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

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課題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在迎向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浪潮中,台灣流行音樂的下一個十年將如何前進?

  台灣流行音樂,從來不只在台灣流行,在中國、港澳、星馬與東南亞、乃至美國各地華人社群,皆深受大眾喜愛。然而,當全球化與數位化兩股力量衝擊不斷,各國音樂產業皆面臨巨大革命。站上更艱難也更華麗的挑戰舞台,曾經擁有市場優勢的台灣音樂人,該如何重新展演自身?

  我們是否過度急躁地尋求藥方、想速成模仿他國?
  或者仍在眷戀昔日榮景、續炒冷飯而不思創新?
  毫無疑問,我們必須有更多的討論思考和行動選擇。

  本書由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帶領的團隊,歷經一年的資料蒐集與訪談,歸納出台灣流行音樂當前發展的十個關鍵議題,

  並邀請二十位重量級音樂工作者及評論家,從十場深入的焦點對談出發,談群眾募資、數位串流、實體販售、展演空間、演唱會、獨立廠牌、跨界連結、中國市場、韓流啟示與在地扎根。

  期待這份給新世代音樂工作者與聆聽者的重要備忘錄,
  能協助台灣流行音樂打通經脈、活絡氣血,勇往直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統籌企劃/李明璁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開授音樂社會學、視覺社會學等課程。研究領域涵蓋大眾文化與東亞社會、媒體消費與性別認同、身體反抗與社會運動等。曾主持文化部「國民小學認識流行音樂輔助教材」計畫、參與創辦《cue.》電影雜誌、擔任過文化研究學會理事、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與臺灣智庫顧問。亦曾協助重要文化獎項之評審如金鼎獎、金鐘獎、金視獎、台北電影節、文化部流行音樂旗艦計畫與獨立音樂出版獎助等。以中文發表的學術論文,曾刊登於《台灣社會學刊》、《新聞學研究》、《文化研究》、《戶外遊憩研究》等國內重要期刊。另著有個人散文集《物裡學》(2009),短篇小說集《Rock Moment》(2014)。
 

目錄

1.群眾募資
群眾募資,自己的音樂自己做
〈對談〉朱頭皮 × 商台玉

2.數位串流
從下載到串流:音樂產業的最後進化
〈對談〉Chee Meng Tan × 陸君萍

3.實體販售
如果在數位時代,一家唱片行⋯⋯
〈對談〉葉宛青 × 吳武璋

4.展演空間
在Live House聽見城市的心跳
〈對談〉林正如 × 陳彥豪

5.演唱會
一期一會,全面進化的音樂體驗
〈對談〉林暐哲 × 倪重華

6.獨立廠牌
從「地下」到「獨立」,從獨立到主流
〈對談〉林揮斌 × 迪拉胖

7.跨界連結
當音樂不只是音樂:跨界的想像和實踐
〈對談〉詹偉雄 × 祝驪雯

8.中國市場
進擊的小巨人:台灣音樂在中國
〈對談〉陳勇志 × 周佑洋

9.韓流啟示錄
強勢背後,是十年文化科技的札根建設
〈對談〉袁永興 × 李明璁

10.在地扎根
回家,也可以是通往未來的路
〈對談〉林生祥 × 舒米恩
 



給下一輪台灣音樂盛世的備忘錄
文—李明璁


  「流行」是什麼?大致上好像可以這麼定義:在某一特定時期裡,廣受大眾歡迎、喜愛、關注或模仿的人事物。而這樣的解釋,一方面在時間向度上暗示著「凡流行皆有賞味期限」或「流行是快速且善變的」,另方面在空間層次上,則意指「流行的擴散,總是廣度有餘而深度不足」。

  據此,當我們使用「流行音樂」這字眼時,第一印象通常是「特定某時期裡普受大家喜歡的歌曲」。這樣的想法當然不能算錯,但卻有點狹窄化我們對流行音樂的更多想像。若用英文來說,上述印象其實是指「Pop Song」,只是廣義「Popular Music」的其中一種「類型」樂風。而所謂的「Popular Music」,比起中文「流行音樂(或歌曲)」的涵蓋範圍來得大許多。因此,日文似乎較為謹慎地採取片假名直譯為「ポピュラー音楽」,而不是冠以他們亦有的漢字「流行」。

