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攝影作品集×影像工作誌×台灣風景私史

  本書有如一位攝影師的私人工作誌。這裡沒有美麗的大景、沒有必學的密技,也沒有飽滿的關懷以及閃亮的美少女;這裡只收納了充滿懷疑的人,以及許多不美的風景──屬於我的風景。

  如果典型的風景是一種正史,每當我捕捉非典型的風景時,其實也是在撰寫一段風景的私史;當這些風景投射回城市中,我便成了天橋下的說書人。這並非趨近美與真的線性過程,而是在現實之中想像出口的不同版本。

  也許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我們不曾真的發現出口,典型的風景沒有,非典型的也沒有。它們在某個片刻帶給我們驚奇,一旦習慣了,風景就成為日常,日常又轉為壓迫,然後我們再尋找另一個出口。我試圖在此獻上些許慰藉,有時候就是得假裝虛幻的事物是存在的,讓短暫的光凝結為影像,因為這意味著我們雖然疲累,但仍有所追求。

--汪正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汪正翔


  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後至波士頓美術館藝術學校(SMFA)攻讀藝術創作(但不想念完)。目前往返碧潭與台北之間,接案維生,也從事攝影評論與創作。最喜歡的作家是桑多.瑪芮(Sandor Marai),最喜歡的歌手是尾崎豐。不喜歡現實的人,也不喜歡假正面。

  展覽經歷
  2015    個展「My Scenery Only for You」水谷藝術空間Waley Art
  2014    個展「現象世界」Nuki Space
  2012    聯展「美國夢在台灣」海馬迴光畫館

  出版經歷
  2015    攝影集《My Scenery Only for You》
  2014    攝影集《非風景》
 

目錄


你都拍些什麼?

前言
所謂自由攝影師

苗栗的豪華農舍
樂活家園

波士頓也有木屋
美國夢在台灣

幸福成拍攝的樣子
談婚禮攝影

用照片代表一個人?
談採訪攝影

跟著汪正翔遊台灣
拍攝自己所屬的社會階級

反攝影美學
非風景

My Scenery Only for You
 



你都拍些什麼?


  這本書記錄了我這幾年來對於攝影的思考,有些關於創作,有些關於工作,本來我只是習慣在臉書上發發牢騷,根本沒想過要發表,畢竟我攝影資歷尚淺,但這或許正是這些文字有些微意義的原因,因為我對攝影充滿了困惑。

  作為攝影師,每次有人問「你都拍些什麼?」我都很難回答,同時也會想,難道寫小說的會被問是寫什麼的嗎?(好吧,其實寫小說的可能也會被分類。)攝影有一個奇怪之處,那就是其分類通常會直接依照拍攝的對象,譬如拍風景、婚紗或是商品,即便是藝術攝影,也會分成人體、靜物等等,不像小說的分類經常是按照處理的主題。從這點來看,就可以知道攝影依賴對象的程度。

  剛學攝影的時候,總會努力強調自己不是單純捕捉真實,但是當攝影不是捕捉真實這件事也變成老生常談,就會發現不管怎麼說,攝影都與現實糾纏不清,甚至極端仰賴對象物。有時當我拍了一些明明只是場景或對象好看,卻被視為拍得好的照片的時候,我心裡都很慚愧,這並不是說攝影很簡單──看到那些宛如戰機操縱手冊的攝影技術書籍,我就會覺得攝影真的很難。

  攝影有很多技術細節以及操作觀念需要學習,但是相較於其他媒材,其過程還得大量仰賴器械自動完成,這讓對象本身的狀態變得格外關鍵。伊安.傑佛瑞(Ian Jeffery)在《攝影簡史》曾敘述早期的攝影者如何為此苦惱,因為創作者自身構作的成分好像被壓縮了:攝影者面對一個對象時,他主觀的意志是透過「引用」而非完全主觀的構作來表現;當自我作為一個拍攝的對象,那自我也會無比重要。我們都曾羨慕那些生命經驗獨特,彷彿可以若無其事拍出傑作的攝影家,他們表現自己、就已經是呈現了一個特別的存在。

  然而如果有人的生命經驗就是很平庸呢?哲學與文學也仰賴經驗,就算生活平淡的人,還是可以透過心靈遊歷的方式,建立宏大而精緻的世界。攝影可以嗎?但是即使可以,我們又要如何保持對象物直觀上的樣貌與特性(這也意味著保持攝影的特性),同時又深入一種抽象而特別的關係?

