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節錄)
三 阮籍的詩歌成就
與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史上的成就相比,阮籍在歷史上更多的是以文學家的面目出現的。作為思想家,他和嵇康為代表的竹林玄學,只是魏晉玄學的一個流派,在學術思想上並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它只是以揭露和批判社會現實政治,具有高度政論性為其特色。阮籍的文學創作成就,首先表現在詩歌創作上。今存阮詩五言〈詠懷詩〉八十二首,另有四言〈詠懷詩〉十三首。阮籍的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傑作,閃爍著奪目的光輝。這組詩並非一時一地所作。據《晉書‧阮籍傳》記載,阮籍曾作有〈豪傑詩〉,今其集中未見,但這組詩中第三十八、三十九兩詩意旨與其相近,所以這組詩可能是詩人晚年總集生平所作五言詩總題為〈詠懷〉而成。〈詠懷詩〉是詩人在嚴酷險峻的政治環境中,在極端苦悶的心境中創作的產物。南朝劉宋詩人顏延年曾說:「阮籍在晉之代,常慮禍患,故發此詠耳。」(《文選》李善注引)他曾注解〈詠懷詩〉,但「怯言其志」(鍾嶸《詩品》上)。梁代詩評家鍾嶸也認為〈詠懷詩〉「厥旨淵放,歸趣難求」(《詩品》上)。唐代李善也說〈詠懷詩〉「雖志在刺譏,而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文選》注)。〈詠懷詩〉思想和藝術上隱晦曲折的特點,確實增加了我們閱讀的困難。但是只要我們細細尋繹,再參酌當時的時代背景,知人論世,總是可以摸索出〈詠懷詩〉的一些旨趣的。
〈詠懷詩〉表達了詩人身處殘酷險峻的社會現實之下的苦悶、徬徨和憂愁,抒發了強烈的憂生之情,如: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其一)
這首詩借夜半所聞所見,抒發了自己的孤獨苦悶的情懷。開頭兩句寫詩人夜不能寐,故起坐彈琴,兀然立起詩人孤獨無偶而萬感交集的憂鬱形象。但憂思在心,卻又不明寫,留給讀者去想像體會。「薄帷」兩句看似閑靜淡雅,但並不閑適輕鬆,更反襯出夜中環境的清冷、憂思的深沉。「孤鴻」兩句寫詩人之所聞,又從正面襯托了詩人的孤獨。最後兩句點出詩的「憂思獨傷心」的主旨。前人在解釋這首詩時,經常以政治時事來比附,雖未免穿鑿附會,但這首詩隱含時代背景是無可置疑的。如果說這首詩憂思的具體所指尚不明確,那麼下面的這首詩就十分顯明了:
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萬事無窮極,知謀苦不饒。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飄。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其三十三)
這首詩集中地表現了詩人強烈的憂生之嗟,這當然是現實政治迫害的結果。司馬氏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常是恩威並施,一方面以高官厚祿拉攏大批朝士作為自己的黨羽,一方面對不為我所用的正直之士毫不留情,大肆殺戮。當時夷三族的也不乏其人。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名士們往往都有身首異地之憂。黃侃曰:「言衰老相催,由於憂患之眾。而智謀有限,變化難虞,雖須臾之間,猶難自保。『薄冰』之喻,『心焦』之談,洵非過慮也。」(陳伯君《阮籍集校注》集評引)我們從這首詩「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飄」的詩句中的確可以看出詩人的處境是多麼的艱難險峻啊!此類抒發詩人苦悶孤獨的心情和強烈的憂生之嗟的作品,在〈詠懷詩〉中隨處可見,不勝枚舉。此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