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與生活和好:克里希那穆提寫給你的28道生命習題

與生活和好:克里希那穆提寫給你的28道生命習題

What Are You Doing with Your Life

  • 定價:320
  • 優惠價:75240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達賴喇嘛稱克里希那穆提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時代》雜誌讚譽為「二十世紀五大聖人」
全球超過50個國家,4,000,000 萬人聆聽他的教導

生活讓你很受傷嗎?你是否聽到生活試著告訴你什麼?
讓你痛苦難受的不是生活,而是你面對它的反應。

  讀克里希那穆提的書就好像在跟朋友說話一樣
  娓娓道來,像是聆聽一首詩或一個人的告白
  從頭開始,令你不得不仔細聆聽


  在這本書中,克里希那穆提以其一貫簡潔平和的語調告訴我們,
  你必須先認識自己,才能認識生活;你必須找到自己,才能找到愛與自由。

  你我腦袋怎麼想、我們彼此的關係、我們和職業、金錢、工作、性愛的關係,這些關係構成了我們的社會。其中還有我們的偏見、孤單、貪婪野心、身體或情感的渴望,以及生氣悲傷。

  這個世界就是我們。所以它其實很簡單:假如我們改變,每個人都改變,我們就改變了這個世界。即使只有一個人改變,也能激起小小的漣漪。善意是會傳染的。

  從小我們被教導要聽父母師長的話。技術上是這樣沒錯,但千百代下來,我們未曾停止受苦。我們都被教導如何過生活的技藝,但過生活的藝術是我們必須自己去學習的。

  生活讓人很受傷,孤單挫折失敗絕望。我們學了很多事,卻沒有學到如何面對生活的打擊。事實上,是我們對發生事物的反應引起了這些苦痛。我們必須瞭解自己,才能瞭解問題的根源。不是要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是注意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這個自己都是如何行動的。

名人推薦

  ◇我認為克里希那穆提為我們這個時代帶來的意義是:人必須要自我思考,不受宗教或精神權威左右。

――知名音樂家凡摩里森Van Morrison

  ◇不論是聆聽他說的話還是閱讀他的想法,都像是用一種令人驚喜的清甜鮮爽面對自己與這個世界。

――詩人與作家林白夫人Anne Morrow Lindbergh

  ◇從親身的經歷來說,克里希那穆提影響我至深,他親手幫我打破了我加諸在自己自由上的禁錮。

――迪帕克.喬布拉醫生Deepak Chopra, MD

  ◇就像聆聽佛陀開示般,如此震撼,而在本質上又是如此地權威。

――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 1895-1986)


  新世紀運動的重要導師,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卓越的性靈導師。

  克里希那穆提出生於印度,在英國受教育。十四歲時,他被「通神學會」的通靈人認為是擁有最純淨靈光的彌賽亞候選人。悟道於一九二五年,但四年後他解散了信徒為他成立的機構,退出「通神學會」,並且宣布有生之年不再成立任何形式的組織。他認為真理不存於任何人為的組織中,純屬個人的了悟。

  放下所有的形式之後,克氏巡迴世界講道六十五年,直到九十歲高齡,走訪全球七十個以上的國家。他認為所有人都應該透過自我認識,從恐懼、限制、權威、教條中解放出來,這樣才能帶來真正的轉變。赫胥黎、亨利.米勒、卓別林等重要知識份子都樂於與他交遊。自願追隨克氏的門徒將其教誨整理、紀錄後,有超過兩千萬字的教誨內容被出版成超過八十本書、七百捲錄音帶、一千兩百捲影片。他的書授權翻譯了五十國家語言,銷售超過四百萬冊。

  克里希那穆提被印度及當代的佛家學者認為是現代龍樹再來及當代的涅槃阿羅漢。在美國、歐洲、印度和澳洲都設有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及學校,致力推廣克氏慈悲與當世解脫的理念。

譯者簡介

麥慧芬


  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奧勒崗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譯作包括《單騎伴我走天涯》、《查理與我》、《錫卡的鳳凰木》、《狗史》、《暗星薩筏旅》、《在遙遠那方的太陽鳥》、《明日世界的律師》等二十多本書。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你的自我和你的生命
第一章 你是什麼?
第二章 你要什麼?
第三章 思想、思考者,以及自我的牢籠
第四章 洞見、智慧,以及生活中的改變
第五章 逃避;娛樂;歡愉
第六章 我們為什麼應該改變?
第七章 生命的目的何在?

第二部 自我認識:自由之鑰
第一章 恐懼
第二章 憤怒與暴力
第三章 無趣與興趣
第四章 自憐、悲傷、苦惱
第五章 嫉妒與占有
第六章 欲望與渴望
第七章 自尊、成功與失敗
第八章 寂寞、沮喪、混亂
第九章 停止才能不再受苦

第三部 教育、工作與金錢
第一章 何謂教育?
第二章 比較、競爭,抑或合作?
第三章 工作:你如何決定?
第四章 正確行動的基礎是什麼?

