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孩子與惡: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

孩子與惡: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

子どもと悪

  • 定價:350
  • 優惠價:7245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2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編父親的書,是我與他的第三次相會。」──專訪心理學家河合俊雄

    文/陳琡分,|,陳佩芸,|,邱敏麗2019年05月16日

    河合俊雄隨身攜帶兩枚以父親河合隼雄親筆簽名翻製的印章,說是專程為了台灣讀者製作的。「父親很有名氣,在台灣也有很多讀者。每當我出席心理學相關場合或新書發表會,我知道比起我的簽名,大家更想獲得父親的簽名。」河合隼雄在2007年過世後,河合俊雄一方面不忍心讓父親的追隨者失望,再方面或許也 more
  • 馬尼尼為 / 兒童故事可以有殺人、吃人、斷頭等觸目驚心的「惡」情節嗎?

    文/馬尼尼為2018年04月13日

    繪本《美麗的葛莉絲達》中,只要稱讚公主漂亮的男人,就會斷頭。 兒童故事有「惡」的可能性嗎?有殺人、吃人、斷頭等觸目驚心的「惡」嗎?當然首先你想到了《格林童話》裡,雙手被自己父親砍掉的《沒有手的姑娘》,或是「繼母砍下我的頭,父親吃了我的肉」的《杜松子樹》;但格林童話原來就不是為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自我實現的萌芽,時常是以惡的形態顯現的。──河合隼雄

  為了避免孩子惹事生非,家長、教師往往極力防堵孩子犯下惡行,一心想調教出走在「正軌」的「好孩子」。但日本榮格分析心理學泰斗河合隼雄認為,一味地「排除惡」,恐會引來更大的惡。表面上的「惡」,可能背後藏著珍貴的成長訊息,值得我們深入思索。

  河合隼雄發現,許多才華洋溢的人,年少時都是「壞孩子」──霸凌、偷竊、說謊、拒學……這讓他不禁開始思考:什麼是惡?上帝創造世界,為什麼把惡也放進來?

  「一個人為了成為他自己,必須破壞過去支撐他的支柱。」個人的成長與獨立、革命性的創造和進步,往往是從突破既有規範開始,而「破壞規矩」會讓一般人覺得孩子開始「變壞」了。惡,讓人驚恐,卻又魅力無窮,因為那是人發展健全自我的動力。

  本書從日本許多名人青少年時的「壞行為」出發,直搗人心深處「害怕惡」又「想作惡」的矛盾心理,提出發人深省的建議。勇敢接納孩子天性裡的惡,並不意謂縱容孩子胡作非為,而是要拿出更大的耐心傾聽、不過早論斷是非,才能幫助孩子找到突破成長瓶頸的門道。

名人推薦

  史 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吳佑佑/精神科醫師、宇寧身心診所院長
  周仁宇/兒童精神科醫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
  陳質采/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
  黃心怡/諮商心理師、督導、親子作家

  我們唯有凝視著自己內在的「惡」,才有辦法面對眼前孩子的「惡」。這是我從這本書所得到最有力、最深刻的訊息。──岩宮惠子/島根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河合先生讓我們有機會從「除惡務盡」的嚴厲與焦慮中稍稍脫身,並蹲下身來,以更深刻的眼光重新認識身邊的小孩。──史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是日本最權威的心理分析師與教育家,他的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思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是每個關心孩子,關心社會的人重要的參考書籍。──李偉文(牙醫師、作家)

  讀者將不斷被書中的故事提醒,當開始覺得自己絕對正確、不必再思考時,我們將會錯過多麼重要的事。──周仁宇/兒童精神分析師

  以精神分析觀點,重新詮釋孩子所謂的「惡」與「不良行為」,讓父母或老師在處理這些不良行為時,多了不同層次的思考。──陳質采/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河合隼雄(1928-2007)


  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數學系。1962年赴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學習,是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日本人。持有世界沙遊學會執照,為該會創始人之一,也是日本沙遊治療的主要推動者。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日本文化廳廳長、日本臨床心理醫師學會會長、京都大學榮譽教授等職。