  我想起那些一心一意投身於攝影的前輩,他們常常看來正面又奮進,有的是帶著相機記錄抗爭現場,有的是長駐遙遠的偏鄉,關注不為人知的弱勢族群與文化。即便是那些不那麼具有現實關懷的作品,那種美也是飽滿得讓人充滿能量。如果真善美是就是這些作品的目的,以此為目的的攝影也應該是有意義的,可是我心中始終有個疑問──是否攝影就必須這樣呢?

  有很多人會說:我沒有想這麼多、我就是愛拍照。也許,那是因為照相真的很有趣,也很容易入手,所以成為一種讓大家變得獨特的快速方法。我也是這群人的其中一員,但是我並沒有變得獨特,我的人沒有,我的照片也沒有。許多攝影作品之所以獨特,其實是拍攝者本來就很獨特,所以他才會進入那樣的環境、接觸那樣的對象。小說或是詩都是如此,沒有人會因為使用的器材而變得特別。這樣的話,為什麼還要拍照呢?更不用說,為什麼要成為拍照的藝術家?

  我曾想像,真正的創作都不是自願的,而是創作者在人生苦痛中所產生不得不然的反應,就像麥可.齊莫曼(Michael Kimmelman)《意外的傑作》書中所描述的,藝術家真正創作的根源都在藝術之外,他們的終點也不必在藝術之內。我知道這是一種過時、混雜現代主義與存在主義式的藝術觀念,但是每當我想鼓起熱情作一位攝影藝術創作者,我就會覺得很哀傷。我沒有將人生困頓轉換成精巧遊戲的能力,或是說,如果我能轉換成功,也不會得到安慰。也許歸根究柢,我從來不是一個藉由攝影來表達想法的人,或是藉由攝影來感受世界。對我而言,一個人一輩子投身於小說是可以理解的,一個人一輩子都在打籃球也是很有樂趣的。可是一輩子拍照?我不知道。

  如果現在問我為什麼要拍照,我可以很坦白地說,那是因為我以為我會這件事,然後這件事跟我以前做的事好像不太一樣。但如果問我,為什麼喜歡看電影跟小說,我會說電影跟小說很好看。也許有一天,我會自以為可以開始拍電影跟寫小說,然後就開始覺得,從事電影與小說創作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也許人生最終沒有一件事是理所當然的吧,我們之所要一直告訴自己這是我的夢想、那是我的天命,是因為我們害怕有一天會發現,原來沒有一件事情是必要的,也沒有一件事情最終會帶給我們什麼。歷史留名不會,貢獻宇宙也不會。我們害怕這件事,所以我們討厭那些說出真相的人,也無法忍受那些膚淺又樂觀的人;我們羨慕那些篤定而平靜甚於那些懷疑而慘沮的人。我們痛恨詢問「然後」的人,所以常常用輕蔑的語氣詢問別人「然後呢?」其實這一切是因為我們無法期待未來,只能活在當下。

  如果有一件事,讓我們暫時遠離自己,但是又可以想像有一天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我們就會一直做下去,這就是我拍照的原因。我希望用這些文字與風景誌記拍照的這些年,同時對攝影致上某種並非虔敬但是真誠的心意。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229401
  • 規格:平裝 / 152頁 / 14.8 x 20 x 0.7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所謂自由攝影師

