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我的黨外青春:黨外雜誌的故事

我的黨外青春:黨外雜誌的故事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密報。搜查。禁印。焚焰。
  塵埋的記憶,激揚的秘辛,
  屬於台灣的,
  最絢麗的青春物語
  
名人推薦
  
  作家林世煜邱振瑞感動推薦
  
  三十幾年前,國民黨對內控制,還當盛時。我們辦黨外雜誌,好像在佔領區打游擊,一站一站快跑前進。採訪、拍照、寫作、編輯、打字、完稿,到了天將光,火速送廠,製版、校訂、調色,上機,印刷、摺紙,裝釘。流水工序一廠傳過一廠,像游擊隊一村行過一村。第二天深夜,打包完成,趁著夜黑風高,堆疊裝車,銜枚疾走,穿街走巷轉上高速公路。漆黑的車廂裡亮著兩只火紅的菸頭,兩個單兵互相掩護,展開縱貫線聯勤大作戰……。為民兄做為一名民間學者型的藏書家,有他身為書商的豐富資源,更在於他有心有情有意,在國民黨的爪牙和網羅當中,搶救福爾摩莎抵抗史料的堅持。——林世煜
  
  作者是資深的書籍流通和出版業者,平時既廣泛地閱讀,有關遭查禁的各類政論雜誌,全被他蒐羅和保存下來,期號刊別齊全幾無缺漏,在這方面,可說遠遠勝過國家級的史料收藏。最重要的是,他是「在場」的觀察者。他親歷過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蔭谷。有了這兩種奇妙的經驗基礎,其展示的歷史圖景自有其特殊的魅力。儘管台灣已經進入二次的政黨輪替,民主的風潮方興未艾,轉型正義做得並不徹底,許多歷史罪惡沒有受到深切批判和清算,便走向看似幸福和平的民主社會,這終究沒能達至歷史創傷的超越與克服,頂多只是內傷外癒罷了。若果如此,它的出版在某種程度上,應該可視為是投向未竟的轉型正義的一束亮光。——邱振瑞
  
  呈獻在各位讀友面前的是,從一九七五年八月《台灣政論》創刊號起,經《夏朝》、《這一代》、《富堡之聲》、《長橋》、《八十年代》、《美麗島》,「美麗島事件」後由《進步》、《深耕》系列、《關懷》、《政治家》系列、《千秋評論》、《前進》、《自由時代》系列、《新潮流》等,再受到「民主進步黨」成立、解除戒嚴、開放報禁後,資訊自由傳遞的禁忌消失後,才日漸沒落,最後只能「休刊」的過程。歷代黨外前輩們努力爭取自由、追求民主的艱辛過程,也已成為「台灣歷史」的一部份,更期待有心人士能再進一步涉入這塊尚待開拓的領域,一棒接一棒為台灣民主及自由奠下更深遠的根基,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的共同願望。——廖為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為民

 
  台灣雲林縣人,現居新北市三峽。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畢業。曾任書報社發行經理,出版社行銷企劃,雜誌社發行副理,書報公司總經理,出版社發行人,出版社社長,從事文化工作逾三十年。現在擔任「座家」。喜好讀書,逛書店,聊天,小酌,沉思。目前仍就相關「黨外」查扣與查禁書籍撰述中。
 

目錄

推薦序—藏書於民 ◎林世煜
推薦序—黨外的青春時代 ◎邱振瑞
自 序—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引 言—民主的啟蒙
 
1.《臺灣政論》
2.《夏潮》、《這一代》系列、《富堡之聲》
3.《八十年代》與《美麗島》
4.《今日府會》、《新生代叢刊第一集》、《在野雜誌》與《在野評論》
5.《深耕》雜誌系列
6.《鼓聲》、《春風》、《進步》
7.《長橋雜誌》、《政治家》系列
8.《蓬萊島》系列
9.《八十年代》系列
10.《關懷》雜誌
11.《博觀》雜誌及《博觀叢書》
12.《前進》週刊系列
13.《自由時代》系列
14.《新潮流》系列
15.李敖系列
16.其他黨外雜誌
 
尾聲
 
附錄一—參考書目
附錄二—黨外雜誌簡要年表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義大利史學家克羅齊 (Benedetto Croce)


