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暢銷榜
北鳶

北鳶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390
  • 優惠價:935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3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當代最具大師潛力、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葛亮
首次追溯祖輩身世,敘寫家族故事
七年一劍,工筆再現民國「清明上河圖」
睽違已久的大時代,自由、智性、不拘一格!
 
  兩岸三地,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家一致肯定:王安憶、王德威、李歐梵、邱立本、紀大偉、施叔青、格 非、陳芳明、蔡素芬、駱以軍、韓麗珠、聶華苓、嚴歌苓
 
  站在江邊,他們看著船舶過往,傾聽遠處傳來有些鬆懈的汽笛聲。略渾濁的江水,忽而激盪,將一葉漂浮的舢板拋起,又落下。這時,太陽已經悄然西沉。天際有一重火熱的餘暉,幾乎燒灼了他們的眼睛。然而,終於還是黯淡下去,被雲靄一點點地吞噬,斂入暮色。
 
  暮色中,他們望見了一只風箏,飄在對岸某幢建築的上空,孤零零的。飛得並不穩,在肅殺的秋風裏頭,忽上忽下,有一個瞬間,幾乎要跌落。他們摒息看著,看了許久,直到這只風箏遠遠飄起,越來越高,漸消弭於他們的視線。
 
──《北鳶》
 
  小說開端於上世紀二○年代,以主人公盧文笙的成長起筆,襄城商賈世家盧氏與沒落的士紳家族馮家的聯姻為主線,書寫中國最為豐盛起伏的斷代。
 
  笙哥兒自幼酷愛的風箏,猶如命運引線:直魯聯軍煊赫未幾,淡出歷史;華北入寇,梨園名角命若琴弦,文化菁英風骨激揚。經歷多舛人生,文笙終與馮家三小姐仁楨相遇相知,緣定於亂世。政客、軍閥、寓公、文人、商人、伶人,群落交織,在葛亮筆下復活再現,靈動勾勒出一幅民國社會的生態圖景。渾然磅礴,細緻入微,筆觸起落之間無不映照大時代的風雲翻湧。
 
  《北鳶》是葛亮繼《朱雀》之後,書寫近現代歷史、家國興衰「中國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題為《北鳶》,出自曹寅《廢藝齋集稿》中《南鷂北鳶考工志》一冊。曹公之明達,在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道。字裡行間,坐言起行。雖是殘本,散佚有時,終得見天日。管窺之下,是久藏的民間真精神。
 
名家推薦
 
  《北鳶》令我驚豔。許久沒讀到這麼精彩的小說了。葛亮所寫的那個時代,正是我生活過的。我幼年就生活在軍閥、梨園之中。葛亮如此年輕,竟寫出那個時代的小說,可想像他所付出的努力和時間。感謝這部作品將我帶回我最懷念的歲月。──聶華苓(知名作家)
 
  《北鳶》寫民國的風雅和動蕩,細膩典雅,收放有致,恰如貫穿全作的風箏意象。比起《朱雀》,新作仍然充滿傳奇色彩,但抒情意境大爲提升。此書帶有深刻的家族情懷,更是令我感動!──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精妙的語言,獨特的意象,罕見的想像力,構成葛亮小說藝術的魅力。《北鳶》的問世再次證明,葛亮是當今華語文學最具才華和令人期待的作家之一。──嚴歌苓(知名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葛亮
 
  1978年出生,原籍南京。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作品出版於兩岸三地,著有小說《朱雀》、《七聲》、《謎鴉》、《浣熊》、《戲年》、《北鳶》,電影隨筆《繪色》等,並譯為英、俄、日、韓等國文字。曾獲2008年香港藝術發展獎、首屆香港書獎、臺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作品入選「當代小說家書系」、「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8~2009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朱雀》獲選「亞洲週刊全球華文十大小說」。
 
  電子信箱:age307@yahoo.com
 
 