  河合隼雄以深厚的心理學知識為基礎,長年針對日本文學、政治、教育、社會問題等不同領域進行論述、對話。著作甚鉅,其中《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一書曾榮獲大佛次郎獎,《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榮獲首屆新潮學藝獎。其他重要著作包括《河合隼雄著作集》、《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原來如此的對話》、《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心的棲止木》等。

編者簡介

河合俊雄


  1957年生,河合隼雄之子,京都大學教授,榮格分析師,於1990年於蘇黎世榮格學院取得分析師執照。他的興趣在於研究心理治療的文化與歷史背景,陸續從事多項心理學相關書籍之編著譯介,文章與著作已有英語、德語及日語版發行,作品已譯成中文的有《當村上春樹遇見榮格:從《1Q84》的夢物語談起》(心靈工坊出版)。

譯者簡介

林暉鈞


  畢業於國立藝專,為國內知名小提琴家。醉心哲學與當代思潮,2011年起引介並翻譯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著作,已出版的有《論理21》、《柄谷行人談政治》、《世界史的結構》、《哲學的起源》、《帝國的結構》,另譯有《高山寺的夢僧》、《當村上春樹遇見榮格》、《革命的做法》等書(均由心靈工坊出版)。
 
 

目錄

河合隼雄‧孩子與幻想系列發刊詞/河合俊雄
【推薦序1】從除惡務盡的焦慮中稍稍脫身/史英
【推薦序2】傾聽那些叛逆孩子的心聲/李偉文
【推薦序3】原來是這麼一回是啊!/周仁宇

一、惡與創造
1.具有創造性的人們
2.個性的顯現
3.自立的契機
4.惡與想像

二、惡是什麼?
1.惡的心理學
2.惡的兩義性
3.根源惡

三、偷盜
1.偷盜的魅力
2.盜火
3.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四、暴力與攻擊性
1.攻擊性
2.身體與惡
3.遊玩與惡
4.感情的爆發

五、謊言、祕密、性
1.謊言的評價
2.祕密\
3.孩子與性

六、霸凌
1.霸凌的根源
2.現代的霸凌
3.霸凌與對策

七、包圍著孩子的惡
1.從一件事談起
2.以善意為名的惡
3.大人、惡、孩子

後記

【補論1】向惡挑戰
【補論2】民間故事的殘酷性
【補論3】如何理解孩子的「非行」
【解析】凝視著自己內在的「惡」,才有辦法面對孩子/岩宮惠子
【附錄】延伸閱讀

 
 

推薦序

從除惡務盡的焦慮中稍稍脫身
史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惡」是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事。談論「惡」,特別是「孩子的惡」,又不一意撻伐那「惡」,這樣的書,實屬少見。

  從「惡與創造」、「惡是什麼?」、「偷盜」、「暴力與攻擊性」、「謊言、祕密、性」、「霸凌」,到終章的「包圍著孩子的惡」, 河合先生誠摯地以他的研究與個案,讓我們重新思索「惡」的另一層意義:「惡」或許是創造力的源頭,或許是生命的吶喊與探索,或許恰好是大人「善意」的結果……

  溫厚的筆、犀利的洞察力、不怕得罪人的直率,河合先生讓我們有機會從「除惡務盡」的嚴厲與焦慮中稍稍脫身,並蹲下身來,以更深刻的眼光重新認識身邊的小孩。

  這些文章寫成於二十幾年前,是河合先生為日本社會而寫的;然而今日讀來,卻與我們的處境十分吻合──或許這些正是人性本質,無關年份與國界吧!