  小時候,因為父母在雲林鄉下小鎮開了家書店,看見警察三不五時都會來查扣禁書;稍長之後,眼見黨外雜誌與書籍,遭到警備總部蠻橫無禮的查禁與查扣,甚至連圖書館等都要清查報繳,因而衍生出一個很單純的想法:「警備總部如此『抄家滅族』式的嚴禁,那我個人就為台灣社會大眾盡一己之力保存一本,給以後的歷史留下一些證據。」

  就是這樣的想法─讓以後的人得以知道黨外人士在一九七○~一九八○年代極力爭取民主與自由時,他們在精神與物質上為我們承受了多少污蔑與壓力,只是為了傳承民主與自由的香火。

  大學畢業、服完兵役,為了蒐集的方便與優惠的折扣(批發價),一腳踏入書報社行業,成為銷售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必須面對警總文化檢核小組人員猙獰的面孔及傲慢的態度,令我更看不慣這些人的囂張行為,被迫更同情黨外。

  一九八○~一九八四年舉家北遷之前,我已蒐集了大量的黨外雜誌與查禁的書籍。在台北,仍然在出版社擔任行銷業務,更能齊全的購買、閱讀及保存。就這樣雜誌與書由台中北上,待過板橋、內湖區、中正區、文山區、新店、三峽,像家人一樣陪我過了三十多年。

  現在呈獻在各位讀友面前的是,從一九七五年八月《台灣政論》創刊號起,經《夏朝》、《這一代》、《富堡之聲》、《長橋》、《八十年代》、《美麗島》,「美麗島事件」後由《進步》、《深耕》系列、《關懷》、《政治家》系列、《千秋評論》、《前進》、《自由時代》系列、《新潮流》等,再受到「民主進步黨」成立、解除戒嚴、開放報禁後,資訊自由傳遞的禁忌消失後,才日漸沒落,最後只能「休刊」的過程。

  歷代黨外前輩們努力爭取自由、追求民主的艱辛過程,也已成為「台灣歷史」的一部份,更期待有心人士能再進一步涉入這塊尚待開拓的領域,使黨外前輩們的奮鬥讓更多新生代們有機會了解與體會,一棒接一棒為台灣民主及自由奠下更深遠的根基,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的共同願望。

  回憶從加入書報行銷工作行列開始,我蒙受太多友人的力助,讓我有機會一點一滴成長,如:引我入行的台中書報社翁天培社長;教我「先做朋友,再做生意」的遠流出版公司王榮文發行人;讓我更懂得悲天憫人、疼愛地球的《人間雜誌》創辦人陳映真;賜我機會去實踐理念的流通書報行銷公司陳克寧董事長;三十多年來陪我一路走過坎坷與逆境而不斷鼓勵我的信義書局林家成夫婦、翻譯名家林憲政、前衛出版社林文欽社長;歐洲聯盟研究協會創會理事長張維邦教授夫婦、洪鎌德教授夫婦、黃進藤夫婦、陳文賢教授夫婦、旅日作家黃文雄、作家楊碧川先生,及很多默默助我和家人成長的朋友,您們的愛心,我銘感五內。

  本書的出土,要謝謝邱振瑞的提議與應援,百忙之中又蒙賜序,感激不盡。林世煜和胡慧玲夫婦是我敬重的兄嫂,對我助益甚多,而身為《自由時代》週刊第一和第二位發行人的「提頭來見」的勇氣,在一九八○年代肅殺氣氛中,更為令人敬佩!更謝謝你們的賜序。志峰兄和允晨同仁的幫忙,使得本書順利出版,感激你們的辛勞。

  最後,謝謝父母生養之恩及耿直、良善的教育,教導我正直、講理、擇善固執的個性,雖無「大發」,但也平安過日,盡本分做台灣國民。更謝謝我家的太座寶玉及一對可愛的子女,他們是我勇往直前的動力。另外我的兩位妹妹及妹婿,他們在照顧父母上分勞解憂的用心,是我萬分感激的。

  謝謝您的耐心閱讀完它。

推薦序一

藏書於民 ◎林世煜


  三十幾年前,國民黨對內控制,還當盛時。我們辦黨外雜誌,好像在佔領區打游擊,一站一站快跑前進。採訪、拍照、寫作、編輯、打字、完稿,到了天將光,火速送廠,製版、校訂、調色,上機,印刷、摺紙,裝釘。流水工序一廠傳過一廠,像游擊隊一村行過一村。第二天深夜,打包完成,趁著夜黑風高,堆疊裝車,銜枚疾走,穿街走巷轉上高速公路。漆黑的車廂裡亮著兩只火紅的菸頭,兩個單兵互相掩護,展開縱貫線聯勤大作戰。

