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導讀
阿德勒傳授教養智慧
張英熙
治病、強身兩相宜的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是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猶太人,家有六兄弟,他排行老二。阿德勒童年時體弱多病成績不佳,大哥相貌堂堂才能出眾,這讓阿德勒感到十分自卑。經過不斷地努力及父親的鼓勵,他克服自卑感,最後成為懸壺濟世的醫師。這番超越自卑的經驗,很清楚地反映在他的理論中。
阿德勒曾撰文讚賞佛洛依德的論述,因而受邀參與精神分析學會與佛洛依德共事,然而他強調社會文化、人際關係對人格的影響,終因理念不合與佛洛依德決裂。辭去精神分析學會主席後,他創立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強調每個人的獨特性,認為關懷他人勝過關懷自己的社會情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
阿德勒心理學發展至今已近百年歷史,其理論具有原創性及前瞻性,對於現代心理治療發展影響甚鉅。不同的應用層面包括兒童諮商、遊戲治療、個別及團體諮商、婚姻諮商及諮商督導等領域。該學派被譽為人本心理學的先驅,理性情緒治療的非理性信念、溝通分析中的生活腳本、家族系統觀點、短期諮商的風格、敘說治療正向觀點等,都可以在阿德勒心理學中找到原創的種籽。
阿德勒認為預防勝於治療,強調心理健康的知識要廣為傳播,才能提升社會大眾心理生活品質。他成立兒童輔導中心,積極走入社區、學校,協助父母及教師了解教養兒童的方法。
六歲定一生!
國中學生出現不服管教、打架滋事或逃學蹺課等問題行為時,老師難免會感慨地評論「小學老師沒教好」,或者加上一句「家教有問題」。國小學生調皮搗蛋、無心學習或目無尊長時,老師可能搖著頭說「幼兒園老師沒教好」,或者加上一句「家教有問題」。當幼兒園老師發現幼兒來上學時咬人、亂跑或不聽話,只能語重心長地說「家教有問題」。不同階段老師所持的觀點都指向同一方向,認為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發展有長遠而重要的影響。這想法雖是平凡無奇的「常識」,阿德勒心理學(Adlerian Psychology)對這普通常識提出深入、豐富、合理且令人折服的解說。
孩子在年幼時就依個人對環境的理解,運用創造力建構出個人的獨特觀點,包括對自己的看法、對他人的看法以及對世界的看法。孩子根據這些看法,發展出一套對應的方式,這生活型態自幼兒成形後大體上是穩定且維持一生不易改變。影響生活型態的因素就是年幼時的經驗,這些經驗包括出生的排行、遺傳、性別、家庭氣氛、家人關係、家庭價值以及父母管教方式等。
愛,也需要有智慧
為了汽車駕駛安全,各國都明文規定人們先要接受訓練、模擬道路駕駛,最後通過測驗取得駕照才能開車上路。成為父母比駕駛汽車有更複雜難以控制的變項,卻毫無任何職前訓練。父母各憑本事,管教時難免犯下各種錯誤。過度寵愛、專制嚴厲、忽視放任可說是三種毒害孩子最常見的問題。這類管教下,孩子可能會過度自我膨脹或嚴重缺乏自信、無法與他人合作、喪失自我價值並感到氣餒。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還需要加上智慧,方法得當才能造就孩子。阿德勒心理學認為父母管教目標在於幫助孩子成為負責、合作、自愛愛人的人。為了完成這目標,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世界,有效傳遞關愛與鼓勵,藉由親子的正向情感連結,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與歸屬感,為孩子合作及關懷他人的能力奠定深厚基礎。此外,父母還要學會運用「我」的訊息、自然合邏輯的結果,為孩子設立界限,發展自律與責任感。近年教育部所倡導的正向管教,可以在阿德勒心理學中找到立論基礎及實用技巧。
臺灣出版界近年吹起一陣阿德勒心理學的風潮,相關書籍紛紛發行,這可說是國人的福音。在眾多出版品中,《阿德勒的幼兒教養課》關注人格最初養成的階段,有其獨特的貢獻,對父母或教育者而言,無疑是最佳入門書。本書是阿德勒親職教育的經典系列「父母系統效能訓練」(STEP, 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中的一冊,是家長訓練團體指定教材,可用在每週父母讀書會裡,也是不容錯過的自助叢書。本書中文版1995年在臺問世,即由遠流出版公司策劃,論述平實易懂,方法具體可行,故能歷久彌新。本次改版推出,欣見書名上亮出阿德勒的名號,可說是正本清源,不但讓讀者能掌握本書的理論脈絡,也有助於進行深度閱讀與學習。
專文推薦
1997年,我在新加坡學習「父母效能系統訓練」課程,1999年起,則在馬來西亞開始帶領這套課程,及至回到臺北又於2008年起,在大臺北地區帶領高效能父母課程,《阿德勒的父母成長課》系列三書,一直是我在教養兩個女兒,以及領導其他家長學習這套親職課程時,不可或缺的教科書。因此今天,我和兩個女兒的關係親密而良好,講座分享、課程帶領也獲得無數家長的肯定,都應該要歸功於這套書籍,特別是,我自己所出版的兩本書《高效能父母學》、《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必須說,如果沒有這套書籍為我奠基、加持,我應該無法將它們完整地書寫出來。
「父母效能系統訓練」課程雖然已有四十年的歷史,然而,無論是運用在教養以前的孩子,或是現代的孩子,都證實是切實可行、成效驚人的教養法,所以,如果你努力學習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卻依然覺得辛苦又挫折,那趕快來了解一下到底自己是哪裡搞錯了?我相信從這套系列書籍中,你,一定可以找出解答,並且成為一個稱職又愉快的父母!
──「父母效能系統訓練」資深領導員 李顯文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是「開始當父母以後,才開始學習怎麼樣去當父母」的。所以,當父母不但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考驗,也是絕對需要「自學」的課程。幸運的是,目前市面上已經有許多親職教育的書籍,幫助我們如何去當一個稱職且有效的父母。
「阿德勒學派」藉由探討兒童行為背後真正的目的,教導父母有效的引導孩子,把錯誤目標與行為變成獨立自主、負責的表現──以「鼓勵」代替「讚美」,以「自然而合理」的後果代替「懲罰」,以「反映式傾聽」和「我的訊息」,增進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與瞭解。
本系列三書的特色在於教導父母如何了解孩子的「需要」及「能力」,建立「可達成的目標」;以積極的溝通和適當的鼓勵,為孩子建立自信心與溝通的能力。以合理的限制與充分的自由,培養孩子自律的精神,進而勇於面對挑戰、克服挫折,成為一個負責任、有自信、充滿愛的健全成人。
──親子作家 陳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