解析
 
凝視自己內在的「惡」,才有辦法面對孩子
岩宮惠子/島根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第一次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我到現在都還清清楚楚地記得。
 
  那時候我正擔任校園諮商師的工作。在我服務的學校裡,有四、五個孩子狂暴的行為,引起整個學校巨大的騷動。他們用噴漆在校舍的牆上塗鴉。恐嚇同學,害得他們不敢上學。對糾正他們的老師惡言相向。別人認真談論事情的時候,盡其嘲弄之能事,把班級的氣氛弄得很糟。上課的時候擅自離開教室,在校園到處大肆破壞,連插座、開關都不放過。老師們經常為了找尋他們,或是阻止他們的破壞行為,疲於奔命。
 
  有時候,這幾個學生也會和老師愉快地聊些釣魚或電玩的話題。但是只要稍微有一句開導他們的話不合他們的意,就立刻變臉。那種時候他們的眼睛會突然向上翻白,就好像被鬼附身的樣子。啊……古時候的人要是看到有人變成這種狀態,一定會說「鬼」來了吧。那時候我這麼覺得。
 
  當時我剛剛被分派到學校擔任校園諮商師。團體內出現了這樣的孩子,我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收斂自己的行為?我完全想不出辦法。校方徵詢我的看法時,我只能說出「他們是受到團體動力的驅使」、「因為他們正處於青春期」這一類的蠢話。我對於這樣的自己感到厭倦,無力感一天比一天巨大。就在這個時候,這本書出版了。《孩子與惡》。這些孩子就是被惡附身了!沒錯,就是惡!該怎麼面對這樣的惡呢?這本書裡一定有一些提示。我懷著這樣的期待,翻開了第一頁。
 
  最先看到的,就是〈惡與創造〉。欸?創造?河合老師想必也預料到讀者會感到驚訝,所以一開始就這樣說明:「 雖然本書要探討的是惡的問題,但是一開始就從「惡與創造」談起,讀者們說不定會覺得過於大膽。然而,思考關於當代『孩子與惡』的問題時,最先浮上我心頭的就是這件事。」
 
  喔喔,是這樣啊!必須從這裡開始思考啊。這時我才驚覺,自己本來就應該知道,對於這種事,並沒有奇蹟式的「妙方」,那種表面化的東西沒辦法解決問題;但在不知不覺中,我卻變得一心只想找到廉價的答案。隨著閱讀的進行,我的想法也從「該怎麼做才能讓這些孩子變好?」慢慢轉變成「這些孩子所行的惡,是什麼樣的東西?」這樣的視角。
 
  舉例來說,書裡有這樣一段文字:「惡之所以無法根絕,可以說是因為人的心中本來就有惡的存在,但也可以說是因為惡對人類的生活來說,具有某種意義。惡具有不可思議的兩義性。……(中略)不管什麼樣的創造,背後都離不開『破壞』。」
 
  這幾個努力要「破壞」學校所有秩序的孩子,到底想「創造」些什麼?他們裡面是否有人具有這樣的可能性,將來會像這本書一開始所介紹的人們那樣,從事創造性的工作?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吧……。或者他們想要破壞的其實是「學校教育」與「大人制定的規則」?他們的確正在進行這樣的破壞,但從其中真的會產生新的創造嗎?我還看不到任何的跡象。那麼,我該期待什麼樣的創造出現……?正在思考著這些問題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那一天,有一名不願上學的孩子,約好下午兩點鐘要到諮商室來找我。就在那十分鐘前,作亂的孩子中的一個,突然拖著很大的腳步聲進到房間裡來,一骨碌就在橫躺到沙發上。很少看到他們單獨行動啊。他怎麼會到諮商室來?想要在這裡幹什麼?啊啊!如果他兩點以前還沒離開這個房間,該怎麼辦?我的腦中一片慌張混亂。
  「幹嘛?你怎麼了?想要在這裡休息嗎?」「沒什麼」。「嗯……是喔」。接下來我們都沒有講話。那孩子像野生動物一樣地觀察著我的舉動。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希望他在兩點鐘以前出去。說來難為情,不過那時我滿腦子只有這個念頭。但是,如果我說「請你出去」的話,拒絕的意味太濃了,他一定又要鬼上身。苦惱了半天,我終於說了:「不好意思,兩點的時候有人要來。」「意思是要我出去嗎?」他的眼神和口吻突然都變得很尖銳。「嗯……也可以這樣說。不過,我是在請求你呦!」聽了我的話,那孩子一翻身從沙發上跳起來。「呵呵,命令和請求是同一件事!」直勾勾地盯著我看。
 
