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參考書首週
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

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

  • 定價:530
  • 優惠價:947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5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投票活動由香港建築中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贊助,邀請全港市民從一百項候選的香港建築物名單中,選出十項他們最愛的香港建築;同時,亦期間舉辦了一連串的的公開活動,包括講座、導賞團、教育及青年活動及展覽等,提升公眾對身處建築環境的關注,了解香港在社會、民生、經濟、藝術、文化等方面的蛻變與源流,以及深入認識香港,增加我們對這個城市的歸屬感。

  本書是活動的成果總結,包括一百項建築物的介紹、投票結果,以及兩場講座的內容整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香港建築中心


  於2006年由業界支持下成立,是一個向社會推廣建築文化及知識的非牟利機構,其工作宗旨在於建立一個讓本地建築界與公眾互動接觸的介面,透過舉辦建築教育、建築匯聚、建築講場、建築導賞、建築之行及建築之友等活動,鼓勵公眾從不同層次欣賞建築,增加市民對建築文化藝術及環境的認知和了解,讓建築文化成為通識教育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錄

活動簡介
序一 我如何解讀「十築香港」(馮永基)
序二 閱讀「十築香港」的十項最愛香港建築(陳翠兒)
百年建築分佈圖
 
香港百年建築
政府建築
機構建築
宗教建築
商業建築
民間建築及屋邨
街貌、景觀及基礎建設
 
建築講場
沉默的香港潮流:香港建築環境蛻變的源流(高添強、梁以華)
我們的建築環境的主演者:香港開埠至今的建築及其背後的建築師(馬冠堯、林中偉)
 
香港建築百年譜
籌委寄語
鳴謝
 

序一 

我如何解讀「十築香港」/馮永基 RAYMOND FUNG 香港建築中心前任主席(2013-2015)

  由香港建築中心舉辦的「十築香港」公佈結果後,不少人追問為何沒選上中銀、滙豐等標誌性建築,記者朋友更調侃:「得獎的大澳棚屋及九龍城寨都不是建築師設計的,並且是違章建築啊!」

  作為「十築香港」的始作俑者,我們早已說明這次選舉不等同香港建築師學會在1999年舉辦的「香港十大優秀建築選舉」*。那次的焦點在於揀選優美建築,而今次的目的是讓市民表達心中最愛;不管美與醜,更不在乎由誰來設計,故此有重慶大廈、九龍城寨等「醜陋」建築被提名,甚至獲選。

  獲市民鍾愛的十項建築,當中可分為四個類別,包括交通建築(香港國際機場、天星碼頭、舊尖沙咀火車站、山頂纜車)、歷史建築(香港大學本部大樓、雷生春、尖沙咀鐘樓)、主題空間(海洋公園、志蓮淨苑)及值得我們深思的違規建築(大澳棚屋、九龍城寨), 讓我們從「在地」的角度探討甚麼才是市民的最愛,為何以交通建築為主?為何對已消失的歷史建築情有獨鍾?

  市民很清晰這次選舉的目標,折射了大家從「親切感」作考慮,致令不少由國際名家設計的現代建築備受冷落。惟有點感慨的是,向來被稱為本地文化地標的香港大會堂亦名落孫山!這反映兩個事實:一、香港已有更多文化設施可供選擇,逐漸取代她昔日的殿堂地位;二、由於投票採用電腦媒介,相信投票者以中青年人士居多,對香港大會堂的感情自然較為淡薄。

  香港國際機場是唯一勝出的現代建築,亦曾是「十大優秀建築」的獲選項目。它連同其他獲選的交通建築類別,反映市民對舊尖沙咀火車站、尖沙咀鐘樓及天星碼頭等歷史建築仍念念不忘。至於山頂纜車獲選,筆者懷疑市民是否混淆了所指是纜車站而非車箱! 從一百項提名當中,確有非建築類別,但沒預期「纜車」會被市民看中,令大家有點一頭霧水。