  不能開快車,若被攔下來,就前功盡棄。我們由北而南,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一站一站丟包。子夜前抵達的北部縣份,有些書店尚未打烊,老闆睡眼惺忪相迎,交談甚歡。夜漸深,路漸南,所到之處,大多鐵門深鎖。我們靜靜地泊車,把幾疊雜誌堆在事先交代的某處,好整以暇地,抽支菸再走。如此這般,一路到南台灣的屏東,從子夜到清晨,天都亮了。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還記得幾處抵抗軍的游擊基地。像豐原的三民書局,台中書報社,嘉義紅豆書局…

  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台中書報社。印象中是幾名熱情的青年經營的。他們批發黨外雜誌,不像做買賣,比較像搞運動。大家互相看一眼,就覺得對味。其中廖兄為民,是最典型的熱血份子。他不但賣書賣雜誌,進而藏書藏雜誌,甚至自己開了出版社。

  所以,得知為民兄寫了這本書時,我一點都不訝異。也該他把自己的藏卷清點一下公諸同好的時候了。為民兄做為一名民間學者型的藏書家,有他身為書商的豐富資源,更在於他有心有情有意,在國民黨的爪牙和網羅當中,搶救福爾摩莎抵抗史料的堅持。

  為民兄也是昔日彼時代的人物典型,無時無刻目光赤赤在吸收空氣中任何反抗威權的訊息。儘可能地,他每一本雜誌都讀,每一場演講都聽,每一件公案都頭頭是道。直到很多很多年之後,他還可以幫政論雜誌校對老照片裡出現的人名。每個人他都記得。

  他也記得我寫過什麼東西幹過什麼事,而且還留著紙本,真正鐵証如山。如今重讀,恍如隔世。在國民黨即將覆亡的前夕,翻閱三十多年來我們的世代親身經歷的血汗抗爭,和為民兄等,在人生的薄暮中,更盡一杯,笑看台灣人洗盡百年羞辱,真是不亦快哉。

推薦序二

黨外的青春時代 ◎邱振瑞


  時代的變遷總是毫不留情就把受眾推向遺忘的深淵,許多黑暗恐怖的歷史甚至就此深埋在時間的土層裡,很少獲得關注和挖掘,更遑論熱烈的共鳴了。當話語者面對沒有共同的歷史經驗的世代,他的所有言述都可能被視為草塘裡的漣漪。但讀者不禁納悶,現實既是如此,尤其在大眾消費當道的時代裡,追求美食享樂和日常生活中,出版和撰寫被禁書刊的命運又能有什麼影響?又有什麼價值意義呢?從工具理性來看,在這個時刻印行和寫作這樣的書籍,必然吃力不討好,絕對不合成本概念,沒有邊際效應可言,但從價值理想出發,情況則截然相反。它自然要失去實際的利益,很難博得掌聲,但它同時在展現作者不妥協的硬骨,不容青史化成灰的歷史學家般的精神。以此角度閱讀這本書,或許你將有豁然開闊的發現。

  自從文字和印刷技術的誕生,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獨裁政權都仇視這些創造性的發明,害怕這些力量的批判與反制,他們若不能把它收編和敉平,就要展開逮捕行動和查禁銷毀的雷厲手段。毋庸置疑,台灣知識出版界同樣經歷過國民黨統治的戒嚴時期,長期以來沒有言論自由,出版品受到新聞局嚴格的審查箝制,批評或諷刺政府當局的言論,統統被消弭或被迫打成地下刊物。換句話說,國民黨政權不斷地濫用國家機器圍砌成這堵看不見的高牆,把知識人困在其專制下讀書,想獲取政府動態的民眾,只能冒險當秘密的讀者。在這樣的境況中,其實台灣人民與生活在史達林政權下的蘇聯人民毫無差異,不許放言高談,不許百家爭鳴,即連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只能悄聲或竊竊私語。