  「Popular Music」有著曖昧且多重的意義,以下談及的音樂都可以被納入:首先,它可以指涉各種庶民音樂,特別是二十世紀後從傳統民俗音樂衍生出來、被灌錄成唱片的歌謠或民謠;其次,它當然也意指(且時常被理解為)唱片工業為了消費市場所量產的通俗歌曲,亦即前述的「Pop Song」(包括一般所謂抒情「慢歌」、或搭配舞蹈表演的「快歌」等);最後,它還有著在知性或感性上彼此衝突競爭的多元樣貌,比如各種對抗「主流流行歌」的另類曲風——搖滾、龐克、電音等不同類型音樂。

  由此觀之,「Popular Music」其實是一種永遠帶著矛盾張力、卻也因此極為豐富有趣的文化表現,它兼容並蓄或說紛雜並陳了流行與反流行、傳統與現代、庶民與菁英、商業與藝術等不同思維和感受的音樂。

  本書對「台灣流行音樂」的視野與界定,就是基於此種多元的「Popular Music」概念。換言之,這裡頭既包含一般俗稱的流行歌文化,但也涵蓋了「熱門金曲」以外的非主流、獨立另類、甚至是異議性的音樂文化。

  台灣流行音樂,從日治中後期發展至今,即使曾經歷漫長的政治戒嚴與文化控制,仍能活力充沛,繁花似錦。到了一九八○年代之後,更是在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與社會多元化的巨大浪潮上,呈現出眾聲喧譁、百家爭鳴、消費旺盛的產業榮景。Made in Taiwan的音樂作品,不僅流行於台灣,在中國、港澳與東南亞、乃至美國各地華人社群,皆深受大眾喜愛。然而,從九○年代中期以降,全球化與數位化兩股力量衝擊不斷,各國音樂產業皆面臨巨大變革,曾經擁有各種優勢的台灣音樂工作者,該如何在一個又一個嶄新華麗舞台、也是挑戰擂台上,重整裝備,蓄勢待發?

  來自民間與政府的焦慮是必然的。尤其面對韓國流行音樂的攻城掠地、或中國大型歌唱節目的強勢「逆輸入」,台灣流行音樂界曾有過的競爭優勢,反而讓自身陷入某種慌亂。有些人開始急躁地尋求強效處方,希望能快速複製成功策略、模塑出一個樣的偶像新星。相對的,也有人耽溺過去榮景,緊抓著昨日黃花的獲利模式,看能不能從乾涸的毛巾上,再用力扭擰出幾滴解渴的雨露。無論你是音樂產業人、創作者還是單純喜好聆聽的樂迷,同處於台灣此刻的瓶頸,面朝著世界寬廣未來,關於我們生命熱情寄託之所在——音樂,似乎須有更多更深、也更具想像的討論、思考和行動選擇。

  這本書歷經一年的籌畫製作。包括前期資料蒐集與初步訪談,歸納出台灣流行音樂當前發展的重要議程;接著,邀請了二十位長期深耕、對未來擘畫具有嶄新視野的音樂工作者及評論家,進行十場深入的焦點對談。我們希望能橋接產業、政策、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聽,一起探索這十個關鍵課題:群眾募資、數位串流、實體販售、展演空間、演唱會、獨立廠牌、跨界連結、中國市場、韓流啟示與在地扎根。

  在此特別感謝台北市文化局的出版資助。除了本書,另一本由我統籌策劃的同系列新書亦將同步推出——《時代迴音:記憶中的台灣流行音樂》,以音樂物件、事件、地標和人物四大主題,敘說流行音樂在個人記憶與社會變遷中的點滴故事。希望這兩本一套的設計,能引導我們從對流行音樂歷史的回溯梳理,前進到對未來音樂趨勢的探問展望。

  此外,為了凸顯「樂進未來」的前瞻精神,我們特別與這牆音樂共同企劃製作一張隨書附贈的CD唱片,找來十個備受矚目的台灣新世代搖滾樂團(包括滅火器、熊寶貝、大象體操等),選錄不同曲風(包括民謠、龐克、後搖滾等)和各種母語(國、台、客語)的代表作品。

  最後,也感謝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出借對談場地,以及各位慷慨賜教的與談人、授權照片的好朋友們、還有提供意見的審查老師。沒有各位的熱情相挺,這本書將無法這麼扎實、豐富、趣味盎然。

  期待這本書能夠作為新世代音樂工作者及愛好者的一個備忘錄,協助台灣流行音樂打通經脈,活絡氣血,面朝下一輪盛世地勇往直前。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36478
  • 叢書系列:Sound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7 x 23 x 1.0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典藏藝術社方展:抗爭之力,單書85折、雙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