  志蓮淨苑、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和海洋公園獲選的原因, 除了建築物本身散發不同程度的親和力,亦可解讀由各自支持者所發動團結力量的成果。尤其志蓮淨苑,由策劃到眾志成城的籌款活動,終於完成令人讚歎的仿唐建築,讓我們感到自豪。至於雷生春,筆者相信其獲市民厚愛的誘因,是對雷氏家族慷慨捐贈的正面回應。這正好說明,凡是有意義的事情,香港人都是願意給予支持的。

  開宗明義,這次選舉並非要彰顯名廈或建築師。大澳棚屋的自然繁衍及其歷史背景,帶有「本土元素」的發酵作用。大澳棚屋仍存活在這個高度發展城市的邊陲,實是難能可貴,市民對此都產生出「要保留下來」的共同願望。

  最令筆者大惑不解的,是當年被稱為「三不管地帶」的九龍城寨竟然勝出!由於我年邁的伯父在該處居住,經常前去探望,故能親身體會那裏居民的生活苦況。回想當年,窮得要入住「城寨」的人,不獨要面對外間的白眼,生活上亦要承受由黑社會操控的高昂水電費、沒有升降機而需徒步十幾樓層、屋與屋太貼近而無法打開窗戶等惡劣環境,更不用多說那裏臭名遠播的污煙瘴氣及罪惡溫床!

  筆者覺得奇怪,為何這麼多年輕建築師對當年清拆九龍城寨感到可惜?試問有多少市民曾親歷其境?對這個歷史包袱又認識多少?對我來說,九龍城寨只是一件特大的違章物體,甚至是一個被歧視及被遺棄的孤城, 試問從何找到值得我們「最愛」的因由?
 
  *1999年香港建築師學會舉辦「十大優秀建築選舉」的獲選名單:1. 滙豐銀行總行 2. 香港國際機場大樓 3. 中國銀行大廈 4.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 5. 志蓮淨苑 6. 尖沙咀鐘樓 7. 立法會大樓 8. 禮賓府 9. 新凌霄閣 10. 半島酒店
 
序二 

閱讀「十築香港」的十項最愛香港建築/陳翠兒 CORRIN CHAN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2015-2017)

  「當建築超越了擋風遮雨後,才開始變得重要。建築開始向我們傾訴這世界……可以激發我們的感受及思考。它代表了社會理想,代表了政治言論,也代表了文化象徵。建築也可以見證記憶的力量。不論喜歡與否,建築都是每一個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建築為何重要》PAUL GOLDBERGER
   
  在香港這個地產蓬勃的城市,如何讓我們認識自己的建築,和建築的重要性?在香港的建築教育中,有中國及西方建築史,香港建築史卻不多。我們不斷的嚮往西方建築的成就,卻少了認識就在身邊的精彩。香港過去的一百年,由英國殖民地到回歸中國,我們的建築就是自己活的烙印,就是我們的反照。認識我們的建築讓我們更認識自己。
   
  因此,「十築香港」以全民投票的形式,邀請全港市民選出十項我們最愛的香港建築。其實,投票只是一個引子,在選擇最愛建築的過程中,也是我們思考及抉擇的時候。為甚麼它是我的最愛,基於甚麼原因?是因為它有歷史文物價值,是因為它代表著香港精神,是它包含著城市的記憶,或是它在我生命中曾留下難忘的回憶?
   
  就是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我們的選擇反映了個人的價值觀,而在集體投票中,亦反映了我們集體的價值觀。價值觀和取向亦不是永遠不變的,它會隨著時代和處境不同而改變。今天,2015年的十個最愛選擇,是只可一,不可再,就是在這個時空我們集體取向的投射。

  交通建築──流動時空的體驗
    
  建築是否等同建築物?建築物群形成了外在城市共享的空間,無論你喜歡與否,建築就在我們生活中,每天無形地塑造和影響著我們。二十世紀是新交通工具出現的年代,有上山頂的纜車、過海的天星小輪、與中國連接的火車, 亦有與世界接軌的機場。這些交通匯點成了十個最愛之中的四個,佔上差不多一半的比率。這些交通滙點的建築有這麼高的投票率,實在是一個很重要的反映。
   