目錄

序 葛亮的《北鳶》  王德威
自序 時間煮海
 
楔子
第一章
孩子
抓週
天津
立秋
寓公
家變
 
第二章
新年
僑民
祖先
先生
青衣
風箏
 
第三章
少年
本命
熙靖
醫院
雅各
故人
 
第四章
祕密
姊姊
清明
 
第五章
遠行
耀先
克俞
萬象
思閱
 
第六章
慧容
重逢
和田
蠻蠻
 
第七章
楊樓
歸來
流年
 
第八章
盛世
流火
蘇舍
江河
 
尾聲
 
 

 
葛亮的《北鳶》/王德威
 
  葛亮是當代華語小說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他早期的《謎鴉》、《七聲》,有世故練達的故事,也有簡單清純的敘事,已經可以看出一位青年小說家的造像。2009年,他推出第一部長篇《朱雀》,縱寫南京現代史裡的兒女情事,細密纏綿,並且點染出宿命色彩,是近年少數關於城市歷史的野心之作。
 
  葛亮新作《北鳶》耗時七年完成,描寫民國的風雅和動盪,人物細膩典雅,情節錯落有致,收放之間,恰如貫穿全作的風箏意象。如同《朱雀》,《北鳶》仍然充滿傳奇色彩。家族的興衰、時代的動盪、亂世的情愛無一不備。不同的是,抒情意境大為提升。葛亮這回沉住氣,寫出一種想像的民國丰采,暗藏其中的凶險,以及終將來到的歷史嬗變。以淡筆寫深情,他的努力躍然紙上,必須給予肯定。
 
  全書男女主角兩條線索交錯展開。比較起來,文笙部分比重稍重,因為設定這一人物內斂寡言,更需要作者的慧心,凸顯他經歷轉折的動機和情緒。尤其是他在校左轉的部分。仁楨是理想的民國女子,她聰慧大度的「範兒」,寫來是要讓讀者心嚮往之的。
 
  文笙、仁楨兩人的因緣當然動人,但就像故事篇首暗示,他們注定歷經滄桑。《北鳶》後半段的節奏由徐而蹙,呼應了時代的脈動。尤其到了上海部分,故事急轉直下,戛然而止,留下許多線索。事實上,細心的讀者在小說的開端部分,已經可以意會到文笙、仁楨日後的遭遇。小說結尾呼應小說開端文笙個人出生的背景,不容錯過。
 
  《北鳶》的故事完而未完,而哪一個時代的故事又有必定的結局?唯有驀然回首,往事歷歷,猶如斷線遠揚的風箏,忽遠忽近,帶來無限顧盼期望,終究悵然消失。作為小說家,葛亮寫出了一個奇異的時代故事,他自己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時代故事。
 
  經過《朱雀》、《北鳶》兩部小說的磨練,一種屬於葛亮的敘事抒情的風格,已經隱然成形。當代作家競以創新突破為能事,葛亮反其道而行,他遙想父祖輩的風華與滄桑,經營既古典又現代的敘事風格。他的小說美學以及歷史情懷獨樹一幟,未來的成就值得期盼。
 
自序
 
時間煮海
 
  這本小說關乎民國,收束於上世紀中葉。
 
  祖父在遺著《據几曾看》中評郭熙的〈早春圖〉,曰「動靜一源,往復無際」。引自《華嚴經》。如今看來,多半也是自喻。那個時代的空闊與豐盛,有很大的包容。於個人的動靜之辯,則如飛鳥擊空,斷水無痕。
 
