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臺中文學地圖:走讀臺中作家的生命史(附特製地圖一份)

臺中文學地圖:走讀臺中作家的生命史(附特製地圖一份)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沿著二十七位臺中作家的生活印記,來一場文學地景踏查之旅。

  臺中公園、中央書局、演武場、臺中火車站……,座落於臺中街角的景物,有著百年來文人流連的歷史蹤跡,更是孕育無數文學的搖籃。當作家以詩歌頌土地、執筆書寫家鄉的記憶、用足跡貫穿城市的歷史脈動時,這一幕幕動人的生命歷程,將化作滋潤土地的文學地圖,引領我們跟隨他們的腳步,品嘗這座百年老城的韻味。

  ●收錄作家名單(依出生年排序):
  葉榮鐘、楊逵、姜貴、巫永福、呂赫若、陳千武、楊念慈、齊邦媛、趙天儀、白萩、楊牧、蔣勳、廖輝英、江自得、蘇紹連、洪醒夫、廖玉蕙、林廣、渡也、 王定國、周芬伶、劉克襄、路寒袖、楊渡、瓦歷斯‧諾幹、利格拉樂‧阿女烏、甘耀明。

本書特色

  以二十七位作家的生命史及在臺中的生活地景為經緯,邀集國內知名作家學者共同譜寫,隨書並附贈特製「臺中文學地圖」,鼓勵讀者以閱讀與踏查的方式漫行臺中。

  ◎地圖規格:46 x 85 cm,雙面彩色印刷
  ◎地圖內容:詳載臺中市區、全區之文學地景資訊、照片
 

作者介紹

主編者簡介

路寒袖(王志誠)


  本名王志誠,台中大甲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台灣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國家文化總會副祕書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等。現任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長。

  著有詩集《早,寒》、《夢的攝影機》、《春天个花蕊》、《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那些塵埃落下的地方》等,散文集《憂鬱三千公尺》、《歌聲戀情》,繪本書《像母親一樣的河》、《聽爸爸說童年》、《陪媽媽回外婆家》,攝影詩文集《忘了,曾經去流浪》、《何時,愛戀到天涯》、《陪我,走過波麗路》、《走在,台灣的路上》、《看見,靈魂的城市》,報導文學《溪行回春》等。

  歌詞作品有侯孝賢《戲夢人生》電影音樂、潘麗麗專輯《畫眉》《往事如影.冬至圓》、李靜美專輯《情鎖》、鳳飛飛專輯《驛站》《思念的歌》、蔡琴專輯《點亮霓虹燈》、蔡秋鳳專輯《生活影印機》,與選舉歌曲等共計近八十首。另主編各類文集四十餘種,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

  曾連獲兩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出版獎、賴和文學獎、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散文獎、2003 年年度詩獎、榮後台灣詩人獎、台中市大墩文學貢獻獎等。
 

目錄

市長序
局長序

01 半壁書齋中的歷史傳承者────葉榮鐘的臺中文化足跡
02 走進故事的產房──楊逵與臺中的親密關係 
03 煮字療飢度小月──姜貴在臺中的筆耕行跡
04 文學風雨依然常青──巫永福在臺中點滴
05 文學終究是和夢想戰鬥的苦難道路──呂赫若的潭子家族記憶
06 壁阻之前仍繼續前行──陳千武的臺中文學行路
07 播種、扎根的文學旅途──楊念慈與臺中情緣六十載
08 汗與淚交織的心靈故鄉──齊邦媛的臺中深情記憶
09 鞋櫃裡的鄉愁──趙天儀與臺中的塵封往事
10 日式糕餅的滋味──白萩與臺中的生命原味
11 古典與現代兼容並蓄──楊牧與臺中的文學因緣
12 我願是那路 準備了平坦──蔣勳在臺中的美學佈(步)道
13 遇見,那些年──廖輝英和她的生命養分
14 不斷裂變生命能量的阿米巴──江自得和臺中的革命情感
15 按下少年的詩夢──蘇紹連與臺中的練習曲
16 都市裡的農民作家──洪醒夫在臺中孵育的文學生命 
17 回首青春路──廖玉蕙的臺中進行式
18 在時鐘裡渡河──林廣與臺中的歲月之歌
19 生命縱深下的吾鄉──渡也的臺中詩路
20 機會之城的墮落與昇華──王定國綿長的文學旅程
21 浪子駭女,東西南北──周芬伶的文學地理課
22 漂鳥地圖──劉克襄與臺中的自然旅情
23 乘著歌詩的翅膀跨界翱翔──路寒袖與臺中的生命曲式
24 渡過歷史的長河──楊渡與臺中的共同母親河
25 傾聽荒野的心──瓦歷斯.諾幹與臺中的二行詩路
26 從靈魂綻透的溫潤光色──阿女烏的文學地圖
27 滾動想像的文學基地──甘耀明的臺中躍動
28 舊文人,新視野──日治時期傳統詩人筆下的臺中地景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466669
  • 叢書系列:台灣文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走進故事的產房──楊逵與臺中的親密關係

楊翠/文


1906年,楊逵出生於臺南新化(大目降),1924年赴日留學,半工半讀,肉身恆常處於饑餓,精神卻是亢奮貪食。然而,1927年,島內社會運動如火如荼展開,來自「臺灣文化協會」主幹連溫卿的催告、「臺灣農民組合」同志的促請,不斷呼喚著青年楊逵返鄉。

楊逵覺識到:「同樣是『運動』,在自己家鄉工作才有意義。」決定輟學返鄉,投身運動。1920年代風起雲湧的運動風潮中,大臺中州是核心場域,青年楊逵因而與臺中結了緣。這一結緣,就是五十年,他把雙腳深深踩進城市地景中,以自己的肉身實踐,為城市地圖增添動人的色澤。

楊逵與臺中城市初相識,在今日的柳川與中正路交接處,昔日初音町的「樂舞臺」。1927年歲末,「臺灣農民組合」在這裡舉行第一次全島代表大會,八方風雨會中州,揭開農民運動的全盛時期,青年楊逵在大會中鋒芒畢露,也在這座城市銘刻下他的第一個實踐地點。

1934年,楊逵歷經日本政府的打壓,失去運動舞臺,與妻子葉陶結婚前後,輾轉流徙彰化、臺南、高雄,窮苦度日,借貸為生;然而,同一年,他的成名作〈送報伕〉(〈新聞配達夫〉)獲得東京《文學評論》第二獎,成為首位進軍日本中央文壇的臺灣作家。運動者楊逵淡出,文學家楊逵誕生。此後,楊逵即使拖著貧病交迫的瘦弱身軀,仍然堅持在現實苦海的縫隙裡,維繫著文學的火種。同年,「臺灣文藝聯盟」成立,楊逵獲聘為日文版主編,深耕文學田園,從高雄遷居彰化,1935年,移居臺中,此後長年定居臺中。

從1935年定居,到1985年辭世,整整五十年,楊逵的戶籍都在臺中,他的生命年輪也鐫寫在臺中。期間,除了白色恐怖繫獄十二年,被迫遠離家園之外,楊逵的生命足履深深嵌入這塊土地,戰前戰後他的文學作品也大多在這裡產出,他的孩子們在這裡出生,最後,1985年春天,他也在此告別人間。對他而言,臺中城市,既是具體生活空間,也是社會運動與文化實踐場域,更是文學的豐饒產房。臺灣文學史上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首陽農園」、「一陽農園」、「東海花園」,都是楊逵與臺中親密關係的空間見證。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悅知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8折、雙書82折|我心中有個不滅的夜讀時光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