  山頂纜車、尖沙咀火車站、天星碼頭、香港國際機場,都代表了香港交通的重要交匯點。由早期香港上太平山頂的纜車、貫通九龍新界的火車、連接香港九龍的渡輪,都是往日香港市民經常接觸的樞紐; 到今天, 香港人外遊的次數更是不斷攀升,七十年代搭乘飛機仍然是大事,但今天的機場已變成了不少香港市民工作或旅遊常到的空間。
   
  KEVIN LYNCH 在IMAGE OF A CITY 一書中講到,城市的點、線、面,形成了城市的形象。這些交通匯點成為了城市的「重點」,它們的建築設計和科技應用,往往成為城市形象的代表。它們不但是城市的焦點,也是人生活記憶的焦點,在我們的集體意識中留下強烈的印記。

  自然衍生的建築群
   
  另外兩項被選出來的是大澳棚屋和九龍城寨。兩者都是在沒有城市或建築設計下出現的建築群,都是自然衍生的社區。它們不是我們平常所居住的環境,九龍城寨更是三教九流聚集的三不管之地,而且已經完全消失。為何市民仍會選它們成為香港的最愛?
   
  自然衍生的社區群反映著人求生的本能,要活下去便要與「道」相應。大澳漁村的出現,順應大自然的韻律、天地山水的脈絡、漁民生活的需要,我們稱之為「有機」自然衍生的建築群。而九龍城寨在1993年被拆卸,它是一個謎,是一個不可理喻,像天然森林般生長出來的石屎森林。它有著自己求生的方法,充滿著一種強烈的生命力,衍生出來的空間立體而有機,超越人為理性的尺度。這些非建築師或城市規劃師設計出來的社區群,包括著人生存的智慧,值得我們反思。
   
  大澳棚屋可能是代表了人追求與自然和諧的意願,而九龍城寨雖然環境惡劣,是極不理想的生活空間,但它卻代表了人求生的希望。「希望」的動力帶來了極大的生命力,能超越困境。

  中西共融,各自精彩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及雷生春是另外兩項市民最愛。本部大樓建於1912年,建築師是利安顧問有限公司(LEIGH & ORANGE LTD.),外牆紅磚配以石柱外廊和米白色批蘯,是典型的愛德華時期殖民地式建築。在香港這百多年間,很少歷史建築與人有這樣親切的關係。這些年來,它一直是大學生們上課、流連、講鬼故、聽演講、舉行重要典禮的地方。它不但是重要的歷史名人到訪之地,亦是人隨時可以進入的空間。它既有莊重的外表,亦有親人的個性。
   
  雷生春於1931年建成,建築設計中西合壁,包含古典和裝飾藝術風格。它亦是活化歷史建築計劃的一個成功例子:為一些有價值的歷史建築注入新的生命,讓它再與社會重新連結。2003年, 雷氏後人將它無償捐贈予政府,2012年,香港浸會大學把它活化成中醫診所及保健中心。自從公眾可以自由進入後,它由寂寂無名的舊屋,提升為十個全港市民的最愛之一,這給了我們一個明顯的訊息──這些香港的舊建築,若加以適合的配對,公開讓市民參觀及體驗,它們仍然可為城市帶來新的貢獻,帶來新的生命。

  心靈的追求——寧靜與快樂
   
  建築代表了人的世界觀和內心的渴求。百川匯流,水總是流向大海,而人總是向著快樂幸福的方向追求。全港投票代表了我們集體意識、我們一些共同的渴求。
   
  志蓮淨苑是仿唐的木結構建築,是香港石屎森林中的一朵奇葩。在高樓鬧市之中,購物商場之旁,竟然出了一個如此寧靜、綠化、清淨的空間。建築,是一種態度。志蓮淨苑表達了人追求心靈的清淨和一個靜止的空間,回到和自己及寧靜對話的時刻。它成為大家最愛之一,亦反映了人心的嚮往。
   
