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臺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學會自從於民國一○三年二月由內政部核准成立以來,一方面陸續舉辦各種學術活動,期能推廣有關臺灣的藝術與文化社會學之研究;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具體展現學會會員的研究成果,因此,乃透過邀稿方式擇優選擇會員們較有代表性之著作,集結成書,方有本書之出版。
本書試圖將當代有關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最近的研究方向、觀點與理論,以及學會會員的優秀研究成果,介紹給國內之學界與一般大眾。此外,它也試圖釐清:藝術與文化社會學之研究如何與為何可以獨立成為一門實質的研究領域?它與藝術史、藝術批評或文化研究等相關之研究領域,有何異同?在此討論過程中,文化、社會和藝術之關聯何在?無疑是必須分析、說明與闡釋的。
本書各篇論文或多或少地探討了藝術品與其他文化產品(符號產品)的創作、流通與消費等多面向之整體分析;即它關注到創作者之創作內容,同時也重視觀賞者之凝視,以及兩者之間的中介機制。其實質內容,請見各篇論文。但在此要先指出:這些論文的主要共同結論乃是認為欲對藝術品或其他文化產品的真正瞭解與解釋,必須從藝術世界本身的歷史及社會文化特性,各個要素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文化與社會其他領域(尤其是政治權力領域)之關聯,加以分析,才能窺其全貌,並藉此與傳統藝術史學者較為偏重對藝術家及其作品的風格、構圖或類屬之研究分析,有所區隔。同時,在此探討過程中,做為一門新興的實質研究領域,其所面對之一些困難、待解決的問題,以及可能之解決方向也一併指出。
其次,從本書論文之安排可看出,本書分為文化篇與藝術篇兩部分,而每一部分各有七篇論文。此外,尚包括一篇附錄。我們之所以做這樣的安排,主要認為對於藝術品或其他文化產品之討論,最終都必須回歸到對文化的研究及其相關理論做為核心基礎,而且兩者並非可以截然區隔劃分,只是視其內容之重心偏向何者而定。如此之觀點並非全然地標新立異,它一方面呼籲回到曾逐漸為社會學界所淡忘之古典活泉;另一方面,這些古典議題於當代如何再現,其實質內容為何?事實上,我們既要反思藝術與文化研究在社會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再發現和重新重視社會學大師涂爾幹所開啟對宗教、藝術與文化的本質及基本形式之古典研究後,其間一度曾為社會學界所逐漸忽視的藝術與文化研究,仍應是社會學界的核心研究議題。畢竟,無論宗教或藝術皆是在反應社會文化特質的集體表徵或集體再現,依舊應為社會學界或整體人文社會科學界,持續不斷研究、探討之重心。
這股新興或者說再度萌生的時代潮流,於20世紀下半葉經由布爾迪厄與阿多諾等人努力下,逐漸在歐美學界復甦且蔚為時代潮流。臺灣於此方面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亦於21世紀初萌生發展。一般而言,當一個國家之平均國民所得超過一萬美元後,物質以外的心靈追求,尤其是對藝術與文化之渴望與需求將日益重要。當前臺灣雖經濟不景氣,但平均國民所得也超過兩萬美元,從而我們相信人們對心靈層面的關注,將使藝術與文化研究日漸受到重視,而且方興未艾。此時,本會出版此專書應是做為開路先鋒,希望能拋轉引玉,對新興的藝術與文化社會學研究共同努力。
最後,我們還必須指出本專書的論文均依學術常規,送交專家學者們雙向匿名審查通過之後,集結成書。這些論文,除了對藝術與文化內容進行實質研究分析外,亦提出其所探討主題最新的學術視野、觀點與研究方向。這些優質論文,希望能對有興趣於此方面研究之學界同仁們有所裨益。
同時,非常感謝臺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學會會員及理監事;本書編輯委員會另外三位委員──即黃瑞祺教授、石計生教授與黃聖哲教授的共同努力;助理蔡芷茵小姐處理文書工作,以及唐山出版社陳隆昊老闆與全體人員之大力支持,使本書得以付梓。
許嘉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