  大約太早參透「用大」之道,深知人於世間的微渺,祖父一生與時代不即不離。由杭州國立藝專時期至中央大學教授任上,確乎「往復無際」。其最為重要的著作於1940年代撰成,始自少年時舅父陳獨秀的濡染,「予自北平舅氏歸,乃知書畫有益,可以樂吾生也。」這幾乎為他此後的人生定下了基調。然而,舅父前半生的開闔,卻也讓他深對這世界抱有謹慎。晚年的陳獨秀,隱居四川江津鶴山坪。雖至遲暮,依稀仍有氣盛之意,書贈小詩予祖父:「何處鄉關感亂離,蜀江如几好棲遲。相逢鬚髮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不久後,這位舅父溘然去世,為生前的不甘,畫上了一個悽愴的句點。同時間,也從此造就了一個青年「獨善其身」的性情。江津時期,祖父「終日習書,殆廢寢食」,「略記平生清賞。遑言著錄」。祖父一生,無涉政治。修齊治平,為深沉的君子之道。對他言,可無愧於其一,已為至善。祖父的家國之念,入微於為兒女取名,我大伯乳名「雙七」,記「七七事變」國殤之日。而父親則暱稱「拾子」,誕生時值一九四五年,取〈滿江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之意。這些時間的節點,成為他與世代間的聯絡,最清晰而簡潔的注腳。
 
  及至多年後,祖父的編輯,寄了陳寅恪女兒所著《也同歡樂也同愁》等作品給我,希望我從家人的角度,寫一本書,關於爺爺的過往與時代。我終於躊躇。細想想,作為一個小說的作者,或許有許多的理由。一則祖父是面目謹嚴的學者,生平跌宕,卻一步一跬、中規中矩;二則他同時代的友好或同窗,如王世襄、李可染等,皆已故去,考證功夫變得相對龐雜,落筆維艱。但我其實十分清楚,真正的原因,來自我面前的一幀小像。年輕時的祖父,瘦高的身形將長衫穿出了一派蕭條。背景是北海,周遭的風物也是日常的。然而,他的眉宇間,有一種我所無法讀懂的神情,清冷而自足,猶如內心的壁壘。
 
  以血緣論,相較對祖父的敬畏,母系於我的感知與記憶,則要親近得多。外公,曾是他所在的城市最年輕的資本家。這一身分,並未為他帶來榮耀與成就,而成為他一生的背負。但是,與祖父不同的是,他天性中,隱含與人生和解的能力。簡而言之,便是「認命」。這使得他,得以開放的姿態善待他的周遭。包括拜時代所賜,將他性格中「出世」的一面,拋進「入世」的漩渦,橫加歷練。然而,自始至終,他不願也終未成為一個長袖善舞的人。卻也如水滴石穿,以他與生俱來的柔韌,洞貫了時世的外殼。且行且進,收穫了常人未見的風景,也經歷了許多的故事。這其間,包括了與我外婆的聯姻。守舊的士紳家族,樹欲靜而風不止,於大時代中的跌宕,是必然。若存了降尊紆貴的心,在矜持與無奈間粉墨登場,是遠不及放開來演一齣戲痛快。我便寫了一個真正唱大戲的人,與這家族中的牽連。繁花盛景,奼紫嫣紅,賞心樂事誰家院。倏忽間,她便唱完了,雖只唱了個囫圇。謝幕之時,也正是這時代落幕之日。
 
  本無意鉤沉史海,但躬身返照,因「家」與「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絡,還是做了許多的考據工作。中國近代史風雲迭轉。人的起落,卻是朝夕間事。這其中,有許多的枝蔓,藏在歲月的肌理之中,裂痕一般。陽光下似乎觸目驚心,但在晦暗之處,便了無痕跡。這是有關歷史的藏匿。
 
  寫了一群叫做「寓公」的人。這些人的存在,若說起來,或代表時代轉折間,輝煌之後的頹唐。小說中是我外祖的父輩。外公幼時住在天津的姨丈家中。這姨丈時任直隸省長兼軍務督辦,是直魯聯軍的統領之一,亦是頗具爭議的人物。於他,民間有許多傳說,多與風月相關。1930年代,鴛蝴派作家秦瘦鷗,曾寫過一部《秋海棠》,其中的軍閥袁寶藩,以其為原型。此人身後甚為慘澹,橫死於非命。整個家族的命運自然也隨之由潮頭遽落,瓜果飄零。少年外公隨母親就此寓居於天津義租界,做起了「寓公」。「租界」僅五大道地區,已有海納百川之狀,前清的王公貴族,下野的軍閥官僚,甚至失勢的國外公使。對這偏安的生活,有服氣的,有不服氣的。其間有許多的砥礪,文化上的,階層與國族之間的。只是同為天涯淪落人,一來二去,便都安於了現狀。
 