  海洋公園亦是香港市民的選擇,一個以海洋為主題的公園, 為甚麼會成為十個最愛?我想, 是因為它背後的理念, 和它實在是不少香港人難忘的快樂回憶。海洋公園不但是一個提供快樂的地方,它還包括著教育的意義。在訪問它的整體規劃建築師利安顧問有限公司時,建築師VIVIENE 說:「我們要設計的是令人難忘的體驗,而非難忘的建築。」海洋公園的選出,對我城和建築師來說是一個提醒和啟悟:我們建造的是為了人的「體驗」,而不只是建築物。

  「建築為甚麼是重要的?」
   
  這次全民投票的歷程中,讓我們從新認識建築的重要。建築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符號,它的圖像符號功能之強大,超越任何其他藝術,更能代表人類的共同體驗。建築塑造了人每日體驗的空間,不但是私人而是共享的。建築營造了地方的性格、特色和面貌,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強烈的力量,影響我們的態度、我們的抉擇。從「十築」的投票結果以及市民的心聲中,我們明白到記憶的力量是何等強大,好好利用這股力量,可以成為城市的推動力。正如CHURCHILL說:「建築影響人的品格與行為,人建造建築,建築回頭來塑造了人,為我們定出生命的道路。」
   
  「十築香港」讓我們認識香港過去百年的建築,但是要真正閱讀建築,只有親歷其景一途。圖片和網上體驗都沒有溫度、氣味和親觸的感覺。讓我們從「十築」開始,親身感受,從中得出屬於你的啟悟。
   
  正如「十築」學生建築大使的分享, 他說:「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不是我活在建築之中,而是建築活在我之中。」
   
  希望你也能從你探索的旅程中有所發現,再和我們分享。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38189
  • 規格:平裝 / 208頁 / 32k / 13 x 19 x 1.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01中區警署建築群
CENTRAL POLICE(STATION COMPOUND)


1841 年起 | 香港島

由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共十六座歷史建築組成的中區警署建築群承載的故事,相信幾本「電話簿」也不能盡錄。以下就當是這幾本電話簿的「序」吧。
 
早在1841年,《南京條約》還未正式簽署,第一任港督砵甸乍還未正式上任時, 第一任裁判司威廉.堅(WILLIAM CAINE)已在中環半山上建了一座簡陋的裁判司辦公室及監倉,開啟了這建築群的歷史。最先發展起來的域多利監獄,經過不斷的改建和擴充,那簡陋的監倉早已不在,現存最早的倉房要數建於1858年、用麻石興建的D倉。第一代中央裁判司署則於1847年建成,並於1914年被現存的古典復興式紅磚建築所取代。另外,皇家香港警察雖早於1844年成立,但第一座警署建築要到1864年才出現在建築群內,它正是現位處於建築群中央、帶殖民地風格的營房大樓[由香港第二任測量總監急庇利(CHARLES ST GEORGE CLEVERLY)設計]。但與面向荷李活道、由英國建築師LESLIE OWEN ROSS設計、帶愛德華式風格的1919年總部大樓相比,後者更為人熟悉。

現在仍巍立於中環半山的建築群,是經歷多年沉澱、洗禮、變遷的結果。它承載著香港百多年歷史,每一座建築、每一條石柱、每一塊磚頭,都代表著不同年代的印記。如果說,當初把警署、裁判署及監獄放在同一地方正正反映香港式一條龍服務的高效率;那麼,現在把建築群改造成「文化藝術區」是否能代表香港人的靈活?且看本地建築師嚴迅奇連同外援HERZOG & DE MEURON( 建築設計)及PURCELL(建築保育)如何續寫這本「電話簿」史記。

文及攝影/洪彬芬,香港註冊建築師
 
市民心聲

集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域多利監獄於同一地方,正正反映香港式一條龍服務的高效率。(WONG SUET MUI, ALICE)
 
它見證香港司法制度的執行,而且以不同的身份一直為市民提供服務,熱切期待活化後的建築群。(LEE CHI KEUNG)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年度百大|閱讀次元進化論|來到知識內容新紀元,點開APP就點亮一整個宇宙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草間彌生主題展
  • 秋冬保健書展
  • 羅曼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