  這句話真的讓我大吃一驚。「這樣啊!『請你這樣、那樣做』這種話,事實上是命令。原來如此,我懂了!」我打從心裡感嘆。「沒錯吧?」大概是看到我的驚訝,那孩子抿嘴一笑。但是卻沒有要出去的樣子。如果可以不遵守兩點鐘的約定這種「秩序」,我多麼希望和這孩子好好談談,聊多久都沒關係。但現實卻是,兩點鐘不願上學的孩子會準時過來。那是個非常敏感纖細的孩子。
 
  感嘆歸感嘆,卻不知道怎麼接下去。困窘到了極點,我忍不住自言自語:「如果用請求的方式命令也不行,那該怎麼做才好呢……」。沒想到那孩子用平靜的聲音說:「請向我請教」。請教他?要請教他什麼事……?突然間我眼睛一亮,有了!就是這個!「打擾了!冒昧地請教您,兩點以後有什麼樣的預定行程?」我注視著那孩子的眼睛,很嚴肅地問他。結果他回答了「要去上課」之後,快步離開了諮商室。前後一共八分鐘。真是令我難以忘懷的八分鐘。
 
  「命令和請求是同一件事」、「請向我請教」這些話,一般人平常是想不出來的。我在這個在學校裡做盡「惡」事的孩子身上,感覺到閃閃發光的創造性。河合老師在思考「孩子與惡」的問題時,為什麼從「惡與創造」開始?這時候我也豁然開朗。
 
  但是,因為有那麼珍貴的一刻,這孩子日常的行為從此就改善了嗎?絕對沒有那麼好的事。當學生不肯聽話的時候,只要很客氣地「請教」他「您想要怎麼做?」他就會願意遵守秩序嗎?這種事也不能期待。那麼,是否就算了解了這些事情,也不會帶來任何改變?話也不能這麼說。
 
  從這個小小的事件,我學到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當這些孩子似乎就要受到「惡」的驅使、開始破壞秩序的時候,和他們應對的大人(即使暴露出多麼笨拙、難堪的樣子)也需要某種「創造性」。破壞秩序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促使秩序的破壞轉而朝向「創造」的契機,只有在大人竭盡全力與孩子對話的過程中,才會產生。我甚至覺得,他們之所以「行惡」,部份原因也是為了要從大人身上引出「創造性」。
 
  這本書從各式各樣的角度反覆強調,只有在真正的意義下取得主體性,大人才能夠成為一堵堅實的「牆」,攔阻孩子的「惡」走向毀滅。大人必須耐得住不知道正確答案的不確定感,充分運用想像力與創造性,堅守立場、承擔責任;唯有如此,孩子的「惡」才有轉變成「創造」的可能(關於這一點,補論 3 也有詳細的論述)。
 
  這本書還介紹了《瑪加利諾,麵包與酒》(Marcelino pan y vino)這部電影。透過對電影的解說與詮釋,告訴我們一件事:有時候孩子的靈魂所欲求的事物,遠遠超過大人的常識所能理解。這一點對於理解我和這個學生之間的小小事件,也有很大的幫助。
 
  有時候,我們會向超越現實的存在「請教」各種事情。很多人透過占卜,或是向通靈者「請教」未來的事。當我們向不屬於這個塵世的存在,或是向地位較高的人提問的時候,會使用「請教」這個字眼。我還記得那個學生所說的「請向我請教」這句話,很不可思議地讓我產生了虔敬的感覺。
 
  當一個孩子像被鬼附身一樣的時候,是完全無法聽進任何我們所說的話,或是日常規則的。面對這樣的孩子,對精神、體力都真的是一種消耗。但是,當我們像祭祀孤魂、祈求他不要降下災禍那樣,抱持真心與某種虔敬的態度,慎重、認真地「請教」的時候,說不定就會看到今後某種可能的方向。當「你要遵守時間!」「我不要!」這種為了守護現實秩序的日常對話已經完全失效的時候,或許我們真的需要這種非現實的視點。
 