  這段生活,事關上世紀2、30年代的中國。北地禮俗與市井的風貌,大至政經地理、人文節慶,小至民間的穿衣飲食,無不需要落實。案頭功夫便不可缺少。一時一事,皆具精神。在外公家見過一張面目陳舊的紙幣,問起來,說是沙俄在中國東北發行的盧布,叫做「羌貼」。我輕輕摩挲,質感堅硬而厚實,知道背後亦有一段故事。復原的工作,史實為散落的碎片,虛構則為黏合劑,砌圖的工作雖耗去時間與精力,亦富含趣味。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46300
  •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葛亮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568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8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孩子
 
民國十五年,十月。黃昏,文亭街口圍了一圈子人。
 
昭如恰就在這時候推開了門。遠望見許多的人影,她嘆了一口氣,這世道,哪裡就有這麼多熱鬧可看。
 
聽說西廠新到了一批蘇州來的香燭,質地上乘。昭如親自走一趟,這些日子,市面上多了些東洋蠟。燒起來,有一股皂角味,聞不慣。太太們就都有些懷念起國貨。老闆奇貨可居。不過「德生長」的一份,是一早就留好了的。
 
昭如遙遙看一眼,想等街面上清靜些再出去。西廠的夥計便說,在門口圍了整個下晌午,說是個逃荒的。昭如低下頭,就回轉身。這時候,卻聽見了孩子的哭聲。
 
這哭聲,椎了她的心。鬼使神差地,她竟挪動了步子,循著哭聲走過去。人群見是樣貌體面的婦人到來,也不說話,自動分開了兩邊。昭如看清楚了裡面的景象。
 
是個跪坐的女人。身前一個缽,是空的。女人身上穿了件青黑的麻布衣服,並不見襤褸,但在這深秋天,是很單薄了。昭如一眼認出,是件男式的長衫改的,過分的寬大,隨女人佝僂的身體空落落地堆疊在地上,口袋似的。女人一逕垂著頭,沉默著。旁邊就有人說,前半個時辰還在哭,這會兒興許是哭累了。哭黃河發大水,哭男人死在半路上,也沒個新鮮勁兒。就又有人說,是男人死了麼?要不是家裡有個厲害腳色,我倒不缺她一口飯吃。先前說話的人就訕笑,你就想!人家不賣自己,賣的是兒女。
 
這話讓昭如心裡一凜。同時,見女人抬起了頭來。神色漠然,卻有一雙青黑的瞳,在滿是塵土的臉上浮出來。昭如想,這其實是個好看的人。想著,那眼睛竟就撞上了她的目光。女人看著她,嗚咽了一下,斷續地發出了哭聲。聲音並不大,像游絲,竟十分婉轉。哭腔裡,摻著斷續的外鄉話,抑揚頓挫,也是唱一樣。聽得昭如有些發呆。這時候,猛然地,有另一個哭聲響起,嘹亮得震了人的耳朵。昭如才醒過來,這是她剛才聽到的聲音。嬰孩的哭聲。
 
女人撩開了大襟,昭如看到了一隻白慘慘的乳房。旁邊是一顆頭,覆蓋著青藍色的胎毛。女人將乳頭塞進孩子嘴裡。嬰兒吮吸了一下,似乎沒吮出什麼,吐出來,更大聲地啼哭。女人便絕望地將臉貼在孩子的頭上,自己不再哭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電子書)》我多麼強烈地想要進到那座城,想去那裡見真正的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國中小參考書展
  • 尖端暢銷展
  • 售票網電影推薦

作家延伸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