  以歷史際遇和條件而言,本書的作者自是最符合寫作此書的理想人選了。

  作者是資深的書籍流通和出版業者,平時既廣泛地閱讀,有關遭查禁的各類政論雜誌,全被他蒐羅和保存下來,期號刊別齊全幾無缺漏,在這方面,遠遠勝過國家級的史料收藏。最重要的是,他是「在場」的觀察者。他親歷過這段黑暗驚心的歷史蔭谷。有這兩種奇妙的經驗基礎,其展示的歷史圖景自有其特殊的魅力。在我看來,本書的出版有多重的意義。儘管台灣已經進入二次的政黨輪替,民主的風潮方興未艾,可轉型正義做得並不徹底。沒有深切的批判和歷史反省,即走向看似幸福和平的民主社會,終究沒能達至歷史的超越與克服,頂多只是內傷外癒罷了。而它的出版在某種程度上,應該可視為未竟的轉型正義投向的一束亮光。此外,透過他按編年史的史料鋪排和解析,為我們鉤沉出當時的政治風雲,還原出當年許多為言論自由奮戰的鬥士們。這些在我們考察現代台灣政治史的同時,都能為我們提供有用的線索。對於當年被查禁的書刊神奇地變成暢銷書熱潮的現象感興趣的讀者,同樣能得到某些感觸和啟發。

  如今,這種歷史體驗已經很難領會,但願以後不再重現。因此,就這個意義上,這本書的刊行如同考古學者般的史蹟發掘,再次引領我們的目光,再次提醒我們在以滑玩手機為尚的現代,不要忘記我們在作為秘密讀者的年代裡,曾經有過為言論自由的微光拚搏而坐牢的時刻。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94484
  • 叢書系列:生活美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臺灣政論》

《臺灣政論》是國民黨政府一九四九年遷台後,第一本由台灣本土精英創辦與主導的政論性雜誌,更是以後一系列黨外政論的先鋒。由於《臺灣政論》結合戰後新一代精英從事反對運動,所以被視為黨外運動的起點。
 
《臺灣政論》由康寧祥立委(一九六九年當選台北市議員,一九七二年當選增額立委)於一九七五年請黃信介立委(一九六九年增補選之終身職立委)擔任發行人,他自任社長,由前《大學》雜誌主持編務的張俊宏任總編輯,姚嘉文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在當年五月向台北市政府新聞處提出登記申請,七月申請通過,八月《臺灣政論》正式創刊。後來又加入前礁溪鄉長張金策、政治犯黃華任副總編輯。
 
康寧祥在《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一書中談到:
 
《臺灣政論》的名稱起先不是這樣,我向台北市政府新聞處第一次申請的名稱是「台灣公論」,希望它將來成為台灣的公共論壇,主管官員聯想力很豐富,說「公論」的東洋味太重了,希望我換一個,我換成「台灣正論」,公正的正,還是不被接受,直到改成《台灣政論》才獲許可。
 
康寧祥在回憶錄中亦提到當時隱身幕後的作者群:
 
林鐘雄(台大經濟系教授)、蔡政文(台大政治系教授)、蘇慶黎(夏潮雜誌總編輯)、陳鼓應(台大哲學系教授)、王拓(作家)、黃順興(立委)、郭雨新(省議員)、葉榮鐘(林獻堂秘書)、王詩琅(台灣史前輩)、李慶榮(政治犯)、張化民(政治犯)及年輕一輩的作者。
 
《臺灣政論》創刊號出版不到三天,印刷兩版全部賣光光,加印至第五版一共五萬本。筆者手中保留的是第三版(即中南部到第三版才發行下來)。
 
國民黨政府的中華民國之國際地位,是依賴美國軍事與經濟援助才得以應付中共的壓力。但是到一九七○年代,尼克森政府上台後,宣佈將與中共改善外交關係,國府失去美國的保護傘,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表決阿爾巴尼亞排我案,結果是:七十六票贊成,三十五票反對,十七票棄權而獲得通過。中共正式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地位,隨後更失去聯合國各附屬機構與其他國際組織的席位。
 
一九七二年二月,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並和周恩來總理共同簽署〈上海公報〉,支持北京的「一個中國」政策,此舉使得國民黨政府失去了「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正當性。同時在蔣介石的「漢賊不兩立」的外交原則下,只要友邦國與中共建交者,立即與其斷交,蔣政權在一九七一—七五年斷交四十二國,而只建交東加一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