)。他對我的計劃倒頗感興趣,立即來信叫我去同他面談。去紐約談了半小時,居然定局,給我兩年的研究補助金(grant),每年4,000元。這個數目,不知是我自定的,還是基金會給我定的,已記不清了。但這筆補助金用不着繳所得稅,實收比跟饒大衞做事那一年多一些。後來洛氏基金會准我延長一年,過了三年(1952–1955)無拘無束、讀書寫作的生活。名義上那三年我算是耶魯英文系的研究員(research fellow)。

  我來美留學,沒有用過家裏一分錢,也沒有到飯館去打過一天工,洗過一隻碗,講起來比好多留學生幸運。但韓戰開始,我就得省錢下來寄給上海家裏。1951年7月開始,月寄100美金,一年1,200元。所以那三年,每年自用2,800元,恰夠維持生活,談不上有什麼研究費。假如那時有勇氣向洛氏基金會另請研究費、旅行費,到美國各大圖書館參觀一番,也去臺灣、香港跑一趟,自己看到的資料當然要多得多了。但自己尚無教授身份,實在不敢獅子開大口,能有固定收入,過着我自甘澹泊的研究員生活,就很滿足了。頭兩年我照舊住在研究院宿舍,一日三餐包給學校。第三年婚後才搬到校外去住。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9966676
  • 規格:平裝 / 576頁 / 17 x 23 x 2.8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第1編 初期(1917-1927)

第一章 文學革命 劉紹銘譯


1917年1月,《新青年》雜誌上出現了一篇題名為〈文學改良芻議〉的文章。作者胡適那個時候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的學生,主修哲學。在發表這篇文章以前,胡適已花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去研究中國應否要採用白話文這個問題了。他也曾就這個問題跟其他留美的中國學生商量過,但都得不到他們的支持。在〈文學改良芻議〉發表之前,他寫過信給《新青年》的編者,裏面曾用過「文學革命」這句話。可是,在現在這篇文章中,他卻沒有再提到這個爆炸性的名詞;他只在所列舉出來的八項信條中的第八項——「不避俗字俗語」——引用了但丁的《神曲》和中國的通俗小説來説明一下白話文的活力。胡適當時大概絕沒有料到,他這篇文章,後來竟然會掀起了一個在範圍與重要性來説可謂史無前例的文學運動,把整個中國文學史的路向改變過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電子書)》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裡見真正的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