  這本書裡面,還有這樣一段話:「當孩子做了大人心目中的惡事,有時候在那個『惡』的背後,潛藏著超過大人常識的高貴情操。這一點我們千萬不可忘記」。這段話告訴我們的是,有時候某些超越性,很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被我們當作「惡」來看待。這個學生的內在,應該也存在著這樣的超越性吧!但是,以虔敬的心情「請教」,和迎合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然而只要走錯一步,就會被誤解為有意地阿諛那些有偏差行為的孩子們。關於這件事,河合老師提出了警告:
 
  「我們必須用心去理解孩子的『惡』,但那絕對不表示我們應該縱容。乍看之下『理解』和『嚴格』是無法相容的,但事實上理解越是深入、深刻,越是會認識到嚴格的必要性,嚴格也才會像柱子裡的鋼筋一樣,成為我們的支柱。沒有理解作為基礎的嚴格,是脆弱的」。我認為這段話要說的是,大人們應該透過對行惡的孩子的深刻理解,保持清明的意識與敏銳的判斷力,以行為與態度體現真正必要的嚴格。
 
  從這本書最初出版至今,經過了約二十年的歲月。我仍然以校園諮商師的身分,持續涉入學校的教育現場。這本書所指出的現象,依然吻合當今的現狀。這真的是令人驚訝。它一點都沒有過時。
 
  大人們對於將孩子們塑造成「好孩子」越來越積極,孩子們也努力在表面上保持「好孩子」的形象。越是這樣,孩子們越是忙於網路社交;Line、Facebook、Twitter,一刻也不願讓連線中斷。但是,在這些可以匿名存在的場所,他們大量地發表充滿怨恨的言論,這樣的「惡」正日益蔓延。霸凌變得越來越陰狠、歹毒;難以置信的暴力,在某些校園內經常發生。大人們也和孩子一樣,越來越沉迷於智慧型手機,大人和小孩親身接觸的時間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得不在強烈的孤獨感之中,面對自己內在的「惡」。
 
  「惡」並非來自外在使我們受苦的東西。「惡」是我們內在想像力的枯竭,經由孩子返回到我們身上。所以,我們唯有凝視著自己內在的「惡」,才有辦法面對眼前孩子的「惡」。這是我從這本書所得到最有力、最深刻的訊息。
 
  在這本書裡,「好孩子」所具有的「惡」的問題,就好像音樂中的持續低音一般不斷地出現。即使在論及「行惡」的孩子的問題時,背後也可以聽到這個主題,在深處隱隱作響。谷川俊太郎先生曾經把這個聲響化為文字,呈現在初版的封面上。最後,就讓我為讀者們介紹谷川先生的這首詩。
 
  不曾在商店裡行竊
  我卻偷走了別人的心
  連自己都沒發現
 
  房間的門不鎖
  我卻鎖住自己的心
  也不知道鑰匙在哪裡
 
  我是不說謊的
  我只是微笑著保持沈默
  不告訴任何人我真正的感覺
 
  因為是好孩子    所以我是壞孩子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70660
  • 叢書系列:GrowUp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3.2 x 18.9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3-1偷盜的魅力

應該有很多人都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明明知道偷盜是不對的,但是從心裡感受到它的魅力,忍不住就犯了偷盜的行為。與其為這樣的行為烙上「惡」的印記,說不定將它分類為「小孩子的惡作劇」比較好。我小的時候,一方面也是因為在鄉下長大,就曾經犯過這樣的「偷盜」。到別人的田裡,隨意地摘食柿子之類的農作物。當然,被抓到的時候總是會挨一頓罵,自己也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是,這樣做有一種冒險的快感,有它的魅力。