我是一個靠接案維生的自由攝影師,同時也用攝影創作,這兩件事原本不見得相關,但由於我的創作都是從工作中發展出來,因此兩者的關係對我變得特別重要。

森山大道曾說:「自由攝影師就是像狗一樣四處在街頭遊蕩。」我就是這樣在街頭閒晃的人。以前並不真的體認到這件事,總以為會有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讓攝影者發揮才智並且得到合理的報酬,但事實上從來沒有過,直到今天都是如此。有時我說自己是攝影師,都會帶著羞愧,因為我知道並沒有一個確切的位置與報酬來肯定我的存在。

平常我總是抱怨連連,看到戶頭只剩四百九十九元時也會又驚又怒。但其實這件事並不奇怪,我本來就沒有用盡全力維生。當我從事攝影編輯時,聯絡過幾位所謂的部落格攝影師,老實講,就商業的標準,他們都拍得很好,你無法想像他們對一位美少女可以認真打光到那種程度。學藝術攝影的人,總覺得自己才有美感,實際上,那完全是兩回事。所以我常常去偷學那些沙龍攝影的招式,但是又不願意真心學習。很多人會說,那你為什麼不認真學一下?其實這就像商業攝影的人喜歡說「攝影是藝術」一樣,最好的情況當然是什麼都接觸,但有時候,選了一條路後就回不去了。

表面看來,攝影界的疆界比較不分明,所以藝術攝影家也可能在商業上有所成就。就謀生的層面而言,這是好事而不是壞事,不過這樣的情況也慢慢消失了。我不確定是因為專業分化產生的結果,還是由於攝影這個媒材因為科技進步,已經不具有獨佔性,就像輕便相機在十九世紀出現後,拍攝肖像的攝影工作室紛紛倒閉一樣,器材普及使傳統的肖像攝影師不再有優勢。

無論如何,我認為藝術攝影不該存有通吃的幻想。這並不完全源自現實因素,而是舉凡一個媒材走到「純」這件事,它關心自身的程度就遠超過關心市場以及觀眾。你很難要求創作者在窮究媒材與內在時,還要兼顧市場接受度;同樣地,我們也很難要求創作者既要努力面對大眾,同時又追求媒材與內在的極限。當人們說,創作與謀生要達成某種平衡與妥協,其實都說得太輕易了。更何況,這兩端從不對等。一位商業攝影師並不會因為作品不具備藝術性而全面懷疑自己,但藝術家卻會因為賺不到錢而真的活不下去。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5.0
|
2015/12/13

Lily一直在想
要用什麼樣的心情讀這本攝影集
因為書名太對Lily的味
所以容易偏頗
一面倒的認同與讚賞

這樣沒什麼不好
出這本攝影書的作者
除了希望讓
拿相機拿手機拿平板拍照的
所有普羅大眾
看看除了美食美景美女外
關於「攝影」的其他可能
當然也希望引起愛好此道者
例如:愛拍些鬼東西的Lily
的共鳴

書裏頭照片真的都不美
但都很有個性
(通常我們也會用這樣的客套詞令形容不帥不靚的男生女生)
充滿魅力
吸引著Lily一頁頁看下去
當然作者的好文筆
也是本書重點之一
在藝術家的憤世嫉俗中
能感受到”路人”的庶民草根性
很有親和力
不像那種莫測高深到天邊的高人
讓讀者敬而遠之

(到這,應該有人要說我『一堆唬爛….』)

好吧
坦白說
這本書在主流攝影之外
會想翻想看想買的人
大致也是類似的調調
真要有教育大眾的功能
Lily並不抱太大希望
(誰說作者冀望本書有『教化』意義啊)
(他只是出了自己爽而已啦)

書名太冷僻
銷量肯定無法擠入前十大
(人要有良心)
(要為出版社存活負點責任)

