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在我國封建社會確立時期出現的儒學大師。他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被封建統治階級尊奉為「亞聖」,聲名僅次於孔子。
唐代韓愈提倡「道德」論,認為孟子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直至孔子以來,一脈相承道統的直接繼承人,他極力推崇孟子,把《孟子》一書視為儒學聖教的入門。
儒家學說能在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發展中佔據主導地位,孟子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傳統的農業社會也早已步入後工業時代,商界人士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先驅。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採用各種手段使利益最大化幾乎成為所有企業的追求目標。如果商界人士想要創造一個頂級的財富王國,則不可不讀孟子。
孟子並不是不言利,而是要人把眼光放長遠,不要滿足於眼前的利益,應以仁義之道,開創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
本書借助古今中外關於德行、政事、商業等方面的故事來闡發《孟子》一書中的精華,來講述古來興衰治敗的道理,希望商業人士深思後靈活運用。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主張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將自己的仁德推廣,所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愛護自己的家人,到愛護國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體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樂,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擁戴君主,國家自然富強安定。
和孔子一樣,孟子晚年除了教學之外,也致力於將自己的思想和主張做有系統的整理,所以「著書立說、教育英才」就成了孟子晚年生涯的寫照。
本書借助古今中外關於德行、政事、商業等方面的故事來闡發《孟子》一書中的精華,來講述古來興衰治敗的道理,希望商業人士深思後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