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子的心裡就是會有一種感覺,認為偷吃田裡的作物和偷拿商店裡的商品是不一樣的。或許是因為,在小孩子的心裡──雖然沒有清楚的自覺──隱隱地感覺到「大地的恩賜」的共有性吧!除了少數比較特別的人以外,通常大人就算生氣,也不至於把偷吃農作物的小孩當作「惡人」來看待。像這樣在自然的懷抱裡──在自然的守護下──經歷惡的體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然而,即使同樣是孩子們的偷盜行為,有一些情況的規模、尺度是不同的;這樣的行為將會走進「惡」的世界。

●偷盜的故事

先前我們曾經引述了《德米安》這本書的開頭,現在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德米安》的主人翁,十歲的少年辛克萊,雖然來自幸福的上流家庭,心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另一個世界」的吸引,逐漸靠了過去。也因為這樣,他和幾個住在附近的、調皮搗蛋的孩子玩在一起。這時候,比他們更高一級的「壞蛋」,法蘭茲.克羅默出現了。為了引起克羅默的注意,辛克萊開始編造一個他和同伴在夜裡到「轉角的磨坊旁的庭園」偷蘋果的故事。

說著說著,少年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節裡,杜撰了一個完全虛構的偷盜故事。「故事講完的時候,我期待他們或多或少的喝彩。我如此著迷,沉醉在編造故事的樂趣中」。但是,克羅默保持冷靜。他要辛克萊「向天地神明發誓」這個故事是真的。在那之後,事情變得很糟糕。克羅默要辛克萊帶兩馬克的封口費來,否則就要舉發他偷竊的事。辛克萊帶給他一些自己的東西──錶、指南針等等─哀求克羅默饒了他,但克羅默不為所動。對辛克萊來說,兩馬克是一筆大錢。他一點一點存在撲滿裡的錢,總數也只有六十五芬尼(一百芬尼等於一馬克)。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0/10/24

這本書太棒了,深入解剖了我們現在社會中所定義的惡,並提出惡與創造、自立的關係。
想要根除惡,只會迎來更大的惡,而想要將必然的惡導向創造,就必須賭上自己的存在
展開
user-img
5.0
|
2018/05/02

本書從「惡與創造」開始,論述在教育中重視的創造力其實與「惡」之間帶有神秘的關連性。作者訪問來自各種不同領域創造力旺盛的名人,發現「沒有一個是好孩子」,有的是不良少年,有的曾經自殺過,且幾乎不是從學校教育中受惠,但卻可以本著自己的思考、判斷,堅守立場,從拒絕學校教育展開自立的契機,進而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然而,本書並非否定學校教育的功能,而是在試圖讓讀者了解惡的想像力若用在對的地方,將能讓宿主發光發熱,展現非凡的才能。另外,什麼是惡?惡從哪裡來?作者說得好:「雖然惡的標準隨著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不管哪一種文化,都強調不能行惡。可是,不管在哪一種文化之中,也都無法根除惡人。惡的存在對人類的生活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問題。」(P.59)、「惡之所以無法根絕,可以說是因為人的心中本來就有惡的存在,但也可以說是因為惡對人類的生活來說,是具有某種意義的。」(P.60)作者舉赫曼‧赫塞的《德米安》為例,惡的世界裡隱藏未知且存滿活力的事物,而善的世界卻往往太過美好及靜態而趨於無趣。另外,史賓諾莎《倫理學》將惡定義為「關係的解體」,而人類的進步也是墊基於「關係的解體」,故惡有其兩面性。作者另舉《小婦人》的情節,論述小時候所體驗的惡,若不是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但在關係回復後,仍會對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孩子在成長過程所常會接觸的惡,如:謊話、偷竊、暴力、性等,作者皆從文化、心理、教育層面分析,探討惡的必要性及在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純善的環境下成長,並不代表不會做出惡的情事。從孩子的心理層面出發,才會發覺惡的深層意義。勇於面對惡,才會了解惡的意義與作用,而不是一味的排除惡、拒談惡。了解惡之後,我們才能夠全面的了解孩子與自己的行為,方能解決人生及社會的問題,排除長久以來對惡的偏見。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三采年終暢銷書展:邁向理想的大人之路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