第四部 我們的各種關係
第一章 何謂關係?
第二章 愛、欲望、性、依賴
第三章 與家庭和社會的關係
第四章 自然與地球
第五章 婚姻:愛與性
第六章 對生命的熱情
第七章 真實、上帝、死亡
第八章 冥想就是全觀
 

  雙親來自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在英國受教育,至世界各地演講。他主張不效忠於任何階級、國家或宗教,也不受任何傳統束縛。

  他的教導,印刷成冊的已超過兩千萬言,見諸於超過七十五本書、七百捲錄音帶,以及一千兩百捲的錄影帶;截至目前為止,書籍印行超過二十二種語言,銷售超過四百萬冊。《時代》雜誌稱克里希那穆提為二十世紀五大聖人之一,與達賴喇嘛尊者、德蕾莎修女並列。

  克里希那穆提周遊各地六十五載,自發地對群眾發表演說,直到九十歲生命劃下句點為止。他的基本宗旨始終是拒絕所有精神與心理的權威,包括他自己。他表示人必須透過自我認識,讓自己從恐懼、限制、權威及教條中解脫。他認為這樣的自由會帶來秩序,以及精神上真正的改變。衝突處處的暴力世界,無法藉由任何政治、社會或經濟策略,轉變為善、愛與慈悲的生活。唯有不受任何精神領袖或組織宗教的影響,透過個人的觀察,達到自身的轉化,善、愛與慈悲的生活才可能出現。

  身為一位擁有原創性思想的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的才華吸引了傳統與非傳統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國家元首、卓越的物理學家如大衛.波姆(David Bohm)、聯合國的傑出領袖、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宗教領袖及大學教授,全都參與了與克里希那穆提的對話。學生、老師,以及千千萬萬來自生活各階層的人,都聽過他的演說、讀過他的作品。他架起了科學與宗教之間的橋梁,不說艱澀術語,不論科學家或一般人,都可以理解他針對時間、思想、智慧與死亡等議題的討論。

  他在美國、印度、英國、加拿大、西班牙都設立了基金會,目的是為了確保他的教導不被扭曲、傳播他的耕耘結果,而不是要樹立權威或膜拜其個人或其教導。

  在印度、英國及美國創立多所學校時,克里希那穆提就預見教育不應僅是強調學術及智力技能,更應該強調對心智的了解;也要學習生活的藝術,而不只是謀生的技能。

  克里希那穆提曾說:「學校肯定是一個人學習生活的全部和一切的地方。學術卓越絕對有其必要,然而學校所包含的不只如此。學校不但是老師及受教者探索外在世界及知識世界之處,也是他們探索自己的思想與行為之處。」

  他這麼說自己的志業:「不需要也不要求信仰,沒有追隨者,沒有儀式崇拜,沒有任何形式與任何方向的勸服,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同一個平台、同一個基礎、同一個水平上相遇。也只有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一起見證人類存在的非凡奇蹟。」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沙亞達里學習中心主任奇薛.凱爾納
Sahyadri Study Centre, Kishore Khairnar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727515
  • 叢書系列:AWAKE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你要什麼?
 
一、安全感、快樂、喜悅
 
我們大部分人都在追求什麼?我們每一個人要的是什麼?尤其在這個紛擾不安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試著尋找某種平靜、某種快樂和庇護,因此弄清楚我們想要追求的是什麼,我們想要發現的是什麼,是件重要的事情,不是嗎?或許大多數的人都在尋找某種快樂、某種平靜;在一個充滿動亂、戰事、爭鬥、糾紛的世界,我們想要一個可以提供平靜的庇護所。我想這是我們多數人想要的。於是我們不斷追求,從一個領袖追隨到另一個領袖,從一個宗教組織換到另一個宗教組織,從一位導師換到另一位導師。
 
現在,我們是在追求快樂,抑或是在追求某種我們希望從中獲得快樂的滿足?快樂與滿足是有差別的。你可以尋求快樂嗎?或許你可以找到滿足,但你絕對找不到快樂。快樂是衍生而來的;它是其他東西的副產品。因此,在我們把自己的心投注於需要認真、專注、思考及關心的事物以前,我們必須弄清楚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是快樂,還是滿足?我想多數人追求的都是滿足。我們想要被滿足,我們想要在追尋的最終找到一種滿足感。
 
畢竟,如果一個人尋找的是平靜,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個人可以盲目地為某種主張、某種思想付出,在其中尋求庇護。當然這沒有解決問題。孤立於一種封閉的思維中,並非從衝突中解脫。所以我們必須找出(向內找,也要向外找)我們每個人想要的是什麼,不是嗎?如果我們了解這一點,我們就不需要去任何地方、追隨任何導師、上任何教堂、參加任何組織。因此,困難在於了解我們自己想要什麼。我們能夠清楚了解嗎?這樣的清楚了解來自於不斷尋找?來自於理解別人說什麼?還是來自於最高階的導師或轉角教堂裡那位傳道教士?你是否曾為了答案而必須求助於他人?這正是我們都會做的事,不是嗎?我們閱讀無數的書、參與許多會議和討論、加入各種組織,就是為了找到生命中衝突與不幸的解答。或者,如果我們都不做那些事,我們以為找到了解藥;換言之,我們會說某一個組織、某一位導師、某一本書滿足了我們的需要,我們在這個組織中、這位導師身上或這本書裡,找到了我們想要的一切。然後,我們就這麼停在其中,僵化又封閉。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4/07/31
現代人多數都缺少內在 靈性的部份,至從接觸過本書作者的書籍才打開一片新世界,探究生活一切的本質,了解根基,言語難以概括書中內容,推薦大家看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柿子文化電子書年末暢銷展:電子書單書85折、雙書82折,有聲書、影音課程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