搞小圈圈的攝影人
躲在「自我感覺良好」的象牙塔裏耍自閉
(Lily沒有立場說別人)
(自己也是那副鳥樣)

就像Lily常常問自己
『「孤芳自賞」與「雅俗共賞」間,是否有著可以串連的交集?』

(到這,應該有人要說我『鬼扯夠了沒啊….』)

Lily是膚淺粗人
沒能用華麗詞藻
天花亂墜的讓人產生
「不買此書終生後悔」的錯覺
(那樣跟詐騙集團有啥兩樣)
但只要你有開放的心及反骨的個性
《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
絕對會讓你看見”獨特素樸”的精彩豔麗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15/10/23

如果要我從藝術可能具備的各種特質中,僅挑出一樣最重要的,毫無疑問我會選擇「真誠」。藝術本是將人類內心活動呈現於真實世界的作為,無論是理念、信仰、思考、情感...,只要被化做具體形式諸如文字、圖像、聲音、物體...便是藝術。藝術創作者孜孜營營所為,不外是製造出一個符合內心標準的理想呈現形式罷了。但是尋求心中理想標準的過程卻是一條崎嶇又充滿誘惑之路,一不小心就會踏上歧途。創作者讀了書,學到了理論,在還沒有將理論內化為自己的一部份前,甚至未能理解理論與自我的異同之前,便努力製造「符合理論的作品」;創作者讀了歷史,瞭解了藝術史的演進,於是汲汲於製造「可能在藝術史上具有意義的作品」;創作者見了周遭受到矚目的人或物,於是把自己以及作品也塑造成類似的形象...諸如此類的行為,在我眼中都是不真誠的,也許其中有高低之別,但終究它們都是沒有真誠面對自我內心活動而衍生的行為。創作是關乎個人的,每一個人類都有屬於自己的境遇跟情感,創作者誠實地面對自己,並且透過某種自己覺得恰當的形式將其暴露,這是藝術創作的可貴之處,因為透過真誠的創作,我們便能欣賞、或者是對於人類以及植基於人的理念情感有更深的理解。

汪正翔的書帶給我的,就是一股強烈的真誠。經長年訓練的文字非常清晰地描寫出屬於一個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將他的思考、他的困境、他的疑惑、他的作為誠實地攤在讀者面前,其中談到自己時沒有故作姿態,談到理論時也無虛吊書袋,全部讓人感覺發自內心,就像一位朋友坐在你面前細數往事,沒有心機也沒有利害考量,單純地分享、聊聊天或者訴訴苦。這樣的讀後感讓我覺得非常可貴,藝術書籍尤其牽涉到理論者(無論多寡)總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拒絕溝通型,姑且不論真不真誠,這類書的作者並無意與讀者交談,把原本你能懂的事寫到你看不懂可能才是他期望的。另一種則是歡迎交流型,作者會盡其所能將自己的理念想法傳達到讀者心中。無論作者的理念為何、無論那對於讀者是否有意義,後者總是令人欣喜,因為真誠才會帶來所有可能性。汪正翔的書無疑是後者,讀這本書時,我經常有感同身受的心情,也許跟我們都是「血統不純」的創作者有關,對於他的諸多困境、疑惑也總覺得也身處其中,我相信他同我一樣仍然在、並且會繼續摸索前進的路,所以很期待在下一段路程之後他能帶來什麼分享,而至今為止的心路歷程,也就是這本「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推薦給所有對攝影、對創作、對思考有興趣的人。

評論人簡介:
李佳祐,1977年生,工程與藝術雙背景,興趣廣泛而職涯曲折,當過電腦工程師,做過產品設計,現以鋼琴調音與攝影為業。視創作為無妥協的個人作為,而極度珍視其中的純粹。創作媒材以攝影與文字為主,間以裝置跟錄像。個人網站http://www.lcy.tw/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系列心靈勵志小說完結篇,神祕導師蘇格拉底對生命疑問的最終解答《隱藏的學校》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